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3-10-08 浏览次数:36 类型:期末考试
一、基础知识
  • 1.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 (1) 半亩方塘一鉴开,。(朱熹《观书有感》其一)
    2. (2) ,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3. (3) 月落乌啼霜满天,。(张继《枫桥夜泊》)
    4. (4) 一粥一饭,;半丝半缕,。(朱用纯)
    5. (5) 默而识之,。(《论语》)
  • 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背(jí) 辛(suān) 栩如生(xǔ) B . (zhàn) 略(qīn) 没声儿(qiāo) C . 见(hǎn) 裂(jūn) 玲珑透(tī)
  • 3. 下列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胆怯 陷坑 政通仁和 B . 吩咐 爱慕 畏手畏尾 C . 叮嘱 谎话 难以志信
  • 4. 下列各组词语不属于同一类的一组是( )
    A . 呕心沥血 足智多谋 B . 得意忘形 兴高采烈 C . 生灵涂炭 哀鸿遍野
  • 5. 下列不属于中国民间故事的一项是( )
    A . 《孟姜女哭长城》 B . 《梁山伯与祝英台》 C . 《水浒传》
  • 6. 林老师为了增强同学们的劳动意识,鼓励大家制定班级公约。以下不适合作为本公约内容的一项是( )
    A . 热爱劳动,主动参加校内外活动。 B . 课间不追跑疯打,保持桌椅整洁。 C . 爱惜劳动成果,保证劳动质量。
  • 7. 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表示引文的省略) B . “亲爱的,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表示话未说完) C . “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我……要钱……”(表示说话吞吞吐吐)
  • 8.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毽子越做越讲究,有黑鸡毛、白鸡毛、芦花鸡毛等,各种颜色的毽子满院子飞。 B .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C . 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
  • 9. 小强要向同学们介绍“瓶子树”,但是他不小心将有关信息的顺序弄乱了,请你帮他排序。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到了雨季,这种树就生出了一些枝条和心形的叶片。

    ②所以,人们叫它“瓶子树”。

    ③在南美洲的高原上,生长着一种高大、奇特的树。

    ④雨季一过,绿叶纷纷败落,红花纷纷开放。

    ⑤这时,一棵棵树就像插满红花的大花瓶。

    A . ③①⑤④② B . ③①②④⑤ C . ③①④⑤②
  • 10.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1. (1) “吃水不忘挖井人”和“饮水思源”表达的意思相同。
    2. (2) “火箭的最大速度能达到4万千米每小时,是声速的30多倍。”这句话仅仅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就让我们感受到了火箭的速度非常快。
    3. (3)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句诗既有动态描写,又有静态描写。
    4. (4) 为了提高阅读的速度,我们要集中注意力,尽量连词成句地读,遇到不懂的词语,停下来,借助工具书,准确理解后再继续快速读。
二、阅读理解
  • 11. 阅读文言短文,完成练习。

    熟读精思

    (宋)朱熹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 , 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dǎo)一字,不可牵强暗记 , 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注释】①整顿几案:整理好读书用的桌子。 ②详缓:仔细从容。 ③牵强暗记:勉强硬记,指文章没有读熟,就一句一句地在心里硬记。 ④诵:读。

    1. (1) 下面句子与“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意思一样的一项是( )
      A .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B .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C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 (2) 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读书时,每个字都要响亮,不可读错一个字,或少读一个字,或多读一个字,或读颠倒一个字,更不可以不理解就勉强硬记。 B . 读书的时候,要保持桌面整洁,身体坐正,这样读书一定能读好。 C . 读书时,每个字都要响亮,不可读错一个字,或少读一个字,或多读一个字,或读颠倒一个字,更不可以不理解就勉强硬记。 D . 读书之法,就在于多诵遍数,只要多读,一定能久远不忘。
    3. (3) 读下面句子,你还可以把书比喻成什么,试着写一写。

      例句: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 12. 读短文,按要求完成习题。

    记取岁月珠

    ①至今我还记得,那天父母把我和妹妹叫到身边,郑重地说:“爸妈跟你们商量件事。”我听了不由得感到紧张,不知是什么事。

    ②原来妈妈打算到爸爸的厂里上班——爸爸是化工厂的司炉工,妈妈之前在家做点裁缝,顺便料理家里。现在我们姐妹俩都上了学,妈妈有空闲时间了,就想入

    厂做活,这样可以补贴家用,日子过得宽裕点。

    ③妈妈要跟我们商量的是:化工厂的流水包装工分为日班和夜班。妈妈要是选日班,晚上就可以和爸爸一起回家,但我们中午吃饭就只有我和妹妹两个人;要是选夜班,妈妈白天可以在家照顾我们,但是夜班下班通常是十点多,妈妈到时得一个人回来。工厂离家挺远的,对于独自夜行,妈妈有些顾虑——那会儿还没有路灯,到了晚上就黑黢(qū)黢的,有一段路有几棵高大的槐树,槐树投下的阴影如一潭深水……

    ④我和妹妹最终选择让妈妈上日班。那时我才上小学三年级,妹妹更小,刚上一年级。

    ⑤此后每天中午,我和妹妹就约好一起回家。饭菜是妈妈在锅里留好了的。后来我年级读得高些,妈妈教会了我做咸菜年糕汤。咸菜年糕汤做法简单,把年糕切片,放些咸菜,加水,煮熟就可以吃了。那时也许是年纪小,厨艺不佳,连咸菜切起来都是筋脉相连的,味道自然更不好。长大后,妹妹回忆此事,曾对我说:“我印象中最难吃的东西就是你做的年糕汤。”我听了心里说不出来是什么感触。当然这是后话了。

    ⑥小学的时候放学也早,三点多的时候就到家了。别的同龄人在外面玩得疯。我和妹妹回了家,早早地关紧了门,又早早地上了楼——妈妈到底也是不放心,反复叮嘱我们不要乱跑,门要关牢。我们乖乖记着妈妈的话。

    ⑦楼上其实也没什么好玩的。有时候我们看看窗外的风景,不过看来看去也就是瓦楞屋顶、远处的田野和更远处的青山;有时候我们就只是躺在床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有一天,我们不知从哪里得来一个垂露状的玻璃坠子,意外发现透过玻璃坠子看外面,坠子边缘的切面会反射出霓虹一样美丽的折光。我和妹妹轮流着看,看天,看山,看夕阳,一看就可以看半个时辰。

    ⑧那时候,人家的屋顶已经炊烟摇曳,自家却还是冷冷清清的。我们的内心多么希望,这个时候,爸爸妈妈能够快点回家,家里有爸爸爽朗的说笑声,有妈妈忙碌的身影。

    ⑨好几次,我和妹妹等着等着,便在不知不觉中睡着了……

    ⑩——回想起来,那应该是我童年里最寂寥(liáo)、最凄清、最无趣的一段时光。但我从未后悔过。是的,能换回妈妈安安心心地回家,还有什么比这更值得?

    ⑪更何况,那一段时光青灰的底色里,也还有一丝温柔的暖色:比如爸爸妈妈回来的时候,有几回把我惊醒了,我就会看到门缝底下漏进一丝光亮,我的心瞬间充满了欣喜。有时我睡得沉,等妈妈上来把我叫醒,我才知道他们回来了。像变魔法一样的,眼前还有香喷喷的饭菜。妈妈或许也不忍叫起我们下楼,铺了报纸,“纵容”我们在床上吃。

    ⑫成长的路上,所有的欢笑和泪水都值得被深深地铭记啊,它们会变成一颗颗珍珠,在你的年华里闪闪发光。

    1. (1) 信息提取。请在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依次填写在横线上。

      妈妈去化工厂上班后,她是这样照顾我们的:饭菜是妈妈,她教会我做;小学的时候放学也早,她反复叮嘱我们;偶尔,我睡得沉,等妈妈上来叫醒我的时候,眼前还有

    2. (2) 内容探究。

      ①文中讲“爸妈跟你们商量件事”,“这件事”指的是什么事?

      A.妈妈要去化工厂上班。

      B.妈妈去上日班还是夜班。

      C.妈妈不能在家照顾“我”和妹妹。

      ②作者深情地回忆儿时的往事,按照叙述顺序,简要概括事件的要点。

      爸妈跟我们商量一件事——————爸妈下班回到家

      ③作者为什么描写我和妹妹玩“垂露状的玻璃坠子”?

      A.强调透过玻璃坠子看到的风景非常迷人。

      B.突出在成长的路上,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是自己也能收获快乐。

      C.反映了那一段童年时光非常无聊与无趣。

    3. (3) 品味语言。

      ①“回想起来,那应该是我童年里最寂寥、最凄清、最无趣的一段时光。但我从未后悔过。”(提示: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②“成长的路上,所有的欢笑和泪水都值得被深深地铭记啊,它们会变成一颗颗珍珠,在你的年华里闪闪发光。”(提示:联系短文内容,体会短文结尾的特点。)

    4. (4) 语言表达。想象一下,父母找小作者和妹妹商量的时候,小作者“我”会怎么说?结合短文内容,表达你的观点。
三、习作表达
  • 13. 作文。(任选一题)
    1. (1) 题目:我生活在           

      《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中,那么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中,那么他就学会头脑平静地生活。”请把题目补充完整,用具体的事例表现你的生活,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2. (2) 观察下边的漫画,根据画面内容创编一个故事,写出你的理解和启发,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写出感受。题目自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