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10 竹节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竹节人》一课一练

更新时间:2023-09-26 浏览次数:23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练习。
  • 1. 看拼音,写词语。                                                       

    bīng gùn

    gǎn wù

    gē da

    kē tóu

    jǔ sàng

    wēi fēng lǐn lǐn

    wā kōng xīn sī

  • 2. 把词语补充完整。

    弩张   别出   技高   弄巧

    化为  虎视   有味   所以

    心满  作鸟   大步   怒气

  • 3. 选择恰当的解释。(填序号)

    “屈”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弯曲,使弯曲;②屈服,使屈服;③理亏;④委屈,冤枉;⑤姓。

    顽强不     能能伸     理词穷     打成招

  • 4. 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 (1) 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①桌面上的裂缝“像黄河长江”运用了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
      ②写一句话,同时用上画线部分中的两种修辞方法。

    2. (2) 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

      ①这句话通过对同学的描写,从侧面写出了“我们”玩竹节人的浓厚兴趣。

      ②写一句话描写人物,同时用上例句中的两种描写方法。

  • 5.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 (1) 不同的阅读任务,所关注的内容应有所不同。如果想了解“竹节人的玩法”,应该重点阅读第自然段和第自然段。
    2. (2) 第自然段讲了竹节人的制作方法。运用(①提取关键信息 ②结合内容展开联想)的阅读方法,可以知道竹节人的制作步骤是:(填序号)

      ①在笔杆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

      ②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起来。

      ③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做竹节人的脑袋和身躯。

      ④再锯八截短的毛笔杆,分别当四肢。

二、阅读理解
  • 6. 课内阅读。

    ①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

    ②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

    ③用铅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一柄蛇矛,给那竹节人装上,再挖空心思取一个更威风、更吓人、叫得更响的名号。

    1. (1) 第①②自然段的结尾处都用了“神气”一词,这种写法叫作,好处是:
    2. (2) 仔细阅读第③自然段,回答问题。

      “挖空心思”的意思是:

      请你给手拿偃月刀的竹节人起一个名字:

    3. (3) 竹节人的有趣之处表现在哪里?
    4. (4) 读了选文,你能完成的阅读任务是了解( )
      A . 竹节人的制作方法。 B . 竹节人的外形特点。 C . 竹节人的玩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