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3-10-08 浏览次数:49 类型:期中考试
一、基础知识。
  • 1. 将古诗《宿建德江》默写在下面横线上(写上题目和作者),要求书写正确规范,行款整齐。
  • 2. 读拼音,写词语。
    1. (1) 台上那个年轻的zhèng wěi略显xiū sè,讲话的内容gǔ wǔ人心,他那幽默的演讲,顿时让台下的气氛fèi téng了起来。
    2. (2) páo xiào的江水从xuán yá峭壁上冲下来坠入深谷。
  • 3. 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贯”是结构,第三笔是,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再查画。“贯”字在字典里有两种注释:①穿,贯通:②连贯。成语“鱼贯而入”的“贯”字的意思应选第种解释。

  • 4. 下列词语中多音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 . 攒聚 攒钱 B . 缝补 缝合 C . 起哄 乱哄 D . 作坊 自作自受
  • 5. 下面字词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
    A . 熄灭 惊慌 屹立 B . 拥戴 暴燥 颓然 C . 糟糕 倾刻 嘶哑 D . 沮丧 呻吟 宁笑
  • 6. 下面句子省略号的作用是( )

    还好,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做些什么呢?

    A . 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 B . 表示心理活动时断时续 C . 表示语意的跳跃 D . 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
  • 7.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阅读的时候,既要读进去,又要根据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B . 小说中对人物的直接描写、对环境的描写、故事情节都可以对塑造人物形象有帮助。 C . 点面结合是用来描写大型场面的,我们平时习作都用不到。
  • 8. 判断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在括号里。
    1. (1)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2. (2)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3. (3) 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4. (4) 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5. (5)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6. (6) 下课了,教室里摆开了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
  • 9. 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 (1)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改为肯定句)
    2. (2) 老农在诉说着过去的辛酸往事。(修改病句)
    3. (3) 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缩句)
    4. (4) 爸爸对我说:“我明天要去昆明,你自己做饭吃。”(改为转述句)
    5. (5)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仿照本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
  • 10. 判断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1. (1) 《丁香结》一文运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
    2. (2) 《开国大典》中的阅兵式场面描写采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
    3. (3) 《宇宙生命之谜》告诉了我们要节约资源、保护地球的道理。
    4. (4) 《穷人》这篇课文主要讲述的是渔夫夫妇的生活是多么的艰辛和贫困。
    5. (5) 《灯光》一课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往事的回忆,说明了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二、阅读理解。
  • 11. 阅读感悟。

    《开国大典》节选

    ㅤㅤ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就位。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ㅤㅤ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起欢跃起来。

    ㅤㅤ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 (1) 《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是,曲作者是

      A.贝多芬

      B.聂耳

      C.纪伯伦

      D.田汉

    2. (2)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
  • 12. 阅读

    《竹节人》节选

    ㅤㅤ①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féng fèng)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ㅤㅤ②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ㅤㅤ③有时其中一个的线卡住了,那“斗士”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

    ㅤㅤ④竹节人手上(jì xì)上一____冰棍棒儿,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

    ㅤㅤ⑤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

    ㅤㅤ⑥用铅皮剪——____偃月刀,用铁丝系——____红丝线做——____蛇矛,给那竹节人装上,再挖空心思取一个更威风、更吓人、叫得更响的名号。

    (作者范锡林)

    1. (1) 选择片段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 (2) 在片段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量词。
    3. (3) 片段中三处画引号的作用是( )
      A . 表示引用 B . 表示特定称谓 C . 表示特殊含义
    4. (4) “神气”是用法,表现作者的心理,从课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对
    5. (5) 阅读片段中第五自然段,如果是你,你会给这个竹节人取一个什么样的名号呢?
  • 13. 美文来欣赏。

    死也不倒下

     吉鸿昌同志是共产党员。在党的领导下,他坚决抗日,尽力为党工作。蒋介石恨死了他,把他逮捕了。

    吉鸿昌从天津被押解到北平。刚一下车,敌人就给他看一份电报,上面写着“立刻处决”四个字,妄图吓唬他,要他投降。吉鸿昌看了,平静地说:“行啊!你们什么时候动手?”

     有一次,反动头目何应钦亲自审问,要吉鸿昌招出抗日活动的秘密。吉鸿昌把眼睛一瞪,大声说:“抗日是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的事情,有什么秘密!只有蒋介石和你们,跟日本勾勾搭搭,尽干些祸国殃民的坏事,才有见不得人的秘密。”何应钦被骂得张口结舌,恼羞成怒。敌人用尽毒刑,把吉鸿昌打得遍体鳞伤。直到临死前一夜,吉鸿昌还在狱中宣传抗日。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让我多宣传几句吧!”

     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对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死,可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

    “你说怎么办呢?”特务们有些害怕了。“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那你说怎么办?”那特务发抖地说。

    “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那特务愣了一下,只好走到前面,发抖地举起枪。吉鸿昌瞪起两只大眼,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枪响了,吉鸿昌同志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那“死也不倒下”的英雄形象,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1. (1) 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说说“张口结舌”在文中的意思。
    2. (2) “从容不迫”的近义词是
    3. (3) 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让我多宣传几句吧!”这句话中第一个“休息”指,第二个“休息”指
    4. (4) 在文中找出三个描写吉鸿昌神态的词语。
    5. (5) 这篇短文主要讲,表现了吉鸿昌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 14. 口语交际。

    ㅤㅤ新学期开始了,六三班公开竞选班委会成员,现在缺少一名体育委员,如果你想参加竞选,你该如何说服同学们,请分条说明理由。

三、习作表达
  • 15. 习作表达。
    1. (1) 题目:生活中有许多难忘的场面:难忘的升旗仪式、趣味运动会、元旦联欢、“六一”儿童节演出、拔河比赛、课外小游戏……请你选择一个印象深刻的一个场面写一篇文章,注意场面描写,点面结合,突出重点。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500字。
    2. (2) 题目:             让生活更美好(科技、诚信、梦想、运动、旅行、种花……)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从括号中选一个话题来写,写之前想一想它是怎么影响你的生活的,为什么让你觉得生活更美好,注意把原因写具体。写之前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完成习作,字数不少于5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