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柳州市鹿寨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开学试...

更新时间:2023-09-26 浏览次数:19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
  • 1. (2018八上·紫金期中) 1839年,他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2万多箱鸦片。“他”是指(  )
    A . 陈化成 B . 林则徐 C . 邓世昌 D . 关天培
  • 2. (2016八上·临洮期中) 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A . 保护鸦片贸易 B . 割占中国领土 C . 打开中国市场 D . 传播西方文明
  • 3. (2015八上·苏州期末) 电影《十二生肖》讲述了成龙扮演的杰克四处寻找“圆明园”十二生肖中失散的最后四个兽首的故事。这些精美的艺术珍品流失海外是在(  )

    A .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 . 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 4. 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和都城是(  )
    A . 石达开  西安 B . 朱元璋  北京 C . 洪秀全  天京 D . 杨秀清  广州
  • 5.  以下企业中属于洋务运动中,为实现“求富”目的而创办的民用企业是(  )
    A . 江南制造总局 B . 轮船招商局 C . 安庆内军械所 D . 福州船政局
  • 6.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具体表现在(  )
    A . 战争赔款数额巨大 B . 开放的通商口岸增加 C . 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D . 割占中国领土的面积减少
  • 7.  “我们常说科举制度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悲剧,但1895年就是那群举子揭开了一场延续数年的救亡运动的序幕。”该文中的“那群举子”的举动是(  )
    A . 颁布《定国是诏》 B . 成立保国会 C . 公车上书 D . 创办《中外纪闻》
  • 8. (2016八上·磴口期中) 在下面外国侵略者发动的侵华战争中,哪几次攻进了北京城,并大肆抢劫(    )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9.  八国联军兴师动众入侵中国,其目的是为了镇压(  )​
    A . 林则徐虎门销烟 B . 太平天国运动 C . 义和团运动 D . 洋务运动
  • 10. (2016八上·平顶山期中) 在课本剧《孙中山》的排练现场,扮演孙中山的同学应说的台词是(  )

    A . “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B .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 C .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D . “兼容并包,学术自由”
  • 11.  它迷信“强人政治”,习惯了大权独揽,被国人骂作“窃园大盗”这里的“他”指的是(  )​
    A . 李鸿章 B . 黎元洪 C . 段祺瑞 D . 袁世凯
  • 12. (2016八上·黔西南期中) 辛亥革命的性质是(  )

    A . 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B .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C .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 . 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 13.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A . 《敬告青年》 B . 《新青年》 C . 《每周评论》 D . 《民报》
  • 14.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A . 鲁迅《狂人日记》发表 B . “民主”和“科学”口号的提出 C . 《青年杂志》的创办 D . 文学革命和白话文的提出
  • 15. (2019八上·兴化月考) 新文化运动时期,以陈独秀为首的先进知识分子针对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的积弊,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当时中国社会的积弊是( )
    A . 专制与愚昧 B . 封闭与自大 C . 落后与野蛮 D . 迷信与盲从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
  •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均战败,显示了洋枪洋炮的厉害和西方科学技术的先进。在联合外国人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清朝统治集团中一些人进一步认识到,要镇压人民起义,抵御外国侵略以维护清朝统治,就必须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 

    材料二:他是广东南海人,受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影响,要求改变现状。他多次上书当朝皇帝,并指出,形势已发展到“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揭竿斩木,已可忧危”的地步,如不及时变法,列强的侵略会变本加厉,人民的斗争会风起云涌。 

    材料三:革命成功后,伤害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1. (1)  材料一中统治阶级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开展的一场自救运动是什么运动?开展这场运动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他”是指谁?这场运动的失败说明了什么问题?
    3. (3)  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
  •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材料二:                                                 

    年代

    英输华货物总值

    1837-1839年

    年均不到100万英镑

    1845年

    约179万英镑

    1846年

    约239万英镑

    材料三:“一场绅士的洗劫,一把文明的大火,早夺去你的美丽,也在我的脸上,烙下了耻辱的印记。” 

    材料四:1902年2月3日,英国《泰晤士报》报道此前两天慈禧太后接见各国驻京公使的情况:太后进屋一把抓住康格夫人(美国公使夫人)的手,说进攻使馆区是一个错误,这是一个沉痛教训,大清国从今以后会成为外国人的朋友……

    1. (1)  根据材料一,请你判断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2. (2)  请你辨析材表格中的材料二,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3. (3)  材料三中的“绅士”指谁?
    4. (4)  材料四的事件发生与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密切相关?

      它对中国社会性质造成了什么影响?材料中“成为外国人的朋友”的实质含义是什么?

  • 18.  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富强,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勇于探索,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8年光绪皇帝颁布诏书,宣布实施变法: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准许官民上书言事,任用维新人士;保护和奖励工商业的发展,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废除八股取士,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实行征兵制,扩建海军,训练新式军队等。 

    材料二: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居住、出版、言论、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

    1. (1)  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指出其在经济和教育方面的主张各有哪些?
    2. (2)  材料二出自什么文献?该文献具有什么性质?确立了什么样的政治体制?
    3. (3)  材料二的规定体现了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哪一主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