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3-10-08 浏览次数:1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基础 
  • 1. 下列哪一项加点字的读音和其他三个是不相同的?(  ) 
    A . B . C . D .
  • 2. 下列哪一项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  ) 
    A . 茂盛 幕色 B . 投降 拔打 C . 赞叹 麻雀 D . 裤子胸坏
  • 3. 下列哪一项的搭配是不正确的?(  ) 
    A . 鸟巢 B . 牛洞 C . 猪圈 D . 鱼塘
  • 4. “几里外都能听见敲锣打鼓的声音。”下列哪一项形容得最合适?(  ) 
    A . 震耳欲聋 B . 低声细语 C . 悄无声息 D . 鸦雀无声
  • 5. 下列哪一项是指事物第一次出现的?(  ) 
    A . 打头阵 B . 破天荒 C . 挑大梁 D . 敲边鼓
  • 6.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哪一项?(  ) 
    A . 志存高远的周恩来 B . 神机妙算的诸葛亮 C . 腾云驾雾的孙悟空 D . 未卜先知的哪吒
  • 7. 读句子,写词语。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zhù míng 的钟南山院士与医护人员一起,全力以赴,许多医学zhuān jiā 夜以继日地yán jiū 疫苗,我们一定要tuán jié 

     一心,jiān dìng 信心,同舟共济,早日取得抗疫胜利。 

  • 8. 补充填空。 
    1. (1) 尺有所短,。 
    2. (2) 嫦娥应悔偷灵药,。(李商隐《嫦娥》) 
    3. (3) ,孰能无惑?——韩愈 
  • 9. 运用填空。 
    1. (1) 大学毕业了,好朋友即将分别,我会用高适《别董大》中的“莫愁前路无知己,”来鼓励他。 
    2. (2) 最近下了几场秋雨,妈妈对我说:每下一场秋雨,天气就会变冷一些。” 
  • 10. 课外积累。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里有很多神奇的故事和神奇的人物,那么,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个人物是 ,因为 。 

  • 11. 词句段运用。 
    1. (1) 你怎么能随地丢垃圾呢?(改为陈述句) 
    2. (2) 官绅们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把长句改写成短句) 
    3. (3) 那时没有电视,没有汽车,也没有飞机。(我会照样子写句子) 
    4. (4) 选一个词语,用动作描写来表现它。  
      害怕   生气   伤心   自豪 
二、阅读(58分) 
  • 12. 短文阅读。 

     人类的“老师” 

     科学家们研究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从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可以说蝙蝠是人类的“老师”。其实,自然界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何止蝙蝠一种。 

     人类自古就想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科学家认真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终于在1903 年发明了飞机。三十年以后,由于飞机的速度不断提高,经常发生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现象,造成机毁人亡的惨祸。过了好久,人类才找到了防止这类事故的方法。其实蜻蜓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原来,每只靖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重一些的厚斑,这就是防止翅膀颤抖的关键。科学家们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体”,而“流线体”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是最小的。后来,工程师模仿鲸的形体,改进了船体的设计,大大提高了轮船航行的速度。 

     一个人握住一个鸡蛋使劲地捏,无论怎样用力也不能把鸡蛋捏碎。薄薄的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建筑师们根据这种“薄壳结构”特点,设计出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以及其他很多著名的建筑,都是这种“薄壳结构”的屋顶。 

     此外,人们还模仿袋鼠造出了会跳跃的越野汽车,模仿某些贝壳制成了外壳坚固的坦克…… 

     自然界的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节选自语文S版第七册课文 

    1. (1) 科学家认真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发明了什么?(     )
      A . 飞机 B . 游艇 C . 火箭 D . 坦克
    2. (2) 请判断小明提的问题是从哪一个角度提问的?(     )

       小明:人类是如何解决飞机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现象? 

      A . 文章的题目 B . 文章的写法 C . 文章的内容 D . 联系生活经验
    3. (3) 读了短文后,下面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
      A . 自然界里只有蝙蝠可以充当人类“老师”。 B . 科学家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 C . 人们模仿某些贝壳制成了外壳坚固的坦克。 D . 科学家们研究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从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
    4. (4) 阅读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自然界的 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科学家研究鸟类飞行发明了飞机;工程师模仿 ,改进了船体的设计,提高了轮船航行的速度;建筑师们根据 

       特点,设计出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模仿 造出了会跳跃的越野汽车…… 

    5. (5) “人们模仿袋鼠造出了会跳跃的越野汽车,模仿某些贝壳制成了外壳坚固的坦克……”人类还模仿什么发明了什么?请你照样子写一个发明。 
  • 13. 课外阅读。 

     神农氏教民播百谷 

     中国人常自称“炎黄子孙”,“炎”指炎帝。因为他是居住在南方的太阳神,是他给人间带来了温暖的阳光,使大地上的万物苗壮生长。炎帝又号称神农氏,提起神农氏,大家都知道,他是远古时代伟大的农业之神,发明了许多耕田的农具,教百姓学会了种庄稼。 

     传说神农的样子长得很怪,牛的头面,人的身子。或许是因为他在农业上也像几千年来帮助人类耕种的牛一样有突出的贡献吧,才被人们想象成这个样子。 

     神农考虑到,大地上的人口越来越多了,光靠打猎呀,捕鱼呀,采集野果野菜呀,吃的东西会一天比一天缺乏。于是他想,要是能够把“种子”种在土里,让它长出果实来,那该多好啊!想到这儿,他就把树木砍下来,制作些犁子呀,银头呀,和人们一道开垦荒地,预备播种百谷。 

     可是哪儿有百谷的种子呢?相传有一天,天空晴朗,忽然纷纷扬扬降下了许多百谷的种子。神农带领人们高高兴兴地把种子搜集起来,种在新开垦的土地里,不久大地长出了绿油油的禾苗。秋天,百谷获得了丰收,从此人们不再为食物而发愁了。还有一个更加动人的传说,说那时有一只全身通红的鸟,嘴里衔着一株九穗的稻禾从天空飞过,穗上的谷粒落到地上,神农把它们拾起来,种在土里,不久便长成了又高又大的嘉谷。这种天降的嘉谷,人们吃了不但可以充饥,还能长生不死呢! 

     ——选自栗静云主编《中国神话故事》,有改动 

    1. (1) 神农氏是什么神呢?(     )
      A . 农业之神 B . 火神 C . 雷神 D . 水神
    2. (2) 读了文段内容,以下对神农氏描述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 . 他教百姓学会了种庄稼。 B . 他发明了许多耕田的农具。 C . 他发明了百谷的种子。 D . 他给人间带来了温暖的阳光,使大地上的万物茁壮生长。
    3. (3) 读文中画线的句子,你体会到神农氏什么样的品质?(     )
      A . 嫉恶如仇 B . 善良、有智慧、为民着想 C . 舍己为人、不怕牺牲 D . 临危不惧、顶天立地
    4. (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哪一项?(     )
      A . 天空神奇地降下了许多百谷种子。 B . 一只全身通红的鸟衔着一株九穗的稻禾从天空飞过,穗上的谷粒落到地上。 C . 天下降下的种子在新开垦的土地里,不久后长出了绿油油的禾苗。 D . 神农氏和人们开垦荒地种百谷,但由于没有谷子,人们至今还为食物发愁。
    5. (5) 填空题。 

       故事的起因:人吃的东西越来越少。 

       故事的经过:。 

       故事的结果:。 

       把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连起来,短文的主要内容是讲:。 

    6. (6) 你最佩服神农氏的什么地方?请结合短文内容说说理由。 
三、语言表达(33分) 
  • 14. 口语交际。 

     现在正在进行线上教学,同学们整天对着屏幕,眼睛很容易受累受伤。此时,你会提醒大家怎样爱护眼睛呢?请你把建议写下来。 

  • 15. 我会写作文。

     题目:的一天 

     提示:⑴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是有趣的、伤心的、惊心动魄的……⑵再想想这一天发生了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么的?⑶写的时候要做到:语句通顺,内容充实,文中不要出现真实姓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