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3-10-08 浏览次数:4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基础,学校开展了一次“你好,这里是河南”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面两项活动。 
  • 1. 活动【搜资料知发展】 

     金小宇同学搜集了一些我省的相关资料,整理出一篇关于河南宣传片的文字稿,但在字音、字形和文字说明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请阅读后帮他解决。 

     河南,简称“豫”,因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省会郑州。这是一片古老而厚重的土地,三皇五帝,诸子圣贤,如灿烂fán xīng ____,孕育着中原文化。它以yōng yǒu ____丰富的古文化旅游zī yuán ____而著称。特别是对那些热衷探寻华夏文明之根的旅游者来说,河南就如同一座浩瀚的天然历史博物馆。 

     河南地处全国铁路网中心区域,肩负重 , 是全国的铁路心脏。省会郑州更是被誉为“火车拉来的城市”,“米”字形高铁网在全国fàn wéi ____先建成,经济因高铁而迅速发展,在省内各地市中领跑。如今,郑州楼宇鳞次栉比,错落有致道路纵横交错,车辆、行人来来往往,颇具现代大都市的时代风貌。 

     此外,大数据、区快链、智能人工,每一项新技术的诞生都聚集了河南人的智慧,实让人非常万分感慨。 

    1. (1) 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将词语工整地书写在答题卡的田字格里。 
    2. (2) 依次给文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hé shuài zhuó B . hè lǜ zháo C . hè shuài zhuó
    3. (3) 结合文段,我知道如今的郑州是省内各地市的(    )
      A . 领头羊 B . 老黄牛 C . 千里马
    4. (4) 用四字词语概括文中画线句子所描绘的景象,下面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灯火辉煌 鸡犬相闻 B . 高楼大厦 车水马龙 C . 依山傍水 炊烟袅袅
    5. (5) 这篇材料的最后一自然段有3处词句表达不当,请用学过的修改符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进行修改。 
  • 2. 活动【播新闻晓文化】 

     在“话说河南”活动中,金小宇同学和大家交流了他最近收听的一则新闻。 

     2021年芒种时节,只有河南•戏剧幻城耀眼绽放。两年来,该景区虽然经历5次闭园、6次开园,依旧高水平接待来自全国235个城市游客155万人次,成为中原地区一张璀璨的文旅名片。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这座由建业集团联袂王潮歌导演共同创作的一部创新文化作品,拥有21个大大小小的剧场、总时长近700分钟的剧目、近千名演员,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演出时长最长的戏剧聚落群。2023年6月6日,在只有河南开城两周年之际,百名粉丝身着象征“超级粉丝”的定制服装走进该景区,共同见证这座幻城的成长之路。 

     (原载于2023年6月7日《郑州晚报》A8版) 

    1. (1) 下面是金小宇对“如何来说这则新闻”的认识,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则新闻来源于《郑州晚报》A8版,我们在进行播报时可以省去。 B . 这则新闻主要讲的是“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开城两周年以来取得的佳绩。 C . 播报这则新闻时要准确传达信息,在说清楚、连贯的同时,还要发表看法。
    2. (2) 听了这则新闻,同学们对“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中不合适的一项是(    )
      A . 这些剧场多与河南有关,是中原地区的一张文旅名片,建议大家都去看一看。  B .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都是一些戏剧,作为小学生的我们不喜欢就不用去了。 C . 这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戏剧聚落群,两年来吸引了那么多游客,真是了不起。
  • 3. 本学期,我们积累了一首河南籍古代诗人杜甫的古诗,请从图片中识别出他的一句七言诗句,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 4. 除了杜甫的这首诗中带有“花”字、我们还积累了含有“花”字的古诗词。请根据提示,把需要补充的诗句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 (1) ,犹有 。(《卜算子•咏梅》) 
    2. (2) 儿童 。(《宿新市徐公店》) 
    3. (3) 我家洗砚池头树,。(《墨梅》) 
  • 5. 丁丁打算参加学校的“趣学古诗词社团”,但因为自己诗词储备不够、犹豫不决。你会这样劝说他:“学习不怕根底浅,。” 
  • 6. 马上要放暑假了、同学们在放松的同时还需要阅读。请将格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写在书签上,时刻提醒自己坚持阅读。 
  • 7. 观察线索卡,我能猜出这部作品是(  ) 

     线索一:科普读物 

     线索二:苏联 

     线索三:房间旅行记 

    A . 《看看我们的地球》 B . 《灰尘的旅行》 C . 《十万个为什么》
  • 8. 本学期,我们阅读了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作者在书中提出了很多谜题,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谜题?根据提示在相应位置填一填。 

     有没有不透明的水和透明的铁? 

     为什么衣服能让人暖和? 

     为什么水不会燃烧? 

     火有影子吗? 

     ……
    谜题:
    我的推测:
    我推测的依据(根据阅读内容作出解释): 

二、阅读 
  • 9. 阅读理解 

     凿壁借光 

     匡衡字稚圭,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 ,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光而读之。 

     (选自《西京杂记》)

    【注释】①匡衡:西汉经学家,官至丞相。②逮:达到。③穿壁:在墙上凿洞。 

    1. (1) 文中加点字“勤”的意思是 ,“映”的意思是 。 
    2. (2) 下列各项中,朗读停顿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邻/舍有烛/而不逮  B . 邻舍/有烛/而不逮 C . 邻舍/有/不逮
    3. (3) 为了能在夜晚读书,匡衡想到的方法是:(用原文语句回答)  
    4. (4) 这个小故事能够流传至今的原因是: 
    5. (5) 读了匡衡的故事,我联想到了与古人读书有关的成语故事:。 
三、创意表达 
  • 10. 青蛙自从听小鸟说外面的世界很大,就非常好奇,很想出去看看。于是,他从井底跳出来……请你根据上面的材料,展开想象,新编故事《井底之蛙》。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