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单元卷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

更新时间:2023-09-05 浏览次数:101 类型:单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 1. 下列句子与“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意思不同的是(    )
    A . 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  B . 白鹭本身不是一首很优美的歌。 C . 白鹭本身真是一首很优美的歌。  D . 不得不说,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
  • 2.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下面对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 信赖他人,他人便会对你多一份信赖。同时,你也会收获一份快乐。别人给你一份信赖,你定会为这份信赖而自豪,也会感激别人。如此循环,一个彼此信赖,共同快乐的美好境界就被创造出来了。 B . 人鸟相依相亲的情景是信赖创造出的美好境界,信赖是无价的,也是感人的。 C . 人与人,人与动物要想建立起和谐的关系,只有对对方完全信赖。要想创造出这样的境界,还要相互尊重,不以大欺小。 D . 人与人之间产生了信赖,做什么事都方便,你向别人要什么,别人就会给你什么。
  • 3. 看拼音写词语。

    我的家乡风景优美,气温shì  yí。huáng hūn时分,一只只bái hè掠过qīng chéng的湖面。大人觉得,这是上天给我们的ēn huì,fēn fù我们这群爱wàng shào的孩子,不要惊扰了它们。

  • 4. 一锤定音(选择正确的读音)。

    母(xiào  jiào)  水传(xǔ  hǔ)  绿林好汉(lù  lǜ)

    地(dí dì)      乐(yú  yù)      情不自(jīn jìn)

  • 5. 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誊     檐     俄

         誉     瞻     饿

  • 6. 在横线上填上表示颜色的词语。

    的蓑毛    的长喙

    的果实    的桂花

    的小嘴    的眼睑

  • 7. 读句子,选出加点词语的意思。(填序号)

    ①光荣:光彩。       ②(相貌或样子)好看;美丽。

    美丽的外表真的那么重要吗?《巴黎圣母院》中加西莫多给出了我们答案:外表体面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体面地活着!

  • 8. 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1. (1) 《白鹭》的作者是,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生动地描写了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以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
    2. (2) 《落花生》这篇文章讲了作者一家人在花生收获时谈论花生的好处,文章运用了的手法,告诉我们要做的人,不要做的人。
    3. (3) 《桂花雨》的作者是,文章表现了儿童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弥漫着作者淡淡的
二、阅读与鉴赏
  • 9. 课内阅读。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1. (1) 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好处——  嫩绿——  可贵——

    2. (2)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中的“一样”指的是
    3. (3) 这段话写出了(     )。
      A . 花生价格的便宜 B . 花生的好处 C . 花生的可贵之处
    4. (4) 父亲在谈论花生的好处时,将花生的果实与桃子、这些水果相

      比较,突出了花生具有的可贵品质。

  • 10. 课外阅读。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节选)

    ——给女儿的一封信

    刘墉

    读书跟参观博物馆一样,你可以“精读”,从头到尾只待在一间展览室里,研究一两样东西;你也可以“浏览”,到处走走,遇到感兴趣的,就多读一下展品的说明。

    读书也可以像是参加“发现之旅”的比赛。大家拼命读,拼命冲,比谁读得多,谁考得好。

     只是到头来,很可能没见到多少,没学到多少,徒然得个虚名,却浪费了时间又搞坏了身体。

    在这儿爸爸要告诉你两句孔子说过的话——

    孔子说“把已经学过的东西,常常拿出来温习,不是很喜悦的事吗?”

    孔子又说:“只知道学习,却不进行思索,到头来等于白学;只靠思索却不去学习,则变得危险了。”在孔子的这两句话里提到了三个词,也就是“学”、“习”、“思”。

    “学”是指“学新的东西”。“习”是讲“温习”,也就是把学过的东西再温习一下。“思”是讲“思索”,让学到的东西能在脑海里多打几个转,甚至引发一些自己的想法,产生一些自己的创意。

    现在,爸爸要问你,你这个礼拜读了两千多页的书,算是“学”,是“习”,还是“思”?

    你的答案大概只有“学”吧!

    孩子!你总是去图书馆,那里的书是不是好多好多,让你读一辈子也读不完?

    如果有个人天天都去读书,一辈子读了几千万页的书,他还有时间写文章、写书,或把学到的东西拿来使用吗?

    这也好比前两个月,爸爸说要种番茄,从图书馆里借了七八本教种番茄的书,爸爸一页一页看,只怕到现在还在读书,我们的后院又怎么能有已经结了的番茄呢?

    所以,书虽然不会动,像是“死的”,但是里面的学问是“活的”。

    那活的学问又好像种子,你必须把它拿出来,播到土壤里,每天浇灌,常常施肥,才能长出果实。如果你根本不把种子拿出来,或播完种,却忘了,任它自生自灭长一大堆禾草,是不可能有好的收获的。

    孩子!爸爸不要你拿第一,只希望你做个快乐的读书人,而且快乐地读,快乐地用,常常温习,常常思索。

    1. (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思索一  喜悦一一    浇灌一一

    2. (2) 根据意思选择相对应的名言。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学而不思则,思而不学则殆。

      ①只知道学习,却不进行思索,到头来等于白学;只靠思索却不去学习,则变得危险了。

      ②把已经学过的东西,常常拿出来温习,不是很喜悦的事吗?

    3. (3) 孔子的名言中,“学”是指,习”是讲,“思“是讲
    4. (4) 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死的”“活的”这两个词都加了引号,表示引用。 B . 这句话强调了书本是“死的”,一本书就是一本书,里面的内容不会因为读者不同而有所变化。 C . 这句话强调了书本里的学问是“活的”,阅读时如果用心去思考,并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就会受益无穷。
三、习作与表达
  • 11. 语言实践。

    一花一草总关情。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我们离不开花鸟虫鱼的陪伴,我们的一举一动影响着动植物的生长。可是,生活中有很多不和谐的现象,如:乱砍伐树木,随意践踏草坪等现象,如果你看到这种现象,你会如何劝阻他们的行为?你还能写出关于保护大自然的标语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