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4年中考历史复习之中考真题随堂测(9)

更新时间:2023-10-18 浏览次数:10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3八上·赵县期末) “以为吾中国……无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铁路耳、机器耳。”持这种观点的应是(    )
    A . 顽固派 B . 洋务派 C . 维新派 D . 革命派
  • 2. (2022八上·罗湖期中) 下列图片是近代中国出版的刊物封面。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 民族抗争 B . 列强侵略 C . 近代化探索 D . 民主与科学
  • 3. (2022八上·深圳期中) 《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这一规定( )
    A . 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B . 使中国的司法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C . 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D .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国防安全
  • 4. (2022八上·英德期中) 1898年4月,康有为在北京发起成立保国会,他在一次集会上发表了激昂的演说:“吾四万万之人,吾万千之士大夫,将何依何归何去何从乎?故今日当如大败之余,人自为成。救亡之法无他,只有发愤而已。”这说明康有为主张:( )
    A . 自强求富 B . 维新变法 C . 民主共和 D . 民主科学
  • 5. (2022八上·海南)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洋务运动在“自强”口号下创办了一系列军事工业。下列不属于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军事工业是(    )
    A . 安庆内军械所 B . 江南制造总局 C . 福州船政局 D . 湖北织布局
  • 6. (2022八上·高州月考) 下图是乐乐同学在学习了中国近代史某一课后绘制的漫画。据此推测他学习的课题是(    )

    A . 鸦片战争 B . 洋务运动 C . 戊戌变法 D . 武昌起义
  • 7. 如图《“China”被撕裂》反映的是( )

    A .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 C . 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清政府沦为列强的工具
  • 8. (2021八上·峄城月考) “我之廉价工人,彼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现象与《马关条约》哪项内容直接相关(    )
    A . 赔偿日本兵费白银二亿两 B .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 .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D .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 9. (2021八上·高州月考) 以下可以作为研究戊戌变法的一手(直接)史料是(    )
    A . 学者所著《戊戌变法史事考》 B . 历史教科书中的相关内容 C . 影视作品中“公车上书”的片段 D . 维新派创办的《时务报》
  • 10. (2016八上·赫章期中) 有资料记载:新政措施颁行后,山西省成立了府务局,负责承办全省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机器生产.材料说明维新变法(  )

    A . 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方近代产业的发展 B . 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启蒙 C . 法令在山西落实得最好 D . 促使中国开始引入机器生产
  • 11.

    下图为张自强同学在学习《马关条约》的影响时所做的课堂笔记,但笔记内容不够完整,请你帮他对该内容做进一步的完善( )

    A . 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开始遭到破坏 B . 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 .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 .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二、材料分析题
  • 12. (2020八上·石家庄期中)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近代以来,有志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进行着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慈禧对列强保留她的统治地位感激涕零,欣然回电李鸿章:“…所有十二条大纲,业已照允”,并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而清政府则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下。

    材料二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彷徨与困惑之中。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我们现在

    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活中国在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1. (1) 材料一中让慈禧对列强“感激涕零”并欣然同意签署的条约是同哪些国家签订的?这一条约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是什么事件。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为救治中国的“黑暗”,陈独秀认定的“两位先生”是什么。他掀起了什么运动?起到了什么作用?
    4. (4) 材料二和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历史作用上有什么相同点?
  • 13. (2021八上·齐河月考)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据要求回答问题

    【历史之痛】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奋起抗争】

    材料二:不甘屈服于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前赴后继的斗争和探索,因此,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人民抗争的历史。

    【忧患意识】

    1. (1) 读材料一,你认为材料中所说的“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2. (2) 读材料二,概括指出自鸦片战争至19世纪末列强侵华战争中“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主要史实。(列举三项)
    3. (3)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给以上探究确定一个研究性学习的主题。面对这段历史,你有什么感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