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2021-2022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3-11-07 浏览次数:65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 1. 研学标语。 

     学校电子屏滚动播放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请你将它抄写在下面的空白书签中,做到正确、端正、整洁。  

     ◎字的中心要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平。 

     ◎字距要差不多,标点符号和字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注意提高书写的速度。 

  • 2. 研学倡议。 

     周一升旗仪式上,校长宣读了研学倡议书,请你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词语。 

     亲爱的同学们: 

    研学旅行就是探索世界的ào mì 。以自然为师,领略qí guān 之瑰丽;以历史为师,树立jiān dìng 的理想bào fù ;以伟人为师,huò dé 精神之gǔ wǔ ……

    也许一路奔波会让我们jīng pí lì jié ,别怕!成长的道路就是用汗水guàn gài 成的,让我们带着yīn qiè 的希望一路探索,一路chuàng zào 吧!

     爱你们的校长 

     2022年1月1日 

  • 3. 本次研学活动的开幕式,平时默默无闻的小明____地____,担任了主持人的角色。”填入句子合适的一项是(  ) 
    A . 开绿灯 挑大梁 B . 破天荒 打头阵 C . 开绿灯 占上风 D . 破天荒 挑大梁
  • 4. “为了筹集更多的研学基金,学校组织了‘研学义卖’活动,同学们,想出了很多办法招揽顾客。”句子中成语运用合适的一项是(  ) 
    A . 神机妙算 B . 威风凛凛 C . 各显神通 D . 容光焕发
  • 5. 同学们纷纷为自己的研学小组取了名字,下列选项中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一项是(  ) 
    A . 花卉研究组(huì)攀登者小队 B . 花蕊小队(xīn)爬山虎小队 C . 田埂探秘组(gěn) 豌豆侠小队 D . 韭菜观测组(jiǔ) 水蹈实验组
  • 6. 植物园里,芬芳艳丽的玫瑰园旁是一片不起眼但有药用价值的金银花,大家不禁感叹道:“____。”诗句运用合适的一项是(  ) 
    A .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B .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C .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D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7. 研学小组的伙伴们一起吃中餐。午饭后看到草坪上的垃圾,小组长批评说:“____”合适的一项是(  ) 
    A . 我们是少先队员,不应该乱扔垃圾。 B . 我们少先队员怎么能乱扔垃圾呢? C . 让我们一起把垃圾扔进垃圾箱,好吗? D . 让我们一起把垃圾扔进垃圾箱吧!
二、阅读理解(33分) 
  • 8. 参观完生态农业园,四(1)班同学决定探究绿豆的发芽过程,请仔细阅读下面的《绿豆成长记》,加入他们的讨论吧! 

     

     

     小绿豆变大了,看起来饱胀得马上就要破裂似的。瞧,有的还冒出了一根“小尾巴”。咦?它们好像在伸懒腰呢。 

     

     今天阳光很暖和,小绿豆在舒服的温度下长得更快了。我用尺子量了量,最长的大概有2厘米了。 

     

     绿豆芽的茎已经有3厘米了,整体长有7 厘米左右。一个个豆芽喝饱了水,挺直了身子,显得生机勃勃。 

     

     绿豆们今天已经长成了小苗苗,长出了翠绿的叶子,上面的叶脉清晰可见。我凑近闻了闻,还嗅到一般清香。 

    1. (1) 与观察日记(一)(三)中画波浪线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一样的是(    )
      A . 今天的太阳好害羞,躲在厚厚的云层后面不肯露面。 B . 弯弯的小河像一条彩带,向远方飘去。 C . 每一个小水塘都似一面镜子,倒映着家乡的美景。 D . 远处,汹涌的浪潮漫天卷地般涌来。
    2. (2) 对于观察日记(二)中“大概”一词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大概”在句子中的意思是差不多。 B . “大概”体现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C . “大概”在句子中是多余的,可以删去。 D . 删掉“大概”,句子的意思就会发生改变。
    3. (3) 小作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以下哪个观察角度他没有涉及?(    )
      A . 用眼睛看 B . 用耳朵听 C . 用鼻子闻 D . 用心想
  • 9. 研学趣事。 
    1. (1) “团结组”的四位同学在运南瓜比赛中取得了胜利,获得了一枚研学勋章。 

       请用动作描写来表现他们当时激动的心情。 

    2. (2) 分享会上,小军手舞足蹈地说:“帆船模型、船头灯、方位圈、航海罗盘等一件件与中国航海历史息息相关的文物令我大开眼界。”(请将句子长话短说) 
  • 10. 研学回望。研学途中,风景有温度,知识有厚度。请根据提示,填写诗句或谚语。                                        
     

     研学准备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出发前,我们查阅了天气,备足衣物。 

     

     研学历程 

     

     一天傍晚,我们站在富春江边看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画面,想起了《暮江吟》中“”两句。 

     

     走出历史博物馆,思绪翻飞,明月、边关、至今未归的将士,这些画面就像王昌龄笔下描绘的“”。 

     

     研学感悟 

      

     登顶后站在高处,俯瞰我们美丽的桐庐县城,我们终于明白了“不识庐山真面目,”的道理。 

  • 11. 研学探秘。 

     这一站,我们走进植物园,探秘荷花。请仔细阅读短文,并完成后面的习题。 

     荷花之谜 

     ①荷花何以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荷的表面十分光滑,污垢难以停留不是,科学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荷花的花瓣表面像毛玻璃一样毛糙,尽是20微米大小的“疙瘩”。这一被称为“荷花效应”的发现给人意外的启示。它启发人们去研制涂料和油漆,使墙面像花一样不受污染,永葆鲜艳色彩。 

     ②荷花能自身加热,即使外界温度降到10℃,它也能保持花朵内35℃的温度。一株盛开的荷花可提供1瓦的功率。这一能量来自荷花细胞内能发热的线粒体——细胞的“动力机构”。荷花的自身加热有利于花粉传播。晚间,花瓣关闭,待在温暖的花朵里的昆虫欢悦得很;第二天清晨,荷花送香,身上沾满了花粉的昆虫立即可以起飞,不必先晒太阳(许多昆虫的起飞需要30℃以上的胸廓温度),从而可以避免成为敌人的猎物。 

     ③荷花竟然有一种潜藏于莲子的旺盛生命力。科学家用一颗1288年以前的古老莲子培育出新的健康荷株。沉睡了近千年的古莲子在4天后长出嫩绿的新芽。科学家从千年古莲中离析出一种酶,发现是这种酶在修理细胞本身的蛋白质损坏造成的缺陷。倘若能从莲子中分离出负责修理“衰死损坏”的基因,不也可以把这种基因移植到其他植物乃至人身上,让人类的不老梦想成真吗? 

    1. (1) 阅读短文,想想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为我们解开荷花之谜的,完成下面图示。 

       

    2. (2) 读短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第①自然段是先写荷花的特点,再写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最后写它给人的启示。  

       ②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它表面十分光滑。  

       ③第②自然段中“细胞的‘动力机构’”是指荷花的花瓣。  

       ④第③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为了说明莲子有旺盛的生命力。  

    3. (3) 阅读时,我会动脑筋思考。 

       针对短文我还有这样的问题: 

       关于“荷花”,我还想了解: 

    4. (4) 第③自然段中“沉睡了近千年的古莲子在4天后长出嫩绿的新芽。”中加点的“近”字 (填“能”或“不能”)去掉,因为  
  • 12. 研学奇遇。 

     我们一起走进山里,亲近奇妙的大自然。请仔细阅读短文,并完成后面的习题。 

     山中拾鸟蛋(节选) 

     ①三颗滴溜滚圆的小鸟蛋,粲(càn)然夺目地躺在一堆枯草之中。鸟蛋的大小如同孩子们玩的玻璃弹子,颜色也奇特,天蓝色,隐约约有一些墨绿的斑点,谁说这些不是精巧别致的工艺品呢!三颗鸟蛋被一位同伴小心翼翼地装进了口袋,于是大家重新上路。 

     ②没走出二百米,怪事就来了。一只白胸脯的灰褐色小鸟,从后面追了过来,绕着我们的头顶兜圈子,嘴里发出一种急促不安的啼唤。不多久,又飞来了第二只鸟。两只鸟一高一低,不停地绕着我们飞。 

     ③大家谁也没说一句话,都停住了脚步,呆呆地A.   看着这一对奇怪的小鸟。它们越飞越低,有时甚至差点扑到脸上来;它们的叫声也越来越急促,似乎在愤愤地咒骂着什么。 

     ㅤㅤ④大约站了五分钟,两只鸟丝毫没有放弃我们的样子,依然围着我们急急地飞,愤愤地叫。山里长大的同伴突然喊起来:“还愣什么,快把蛋还它们呀!” 

     ⑤拾蛋的同伴赶紧从口袋里捣出鸟蛋,慌里慌张地把它们搁到一块大石头上。然而所有的人都傻了眼:三个鸟蛋全碎了,透明的蛋清在石头缝里无声无息地流淌,天蓝色的蛋壳成了一些碎片…… 

     ⑥两只鸟敛起翅膀,停落在那块大石头上。我们都紧张地注视着它们,不知它们将如何动作。两只鸟绕着碎了的鸟蛋蹦跳着,嘴里停止了啼鸣,似乎是既无惊愕,也无悲哀。大约过了两三分钟,它们停止了蹦跳,盯着脚边的碎蛋,面对面呆呆地B.   站定了。依然听不见啼号,仿佛是一种默哀。 

     ⑦重新上路时,我们的心头似乎都负着沉沉的歌疲。片刻之后,只听见头顶一阵尖厉的鸟鸣,那一声高一声低的啼唤,听得让人揪心…… 

    1. (1) 阅读短文,用简洁的语言填写下面图示。 

       

    2. (2) 第①自然段作者用了____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鸟蛋的精巧别致,为下文拾鸟蛋作铺垫。  (    )
      A . 对比、想象 B . 夸张、拟人 C . 拟人、比喻 D . 比喻、排比
    3. (3) 第②自然段中“两只鸟一高一低,不停地绕着我们飞”是因为 (    )
      A . 鸟蛋不见了向“我们”求助 B . 让“我们”归还鸟蛋 C . 忙于捉虫 D . 为了挽留“我们”
    4. (4) 下列说法与短文内容不一致的是 ____ 
      A . 短文具体描写了两只鸟的动作和姿态,凸显出它们的勇气和胆量。 B . 短文中两只鸟儿,通过叫声传递它们的愤怒与呐喊。 C . 弱小的鸟儿敢于与人们搏斗,鸟儿的形象显得更真实、更丰满、更高大。 D . 短文即使不写拾蛋者的表现,也可以把事情写清楚。
    5. (5) 短文画横线句子中出现两处“呆呆地”,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分别在A、B空中写写批注。 
    6. (6) “重新上路时,我们的心头似乎都负着沉沉的歉疚……那一声高一声低的啼唤,听得让人揪心……”你觉得“我们”会对两只鸟儿说些什么?请结合短文内容写一写。 
三、写作(3分) 
  • 13. 研学印记 

     一学期即将结束,回顾校园生活,真是精彩纷呈:社会实践活动、体育运动会、书画比赛、阅读分享会、消防演练……每一次都是难忘的研学经历,好回忆一下,选一件你印象深刻的事把它记录下来吧。 

     要求: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把事情写清楚;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可以加上当时的感受,比如身体的变化、心情的变化等;书写端正,格式规范,题目自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