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3-10-08 浏览次数:14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现代文阅读I

    材料一

    作为两种最主要、也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文学和图像之间既存在对立或相互竞争,也存在合作或相互模仿。一方面,语词的时间性使其在叙事上,具有图像叙事难以企及的天然优势,而图像的直观性和在场感,不可避免地给文学叙事带来冲击。另一方面,为了强化叙事效果,两者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彼方叙事策略的影响,进而突破自身媒介的限制展开故事。比如,当代小说受图像的影响,突破传统小说的因果线性逻辑和语词叙事的时间性,追求图像的直观性和在场感,从而凸显故事的空间维度,达到不同以往的艺术境界。

    文学受图像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对故事内容或题材的选取上。敏锐的现代作家往往会因某幅图像带来的视觉震撼而产生创作冲动,借语词将图像内容部分或整体地转译、再现出来,形成故事从图像到文字的同质异构转化。鲁迅先生在《示众》中,用细致的语言对看客们围观杀头的情景进行反复刻画。相比语词解读的私人性,图像解读的公共性创造了一个主客体转换的空间,受众由解读主体变成被解读与被言说的对象。正是在这个基于图像而创设的空间中,充当看客的、愚钝麻木的同胞给鲁迅带来了强烈的心灵冲击,使他意识到国民劣根性的根深蒂固。

    除了直接转译图像内容之外,文学家还注意到图像在唤起知性和强化记忆方面的强势作用。劳拉·里斯曾将宣传广告语比作“钉子”,而将视觉形象比作“锤子”,指出只有依靠“图像之锤”才能更准确有力地将“产品之钉”嵌入消费者的大脑。文学创作对颜色、形状等造型艺术的表现媒介加以利用,从而引发受众视觉层面的联想。鲁迅的小说中有大量对于颜色的运用,如《药》中“红红白白的”破灯笼映照下,老栓从“碧绿的”包中掏出“红黑的”人血馒头,一连串颜色的对比描写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受众如见其形、如临其境,凸显封建社会的黑暗及人的麻木与愚昧。

    此外,文学作品中借助语词来营造场景画面和故事三维空间,也可形成视觉层面的“图像之锤”,使受众产生深刻的体悟和持久的印象。通过弱化或消隐故事发展的时间线而将多种意象并置组合,从而形成类似“视觉锤”的空间画面感。在鲁迅的短篇小说《伤逝》中,故事的时间序列被消隐甚至切断,作者视线移动所形成的空间场景为读者绘制了一幅生动的图景。随着“镜头”的缓慢移动,由外到内、由远及近,破窗、半枯的槐树、老紫藤、方桌、败壁、床板等一系列意象被逐个呈现在受众眼前,故事的线性发展被中断,此刻会馆的沉寂与破败强化了“我”当下际遇的无望和艰难。故事场景的再现性描写及建构的空间带给读者强烈的在场体验和具象的画面感,语词叙事达到空间立体化效果。

    (摘编自李小君、龙迪勇《从图像到文学:中国现代小说的空间叙事》)

    材料二

    我们一直强调图像对文学的冲击和遮蔽,却忽略文学自身的特性。今天,我们要有勇气去挖掘并强调文学功能的异质性,即它在图像时代不同于以往时代、也不同于其他艺术的特有功能。

    首先,与二十世纪文学注重历史思考与现实批判不同,当下文学的功能越来越细致、切实,个体经验的书写代替道德情操的弘扬成为作品的主题。图像传播的发达使文学写作与阅读、观看无障碍化,人人可以借助自媒体分享经历和观点,文学已成为公共领域的个人实践。文学的功能更多地指向敞开自我而非给出意义。比如,属于网络类型小说之一的职场小说,凭着实用好看、贴近草根、展示成功而成为大众的新宠。

    其次,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媒介是文学最具区别性的特质和优势,语言使人们在图像的多义中找到核心。图像凭着多维立体的成像方式将所有信息一股脑儿地抛向观众,共时的具体化和多义性使人们面对图像时需要认知、筛选和领悟。越是多元就越要强调核心,而这一过程是借助语言完成的。图像时代信息的发达,使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能更迅捷、更直观地了解世界、感受世界;然而,我们也因此被表象轰炸得眩晕,而无法接近世界的本质。图像的局限性在于无法将人的心理变化过程一层层地揭示出来。而语言有能力使非语言信息语言化,使图像符码化,人们透过语言解码去感受、理解、提升图像。语言具备将并不现成、也不确定的东西加以分离、辨别、归置的能力,从而到达事物本质的深度。罗中立的《父亲》如果去掉标题,画面中的老者不过是中国几亿农民肖像的典型。只因标题的点睛,“父亲”脸上的皱纹才更显沧桑,其画作才更具撼人心魄的力度。它不只是一个被看到的对象,也是内涵深刻、需要解读的意义载体,而语言帮助人们清除理解的障碍。语言/文学的这种钩沉本质的认知作用对图像来说是不可替代的功能。

    (摘编自刘巍《图像时代的文学功能》)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传统小说注重因果线性逻辑和语词叙事的时间性,当代小说通过模仿图像叙事、凸显故事的空间维度,获得新的发展。 B . 鲁迅在《示众》中刻画的看客群体,既是围观杀人场景的主体,同时作为被审视的客体,成为鲁迅解读、批判的对象。 C . 图像传播发达对文学产生较大影响,当下的文学作品尤为重视个人经验的展示,而不愿意进行历史思考与现实批判。 D . 图像时代,自媒体的流行让文学写作与阅读、观看变得很容易,而职场小说的火热说明文学的新功能得到公众的认同。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图像与文学的不同,都承认图像对文学造成了冲击,也都赞成或倾向于赞成图像与文学间存在合作关系。 B . 我们常用“眼花缭乱”表达对复杂图像的观感,这表明图像虽然直观、形象,但也容易让人迷失在庞杂、多元的图像信息之中。 C . 马致远的诗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借助语词来营造场景画面,与鲁迅的小说《伤逝》对会馆的描写有相似之处。 D . 罗中立的画作标题“父亲”具有点睛之妙,如果改为“农民”,人们对画作的解读将大不相同,这说明语言使图像产生了多义性。
    3. (3) 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 中国十大传世绘画名作之一《洛神赋图》,是东晋画家顾恺之依照曹植的名篇《洛神赋》而创作出来的绝世精品。 B . 某同学在公众号中谈到,观赏仇英的名画《兰亭修禊图》时,想起学过的课文《兰亭集序》,更觉画作情韵悠长。 C . 魏晋至隋唐时期,诗与画是分离的,题画诗也并非题在画内,虽然画作本身已经不知所踪,但诗歌依然流传至今。 D . 英国学者豪厄尔斯认为在“视觉世界”里,公众离开了图像几乎寸步难行,“按图索骥”已经成了一种思维定势。
    4. (4) 比喻论证是指利用两个事物的相似点来论证一个比较抽象的事理。请分析劳拉·里斯“图像之锤”这一比喻所包含的相似点及论证的事理。
    5. (5) 有同学表示,自己非常喜欢看根据文学名著改编的电视剧,但并不喜欢读原著,因为图像比语言文字更有意思。请你根据材料劝说他多读原著,列出要点即可。
  • 2. 现代文阅读II

    文本一:

    怀鲁迅

    郁达夫

    真是晴天霹雳,在南台的宴会席上,忽而听到了鲁迅的死!发出了几通电报,荟萃了一夜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

    22日上午10时船靠了岸,到家洗一个澡,吞了两口饭,跑到胶州路万国殡仪馆去,遇见的只是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和千千万万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与紧捏的拳头。

    这不是寻常的丧葬,这也不是沉郁的悲哀,这正像是大地震要来,或黎明将到时充塞在天地之间的一瞬间的寂静。

    生死、肉体、灵魂、眼泪、悲叹,这些问题与感觉,在此地似乎太渺小了,在鲁迅的死的彼岸,还照耀着一道更伟大、更猛烈的寂光。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的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鲁迅的灵枢,在夜阴里被埋入浅土中去了;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

    1936年10月24日在上海

    文本二:

    秋夜(节选)

    巴金

    窗外“荷荷”地下着雨,天空黑得像一盘墨汁,风从窗缝吹进来,写字桌上的台灯像闪眼睛一样忽明忽暗地闪了几下。我刚翻到《野草》的最后一页。我抬起头,就好像看见先生站在面前。仍旧是矮小的身材,黑色的长袍,浓浓的眉毛,厚厚的上唇须,深透的眼光和慈祥的微笑,右手两根手指夹着一支香烟。他深深地吸一口烟,向空中喷着烟雾。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平易近人。而且每一个动作里仿佛都有先生的特殊的东西。你一眼就可以认出他来。

    风在震摇窗户,雨在狂流,屋子里灯光黯淡。可是从先生坐的地方发出来炫目的光。我不转眼地朝那里看。透过黑色长袍我看见一颗燃得通红的心。先生的心一直在燃烧,成了一个鲜红的、透明的、光芒四射的东西。我望着这颗心,我浑身的血都烧起来,我觉得我需要把我身上的热发散出去,我感到一种献身的欲望。这不是第一回了。过去跟先生本人接近,或者翻阅先生著作的时候,我接触到这颗燃烧的心,我常常有这样一种感觉:其实不仅是我,当时许多年轻人都曾从这颗心得到温暖,受到鼓舞,找到勇气,得到启发。

    他站起来,走到窗前,发光的心仍然在他的胸膛里燃烧,跟着他到了窗前。我记起了,多少年来这颗心就一直在燃烧,一直在给人们指路。他走到哪里,他的心就在哪里发光,生热。我知道多少年轻人带着创伤向他要求帮助,他细心地治好他们的伤,让他们恢复了精力和勇气,继续走向光明的前途。

    雨住了,风也消逝了。天空不知在什么时候露出一点点灰色。夜很静。连他那颗心“必必剥剥”地燃烧的声音也听得见。他拿一只手慢慢地压在胸前,我觉得他的身子似乎微微地在颤动,我听见他激动地、带感情地说:

    “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可是我永远忘不了你们。”

    “难道为了你们,我还有什么不可以拿出来的?”

    “难道为了你们,我还有过什么顾虑?”

    “难道我曾经在真理面前退却?在暴力面前低头?”

    “为了追求真理我不是敢说,敢做,敢骂,敢恨,敢爱?”

    “我所预言的‘将来的光明’不是已经出现在你们的眼前?”

    “那么仍然要记住:为了真理,要敢爱,敢恨,敢说,敢做,敢追求!”

    “勇敢地继续向着更大的光明前进!”

    静寂的夜让他的声音冲破了。仿佛整个空间都骚动起来。从四面八方送过来响应的声音。声音渐渐地凝结在一起,愈凝愈厚,好像成了一大块实在的东西。不知道从哪里送来了火,它一下子就燃烧起来,愈燃愈亮,于是整个房间,整个夜都亮起来了,就像在白天一样。那一块东西继续在燃烧,愈烧愈小,终于成了一块像人心一样的东西。它愈燃愈往上升,渐渐地升到了空中,就挂在天空,像一轮初升的红日。

    我再看窗前鲁迅先生的身形,它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不见了。我连忙跑到窗前。我看出来:像初日那样挂在天空里的就是先生的燃烧的心。我第一眼只看到一颗心。可是我仰起头仔细再看,先生的慈祥的脸庞不是就在那儿?他笑得多么快乐!真是我从未见过的表示衷心愉快的笑脸!我回到写字桌前,把《野草》阖上,我吃惊地发现那一颗透明的红心也在书上燃烧……原来我俯在摊开的先生的《野草》上做了一个秋夜的梦。

    窗外还有雨声,秋夜的雨滴在芭蕉叶上的声音,滴在檐前石阶上的声音。可是在先生的书上,我的确看到了他那颗发光的燃烧着的心。

    【注】①选自《世界美文观止》。选文作于1956年9月。1936年10月19日,鲁迅上海去世,22日出殡,巴金等作家扶柩上了灵车,缓缓前往万国公基。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本一虽然文章篇幅短小,但作者仍细致地描写了“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吞了两口饭”等细节,是为了突出文章的真实性,使情节推进更合理。 B . 文本二梦境中,鲁迅先生的一席话是期望我们:管自己生活,勇敢追求真理,不在暴力面前低头,勇敢向光明前进。 C . 文本二通过梦境来回忆鲁迅先生的言行,体现其精神品质,通过现实来表达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D . 文本二中反复提到鲁迅先生“燃烧的心”,借此表现鲁迅先生为了帮助青年,不计得失、甘于奉献的崇高品质。
    2. (2)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本一中“更猛烈的寂光”“微红的新月”等一语双关,既表现鲁迅先生去世了,又表现了他的精神并未消失,而是转化为崭新而强大的能量。 B . 文本一中节奏急促、语势强烈的大量短句,既可以传达出作者惊闻鲁迅逝世的急迫心绪,也能表现出对敌人的愤恨之情。 C . 文本一中“在此地似乎都太渺小”,作者的这一看法,是基于把“生死、肉体、灵魂、眼泪、悲叹”同鲁迅先生逝世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对比而得出的。 D . 文本二的开篇营造了一个雨骤风狂、昏暗压抑的环境氛围,一是为了揭示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的残酷,二是为了反衬鲁迅先生的光芒。
    3. (3) 文本一中画线部分作者为什么说“因鲁迅的一死”既“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又“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请简要分析。
    4. (4) “比较阅读”是指通过对两篇或多篇文章进行比较,从而揭示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以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见解。比较角度的选择是比较阅读的关键所在。文本一和文本二都是怀念鲁迅先生的文章,若对这两篇文章进行比较阅读,你认为最佳的“比较角度”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和依据。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文言文阅读

    武灵王平昼闲居,肥义侍坐。王曰:“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救百姓,而世必议寡人矣。”肥义曰:“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王其遂行之。”

    王送胡服。使王孙绁告公子成曰:“子不反亲,臣不逆主,先王之通谊也。今胡服之意,非以养欲而乐志也。故寡人愿募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使绁谒之叔,请服焉。”公子成再拜曰:“中国者,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今王释此,而袭远方之服,学者,臣愿大王图之。”

    使者王。即之公叔成家,自请之曰:“夫服者,所以便用也;礼者,所以便事也。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部;微社稷之神灵,则部几于不守也,先君丑之。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而叔顺中国之俗,恶变服之名,以忘部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公子成再拜,乃赐胡服。

    赵文进谏曰;“衣服有常,礼之制也,先圣之所以教。故臣愿王之图之。”王曰:“三代不同服而王,五不同教而政。故势与俗化,而礼与变俱,圣人之道也。”

    赵造谏曰:“隐忠不竭,奸之属也;以私诬国,贼之类也。臣虽愚,愿尽其忠,无遁其死。”王曰:“忠不辟危,明不距人。子其言乎。”赵造曰:“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俗而动。臣愿王之图之。”王曰:“圣人之兴也,不相袭而王。夏殷之衰也不易礼而灭故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吾计决子其勿反也

    (节选自《战国策·赵策二》《资治通鉴·周纪》,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夏殷/之衰也/不易礼而灭/故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吾计决子其勿反也 B . 夏/殷之衰也/不易礼而灭/故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吾计决/子其勿反也 C . 夏/殷之衰也/不易礼而灭/故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吾计决子/其勿反也 D . 夏/殷之衰也不易/礼而灭/故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吾计决/子其勿反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侍坐,坐在尊长旁边陪伴侍奉,与《论语·先进》“公西华侍坐”中“侍坐”意思相同。 B . “畔学者”与“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公孙丑下》)中的“畔”意思不同。 C . “使者报王”与“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报”意思相同。 D . “五伯不同教而政”与“二州牧伯所见明知”(《陈情表》)中的“伯”意思不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赵武灵王对国情、人情的洞察准确透彻,知道推行胡服骑射一定会招来非议,事实果不其然。 B . 同是说服反对者,赵武灵王对叔父从国家形势和往事说起,动之以情,对另外两位反对者则晓之以理。 C . 赵造一开始表明忠臣为国尽忠,即使获罪也不应当回避,这是在明确地表达反对意见。 D . 赵武灵王反复给反对者讲述道理的这段文字体现了《战国策》“智谋细,文辞妙”的特点。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寡人愿募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使绁谒亡叔,请服焉。

      ②衣服有常,礼之制也,先圣之所以教。故臣愿王之图之。

    5. (5) 赵武灵王为什么要推行“胡服骑射”?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 4. 古代诗歌阅读

    除夜

    【宋】戴复古

    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筵开听颂椒

    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

    【注】①生盆:中国民间于除夕焚烧木柴竹叶以祭祀祖先、神灵的火盆。②椒:即“椒酒”。《荆楚岁时记》记载:“俗有岁首用椒酒,椒花芬芳,故采花以贡樽。”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写除夕之扫拜,大年三十,须打扫茅屋,清除昔日的尘埃,除旧布新;燃一炷清香,祭拜天上的先祖与神灵。 B . 颔联写除夕之辞旧,世间万物都在送别残冬,迎接春节的到来;一年结束的日子,正在今夜,点出除夕夜的意义。 C . 颈联写除夕之场景,生盆里的火燃得正旺,爆竹声不绝于耳;年夜饭开席了,听到大家用椒酒向长辈敬酒的声音。 D . 尾联写除夕之祈盼,农夫预先知道明年的农事一定很好,虽然冬天的瑞雪尚未完全消融,但一定会有春暖花开之时。
    2. (2) 时至今日,“除夕”仍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节日,有些习俗依然在传承,这些习俗中反映出某些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散曲名作,“”两句简练生动地传达出日暮之时游子的凄苦感情。
    2. (2) 《古文观止》对苏轼《赤壁赋》中的两句做了这样的点评:“知终无可奈何也,故借此意于悲风之中。”据此推断,它点评的句子是:
    3. (3) 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镜子有时会引发人们美人迟暮、时光易逝的惆怅,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语言文字运用I

    这趟开往太行山深处的绿皮慢火车,时速不到45公里,大约10分钟就停靠一次,貌似与追求高速度、高效率的“高铁时代”____。但在山高路险的偏远山区,却是当地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这趟火车每逢村庄必作为停靠站,乘客又允许先上车后买票,所以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之为铁公交村民只要花费很少的钱,就可以把大山里的蔬果、家禽等运到大山外的集市,既增加收入又开阔眼界,在勤劳致富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一步。

    慢火车所经之处山清水秀,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孔庄本是一座____的小村庄,以前很少人知道。慢火车开通后,乘车来游玩的游客____。愈发高涨的旅游热使得外出务工青年纷纷回乡创业,推广农家乐,推销农产品……日子越过越红火。孔庄的变化仅仅是个缩影,沿途的上党、后寨等村子也发生____的变化。昔日闭塞的小村庄如今成了游人如织的网红景点。

    这一抹悠然前行的绿色,将继续把“人民铁路为人民”的不变情怀,书写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

    1. (1)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 (3) 请为这则新闻拟写标题,要求使用对偶或比喻的修辞手法,不超过16个字。
  • 7. 语言文字运用Ⅱ

    “情绪势动”指的是员工在工作过程中依照组织规则,努力调整并表达出特定情绪,比如服务员热情回应顾客、护士耐心安抚患者等。虽然在很多情况下,情绪劳动是工作的一部分,有助于提升工作绩效,但毫无疑问,情绪势动是把双刃剑,____。有研究表明,情绪劳动的不断累积可产生工作倦怠、情绪崩溃等效应。

    在这个不确定性剧增的时代,“保住一份工作”已成为很多人最朴素的愿望。但也有人情绪一下没绷住,当众掀桌怒骂领导,事后为“社死”场面后悔不已。____?首先,我们要识别和接纳自己的情绪。其次,我们要学会在安全的环境中充分释放情绪。最后,我们要掌握和恰当使用情绪劳动策略。

    情绪劳动是一种劳心费力地付出,但运用得好会为你的工作成果锦上添花。荣格说:“往外张望的人在做梦,向内审视的人才是清醒的。”很多时候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来自外界,____。有意识地及时疏导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情绪,让情绪自然流淌,便会感受到对自己的滋养。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 (2) 下列选项中,和文中划波浪线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 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有些同志却叫它起床。 B .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 C . 战士布鲁诺的思想在自由的人民当中翱翔。 D .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四、写作(60分)
  • 8.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随着科技(如ChatGPT出现)、经济(全球经济正进入衰退期)、文化等方面(多媒体融合、多元化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碰撞、中西文化的冲突等)的发展,社会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和未来。

    当前社会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社会正在快速变革中。社会的变化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和未来。如何积极面对变革,实现自己的价值,是一个重要的命题。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或认识与思考?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