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遂宁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零诊试卷

更新时间:2023-09-26 浏览次数:15 类型:高考模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不仅为人类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而且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入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将更加生机蓬勃,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拓展人类文明发展路径。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的现代化,是以资本主义为开端、以西方国家为主体,因而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曾被很多人认为是唯一的。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是后发性的,其发展的背景、起点、推进方式以及在世界体系中的位置、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等都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解决这些复杂矛盾和问题,没有现成答案,而要着眼于自身的历史文化和国情实际,探索适合自己的道路。中国的成功实践,拓展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路径,也向世界说明了一个道理:治理一个国家,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并不只有西方制度模式这一条道,各国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来。走自己的路,并不是排斥借鉴别人的路,而是强调克服盲从,加强自主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丰富人类文明内涵。中国式现代化是在遵循世界现代化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本国实际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由此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既遵循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更有创新创造,彰显鲜明的中国特色,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内涵。比如,中国提出并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全过程人民民主等重要思想理念,为人类文明增添了新的内涵,提高了人类文明程度。在现代化探索进程中,许多立足中国大地、着眼解决现实问题的创新创造具有深远意义。再如,我们党立足国情和发展阶段,创造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起富有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开启了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成功结合的先河。

    为人类文明发展注入新动力。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左右,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组织实施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使占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摆脱了绝对贫困,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为全球减贫事业注入动力。在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经济复苏带来严重不利影响、人类发展指数连续下降的严峻时刻,中国提出并以一系列务实举措推进全球发展倡议,为彷徨于十字路口的全球发展事业注入希望和动力。

    指引人类文明发展的正确方向。面对全球性问题,有的国家将其归咎于经济全球化,筑起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高墙”;有的国家以冷战思维思考问题,试图用遏制、对抗的办法解决世界发展的矛盾和问题。站在人类文明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面对“世界向何处去、人类怎么办”的时代之问,中国在推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注重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以实际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上的有识之士越发认识到,零和博弈、你输我赢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出路,只有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人类文明才能永续繁荣。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2年11月02日 丰子义《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 . 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使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机蓬勃,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B . 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表明:走自己的路并非排斥借鉴别人的路,而是要克服盲从。 C . 中国创造的经济发展奇迹、组织实施的脱贫攻坚战等都为人类文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D . 中国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得到世界有识之士认同。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 . 文章采用总分式结构,深刻分析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对世界文明发展将作出更大贡献的几个重要原因。 B . 文章将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作对照,强调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优势较突出。 C . 文章第三段举例论证中国式现代化是遵循世界现代化发展规律、结合本国的实际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D . 文章第四段既用了数据,又用了现实事例,有力表明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文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 . 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因为发展的背景、起点、推进方式以及在世界体系中的位置、遇到的矛盾等都不同,所以与西方发达国家有异。 B . 我国能开启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成功结合的先河,与我们党立足国情和发展阶段、建立富有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相关。 C . 如果中国不为人类文明发展注入新动力,那么世界经济增长就没有动力源,全球减贫事业、全球抗疫发展事业等就没有希望和动力。 D . 搞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以冷战思维思考问题,以遏制、对抗的办法解决问题,或搞零和博弈、你输我赢,人类文明发展难有出路。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905年,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而达利就出生于相对论诞生的前一年。1931年达利创作了他那最著名的作品《永恒的记忆》,作品中的软表就是相对论时空的一个象征。在达利看来,机械的、生硬的、坚固的物体是他的天敌。时钟要么是软的,要么就根本不存在。量子力学是达利创作灵感的另一个来源。量子力学告诉达利,原子里面还存在着原子核、质子、中子等等,这些微小的物体都是浮在“空中”的。达利希望通过海森堡的新方程式把量子力学的观念引入他的作品。于是达利的作品出现了断裂、破碎、非连续、漂浮等形象。罗伯特.迪斯查勒斯曾写道:“他绘画中的暗号有许多科学的进展……只要他得到这些,总是比别人先画起来。”

    (摘编自王德彦《达利画的是梦境?不,他画的是相对论和量子论》) 

    材料二 著名的敦煌壁画中,那婆娑起舞的飞天堪称是世界绘画艺术中的珍品。可美中不足的是那些仙女的面庞和肌肤大都是灰黑色的,难道我们的祖先的肌肤是灰黑色的吗?当然不是,原来这些画面上的灰黑色的物质是硫化铅(PbS)。不过在当初涂上去的可不是硫化铅,而是一种有名的白色颜料,这就是铅白,即碱式碳酸铅。这种物质具有很强的覆盖能力,涂抹之处,简直白得刺眼。可是由于其长期受空气中微量硫化氢气体的腐蚀,逐渐由耀眼的白色变成了灰黑色,其化学反应如下:

    2PbCO3•Pb(OH)2(白色)+3H2S=3PbS↓(黑色)+2CO2↑+4H2O

    在博物馆里陈列的油画,如果时间久了,其白色画面也会逐渐变得黯然无光,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你遇到了这种情况,只要取一块软布蘸上双氧水,在画面上轻轻地擦拭,就可以使画面旧貌换新颜了。这是因为具有强氧化性的双氧水能把黑色的硫化铅氧化成白色的硫酸铅,其化学反应如下:

    PbS(黑色)+4H2O2=PbSO4(白色)+4H2O

    (摘编自华雪堂《化学知识与绘画艺术》)

    材料三 目前,石窟壁画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大量的参观游客在洞窟内呼出的二氧化碳会迅速潮解壁画中的盐碱而加速壁面的酥碱、起甲及颜料粉化而剥落。由于地域不同,石质差异较大,在造像和绘画的制作手法及材料的使用上也各有差异,再加上中国石窟壁画的地仗质地松散……都为石窟壁画修复与保护工作增加了难度。

    随着科技发展,越来越多其他行业的新技术也逐渐运用到了壁画保护中,如声发射技术、VR/AR技术、GPS/GIS/RS等信息技术。这些“黑科技”能解决大量壁画保护中遇到的问题:利用显微手段可以观察壁画表面肉眼无法观察到的信息,包括起稿线、修改痕迹,是补色全色工作的重要依据;利用光谱类仪器可以看到紫外红外波段内的壁画表面信息,如表面残留的胶液、前人的修复痕迹等,是表面清洗工作的重要依据;利用X射线、激光拉曼、能谱仪等设备可以分析出壁画颜料、地仗成分……这些科学仪器的分析结果作为壁画保护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为后续的修复提供了帮助支持。

    (摘编自《敦煌壁画变得“像酥团一样”,修复者们如何抢救世界瑰宝?》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 .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理论达利的创作思维梦境般的超现实主义作品 B . 达利把量子力学的观念海森堡的新方程式引入作品断裂、破碎等形象 C . 用具有强氧化性的双氧水由白色变得黯淡的油画使画面焕然一新 D . 利用光谱类仪器表面残留物、创作修改痕迹等敦煌壁画的修复工作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 . 罗伯特•迪斯查勒斯夸赞达利的绘画,是因为他率先在作品中用软表等断裂、破碎、非连续、漂浮的形象体现了许多科学的进展。 B . 敦煌壁画中飞天仙女的面庞和肌肤是由铅白这种白色颜料绘制,但长期被空气中的硫化氢气体腐蚀,逐渐转为灰黑色的硫化铅。 C . 中国石窟壁画的修复和保护工作要面对诸多问题,如游客过多、制作手法及材料使用上有差异、石窟地仗质地松散等。 D . 声发射技术等其他行业新技术在壁画保护中的运用,能解决大量在壁画保护中遇到的问题,为后续的修复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3. (3) 三则材料的表达及内容各有侧重点,请根据材料分别进行概括。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颠倒的世界

    陈金武

    两年前去了一趟以色列,在一个高岗上看到印度裔英国雕塑家安尼施•卡普尔的作品“颠倒的世界”,它像一个巨大的手握的圣杯,周围环境映射到它那超光洁的不锈钢镜面上,形成颠倒的镜像。在这个具有三千年文明历史、诞生了犹太民族的土地上,原来曾经被颠倒的历史又被颠倒了过来,让人似有所悟。

    今年意大利威尼斯以夜光美酒和音乐迎来了第59届艺术双年展的盛宴。本届双年展的策展人塞西莉亚•阿莱马尼以英籍墨西哥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利奥诺拉•卡林顿的童话绘本《the milk of dream》(“梦之乳”)作为主题,入选作品完全颠覆了以往男性艺术家为主的局面,有九成是女性艺术家。这无疑是女性主义完胜的时刻!她们用自己犀利的眼光杀入传统男性主题的领域,淋漓尽致地展示过去隐藏在深处而羞于启齿的骚动、变异,放大自己梦境中一粒尘埃、一滴泪水,甚或想像自己异化为异性,或无性别,如梦中之乳汁与水,互相渗透、交融,肆意流淌。今年的威尼斯已然成为“颠倒的世界”。

    在本届威尼斯双年展的同时,一批男性艺术家不甘于寂寞,在双年展的周边,占据威尼斯最优美宏伟的宫殿,打开自己美丽的羽毛,孔雀开屏般和双年展女性艺术家争奇斗艳。

    德国艺术家安塞姆•基弗出生于二战结束的1945年,和同时代的许多德国艺术家一样,他的作品凝重而严肃。他用各种建筑碎屑、稻草、旧布片,甚至那些被丢弃的自行车架子等等,用混凝土、泥浆、油漆涂料混合制作,既像画也像装置艺术。使用非常宏大的叙事结构构成巨大的画面,在喋喋不休中梳理出某种逻辑。人们面对他的作品往往会被其巨大的体量所震撼,陷入沉思。这一次他借威尼斯公爵宫举办个人画展,入口大厅三面墙上立着直抵天花板的弧形的巨幅画作,烧黑半炭化的木块排成整齐的序列,延伸到看不见边的远方,仿佛是战士的墓园,但是近处几叠被火烧焦了的书籍,告诉你这不只是普通的战争,不只是政治的延续,人类的战争从来都是文明的冲突。

    在充满了破败感的废墟似的围合中,有一种神秘的压抑,面对一幅幅巨幅画板拼合而成的墙面,仿佛面对着一个个话题,迫使你思考。仔细观察那些构成材料,作品本身的生命应该是短暂的、易坏的,可是需要思考的话题显然是沉重而又久远的,甚至古老的。他自诩废墟中的画界诗人,那种后现代的、后表现主义的、具有某种哲学象征意义的思考,令人费解,又让人欲罢不能。

    艺术就是感觉,它不像哲学家需要承担思考的责任,但是敏感的读者总是希望从中解读出思想。所以我们比较喜欢那些一目了然,而又令人振奋的作品。曾在以色列相遇的安尼施•卡普尔就是这样一个招人喜欢的人。他竟然在威尼斯买下一个古老的宫殿建筑,作为自己永久的展厅。他的孔雀开屏依然是撩人眼睛幻化世界的各种不锈钢的哈哈镜,把眼中的真实幻变成各种不真实的幻象。

    人们熟悉的真实世界的感受是真实的吗?镜像里变形扭曲,甚至颠倒的幻象打破了传统的感受,我们看到一个陌生的世界,幻觉打碎了。那些异形镜面,就如当下的各种自媒体和官媒体。各种颠倒、扭曲和反复,让人眼花缭乱。我们不是也会看到颠来倒去的世界吗?因为借助的工具不同,镜像不同。人处在一个个幻觉中,而总觉得自己是真实的,我们总是落在“自我的执着”里不能自拔。卡普尔的作品用极简主义的手法来破除人们心中的固执己见,用幻象打破幻觉,玩到了极致。

    他在本次双年展的场外作品中另外也展示了他喜欢的高纯度的颜料雕塑,用自己研究出来的粉末颜料堆出一坨坨锥形的像印度寺庙里的塔香。“执着”需要用执着来颠覆,在追求极致方面,他就像宗教僧侣般的执着,创造出了一种极黑色,能够吸收任何光线,就像黑洞能够把光物质塌陷进去。为了展示黑色吞噬光明,他曾经在一些巨石上钻孔,然后填入极黑色,看起来如宇宙黑洞,空洞无物。而事实上却是塞满了的。黑暗和光明合而为一,黑即是光,光即是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二,居然真实地呈现在眼前。

    《楞严经》第二卷佛陀对阿难说法:“见明之时,见非是明;见暗之时,见非是暗;见空之时,见非是空;见塞之时,见非是塞。”卡普尔的作品将佛陀的智慧描述,用艺术真实的手法表现出来,令人非常震惊。佛陀在接下来的话中说:由看见的而产生的见解之时,见解不是真实的所见之物。正确的见解应远离所见之物,是所见的形态不能反映的。

    卡普尔作品是在作宗教式的探索。把大我的心识以艺术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一方土地养一方人,他和前面的安塞姆•基弗完全不同,一个非常地德国,仿佛带我们进入了康德、黑格尔哲学思辨中;而他非常地印度,把我们带入东方宗教的空境里。

    世界就在这样的幻象和幻觉中轮回,即使卡普尔费尽心机,颠来倒去,不厌其烦地告诉你,遇事用点脑子。可那个人人皆有、本自具足的东西,我们就是懒得去好好使用。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 . 文章开篇描写印度裔英国雕塑家安尼施•卡普尔的艺术作品“颠倒的世界”,既照应了标题,又引出了下文对威尼斯的艺术双年展的叙写。 B . 文章繁简得当,以简笔写双年展中女性艺术家的作品,以繁笔写两位男性艺术家的作品和思想,表现作者更欣赏和推崇男性艺术家的作品。 C . 文章比喻新奇,如把男性艺术家的展示比作“孔雀开屏”,把“烧黑半炭化的木块排成整齐的序列”比作“战士的墓园”,形象而有深意。 D . 文章叙议结合,既有对双年展上作家作品的叙写和评价,还有对人生的思考,表现了作者对当今社会人们懒得运用智慧去判断正误的忧虑。
    2. (2) 文章写“卡普尔作品是在作宗教式的探索”,他与安塞姆•基弗“完全不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卡普尔作品的特点。
    3. (3) 文章以“颠倒的世界”为题,写了哪几个方面的“颠倒”?对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有何启示?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政有三品:王者之政化之,霸者之政威之,强者之政胁之,夫此三者各有所施,而化之为贵矣。

    季孙问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言明其化而已矣。

    卫灵公问于史鳅曰:“政孰为务?”对曰:“大理为务。听狱不中,死者不可生也,断者不可属也。”少焉,子路见公,公以史鳅言告之,子路曰:“司马为务。两国有难,两军相当 , 司马执枹以行之,一斗不当,死者数万。”少焉,子贡入见,公以二子言告之,子贡曰:“不识哉!昔禹与有扈氏战三陈而不服禹于是修教一年而有扈氏请服故曰去民之所事奚狱之所听兵革之不陈奚鼓之所鸣故曰:教为务也。

    武王问于太公曰:“治国之道若何?”太公对曰:“治国之道,爱民而已。故善为国者,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

    魏文侯使西门豹往治于邺,告之曰:“是无邑不有贤豪辩博者也,无邑不有好扬人之恶、蔽人之善者也。往必问豪贤者,因而亲之;其辩博者,因而师之;问其好扬人之恶、蔽人之善者,因而察之;不可以闻从事。人始入官,如入室,久而愈明,明乃治,治乃行。”

    孔子谓宓子贱曰:“子治单父而众说,语丘所以为之者。”曰:“不齐父其父,子其子,恤诸孤而哀丧纪。”孔子曰:“善,小节也,犹未足也。”曰:“不齐也所父事者三人,所兄事者五人,所友者十一人。”孔子曰:“中节也,犹未足也。”曰:“此地民有贤于不齐者五人,不齐事之,皆教不齐所以治之术。”孔子曰:“欲其大者,乃于此在矣。夫举贤者,百福之宗也,而神明之主也。”惜乎!不齐之所治者小也!不齐所治者大,其与尧、舜继矣。”

    (选编自刘向《说苑•政理》)

    【注】①单父,春秋时鲁国邑名。②不齐,宓子贱以名自称。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 . 昔禹与有扈氏/战三陈而不服禹/于是修教一年/而有扈氏请服/故曰/去民之所事/奚狱之所听/兵革之不陈奚/鼓之所鸣/ B . 昔禹与有扈氏战/三陈而不服/禹于是修教一年/而有扈氏请服/故曰/去民之所事/奚狱之所听/兵革之不陈/奚鼓之所鸣/ C . 昔禹与有扈氏战/三陈而不服禹/于是修教一年/而有扈氏请服/故曰/去民之所事奚/狱之所听/兵革之不陈奚/鼓之所鸣/ D . 昔禹与有扈氏/战三陈而不服/禹于是修教一年/而有扈氏请服/故曰/去民之所事奚/狱之所听/兵革之不陈/奚鼓之所鸣/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 . “两军相当”与《苏武传》中“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两句中的“相当”含义不同。 B . “遇民如父母之爱子”与《荆轲刺秦王》中的“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中的“遇”含义相同。 C . “不可以特闻从事”和《张衡传》中“诏书特下,拜臣郎中”两句中的“特”字含义相同。 D . “如入晦室”与《醉翁亭记》中“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两句中的“晦”字含义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项是 ____
      A . 孔子不赞成季孙杀无道之人来成全有道之人,并劝告他要用道德来教化人民,这正是政治三种品级中“王者之政”的表现。 B . 针对卫灵公的提问,史鳅认为刑狱官最重要,子路认为军政官最重要,子贡不了解他们的观点,但认为掌管教化的官最重要。 C . 魏文侯认为为政者初到任一方,要亲近贤士豪杰,向知识渊博的人请教,谨慎看待他人言论,待清楚当地实情后再处理政事。 D . 孔子认为推贤举能是福祉的起源和智慧的根本,是成就大事的关键,并感叹宓子贱所治理的地方太小,不然会有更大的作为。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听狱不中,死者不可生也,断者不可属也。

      ②不齐父其父,子其子,恤诸孤而哀丧纪。

  • 5.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金•元好问

    翠叶轻笼豆颗均,胭脂浓抹蜡痕新。

    殷勤留著花梢露,滴下生红可惜春。

    秋海棠

    清•袁枚

    小朵娇红窈窕姿,独含秋气发花迟。

    暗中自有清香在,不是幽人不得知。

    1. (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 . 两首诗中海棠所处的季节不同,但两诗都属以海棠为直接描写对象的咏物诗。 B . 元诗末句的“生红”指花蕾鲜润欲滴的红色,与第二句中的“胭脂”相呼应。 C . 元诗中的海棠虽殷勤呵护仍不免经露零落,袁诗中的海棠则绽放得娇艳多姿。 D . 袁诗写海棠的“娇红窈窕”外,还写了海棠的清香,元诗则对花香没有涉及。
    2. (2) 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创作旨意有何不同。
  •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在苏轼《赤壁赋》中,“”这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时军容的盛状。
    2. (2) 《庄子•逍遥游》中,表现宋荣子看淡世间荣辱,不在意外界评价的句子是:“”。
    3. (3) 在《琵琶行》中,白居易用“”两句来形容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忽然又变得激越、雄壮。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1小题,共20分)
  • 7.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甲】“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正在太空执行任务的意大利女宇航员萨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日前在社交媒体①____地引用中国东晋时期书法家王羲之《兰亭序》的名句,表达在太空的所见与所想,并配有从太空中拍摄的中国风景照片,不少网友为之②____。【乙】这让我们从中想到:国际中文教学的迭代与升级:首先,国际中文教学的学习对象已经迭代升级以前国际中文教学是对中国语言和文化感兴趣的外国人的教学,但如今发生了变化,其学习群体除了海外中文学习者之外,有需求的人对中文学习越来越多。【丙】与之相应,“中文+”的国际中文教学模式开始受到更多关注。其次,国际中文教学的学习内容需要迭代升级。越来越多的中文水平较高的学习者,对中国古代典籍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这要求我们在教学内容上做出③____的调整。再次,【丁】克里斯托福雷蒂引用《兰亭序》的名句引热议,对从事国际中文教师培养的单位、机构等两个重要因素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最后,国际中文教学的教学理念也开始面对迭代升级的挑战。从对外汉语教学到国际中文教学,名称变化背后体现的是业界对于学科认识的逐步深化。

    1. (1) 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丁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____
      A . B . C . D .
    2. (2) 请在文中横线空缺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独龙江,很遥远;独龙族,很神秘。巍峨的高黎贡山和担当力卡山相互挤压,好像谁也不愿认输和让步两山夹飞流,独龙江使劲将它们推开,可始终不怎么见效,留给独龙族同胞的生存空间还是很小很窄。新中国成立之前,独龙族同胞还过着刀耕火种、结绳记事、狩猎为生的原始生活。新中国的成立,彻底改变了独龙族同胞的命运。高黎贡山独龙江隧道的贯通,彻底解决了大雪封山的千年难题,独龙族同胞的发展速度由此倍增。独龙江乡地形虽然狭窄,可独龙族同胞的人生却辽阔而精彩。①曾使用过的过江溜索已弃置,取而代之的是钢筋混凝土大桥;②曾经历过的痛苦岁月已沉江底,被色香味俱全的火红日子所取代;漂亮又舒适的小洋房取代了曾居住过的已隐退的木楞房;无须再劳累骡马的驮运,取而代之的是各种车辆。没有什么可以再阻挡独龙族同胞前进的步伐。暖风拂面而过,山含笑,水含笑,人含笑。一道彩虹横跨千年,一条大江奔涌向前,一个民族正跨进春天更深处。

    1. (1)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使用了比拟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2. (2) 调整画横线语句的结构和语序,使其与文中①的句式一致、结构基本对称,衔接紧密。(可以增删或改动个别词语)
四、写作(60分)
  •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事,不是看见了希望才坚持,而是坚持了才看见希望。成功不是聪明的结果,而是坚持的力量。

    材料二《荀子•劝学》:“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西塞罗曾言:“任凭怎样脆弱的人,只要把全部的精力倾注在唯一的目的上,必能使之有所成就。”

    材料三 陶行知说:“忽略健康的人,就是等于在与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健康不能成就一切,但没有了健康,就没有了一切。

    以上材料对追求成功、成就梦想的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综合材料,联系生活,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