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第...

更新时间:2023-11-30 浏览次数:15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 1. 阅读

    材料一:

    非虚构文学首先要面对的就是非虚构在文学中的合法性问题,也即“真实”在文学中的合法性问题。

    就文学而言,“真实”是一个很奇怪的词语。在通行的文学标准中,真实只是最低级的文学形式。韦勒克在《文学理论》中谈到现实主义时认为,“现实主义的理论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坏的美学,因为一切艺术都是创作,都是一个本身由幻觉和象征形式构成的世界”。“真实”从来都不是艺术的标准。但是,必须注意到,韦勒克所反对的“现实”和“真实”是就其最基本意义而言的,是指物理意义的现实和真实。“那儿有一朵政瑰花”,这是物理真实,但这不是文学。文学要求比物理真实更多的真实,“那儿是哪儿?庭院、原野、书桌?谁种的或谁送的?那玫花的颜色、形态、味道是什么样子?”这才进入文学的层面,因为关于这些会是千差万别的叙述。即使是非成构写作,也只能说:我在尽最大的努力接近“真实”。在“真实”的基础上,寻找一种叙事模式,并最终结构出关于事物本身的不同意义和空间,这是虛构文学的核心。

    非虚构文本并不排斥叙事性,相反,这也是它的必由之路。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美国出现了大量的非虚构作品,“一种依靠故事的技巧和小说家的直党河察力去记录当代事件的非虚构文学作品的形式”。非虚构文学融合了新闻报道的现实性与细致观察及小说的技巧与道德眼光一倾向于纪实的形式,倾向于个人的坦白,倾向于调查和暴露公共问题,并且能够把现实材料转化为有意义的艺术结构,着力探索现实的社会问题和道德困境。

    一个最基本的逻辑是,只有在你声称自己是进行非虚构写作时,你才面临着“是否真实”的质疑,假借“真实”之名,你赢得了读者的基本信任,并因此拥有了阐释权和话语权。它使你和你的作品获得了某种道德优势,更具介入性,影响力和批判性。同样的题材,同样的人物故事,当以虚构文学面目出现的时候,读者可能会读出趣味、人性和某种幽深的意蕴:但以非虛构面目出现的时候,这一趣味和人性叙述就更具现实感和迫近感,它打开一个内部场景,让读者从“旁观者”变为“剧中人”从“品味把玩”变为“息息相关”。

    非虚构文学,作为近几年才在国内被烦繁提起的概念,总是容易被和虚构文学对立起来谈。作家一方画被吸引,因为它在短时间内引起的关注要大于虚构性文学,并且里面似乎包合着某种朴素深远的品质:另一方面又有所疑惑,认为它于文学的本质,即虚构性一一不相符合。但我认为,通往文学的道路有多余,好的文学作品总是能够挑战既有的文学概念,从而使我们对文学本质、文学与生活的关系进行新的思考和辨析。

    (摘编自梁鸿《非虚构的真实》)

    材料二:

    从概念的严谨性来看,“非虚枸写作”无疑有值得商榷之处,因为它似乎涵盖了虚构之外的所有文体。但倘若就目前已发表的一些作品来看,它又呈现出某些独特的文体特征,如它与报告文学、纪实文学颇不相同,不追求事件记叙的完整性,不强调话语表达的公共性,也不崇尚主题意旨的宏大性,而是以非常明确的主观介入性的姿态,直接展示创作主体对事件本身的观察、分析和思考。同时,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叙事撒文,不仅拥有较长的篇幅,而且在突出其现场纪实性的过程中,多以理性的思考和析为主,少有感性的抒情和诗性的怀想。

    抛开概念的学理性纠缠,依据我的阅读感受和思考,“非虚构写作”的最大魅力,在于当代作家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度介入。这种介入,是积极主动的,是後观化的,是现场直击式的。如李辉的《封画中国》,就是以《时代》周刊封面上的中国人物作为聚焦,通过大量的史料杭理,在一系列微观化的细节呈现中,传达作家对这些人物以及历史事件的有效思考。而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和《梁庄在中国》,则以故乡梁庄作为考察坐标,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记录梁庄的社会变化与存在问题,也跟踪了梁庄人在全国各地谋生的艰辛与尴尬,并从中展示了作者对中国乡村现代化进程的独特反思。

    无论是面对历史还是现实,“非虚枸”所体现出来的这种现场式的介入性写作姿态,都有这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改变了当代作家习惯蛰居书斋的想象性写作,潑发了作家观察社会的兴趣,使作家能够带着明确的主观意愿或问题意识,深入某些具有表征性的社会现实领域,通过田野调查的手段,获取第一手资料,也获得最为原始的感知体验。同时,它还体现了作家对社会历史的研究意愿,以及对某种重要问题的深入思考。

    现在,有不少作家仅仅通过媒个资讯了解社会,只是凭借既往的经验惯性来处理现实由此导致很多作品因为“不接地气”而问题频仍。读这些作品,我们常觉得很“隔”,用本雅明的话说是“经验的贫乏”。而“非虚写作”的兴起,表现了作家们置身生活现场,开始积极地介入历史或现实内部,直面复杂的生存逻辑与伦理秩序,既展示自己的精神姿态和思想作为也为人们了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提供独特的思考。

    当然,这种以独特的现场感和真实感作为主要审美目标的写作,艺术性上有时会偏弱些。那些现实调査类作品尤其明显。毕竟,它们突出的是“实录”之后的分析和思考,彰显的是创作主体的特定感受和理性思索。但是,如果当代作家都能够抽出一些时间,亲身介入社会历史之中,进行一些必要的“非虚构写作”,我以为,这会为他们的虚构性写作提供巨大的帮助。

    (摘编自洪治纲《人民日报:“非虚构写作”的价值》)

    1. (1) 下列对“非虚构文学(写作)”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非虚构文学(写作)颇有纪实性,不仅具有真相揭示和事实还原的意味,还体现了积极勘探和理性反思的特质。 B . 非虚构文学(写作)享有“真实”优势,同样的题材,以非虚构面目的出现时,就更具介入性、影响力和批判性。 C . 非虚构文学(写作)直接展示作品主人公对事件本身的观察、分析和思考,表现出非常明确的主观介入性姿态。 D . 非虚构文学(写作)虽不排斥叙事性,但强调独特的现场感和真实感,少有感性抒情和诗性怀想,艺术性有时偏弱。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非虚构文学(写作)作为新的概念。被作家关注又引发顾虑,因它与既有文学概念里的文学虚构性本质对立。 B . “非虚构文学(写作)”概念在学理上很难被厘清,但某些代表作品呈现出独特文体特征,印证了其概念的严谨性。 C . 当代作家只有积极主动、深度介入社会历史,进行“非虚构”写作,才对他们的虚构性大有裨益。 D . 材料一围绕“真实”二字论述“非虚构文学(写作)”,材料二角度不同,但同样表现出对非虚构文学(写作)的肯定。
    3. (3) 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
      A . “创造性的一个最好的标志就在于选择题材之后,能把它加以充分的发挥,从而使大家承认压根想不到会在这个题材里发现那么多的东西。” B . “非虚构为文学提供了一种生机,让人物和故事具有某种实证性……保留可靠的真实经验和生活场地。” C . “我有时候告诉别人一个故事的轮廓。人家听不出好处来,我总是辩护似的加上一句这是真事,仿佛就立刻使它身价百倍。” D . “我所掌握到的很多资料都是独门的,但我还是觉得和那段历史隔着一层不可逾越的时空,所以决定去马来西亚作一次实地的旅行。”
    4. (4) 材料二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5. (5) 如何理解非虚构文学的“真实”?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
  • 2. 现代文阅读

    文本一∶

    父亲的遗产

    金狐

    梁燕是我固定的"麻友",她是个有钱的主儿,从头到脚都花钱倒饬过,这是别人说的,她自己从不承认这回事。她老公常年在江浙沪一带做生意,聚少离多,只要梁燕换了包包或者手指上又多出一枚亮闪闪的钻戒,我们就都知道他回来了。这样的女人,如果不吃点苦头,别人心里是很难平衡的。

    没想到第一个让梁燕吃足苦头的是她父亲。那天,她牌运特别差,连输了几把,任凭手机铃音响个不停。她瞄了一眼说∶"我老爸,特烦人,瞎操心,不让打麻将,要我出去找工作。"

    哪知,这几个电话都是保姆打来的,她父亲病危了。等到打完麻将赶到医院时,人已经没了。令梁燕万万没想到的是,老人的遗嘱里,十几万的存款和老屋全部留给了保姆。

    简直是晴天霹雳。

    梁燕曾经的家,怎么舍得拱手让人?院子里的桂花树,那是父亲在她十岁生日的时候亲手种植的,如今已经枝繁叶茂,有一侧的枝条一直伸展到房间的窗子跟前,每到秋天,金黄的花瓣时时掉落下来,阵阵清香弥漫着整个庭院。梁燕无法想象,伴随着青春记忆的这座房子、这棵树会不再属于她。梁燕母亲去世得早,父亲怕她受委屈没再续弦,独自把她拉扯大,尽自己所能供她衣食住行,哪样都不比周围孩子差。然而,正是这样一位慈父,竟然剥夺了她的继承权。

    我们几个"麻友"陪着梁燕去把保姆的东西一样一样扔在地上,用脚踩着、踢着。我们教她在网上发帖子"缺德保姆骗光老人所有家产"。她老公倒好,老人一下葬他就溜之大吉了,不但不帮她,还怒冲冲打来电话责问她∶"发这些东西有什么用?保姆上网吗?有本事你打官司去。"

    我拍拍梁燕的肩膀安抚她∶"不怕,有我们呢。"可是,不久我就为自己说了这样的大话而羞愧了。打官司需要钱,梁燕找我借钱,我推说手头紧,一分都没借给她。俗话说人倒霉的时候喝凉水都塞牙,她真走了霉运,继承权的问题还没解决,老公又和她闹起了离婚。

    "麻友"小芳消息灵通,有一天在路上遇见我,非把我拖到附近的咖啡厅里去,神神秘秘地告诉我说,律师看了梁燕提供的安装在她家老房子的监控,不帮她了。

    奇怪,我之前听说那个律师对这个官司很感兴趣,主动找上门来要帮梁燕。小芳看我满脸疑惑,说∶"律师本来是想从监控里找出点证据对付保姆,结果发现保姆很尽责,梁燕很不孝。"

    再怎么不孝也是他女儿呀?总该留一点儿给梁燕吧?"是有一个信封留给梁燕的,但不知道里面装了什么。"

    肯定是一封信,也可能是一张存折。"我猜测。小芳摇摇头说∶"绝对不会这么简单。"我的好奇心被勾起来,很想跟梁燕问个究竟 , 可是许久不联系了,不好意思问。

    十年后,再次见到梁燕。久别重逢。难免,旧事重提。梁燕感慨地说。那时候她难过得差点儿自杀,亲情、爱情、友情相继失去。犯罪学有个理论叫破窗效应,当你弱的时候,像一面破窗,坏人闻风而至,随意朝你扔石头。

    梁燕的话使我感到不安,脸蛋莫名发烧。我开玩笑说∶"我可没朝你扔过石头。"她点点头,嘴角分明闪过一抹嘲讽的微笑,说∶"我并不埋怨任何人。上帝是公平的,他在关闭一扇门的同时,打开了一扇窗。我从贩菜、贩卖服装开始,依靠自己的努力积累了资本。今天是我夕阳红养老院的开业典礼,你们几个都能赶来捧场,我很高兴。今晚我请客,一醉方休。"她的话使气氛顿时活跃起来,看她眉飞色舞的样子,从前的亲切感在我们心头复苏。我趁机问∶"听说你父亲当年还给你留下一个信封?"

    "是呀。"梁燕说,"正是信封里的东西使我放弃了那场官司。"

    梁燕把我们引进大厅,停在一处玻璃展柜跟前。展柜内,金黄的绸缎托着精致的相框,里面镶嵌着一枚亮闪闪的一元硬币,下面还有一行钢笔字∶我留给你一块钱,因为你的孝心只值一块钱。

    难怪梁燕要创办这样一所养老院。"真想不到,"我说,"你老爹也怪狠的。"

    梁燕却坦然一笑∶"我相信这是父亲的良苦用心,还有你们更想不到的。"她指着远处大厅的一角说;"那是我的贵人!"

    一位大妈蹲在地上,细心而又娴熟地擦拭着花盆里沁出的水渍。哦,是那个保姆!窗外,桂香正浓。

    (选自2020年8月上半月《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文本二∶

    好的小说建构丰富而温暖的人性空间。小说人性空间的容纳,并不拘泥于生命活动的客观真实,而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活状态中揣摩复杂的人性。作家在构建人性大厦的过程中,将人性置于世俗生存的空间里,又将其超拔出来,在聆听人性的多种声音中感受内在的张力。

    (摘编自江腊生《好的小说以有温度的方式与现实生活相遇》)

    1. (1) 下列对文本一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中的"我"既是讲述者,又是参与者,这样不但使作品更加真实,而且拓宽了小说的主题。 B . 父亲用"一元钱"为女儿的孝心估价,可以看出他内心的无奈、悲哀、绝望,以及对女儿的鄙视。 C . 谈及亲情、爱情、友情相继失去的过往,梁燕自言身陷"破窗效应",可见她当年的窘迫境况。 D . 生活的沉重打击,迫使梁燕反思自己的行为,进而艰苦创业,意在体现梁燕善于改过的形象特点。
    2. (2) 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样的女人,如果不吃点苦头,别人心里是很难平衡的",既有"麻友"的羡慕嫉妒心,也为下文梁燕的遭遇作铺垫。 B . 这篇小说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作者善于借助人物微妙的心理变化,体现人性之复杂。 C . 这篇小说情节一波三折,富有戏剧性;结尾更是出人意料,令人感叹;语言平实自然,又不乏含蓄典雅。 D . 作者曾说"一元钱遗产的故事其实来源于现实事件",这说明艺术来源于生活,作家创作是离不开生活的源头活水的。
    3. (3) 简要概括桂花树这一物象在文中的作用。
    4. (4) 请结合文本二的观点,试分析文本一带给你哪些"丰富而温暖的人性空间"。
二、古诗文阅读
  • 3. 文言文阅读

    长孙览,字休因,河南洛阳人也。祖稚,魏太师、假黄钺、上党文宣王。父绍远,周小宗伯、上党郡公。览性弘雅,有器量,略涉书记,尤晓钟。魏大统中, 起家东宫亲信。周明帝时,为大都督。武帝在籓,与览亲善。武成二年,宇文邕继位,是为周武帝。武帝即位,弥加礼焉,超拜车骑大将军。每公卿上奏,必令省读。览有口辩声气雄壮凡所宣传百僚属目帝每嘉叹之览初名善帝谓之曰朕以万机委卿先览遂赐名焉。天和七年,武帝诛杀权臣宇文护,以功进封薛国公。其后历小司空。从平齐,进位柱国,封第二子宽管国公。宣帝时,进位上柱国、大司徒,俄历同、泾二州刺史。高祖为丞相,转宜州刺史。开皇元年,文帝受禅,立隋朝。开皇二年,将有事于江南,征为东南道行军元帅,统八总管出寿阳,水陆俱进。师临江,陈人大骇。会陈宣帝卒,览欲乘衅遂灭之,监军高颎以礼不伐丧而还。上常命览与安德王雄、上柱国元谐、李充、左仆射高颎、右卫大将军虞庆则、吴州总管贺若弼等同宴,上谓之曰:“朕昔在周朝,备展诚节,但苦猜忌,每致寒心。为臣若此,竟何情赖?朕之于公,义则君臣,恩犹父子。朕当与公共享终吉,罪非谋逆,一无所问。朕亦知公至诚,付太子,宜数参见之,庶得渐相亲爱。柱臣素望,实属于公,宜识朕意。”其恩礼如此。又为蜀王秀纳览女为妃。其后以母忧去职。岁馀,起令复位。俄转泾州刺史,所在并有政绩。卒官,子洪嗣。仕历宋顺临三州刺史、司农少卿、北平太守。

    (选自《隋书·长孙览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览有口辩/声气雄壮/凡所宣传/百僚属目/帝每嘉叹之/览初名善/帝谓之曰/朕以万机/委卿先览/ B . 览有口辩声/气雄壮/凡所宣传/百僚属目/帝每嘉叹/之览初名善/帝谓之曰/朕以万机/委卿先览/ C . 览有口辩/声气雄壮/凡所宣传/百僚属目帝/每嘉叹之览/初名善/帝谓之曰/朕以万机/委卿先览/ D . 览有口辩声/气雄壮/凡所宣传/百僚属目/帝每嘉叹之览/初名善/帝谓之曰/朕以万机/委卿先览/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上柱国,原为保卫都城安全的军将,后为中央最高武官或勋官,引申义为功勋的荣誉称号。 B . 高祖,皇帝庙号。庙号是皇帝即位后特起的名号,每个皇帝不一定都有庙号。 C . 母忧,又称“丁忧”,指遭逢母亲的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官员要在家守孝三年。 D . 嗣,本义为(经皇上恩准)父亲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这里指帝王或诸侯的嫡子继承位子。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长孙览爱好读书,多才多艺。他出身官员家庭,长大后喜欢经史和音乐,有口才。凡是他宣读诏书,常常受到皇上的赞赏。 B . 长孙览有才干,很受重用。西魏大统中曾负责太子的警卫工作;北周武帝时,被提拔为车骑大将军、大都督、小司空等职。 C . 长孙览深受信任,奉命平叛。皇帝总让他先览奏章,并赐他名“览”;他奉命率军诛杀宇文护后,因功晋封为薛国公。 D . 长孙览为官称职,颇有功绩。他曾受皇帝派遣,以东南道行军元帅身份出兵寿阳,震慑陈国;任泾州刺史期间,很有政绩。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览性弘雅,有器量,略涉书记,尤晓钟律。

      ②朕亦知公至诚,特付太子,宜数参见之,庶得渐相亲爱。

    5. (5) 隋文帝为什么留下命令让长孙览辅佐其子?请简要概括。
  • 4. 古代诗歌阅读

    秋思①

    陆游

    烈日炎天欲不禁,喜逢秋色到园林。

    云阴映日初萧瑟,露气侵帘已峭深。

    衰发凋零随槁叶,苦吟凄断杂疏砧。

    雁来不得中原信,抚剑何人识壮心!

    注释:①本诗作于淳熙元年(1174),时作者在蜀州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写夏天烈日当空.热得让人几乎不能禁受,为下一句写“喜逢秋色”做铺垫。 B . 颔联紧承上联续写秋色.阴云遮日,露气侵帘,初秋的凉爽让诗人感到心情舒畅。 C . 颈联的“疏砧”与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中“白帝城高急暮砧”一样,都暗含思乡之情。 D . 本诗前两联重在写景,后两联由景到情,重在抒情议论,过渡自然流畅,脉络清晰。
    2. (2)  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 5. 名篇名句默写
    1. (1) 《谏太宗十思疏》用“  ,”说明人们开始都能做得很好,但很少有能坚持到最后的。
    2. (2) 《荀子·劝学》一文中,作者以木"为喻的句子" "和以"金"为喻的句子“ ”,形象地说明了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取得进步的道理。
    3. (3) 在《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描写深秋时节金陵景物特征的句子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
  • 6. 语言文字运用

    网络并不是文学经典遭遇尴尬的____,但网络____的癖性,确实将文学经典本来就脆弱的存在又推到了一个更加感伤的历史时空。文学经典名著在各种符号纷争的网络版图上、在精神需求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还有没有统领群雄的权威性呢?这个问题本应该交给厚重的文学史去裁决,( )文学原来固有的对象(客观世界)和功能(审美教化)已经退化,文学经典名著的价值取向也不再显得那么冷艳而高傲了。“高处不胜寒”的姿态在百草丛生的网络文学社区里只剩下了没落后的哀怨和叹息,____ 的世界正在数字化媒介的包围中变成一个众声喧哗的群欢空间。文学经典名著,在平民起义般的网络革命中,露出无奈的眼神。文学已不再是文学大师们的专属品,而且已成为平民大众的指尖玩意。专职作家大量“死亡”,网络写手____。一个高傲,一个时髦,文学经典名著遭遇时尚网络:一声叹息……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元凶巨恶  无所不至  孤芳自赏    水到渠成 B . 罪魁祸首  无孔不入  孤芳自赏    应运而生 C . 元凶巨恶  无所不至  顾影自怜    水到渠成 D . 罪魁祸首  无孔不入  顾影自怜    应运而生
    2. (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但在网络符号浪潮汹涌澎湃的面前,已经由不得“权威”的文学史慢悠悠地来回答了。 B . 但在网络符号浪潮汹涌澎湃的面前,已经由不得慢悠悠的“权威”的文学史来回答了。 C . 但在汹涌澎湃的网络符号浪潮面前,“权威”的文学史已经由不得慢悠悠地来回答了。 D . 但在汹涌澎湃的网络符号浪潮面前,已经由不得“权威”的文学史慢悠悠地来回答了。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四、写作
  • 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21年诞生了"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20世纪80年代诞生了"特区精神":"敢闯、敢试、敢为人先"。

    21世纪初诞生了"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2020年诞生了"抗疫精神":"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

    无数种精神汇聚成了"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正是我们民族不断取得进步,不断超越自我的强大动力。坚守信念,传承精神,是一个民族成熟的标志。传承"中国精神"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

    请结合材料内容,联系现实,以高一学生代表的身份,发表主题为"传承"中国精神",共建复兴伟业"的国旗下讲话,阐述你的观点和思考。

    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