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重点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

更新时间:2023-11-26 浏览次数:43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 1. 如图所示,一根弹簧,端固定在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匀速向右水平拉动弹簧端,使弹簧伸长,下列有关弹簧弹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墙面对弹簧的弹力是由于弹簧发生了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B . 端受到的拉力大于弹簧产生的弹力 C . 手对弹簧的拉力与弹簧对手的拉力的作用点相同 D . 墙面受到的弹簧弹力的方向为水平向右
  • 2. 如图所示是某滑雪运动员离开跳台向上运动的某个瞬间和在倾斜的雪道上比赛中的场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离开跳台上升到最高点时她受力是平衡的 B . 在倾斜的雪道上,下蹲是为了增大压力来保持身体的平衡 C . 在倾斜的雪道上,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力和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 在倾斜的雪道上,滑雪板受到的重力和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3. 第届冬奥会在中国的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行。我国运动员备战冬奥会时,在不同比赛项目上的英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甲:速度滑冰运动员所穿的冰鞋上的冰刀刀刃厚度很薄,是为了增大压力 B . 图乙:自由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在空中最高点时,若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则他将竖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C . 图丙:越野滑雪运动员沿斜坡雪面向下滑行,速度越来越大,惯性不变 D . 图丁:冰壶运动员不停地刷冰面使冰面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 4. 由我国研发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已成功抵达深海米。下列有关“奋斗者”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漂浮时,它受到的浮力大于排开水的重力 B . 要使悬浮的“奋斗者”号上浮,应对水舱注水 C . 浸没后在水中继续下沉的过程中,它受到海水的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变大 D . 它能自由的浮沉,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的
  • 5. 如图所示为东方“魔壶”“倒流壶”,其倒置时可以把液体从壶底注入,正放时液体可以从壶嘴正常倒出,下列四个选项中的物品使用时与其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 . 吸盘式挂钩 B . 下水道弯管 C . 孔明灯 D . 飞艇
  • 6. 三个相同容器中盛满三种不同的液体 , 将甲、乙、丙三个体积和质量都相同的小球,分别轻轻放入三个容器中,甲球下沉至杯底、乙球漂浮、丙球悬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三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B . 三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 C . 三个容器中的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关系是 D . 三个容器底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是
  • 7. (2023·单县模拟) 对以下各图解释错误的是(   )

      

    A . 水瓶正立放置后,再倒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受到的压力不变,压强变小 B . 牙膏皮揉成团会沉到水底,撑开却可浮在水面上,撑开的牙膏皮受到的浮力变大 C . 测大气压值时,玻璃管倾斜了,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不会变,大气压值不变 D .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是由于屋外空气流速较大、压强较小造成的
  • 8. (2023八下·肥东期末) 如图所示,一质量均匀的长方体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各为其中的 , 此时它对桌面的压强为。小龙同学首先只切除 , 余下的木板对桌面的压强为 , 然后再切除 , 余下的木板对桌面的压强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9. 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
    A . 向肌肉注射药液 B . 自制喷雾器喷雾 C . 活塞式抽水机抽水 D . 船闸
  • 10. 如图所示,瓶内盛有一定量水,瓶壁上有三小孔,分别塞有三塞子,玻璃管中水面高于低于 , 玻璃管下端高于低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此时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B . 只拔出时,小孔将向外流水 C . 只拔出时,小孔将向外流水 D . 只拔出时,小孔将向外流水
  • 11. (2023八下·福州期末) 码头上的工作人员,利用如图所示的杠杆将一桶淡水从地面转移到船上杠杆始终保持水平。挂在端的桶重 , 内部底面积为 , 桶内装有的水,水深。重的工作人员用绳子竖直拉住端,工作人员的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下列计算结果错误的是( )

    A . 水对桶底的压强为 B . 水对桶底的压力为 C . 人对地面的压力为 D . 人对地面的压强为
  • 12.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底面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同种液体且深度相同,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压强分别用表示,则( )

    A . B . C . D .
  • 13. 如图所示甲、乙两套装置所用的滑轮规格相同,用它们分别将所挂重物在相等时间内竖直向上匀速提升相同高度 , 所用竖直向上的拉力分别为 , 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 , 两装置的机械效率分别为忽略绳重和摩擦 ,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4. 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测,不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 . 中学生跳绳一次,脚离地面约 , 则克服重力做功约 B . 中学生以正常速度从一楼走到三楼,上楼的功率约为 C . 中学生骑自行车受到的阻力约为 , 则其骑行功率约为 D . 中学生把掉在地面上的物理课本捡到桌面,克服物理书重力做的功约为
  • 15. 如图所示是天工开物中记载农户用舂捣米劳作时的情景,用脚按住舂较短的一端,就可以把舂较长的另一端高高抬起。下列工具使用时与图中舂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 . 起子 B . 核桃夹 C . 钳子 D . 面包夹
  • 16. (2023八下·肥东期末) 如图所示,从点沿水平桌面自由滚落的小球运动轨迹如虚线所示,两处等高,为球与水平地面的接触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小球在点的重力势能等于在点的重力势能 B . 小球在点的动能大于在点的动能 C . 小球从点到点的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D . 小球从点离开地面到达点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 17. 关于分子动理论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大的物体放出热量 B . 一杯茶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C .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D . “黄沙直上白云间”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 1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柴油机采用“点燃式”方式点火 B . 图中冲程是靠飞轮惯性完成的 C . “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斥力太大了 D . 用水作汽车冷却剂是因为水的密度大,冷却效果好
  • 19. 关于下面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图:活塞压缩空气,硝化棉燃烧,此过程与热机的压缩冲程原理相同 B . 乙图:瓶内空气推开瓶塞,内能减少,瓶口出现的白雾是汽化现象 C . 丙图:该实验下瓶中气体为空气或二氧化氮均能表明气体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D . 丁图:悬挂重物不能把两块铅块分开,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没有斥力
  • 20. 如图所示是“风光互补”景观照明灯,它“头顶”小风扇,“肩扛”电池板,“腰”挎照明灯,“脚踩”蓄电池。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 . 小风扇是风力发电机,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B . 光电池板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C . 蓄电池在夜晚供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 . 照明灯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光能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6.0分)
  • 21.  如图甲所示是一款服务机器人正在送餐,某段时间内机器人受到的牵引力大小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机器人在水平地面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丙所示,运动了。则在内,机器人做 运动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 , 平均速度为  , 牵引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  , 机器人克服摩擦力做功 

  • 22.  如图所示,小李对冰块加热,她绘制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若相同时间内冰和水吸收的热量相同,则物质在时具有的内能 选填“”“”或“物质在时具有的内能;冰的比热容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若完全燃烧天然气放出的热量全部被的水吸收,则水温将升高至 

  • 23. 用量筒、空瓶、小球和适量的水依次完成图示甲、乙、丙三步实验,量筒读数依次为。已知水的密度为 , 则小球体积为 ,质量为 均用题中相应字母表示

  • 24.  小聪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时,将粗糙程度均匀的长木板用支架支撑构成斜面,如图所示。用刻度尺量出斜面底端点到斜面上点的距离点距水平地面高度。沿斜面向上用的拉力将重为的木块匀速拉到点,用时 , 则这段过程中拉力做功的功率   , 斜面的机械效率   , 木块在该斜面上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 木块从点运动到点的过程中,机械能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 25.  如图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和“比较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的实验装置。

    若要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应选用 两图进行实验,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 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若燃料没有充分燃烧,其热值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0分)
  • 26.  如图所示是一种抽水马桶水箱自动上水装置的示意图。当水箱内的水达到一定高度时,浮标带动杠杆压住入水口,停止上水。请在图中画出点所受竖直方向的阻力的示意图及阻力臂 , 并画出浮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 27.  滑雪是冬奥会比赛项目之一,如图所示是一名滑雪运动员沿斜面加速下滑时的场景,如图为其简化图,其中为滑雪爱好者的重心,请你在图中画出运动员受到的摩擦力及雪面所受压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7.0分)
  • 28.  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小理提出了浮力大小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的猜想:

    A.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B.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C.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D.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1. (1) 小理用金属块进行探究时,实验步骤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可分析 填序号三次实验结果,可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为了研究猜想 , 小理将金属块打造成“碗”的形状,再放入水中,发现该“碗”漂在了水上,由此小理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小宁认为这结论不可靠,主要原因是未控制 相同。

    2. (2) 小理接着又用石块探究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跟它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过程如图乙所示,其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依次是

      探究操作的最合理顺序是 填序号 , 若图乙中四个力之间的关系式 成立,就可得出结论
      图乙中会影响该探究结论能否正确得出的是 填序号

      A.中水面未到达溢水杯的溢水口

      B.中物体没有全部浸入在水中

       有同学提出,该实验只能证明“当物体密度比液体大时,阿基米德原理成立”,因此将石块换成木块,设计“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遵循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过程中 选填“”“”“”或“步骤不需要弹簧测力计。

  • 29.  如图,某实验小组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小球从同一斜面某处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停止。

    1. (1) 实验中探究的动能是指 填序号

      A.小球即将撞击木块时的动能

      B.小球撞击木块后的动能

      C.木块被小球撞击后的动能

    2. (2) 实验中,通过比较 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这种实验方法是 法;
    3. (3) 若在进行甲、乙两图实验时,乙图中木块被撞后滑出木板,为了使木块不滑出木板,需改进乙图实验,再与甲图实验对比。在不改变木板长度的情况下,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 填序号
      A . 换用质量更小的钢球 B . 给水平木板铺上毛巾 C . 适当降低钢球的高度 D . 换用一个较重的木块
    4. (4) 分析甲、丙两图的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到的结论是 。
  • 30.  同学们利用轻质杠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 (1) 杠杆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此时杠杆处于 选填“平衡”“非平衡”状态;可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使其水平,这样做可以消除杠杆的 对实验的影响;
    2. (2) 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如图乙所示,不断改变弹簧测力计的作用点和力的大小,使杠杆总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其力臂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图像中每个点与两坐标轴围成的矩形面积 选填“相等”或“不等” 
    3. (3) 如图丁,用支点使一根胡萝卜水平平衡后,沿支点处将胡萝卜切分为两部分,其重力分别为 , 由杠杆原理可知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31.  某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次数

    钩码重力

    钩码上升高度

    绳端拉力

    绳端移动距离

    机械效率

             

             

             

             

             

             

             

             

             

             

             

             

             

             

             

             

             

             

             

             

             

             

     

             

    1. (1) 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匀速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某同学在该实验中加速向上提升重物,所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 (2) 比较两次实验得出结论: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 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
  • 32.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放置一个装满水的溢水杯,总重为。物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缓慢将其浸没在水中静止时,溢水杯溢出水的体积为。物体的密度为 , 水的密度为。求:

    1. (1) 物体受到的浮力
    2. (2) 弹簧测力计示数
    3. (3) 溢水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 33.  某项目建设中,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质量为的建筑材料匀速提升了 , 用时。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恒定为 , 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 (1) 内电动机输出的总功;
    2. (2) 动滑轮所受的重力;
    3. (3) 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 (4) 若用此滑轮组匀速提升另一批建筑材料时,机械效率 , 求该建筑材料上升的速度。
六、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 3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年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将一次性完成“绕、落、巡”三大任务,这在世界航天史上还没有先例。

    “绕”,探测器经过个月的长途飞行,其着陆器如图进入火星大气层,之后沿椭圆轨道绕火星运动,实现火星的远、近火点环绕探测。离火星最近的点叫近火点,离火星最远的点叫远火点。

    “落”,使探测器着陆火星表面将是一个更艰巨的挑战,需在分钟内,使探测器的时速降至 , 我国利用探月的技术积累,通过四个阶段来减速。第一阶段气动减速,给探测器来个急刹车;第二阶段降落伞减速,速度减至;第三阶段动力减速,探测器反推发动机点火工作,速度减至;第四阶段着陆缓冲,将探测器悬停在空中,对火星表面观察,寻找合适的位置着陆,在找准着陆点后继续下降,其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在经过高度后,维持恒定速度下降,平稳着陆。

    “巡”,当探测器到达火星后,放出巡视车,完成对火星表面的拍摄及土壤分析等工作,为下一步探测打好基础。

    1. (1) 探测器沿椭圆轨道绕火星运动时,不受空气阻力,机械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探测器在远火点时的动能最 选填“大”或“小”
    2. (2) 探测器从悬停到成功降落火星地面前,火星车的动能变化情况是____ 选填序号
      A . 增大不变减小 B . 增大减小不变 C . 不变增大减小 D . 减小增大不变
    3. (3) 巡视车降落到火星表面后,巡视车对火星表面的压力和火星对巡视车的支持力 选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
    4. (4) 在火星上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 , 探测器在火星上空悬停时其质量为 , 反推发动机喷出的气体对探测器的作用力大小为 填字母表达式
    5. (5) 物体在火星地表所受重力约为地球地面上的倍,地球地表上的地取 , 火星地表大气压强约为 , 在火星地表做托里拆利实验,如图 , 则水银柱高度约为 水银密度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