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单元卷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

更新时间:2023-08-19 浏览次数:93 类型:单元试卷
一、积累运用
  • 1. 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即使…也…     不但…而且…     如果…就…     虽然…但是…

    1. (1) 这样做解决不了问题,会增加新的困难。
    2. (2)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有骤雨,这里立刻就会干的。
    3. (3) 蟋蟀钻到土底下干活,感到疲劳,它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
    4. (4) 生命短暂,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

      的价值。

  • 2. 排列句子顺序,在括号里写上序号。

    (   )我憋足了劲儿,开始往山上爬。

    (   )我站在山顶往下望,整齐的公路、成片的楼房、茂盛的树木尽收眼底。

    (   )清早,我来到公园爬山。

    (   )我终于爬上了山顶。

    (   )快到山顶时,我没劲了,想休息一会儿。可是,看见身边一个小女孩,才六七岁,还在不停地往上爬,我打消了休息的念头。

  • 3.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1) 梅须逊雪三分白,
    2. (2) 《爬山虎的脚》一文是这样介绍爬山虎的叶子的——那些叶子绿得那么,看着非常。叶尖一顺儿,在墙上铺得那么,没有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
    3. (3) 《题西林壁》一诗中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4. (4) 《蟋蟀的住宅》一文中,蟋蟀的“不肯随遇而安”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
  • 4. 课文欢乐谷。
    1. (1) 《暮江吟》中白居易在江边看风景,他不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
      A . 夕阳西沉 B . 晚霞映江 C . 圆月初升 D . 露珠晶莹
    2. (2) 在花样游泳表演中,两位运动员的表演各有千秋,不相上下,正像诗句所说的“”。
    3. (3) 学习本单元的课文后,东东对法布尔的作品很感兴趣,你应该向他推荐哪本书?(    )
      A . 《夏洛的网》 B . 《时代广场的蟋蛑》 C . 《昆虫记》 D . 《稻草人)》
    4. (4) 俗话说:“。”如果夏天雨水少,那秋天的霜期就会来得早。
  • 5. 根据语境,补全对话。

    教室里,小华斜趴在桌子上写作业,班长明明走了过去。

    明明:

    小华:这样比较舒服,再说,我的视力好着呢,不会有事的。

    明明:

    小华:嗯,你说的有道理,我以后一定要注意写作业的坐姿。

  • 6. 按要求写句子。
    1. (1) 茎上长叶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改写成比喻句)
    2. (2) 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改为反问句)
    3. (3) 根据想象补充句子。

      如果你仔细观察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

    4. (4)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叫。(改为拟人句)
    5. (5) 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改为反问句)
    6. (6) 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用划线的词语说一句话)
  • 7. 句子游乐场。

    这天,乐乐当起了小导游.为云南的小朋友介绍北京的景点。

    1. (1) 他带着大家来到了密云的云蒙山。云蒙山风景优美,这里的山一座连一座,高低各不相同,让我们想到了两句诗:“。“
    2. (2) 在游览中,乐乐向云南的小朋友介绍道:“走进云蒙山就仿佛”(观察图片。补充句子)

    3. (3) 临走之际,小朋友们为表达对乐乐的感谢,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但是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关联词,请你帮他们把关联词写在横线上。

      乐乐,谢谢你的热情好客。这几天我们领略了北京的美景,品尝到了北京的各种小吃,真是收获不小。我们即将分别,我们的友谊长存。欢迎你到云南来玩!

二、阅读理解
  • 8. 阅读下面的片段,完成练习。

            材料一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材料二爬山虎的叶互生,叶片及叶脉对称,呈掌状,边缘有粗锯齿。叶翠绿,无毛,背面覆有白粉。秋季变为橙黄或鲜红色。

    1. (1) 根据材料一在括号里填上爬山虎的叶子不同时间段的颜色。

      刚长出来→不几天→长大了

      我发现作者对爬山虎的叶子进行了的观察。

    2. (2) 读画横线的两个句子,我知道了爬山虎长大后叶子的特点是。从作者的描写中,我发现他对爬山虎长大后的叶子进行了的观察。
    3. (3)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材料一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观察了长大的爬山虎。

      ②材料一用“拂过”“漾起波纹”生动准确地写出了有风时爬山虎的美,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很细致。

      ③两则材料内容相近,表达方式不同。材料一语言优美,侧重描写;材料二语言简洁,侧重说明。

  • 9.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篱蔷薇

        ①春天的头茬阳光,洒遍了村庄。我家屋后,一篱野蔷薇长得格外茂盛。

        ②我来到屋后,发现蔷薇篱笆上竟然抽出了很多还没打花苞的嫩条.好像竹丛中的竹笋子一般。我欣喜地折了,把皮一剥就往嘴里放,有点酸,甜,还有点涩,但青嫩得很,入口嚼几下就化了,这实在是大自然对嘴馋孩子的一丝慰藉。

        ③太阳是所有花儿的情人。所有的花儿都要赶在太阳出来之前绽放。初夏时节,当蜜蜂嗡嗡地从窗格飞进时,我睁开了眼睛,一股浓郁而甜腻的香味直扑鼻子。我知道,蔷薇花开了!我翻身起床,趿拉着布鞋往屋后跑。

        ④呀!一篱笆的蔷薇花都约上了,都约在昨天晚上一齐开放,谁也不赶早,谁也不甘晚。纯白的,浅粉的,挨挨挤挤,满枝满篱地开了,长长的绿篱上,仿佛哪位仙女遗落了一件云裳。饱满润泽的花瓣中.一簇簇的黄蕊在风中招摇.引得蜂嗡蝶舞。我再也忍不住了,摘了一朵又一朵,直到满手满襟。我把一朵朵蔷薇轻轻地放在一个竹筛里,就像把熟睡的白雪公主放入摇篮一样。从菜园边割来一些竹枝,我开始做游戏。

        ⑤我忙着跟伙伴们用蔷薇和竹枝做花环,戴在头上扮公主,做新娘,彩排我们心中一个又一个的童话。

        ⑥等我们玩够了,蔷薇花也就一朵一朵地凋谢了。过不了多久,透过一根根蔷薇枝,你会看到青青的金樱子已经挂上了。当白露为霜,秋风渐起,浑身是刺的金樱子,就由青转黄转红了,味道也会从涩入甜。为了这点甜味,我们不怕衣服被扯烂,手臂被划伤,一只只小手在蔷薇的茎刺旁试探、找寻,摘下后就用鞋底磨掉金樱子身上的刺,用嘴咬开它的肚皮,用手指挖出它一肚子毛刺刺的籽,终于剩下薄薄黄黄的果皮,洗也不洗,迫不及待地放进嘴里,享受一点点酸甜。

        ⑦雪花飘飞,屋前屋后的树木干枯空荡,只有那一篱蔷薇依然青翠稠密,各种虫儿、雀儿躲进蔷薇枝叶之间,在它们的蔷薇山庄亦歌亦食,等待春姑娘的到来。

    1. (1) 短文按照顺序描写了野蔷薇的生长过程。请找出能够表现这种顺序的短语。这些短语体现了作者的观察是
    2. (2) 认真阅读第②③④段,归纳野蔷薇的特点。

      有点酸,有点甜,还有点涩,但青嫩得很

        气味

        颜色

      挨挨挤挤,满枝满篱  饱满润泽的花瓣  一簇簇的黄蕊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野蔷薇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4. (4)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从“由青转黄转红”“从涩人甜”等语句可以看出作者观察时不但用眼睛看,而且放到嘴里尝了尝。

      ②进入冬天,蔷薇枝叶会干枯衰败。

    5. (5) 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加点的“有点”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三、写作题
  • 10. 你一定从叶圣陶,法布尔等作家的文章里学到了观察和记录的方法。请将你观察某一种植物或动物后的发现写下来。写清楚你的发现,也可以写一写当时的想法和心情。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