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

更新时间:2023-10-16 浏览次数:28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单选题,每个小题2分,共28分)
  • 1.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拥戴 神秘 惊慌 心满易足 B . 起原 谚语 喧闹 自做自受 C . 和蔼 枯竭 酒脱 粉身碎骨 D . 昏沉 凝视 颓然 居高临下
  • 2. 下列加点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zhūo) 花(lěi) 错(zhōng) 然(huăng) B . 器(jì) 朴(sù) 用(làn) 苔(xiān) C . 间(shùn) 缝(xì) 然(zhòu) 丧(jǔ) D . (xuán) 剪(cái) 碧(chéng) 如(qià)
  • 3. 选字依次填入“____离、____布、____俐”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 距 曝 伶 B . 距 瀑 玲 C . 拒 瀑 玲 D . 距 瀑 伶
  • 4. 下面词语中,加点儿字的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
    A .   B . 差  C .   D . 月 
  • 5. 下列词语中与戏曲无关的一项是( )
    A . 跑龙套 B . 笔走龙蛇 C . 粉墨登场 D . 唱白脸
  • 6. 下列句子中加点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乒乓球团体比赛中,中国队技高一筹 , 最终获得了冠军。 B . 弟弟刚取得一点儿成绩就忘乎所以 , 到处显摆,一点儿也不谦虚。 C . 这件衣服上的纽扣设计得真是别出心裁 D . 老师对我们关爱有加,她的爱在对我们的谆谆教诲中暴露无遗
  • 7.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能否取得良好的成绩,关键是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B . 老师耐心地修改并指出我的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C . 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阅读,还要在课外大量阅读。 D . 经过大家的帮助,使东东的学习进步很大。
  • 8. 下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五行:金、木、水、火、土 B . 五谷:稻、麦、黍、菽、稷 C . 五音:宫、商、角、徵、羽 D . 五彩:黄、青、绿、白、黑
  • 9. 诗人朱熹写的《春日》中,“等闲识得东风面”的下一句是( )
    A . 笑问客从何处来 B . 万紫千红总是春 C . 却话巴山夜雨时 D . 隔江犹唱后庭花
  • 10.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小说《桥》结尾才点明老支书和小伙子的关系,虽让人感到“意料之外”,但又觉得在“情理之中”,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B . 《宿建德江》通过描写月夜下的建德江,表达了诗人喜悦欢快之情。 C . 《夏天里的成长》是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个中心意思来写的。 D . 鲁迅笔下《好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梦境,这故事美丽,幽雅,有趣。
  • 11. 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 . 《草原》作者是老舍,我们还学过他写的《猫》。 B . 《少年闰土》的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C . 《穷人》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D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作者是宋代的辛弃疾,“夜行黄沙道中”是词牌名。
  • 12. 关于“有目的的阅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同一篇文章,阅读的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B . 有目的的阅读,可以先快速读全文,然后根据阅读目的,找到相关内容,再仔细读。 C . 读书的时候,我们要先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再想想阅读的目的。 D . 读文章时,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不需要逐字逐句读,这样可以提高阅读速度。
  • 13. 关于《童年》这部小说,下面选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阿廖沙的外祖母常在阿廖沙惊惧不安的时候,安慰他,保护他。 B . 小说的主人公是善良、乐观、富于同情心的“小茨冈”。 C . 外祖父脾气暴躁,经常毒打孩子们,曾把阿廖沙打得失去知觉。 D . 阿廖沙的两个舅舅为争夺财产,整日的争吵、打架。
  • 14. 下列选项中,加点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一会儿,不久 B . 今乃尾而斗:掉下 C . 汤汤乎若流水: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D . 巍巍乎太山:像
二、积累运用(18分)
  • 15. 正确、美观地书写下面的词语。                                                                                                            

    dàng  yàng

    tiào  wàng

    zhẽ gài

    lǐ mào

    táo  zuì

  • 16.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水 生花 一 

  • 17. 古诗文填空。
    1. (1) 野旷天低树,
    2. (2) ,望湖楼下水如天。
    3. (3) ,两山排闼送青来。
    4. (4) ,清风半夜鸣蝉。
    5. (5) 金沙水拍云崖暖,
  • 18. 用自己的话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 19. 读一读,说说下面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通知要求,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摘自2021年8月30日新华社相关报道

    观点: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4分)
  • 20. 课内阅读(节选)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的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1. (1) 给这段话加上一个小标题:
    2. (2) 在文中找出对五位战士群体的描写和对每一位战士的描写。
    3. (3) 这段话既关注了人物群体,也写了每一位战士,这是的写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 21. 课外阅读。

    香椿的味道

    ①乡下老家,有许多野生的香椿树,一年一年滋生繁衍,零零散散地点缀满了乡村的各个角落。当然,最好能长在自家房前屋后,那样就可以整日看着香椿芽由小变大,然后近水楼台先摘先尝了。当春风温暖地让我彻底脱去冬衣的时候,那香椿也就该发芽了。我最爱吃香椿,总是一天三遍地看着房角那棵香椿树发呆,真想早日拿着钩子扒下嫩嫩的芽子吃个够。可我急,树不急,整日挺着干枯的枝桠在蓝天中显着它的沧桑与稳重,迟迟不吐芳香。

    ②一个灿烂的午后,忽然在和风中嗅到了丝丝清香。迫不及待地跑到树下,踮着脚尖,寻找蓝天中闪出的那些暗红。找到了!一簇簇短短的芽子,不知何时已经在干瘪的枝尖绽开了笑脸,从高至低,错错落落地像是给这位老者扎上了灵动的蝴蝶结,将积蕴一冬的热情完美释放在这个春天里了。那嫩嫩的芽子,被阳光穿透成靓丽的紫红,闪着淡淡的油光,在湛蓝作为底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温情,一时间觉得香椿芽就是春天,春天就只有香椿芽。

    ③春风催荣了万物。不出几日,香椿芽已经长成了小丫头的冲天小辫。竖在房角的长杆终于派上了用场。用铁丝弯成一个钩,绑在长杆上,就可以去扒那些垂涎已久的香椿了。站在房顶,长长地举起杆子,将那些可爱的芽子引入铁钩里,然后猛地一拧杆把儿,只听脆脆地“叭”一声,一簇香椿就应声飘落了下来。不一会儿,香椿已散落一地。

    ④于是,便怀抱这些香椿,吵着让母亲给我炸“香椿鱼儿”吃。母亲先是把这些香楼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地择好、码好,然后洗净,放在盆里用温水加盐腌一下。这时,母亲就可以腾出手来准备面糊了。在碗里打两个鸡蛋,放入适量的面粉和水,搅匀,直至能在筷子上拉出丝就可以了。烧开油,取出腌好的香椿在面糊里裹一下,迅速放入滚烫的油锅里,只听“吱啦”的一声,那个裹了面糊的香椿,顿时翻滚着膨胀起来,成了焦黄颜色。

    ⑤一直站在旁边的我,早已被锅里的香椿鱼儿惹得大咽口水了。一出锅,就用手抓起来吃,烫得我直跺脚摇手。母亲乐了,拿出碗盛好递给我。我便乖乖地坐在灶前,稀溜稀溜地吃到肚圆,抹一把嘴上的油,跑着玩去了。等回来,又会吃上一大碗。

    ⑥一茬一茬的香椿吃下来,夏天已近,香椿已不能用来炸着吃了,我对香椿的热情也淡了下来。可母亲却去摘那些稍微嫩一些的叶子,切碎,晒在太阳底下,说是晒干后还可以吃。我不信,这怎么吃。炎炎夏日,母亲便取出那些干香椿,放在锅里用油炸一下,然后拌在黄瓜丝里,放上醋,浇在凉水浸过的面条上,一碗清凉喷香的凉面吃过,夏日的炎热一下子就在香楼的清香中消失了。这种干香椿只要保存得好,可以吃一年,直到又吃上那暗红的嫩芽。

    ⑦母亲知道我爱吃香椿,因此总是在春天里给我带来嫩香楼芽,有的嫩到可惜,可母亲却说这样的才好吃;过几天又会捎来一大包干香椿,于是我就一年都能吃到香椿了。生日长寿面里,浇上油炸香椿,那味道真是特别透了,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珍藏在香椿里的春天的味道。

    1. (1) 文章围绕“香椿”写了盼香椿、、吃香椿四部分内容,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
    2. (2) 第②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既运用了(填修辞手法),也运用了比喻,作者把比作老者,把比作蝴蝶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香椿初绽放时的美丽,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3. (3) 在第④自然段中画出描写母亲炸“香椿鱼儿”的动作的句子,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4. (4) 谈谈你对题目“香椿的味道”的理解。
    5. (5) 生活中哪一种“味道”让你印象深刻呢?说一说原因写下来。
四、习作。(30分)
  • 22. 题目:感谢有你

    要求:①选择恰当的事例来写,内容要充实、具体,能够围绕中心意思写。②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语言流畅,条理清晰,书写工整。③字数不少于4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