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

更新时间:2023-08-28 浏览次数:2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请将各题的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 1. 右图所示是一份新中国成立前夕某次重要会议通过的文献。以下对这一文献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 B . 文献规定:新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C . 该文献于1954年9月在北平通过 D . 该文献在当时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 2. (2021·南京) 这场战争“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其伟大意义主要在于(    )
    A .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B . 打败了美国侵略者 C . 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D . 提升战略威慑力量
  • 3. 2021年8月19日上午,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众2万多人欢聚在布达拉宫广场,热烈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不包括(  )
    A . 巩固了新生的国家政权 B . 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C . 实现了各族人民大团结的 D . 西藏废除了农奴制度
  • 4.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国家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54年这一年,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成就是(     )
    A .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 . 颁布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C . 实施“一五”计划,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 D . 完成三大改造,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5. (2023·银川二模) 1956年1月,毛泽东在某次会议上说:“在我国的条件下,用和平的方法……可以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为社会主义所有制,过去几个月来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大大超过了人民的意料。”这说明:(    )
    A .   生产合作社适应了经济的发展 B . 赎买政策加速了社会主义改造 C .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 D . 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 6. 如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丙点到丁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 . 中共中央开始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D . ”文化大革命”中人民群众以高昂的热情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 7. (2023·东明模拟) 197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文章指出:“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的会议是(    )
    A .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B . 中共十二大 C .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D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8. (2022·英德二模) 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全国党代会的主题随着国家的发展而演进。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共同主题是(   )
    A . 建设经济特区问题 B .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C . 提出“四个全面”战略部局 D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9.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但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里的”初级阶段”开始于(  )
    A . 土地改革完成 B . 一五计划完成 C . 三大改造完成 D . 中共八大召开
  • 10.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56个民族的代表将五星红旗传递到体育场升旗区。仪式中各民族代表身着本民族传统服装体现出我国(  )

    A . 北京地区居住了大量少数民族民众 B . 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 C . 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D . 注重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
  •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其中海南岛属于这一格局中的(  )
    A . 经济特区 B . 沿海开放城市出 C . 沿海经济开放区 D . 内地
  • 12. 1992年,中共十四大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 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D .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 13. ”火箭军”从诞生伊始,就是我国大国地位的战略支撑,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2015年,”火箭军”是由下列哪一部队更名而来(  )
    A . 华东军区海军 B . 中国人民志愿军 C . 第二炮兵部队 D . 战略支援部队
  • 14. 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以周恩来总理为封面人物,并在封面上写着:“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美国人发出这样感慨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 周恩来首次率团访问美国 C . 周恩来被任命为国务院总理 D . 周恩来在文革中力挽狂澜
  • 15. 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新空间的事件是(  )
    A .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 . 开放开发沿海城市 C . 开放经济特区 D . 开放开发沿江城市
  • 16. 新征程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战略决策是(  )
    A . 五大发展理念 B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 和谐社会 D .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17. 香港、澳门顺利回到祖国的怀抱,得益于我国的(  )
    A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 ”一国两制” D . ”九二共识”
  • 18.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一颗巨星陨落了。”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是人们对他的高度评价。”这颗巨星”是(  )
    A . 雷锋 B . 吴孟超 C . 焦裕禄 D . 袁隆平
  • 19.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这一颁奖词称赞的科学家是(  )
    A . 邓稼先 B . 钱学森 C . 杨利伟 D . 屠呦呦
  • 20. 2021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自立自强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下面以“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初衷的科技成果是( )
    A . 人造地球卫星 B . 导弹核武器 C .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D . 神舟五号飞船
二、非选择题:(21、22、23题均为10分,共30分)
  • 21. [照片中的历史]照片是历史的凝固点,直观的照片在历史的节点上存留,给今天的我们留下珍贵史料。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1. (1) 材料一照片中反映的历史事件使我国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2) 材料二照片中的”铁人”是谁?经过以”铁人”为首的工人的艰苦奋斗,我国哪个特大油田顺利投产?
    3. (3) 材料三中”联产承包”制度的正式名称是什么?这一制度”好”在哪里?
    4. (4) 中国政府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从材料四照片看出台湾同胞对祖国怀有怎样的情感?
  • 22.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步提升,外交事业也取得了辉煌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恩来;我们相信,中印两国的关系会一天一天地好起来。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的原则。

    材料二: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西方国家控制我们命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亚非国家的命运应该由亚非各国人民自己掌握。

    ——周恩来

    1. (1) 新中国成立后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材料一中周恩来为能让中印两国关系“一天天地好起来”提出的处理中印关系的原则可以概括为什么?这-原则有何影响?
    2. (2) 材料二是周恩来在哪个国际会议上的讲话?周恩来为”求团结”提出了什么方针?这一方针有何历史意义?
    3. (3) 如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为加强国际合作,21世纪以来中国成功举办许多重要国际会议,请举两例。
  • 2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某校初二同学进行了一次中国梦”为主题的探究活动。

    材料一: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指出,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材料二: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

    ——2013年3月17日新华网

    材料三:2013年3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上的讲话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1. (1) 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体指什么?
    2. (2) 中国是由多少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实现”中国各民族人民大团'结”,新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什么政治制度?
    3. (3)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的”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
    4. (4) 中国人的梦想,生生不息、永无止境。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如何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