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3-11-28 浏览次数:11 类型:开学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strong><strong>3</strong><strong>6</strong><strong>分)</strong>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近年来,在城市和乡镇的大街小巷,城市书房、文化驿站、乡村文化礼堂等公共文化空间层出不穷,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优质公共文化服务,也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探索了新路径。

    更好发挥文化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一些地方进行了有益尝试。比如,福建福州的“三坊七巷”、广东广州的永庆坊、广东潮州的牌坊街等,近年来开展历史文化街区的修复保护工作,充分利用文化空间,保存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人们徜徉其间,能感受到城市的历史底蕴、风土人情,无形中增强对城市的文化认同。当前,各地积极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国家文化公园等,反映出文化既是社会治理的对象和目标,也是社会治理的工具和路径。一方面,通过社会治理在全社会形成文化认同,有助于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通过各类文化活动让人们受到文化的熏陶,能够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现社会善治。

    文化力量在乡村治理中也大有可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文明新气象。”这既强调了文化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性,也为确立乡村治理的文化内核指明了方向。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有助于把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为乡村振兴培根铸魂。比如,一些地方通过建立村史馆、编辑整理村史村志等,塑造具有乡村特色的文化符号和精神地标;一些地方深入阐发乡土文化中团结友爱,扶危济困等优良品德,发挥其道德教化、凝聚人心的功能;一些地方积极培育和发挥新乡贤的作用,强化新乡贤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并充分发挥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等。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化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寓文化于治理之中,进一步贴近群众,更好发挥文化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必能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摘编自张森《更好发挥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

    材料二

    诵读诗书古籍、“打卡”文博场馆、听学传统戏剧、参与非遗体验成为学校和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穿汉服、读红色经典,看国风动漫在中小学生中日渐流行……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儿童热衷于国风文化。伴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华文化影响力极大提升,青少年儿童在多渠道和多样态的文化涵育中时刻感受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魅力,并主动参与中华文化的现代表达和创新转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青少年儿童的文化素质涵育需深入挖掘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在润物细无声中将中华文化基因根植于青少年儿童内心。而文化产品和服务正是进行青少年儿童文化涵育的重要手段,应通过喜闻乐见、“儿童友好”的表达形式、传播方式和服务模式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文化沁润,让“双减”政策的价值意涵落到实处。

    “双减”后的第一个暑假,在寓教于乐中讲授传统文化知识的网络动画片——《故宫里的大怪兽》上线,全网播放量超过10亿。该剧原书作者常怡表示,“每个国家的孩子都应该有自己的童话故事,我想让自己的孩子能感受到中国的传统审美。有很多神奇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而不是非要去欧洲、美国找寻”。

    伴随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针对青少年儿童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日益多元,并呈现垂直化、细分化和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图书出版、演艺娱乐、影视、动漫、游戏、旅游等文化行业纷纷瞄准青少年儿童的市场蓝海,开发推出适配青少年儿童需求的文化产品。如儿童图书出版发展日益规模化、精品化和科学化,并逐渐形成了分级阅读的科学体系。除此之外,面向青少年儿童的音乐剧、舞台剧、话剧等演艺作品层出不穷,各类剧场院团纷纷开设儿童专属的剧场和艺术节展。

    (摘编自中国传媒大学调研组《以文化浇灌助“双减”扎根——青少年儿童文化产品供给调研》)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近年来开展历史文化街区的修复保护工作,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城市的历史底蕴、风土人情,增强人们对城市的文化认同。 B . 在社会治理之中融入文化,进一步贴近群众,更好地发挥文化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就有可能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 C . 若不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恐怕难以有效进行青少年儿童的文化素质涵育工作。 D . 儿童图书分级阅读、面向青少年儿童的演艺作品层出不穷,说明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显现了垂直化、细分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有助于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B . 将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相结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之一,这有助于增强乡民的文化自信。 C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焕发出新的时代魅力,其主要原因是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儿童热衷于我们的国风文化。 D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需研究青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以他们喜欢的方式呈现,才利于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3. (3) 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 . 《史记•管晏列传》:“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B . 《三皇设言民不违论》:“服民以道德,渐民以教化。” C . 《司马温公行状》:“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 D . 《礼记•乐记》:“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
    4. (4) 材料一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
    5. (5) 如何实现“我想让自己的孩子能感受到中国的传统审美。有很多神奇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而不是非要去欧洲、美国找寻”的梦想?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幸福的光亮

     张金凤

    小区临街的店铺,可谓五花八门。理发店、电脑维修店、童装店、早餐屋……只有一间店铺还闲着。它比别家的租金略高,但门前环境也最好:地面宽敞,绿化带植被茂盛,还有巨大的合欢树,如同撑着一把大伞。合欢树下是街坊大妈们平日聊天休闲的场所,平时热热闹闹。但今天,这棵树下却静得很——那家空置的店铺终于来了房客。一个年轻妇女一手抱着个可爱的小孩,另一只手拿笤帚在扫地。男人在店铺里清理杂物。这个孩子,叫旺旺。

    没多久,大妈们就了解到这家新房客的情况——听说男主人找了家工厂上班,一家人从乡下刚进城,结婚时欠了债,在老家挣不到钱,进城来打工挣钱。

    白天,他们家敞着门,几个月大的小孩在一个凉席上玩儿,旺旺妈就在旁边穿手链、剪线头、缝玩具,总也不闲。

    没成想,没过多久,就遇到了麻烦。旺旺爸骑摩托车不小心撞断了腿,治疗费用让这个小家难以承受。旺旺爸在医院久住不起,回了家,小夫妻俩夜里的哭声,隔着门都传出很远。

    旺旺妈率先振作起来。她把家隔成两半,锅碗瓢盆和简易的木板床塞进小小的隔间,更大的地方放了货架,“旺旺超市”开张了。

    早上,她把丈夫的竹椅和孩子的小床搬到合欢树下,给他们摆上热腾腾的早饭。太阳移,树荫动,旺旺妈便将竹椅小床不断往树荫里挪。她一天到晚乐呵呵的,把笑容带给丈夫、孩子和每一位顾客。

    小区里的人,渐渐地都愿意来这里买东西,因为旺旺妈乐观,看着喜气,总是笑吟吟的,嗓音甜,说话柔,做事利索。别看店面小,货却备得很全。她娇小的身躯跨上大号摩托,先去批发市场上货,再到蔬菜市场进水果和青菜。“好卖就卖,卖不掉的我就吃了。”她笑呵呵地说。

    这天,旺旺妈操刀削土豆皮,将十几个土豆切丝浸泡着。本是要自己吃的,却被买菜的客人看中了,非要买去,还经常预定。旺旺妈的食材生意,借助土豆丝拓展开。她开始做些加工好的净菜,回家下锅炒炒就能吃,生意愈发红火。虽然腿上有伤,但旺旺爸开始力所能及地给家里帮帮忙,脸上也逐渐有了笑容。

    合欢树下的老人们说,旺旺家真不容易。小区里分布着好几个超市,三步一户、五步一家的,西门口刚开了个大型超市,生鲜齐全。要不是旺旺一家勤劳能干,这小超市很难支撑下去。

    旺旺超市开了一年多后,旺旺爸终于康复了,全心帮妻子打理小超市。买卖虽小,却是一家人的根基。他们家水果蔬菜新鲜好吃,品质有保证。不跟别人硬拼价格,而是拼服务和时间:大清早出门,想买些东西,只有旺旺家早早就开着门,旺旺妈正在整理刚刚批发回的蔬菜,都是最新鲜的食材。晚上,别家超市都是九点关门,只有旺旺超市的灯一直亮到十点半。刚来的时候,她还是满脸羞怯、白白净净的模样,现在已成为面颊黑红的干练店嫂。

    丈夫干不了重活儿,旺旺妈一直自己干着上货、搬运等活计。后来有了上门送货的配送车,可她还是自己往批发市场跑。她说,有些居民想买的东西,还得她去淘。只有自己亲自挑,才能上到最好的货。

    随着网上购物的飞速发展,旺旺超市门口暂存的快递多起来。无论多忙,旺旺妈都将物件保管、交接得非常仔细。她还专门腾出一个大纸箱放快递,旺旺超市成了个小型中转站。

    取快递的人说,你收点费吧,要不我们以后不好意思麻烦你。可旺旺妈执意不收,邻居间这么点小事都不能托付吗?我一没花本钱,二没花劳动,哪里能要你们的钱呢?以后也尽管往这里放,我收一件收十件都一样,不耽误多少工夫。

    去年夏天,旺旺超市却罕见地关了门,门口一块纸牌上写着:有事外出,歇业一周。旺旺超市自开业以来,几乎没有关过门,实在有事,最多关门半天。这次是怎么了?

    再次营业的时候,旺旺妈满脸灿烂的笑容。邻居问,这几天干啥去了?她说:“去北京旅游了。旺旺就要上学了,我们两口子也从来没出过远门。这次去北京好几天,去天安门看了升国旗,还去了故宫、万里长城!”

    她将招牌和灯盏重新擦拭一遍,到了晚上,“旺旺超市”那盏灯更加明亮了。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平时热热闹闹的合欢树下变得十分安静,表现了街坊大妈们对店铺新来房客的好奇,引出了对新房客一家的介绍。 B . 旺旺爸遭遇车祸后,旺旺妈率先振作,置办货架开小超市,并以儿子的名字“旺旺”命名,寄予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C . 旺旺超市是一家人的根基,夫妻二人共同打理超市,水果蔬菜新鲜,价格也比其他超市便宜很多,因而生意红火。 D . “去天安门看了升国旗,还去了故宫、万里长城!”旺旺妈自豪的语气说明一家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到改善。
    2.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一段的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场所,而合欢树这一物象与主人公一家的形象相映

      成趣、相得益彰,有助于表达主题。

      B . 小说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来增强感染力,如夫妻俩痛哭,与下文“脸上逐渐有了笑容”“满脸灿烂的笑容”形成对比,塑造了人物形象。 C . “旺旺超市却罕见地关了门”这一情节的设置,既表现了超市的生意好,同时也设置了悬念,使行文有起伏,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D . 小说在塑造旺旺妈这一形象时,运用了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等多种手法,还通过合欢树下老人们的评价侧面烘托形象。
    3. (3) 小说以“幸福的光亮”为题,有哪些内涵?
    4. (4) 旺旺妈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strong><strong>4</strong><strong>分)</strong>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不能为滂母邪?” 

    , 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诰。宰相韩琦曰:“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及试二论,复入三等,得直史馆。轼闻琦语,曰:“公可谓爱人以德矣。” 

    洵卒,赐以金帛,辞之,求赠一官,于是赠光禄丞。徙知徐州。河决曹村,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轼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列传》) 

    1. (1) 文中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需断句处的符号列出来

      率其徒A持畚锸B以出C筑东南D长堤E首起F戏马台G尾属于H城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顾,难道,与《陈太丘与友期行》“元方入门不顾”的“顾”词义并不相同。 B . 冠,指的是把帽子戴在头上。在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C . 会,恰巧、适逢,与《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的“会”词义相同。 D . 庐,泛指简陋的房屋,与诸葛亮《诫子书》“悲守穷庐”的“庐”用法相同。
    3. (3) 以下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苏轼未成年以前,家人以历史经验教训和忠臣的人物传记来教育他,使他既聪明好学又有做净臣之志。 B . 苏轼成年之后,博通经史,勤奋读书,他既喜欢贾谊等人的见解,又喜欢庄子的道家学说。 C . 苏轼在苏洵死后,到韩琦那里既报知遇之恩,又为自己求来一个额外的官职,以此光宗耀祖,以表孝心。 D . 苏轼不仅精通文史,才华出众,而且精通吏治,恪尽职守,是一个能为老百姓干实事干好事的父母官。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②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5. (5) 概括选文中苏轼所表现出的精神品格。
  •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冬末自长沙游桂岭留献所知

    杜荀鹤

    家隔重湖归未期,更堪南去别深知。

    前程笑到山多处,上马愁逢岁尽时。

    四海内无容足地,一生中有苦心诗。

     朱门只见朱门事,独把孤寒问阿谁【注】

    【注】阿:作语气助词,表示询问。阿谁:谁个,谁呢?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说在长沙已家隔重湖,归期未卜,又不堪离开好友继续南行;言浅情深,直抒胸

      臆。

      B . “山多处”扣题中“游桂岭”三字,隐喻仕路坎坷、前程渺茫,“笑”字有自我解嘲

      之意。

      C . 颈联上句中的“四海”与“四海无闲田”中的“四海”含义相同,表达了对黎民流离失所的同情。 D . 杜荀鹤的律诗善于以家常语作工巧对,如本诗的中间两联,对仗工整精巧,用词浅显平易。
    2. (2) 本诗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古诗云:“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与这首诗相似的诗句是:。 
    2. (2) 在《己亥杂诗》中,龚自珍借落花立意,倾吐心曲,表现崇高献身精神的句子是:。 
    3. (3) 在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strong>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____,____;国旗耀银河,圆梦千年。”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天宫空间站。航天员乘组将在轨工作生活,其中一项任务是进行空间站日常维护维修,而维护维修的首要问题是处理太空垃圾。

    航天员在“太空之家”生活期间,会产生一定的垃圾。除了可以净化、循环再利用的液体,其他垃圾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被天舟货运飞船带离“太空之家”。这个时候,垃圾分类就显得尤为重要。垃圾分类不仅可以压缩体积、方便储存,还可以有效防止细菌滋生,保持“太空之家”的干净整洁。太空垃圾按照    ①    。像厨余、排泄物等属于高危害等级的垃圾,在处理时需要添加防腐剂;像纸巾、塑料包装袋等普通垃圾可以放进垃圾袋,抽真空,压缩以减小体积,便于储存。

    航天员在太空对垃圾进行分类收纳,    ②    。在“太空之家”,航天员会使用特制垃圾袋、垃圾压缩机、残渣收集器等工具,    ③    。垃圾压缩机可用于压缩处理装有餐后垃圾的垃圾袋,以减少垃圾存储体积。残渣收集器可用于收集悬浮在空中的食物残渣或水珠,避免对航天员的身体和设备运行造成危害。

    1. (1) 文中开头是一副赞美航天员的对联,已给出下联,请在横线处补出上联。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的原因,根本就在于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都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百折不挠地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而奋斗。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    ①     , 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对新时代青年来说,自当弘扬民族精神,执着追求,不断进取,用奋斗回答时代之问、青春之问。    ②    是对当今时代的不辜负。我们正处在    ③    的新时代。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完成,驻村青年干部功不可没;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返乡创业青年大展拳脚;航空航天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青年创新团队大放异彩;中国制造转型升级,越来越多匠心青年 ④    ……伟大时代孕育着更多机会,搭建起更大舞台,提供了更多选择。时代造就了青年,而青年也在创造并推动这个时代。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薪火相传 自强不息 大有可为 脱颖而出 B . 薪火相传 卧薪尝胆 大有可为 锋芒毕露 C . 口耳相传 卧薪尝胆 无所不为 脱颖而出 D . 口耳相传 自强不息 无所不为 锋芒毕露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根本就在于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都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百折不挠地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而奋斗。 B . 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的原因,根本就在于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都不止步、不退缩、不放弃,百折不挠地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而奋斗。 C . 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根本就在于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都不止步、不退缩、不放弃,百折不挠地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而奋斗。 D . 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的原因,根本就在于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都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百折不挠地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而奋斗的原因。
    3. (3) 文中画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四、写作(60分)</strong>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成长路上,我们离不开他人的鼓励、榜样的引领。有时甚至一本书、一种动物都可能给予我们相应的启示,成为我们成长途中的良师益友。

    请以“引领我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