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衡阳名校2024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9月第2周周练试卷

更新时间:2023-10-31 浏览次数:22 类型:月考试卷
一、基础知识
  • 1.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者,事实上等于____。人家给咱们介绍一位沈雁冰先生,不如介绍茅盾来得响亮;介绍一位谢婉莹女士,不如介绍冰心来得____。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认名叫茅盾或冰心的时候,仍不失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好汉。千秋万岁后,非但真假难辨,而且____。

    A . 改名换姓   大名鼎鼎   弄巧成拙 B . 移花接木   如雷贯耳   弄巧成拙 C . 改名换姓   如雷贯耳   弄假成真 D . 移花接木   大名鼎鼎    弄假成真
  • 2.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辨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她用手背抹净眼泪,拿下插在辫子里的那根草茎”一句中“草茎”是借代手法,代指香雪农村女孩的身份。 B . “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战栗了,它发出洪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一句,“被感动得战栗”是拟人兼双关的修辞手法,既写出姑娘们的声音在群山间回荡,又暗指古老的大山终于慢慢被这现代文明唤醒。 C . “她们叫着香雪的名字,声音是那样奔放,热烈;她们笑着,笑得是那样不加掩饰,无所顾忌”一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D . “铁轨在月亮的照耀下泛着清淡的光,它冷静地记载着香雪的路程”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3. (2022高二下·贵州会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节俭型政府,就是要采取严厉措施,杜绝浪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 B . 雾霾天气不仅给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且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C . 深圳市一名年仅35岁的外企女白领突然猝死于深圳地铁的台阶上。 D . 心灵的触动,既可以表现为情感的共鸣,也可以表现为理性的思考。
  • 4. 下列选项中加粗字的活用现象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成以其小,之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其根本 B . 辞楼下殿,来于秦            大喜,归,举家庆贺 C . 惧满溢则思江海百川        以事秦之心天下之奇才 D . 人君当神器之                择而从之
  • 5.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铁骑突出刀枪鸣 B . 门前冷落鞍马稀 C . 人生几何 D . 凄凄不似向前
  • 6.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 B . 白居易,字乐天,唐代诗人,《卖炭翁》《月夜忆舍弟》都是他的代表作品。 C . 《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契诃夫,其代表作有《第六病室》《樱桃园》。 D . 《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课文《曹刿论战》选自其中。
  • 7. 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的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近年来,景区门票涨价的消息总是不绝于耳,公众普遍感到旅游景区的消费价格让人越来越无法接受。

    ②宁波地铁试运行期间,许多市民为了亲身体验一下地铁的方便与快捷,如趋之若鹜一般,纷纷涌向各大站点。

    ③领导带头遵纪守法,就会产生上下其手的积极效果,形成良好风气。

    ④这些人不断地交头接耳,小声地咕哝几句,神态异常。

    ⑤他处心积虑的努力得来的却是大家的一标否决,这对他实在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⑥作为一名优秀的舞蹈演员,他总是能在舞台上展现出刚柔相济的美,给观众带来极高的艺术享受。

    A . ①③⑤ B . ①④⑥ C . ②④⑥ D . ②③⑤
  • 8. (2024高三上·湖南月考)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 毋吾以也 B .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C . 技盖至此乎 D .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二、语言表达
  • 9.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抓住学习的四个环节(预习、听讲、复习、作业),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 B . 中央政府将致力于“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C . 谈到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这位教育家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D . 为丰富学生的生活、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能力,下学期,学校将开设《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演讲与口才》三门课程。
  • 10. 下列横线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古人学文,特别着重朗诵。《姚姬传》说:“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也就是说____。因此,我深信声音节奏对于文章是第一件要紧事。

    ①从声音节奏中抓住作者的情趣、气势或神韵。

    ②要从字句中抓住声音节奏。

    ③读音调铿锵、节奏流畅的文章,周身筋肉仿佛在做同样节奏的运动。

    ④领悟文字的声音节奏,是一件极有趣的事。

    ⑤如果音调节奏上有毛病,周身筋肉就会感觉局促不安。

    A . ②①④③⑤ B . ②④①③⑤ C . ④①②③⑤ D . ④②①③⑤
  • 11. 请你仿造画线的句子,在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中的作家或作品人物中任选两个,另写两句话

    杜甫颠沛流离,浪迹天涯,用忧国之情凸显了生命的价值;司马迁含垢忍辱,发愤著书,以传世之史解读了生命的价值           。我们终于明白:生命终归会结束,价值永存世间。

  •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请将画线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要求:不得改变原意。

    焦裕禄是闻名全国、感动全国的“县委书记的榜样”。他在兰考县忘我奋斗一年多,积劳成疾,英年早逝。焦裕禄是为人民拼死拼活谋福祉的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为信仰无怨无悔做奉献,成为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在为祖国艰苦奋斗创新功的时代里,他是那一代人的精神符号。人民是不会忘记焦裕禄的。

  • 1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以1812年俄国的卫国战争为中心,通过塑造众多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从1805年到1812年,再到1825年十二月党人起义的前夜这一重大历史时期的波澜壮阔的社会风貌,气势磅礴,场面广阔。①____:一类贵族接近宫廷,雍容华贵,但道德败坏,醉生梦死,漠视祖国命运;另一类是理想化的宗法制领地贵族,忠厚慷慨,感情强烈,富于爱国主义精神。小说中人物还可以按真实与虚构分为两类,库图佐夫、沙皇、拿破仑等众多历史人物是这一历史时期的“真实”人物。但是,托尔斯泰反对历史书上对他们的记录和描写,②____。他写《战争与和平》最大的动机就是要还原历史本来的面目,这是这部小说成为世界名著的最重要的原因。在小说中,托尔斯泰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推出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观,提出了著名的历史发展“金字塔”理论,即越是高高在上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越渺小,推动历史车轮的不是那些金字塔上层的达官贵人,③____。小说所热情歌颂的正是这些普通人民,正是许多平民出身的士兵和军官,他们朴实英勇,藐视死亡,和贵族军官的哗众取宠形成对照。

    1. (1)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 (2) 根据上面的文字,概括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的创作中体现的历史观,不超过40字。
  • 1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被审美的汁液浸泡、又为理想的光环所笼罩着的山水,它是作者幻化出的____。在当代中国,无论东西南北,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桃花源”。不同的“桃花源”,折射出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认知和理解。但每一个“桃花源”里似乎都有陶渊明的影子,真可谓“一处桃源一陶翁”。陶渊明在归隐前也不是没有____过政治,读书人谁不想建功立业?他一上任就在自己从政的小舞台上____地搞改革,结果却引来了各种麻烦。陶渊明因不愿向督邮“折腰”,当即辞官而去。从此,他就这样一直在乡下种地、读书、思考,写成____的《桃花源记》和《归园田居》。陶渊明不是政治家,却勾勒出一个理想社会,让人们不断去追求;他不是专门的游记作家,却描绘了一幅最美的山水图,让人们不断地去寻找;他不是专门的哲学家,却给出了人生智慧,让人们在乱世中看到一束光。如果真要说专业的话,陶渊明只是一个诗人,他开创了田园诗派,用美来净化人们的心灵。中外文学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位诗人能像他这样创造了一个社会模式、一种山水布景、一种人生哲学,深深地植根在后人心中。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空中楼阁   参加   大张旗鼓   脍炙人口 B . 海市蜃楼   参与   大刀阔斧   脍炙人口 C . 海市蜃楼   参加   大张旗鼓   喜闻乐见 D . 空中楼阁   参与   大刀阔斧   喜闻乐见
    2. (2)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文中画框线句子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 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 B . 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C . 航天员虽身处太空,但像我们在地面上一样,通过Wi-Fi享受着高速“冲浪”的网上生活。 D . 李白诗中就有“白发三千丈”这样极尽夸张的语句。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 15. (2017高三·衡阳月考)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礼与俗的关系,是俗先于礼,礼本于俗。俗一旦形成礼,礼上升为典章制度和道德准则,就具有规范化的功能和强制性的力量,要求对俗进行教化和整合。_________________ , 成为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主流。

    A . 所以俗是礼的起源,却高踞于其上 B . 所以礼虽然起源于俗,却高踞于俗之上 C . 所以高踞于俗之上的礼,虽然起源于俗 D . 所以虽然礼起源于俗,俗却高踞于礼之上
  • 16. 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 吾尝终日思矣           云之君兮纷纷来下 B . 假舆马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 C . 失向来烟霞            锲而舍 D . 君故                 君翻作《琵琶行》
三、默写题
  •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缤纷的落花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飘零的落花中,或弥漫着春光流逝的伤感,或寄寓着青春不再的失落,或抒发了美人迟暮的感慨。如:
    2. (2) 《短歌行》中曹操用周公的典故表现了他求贤若渴的心情的诗句是:
    3. (3) 杜甫在《登高》一诗中道出郁积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四、诗歌鉴赏
  • 18.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临江仙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①这首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二年。②东坡,在湖北黄州古城东,苏轼在此筑屋名雪堂。③縠(hú)纹,比喻水波细纹。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苏轼在东坡饮酒,醉而复醒,醒了又饮,他回家时仿佛已是三更时分。 B . 家童早已睡熟,鼾声如雷,苏轼反复敲门而无回应,他只好独自倾听江声。 C . 苏轼感慨身在宦途,身不由己,但他依然想要忘却烦恼,专心于建功立业。 D . 苏轼静夜沉思,豁然有悟,他要将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入无限的大自然中。
    2. (2) 这首词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在表达的思想情感上有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五、材料作文
  • 1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作为“国防七子”之一的西北工业大学,在鼓励高考毕业生选择该校就读时,发文号召:现在这个时代,国家又有了新一批急需人才攻关的科技领域,处理器设计、电池、通信、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以及最重要的、可能直接影响祖国统一进程的——半导体。

    国防工业,尤其兵器、航空、航海,这些相对艰苦的部门仍然需要大量有情怀、肯坚守、愿意牺牲各种个人利益的高素质人才,与20甚至30年前没什么太大木同。

    对此,有人笑称这是最有情怀、最有格调的“招生广告”;有人说,从前择业跟着资本走,如今跟着国家政策走;也有人说,人固然要讲情怀,但也要吃饭呀……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六、文言文阅读
  • 20. 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语段断句。

    昔者楚灵王为申之会宋太子后至执而囚之拘齐庆封中射士谏曰合诸侯不可无礼此存亡之机也昔者桀为有戎之会而有缗叛之纣为黎丘之蒐而戎狄叛之由无礼也君其图之。

    (节选自《韩非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