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小升初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3-08-09 浏览次数:36 类型:小升初真题
一、积累与运用 
  • 1. 给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读音。                  
     

      [pū pù] 

     

     勉 [qiáng qiǎng] 

     

     坚 [jìn jìng] 

     

     而不舍 [qì qiè] 

     

      [xuán xuàn] 

     

     挑 [tī tì] 

  • 2. 看拼音,写汉字。                                                                                         
     

     亲qī  

     

     细nì  

     

     煎aó  

     

     粘chóu  

     

     染gāng  

     

     防yù  

     

     开záo  

     

     qī凉  

     

     fù灭  

     

     宽wèi  

     

     zhēng融  

     

     明mèi  

     

     róu搓  

     

     dān搁  

     

     依wēi  

     

     躲bì  

     

     皮xuē  

     

     mó鬼  

     

     领yù  

     

     sōu查  

     

     清cuì  

     

     恐bù  

     

     花pǔ  

     

     chǐ轮  

  • 3. 填字组成语。                                                                                                                                                                   
     

     信手 来 

     

     仰 不已 

     

     崇山 岭 

     

     知非福 

     

     全神 注 

     

     各 己见 

     

     一应 全 

     

     然而止 

     

     赴汤 火 

     

     过 不及 

     

     不 而遇 

     

     阳似火 

     

     艰苦 绝 

     

     和 可亲 

     

     见 知著 

     

     开山鼻  

  • 4. 判断正误。 
    1. (1) 《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美国作家丹尼尔•笛福,这本书为我们讲述了具有冒险精神、积极乐观的鲁滨逊在荒岛上生存二十八年的故事。  
    2. (2)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方法。  
    3. (3)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警醒人们要珍惜当下的时光,免得将来懊悔。 
    4. (4) 读文章的时候,分清主次,就能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 5. 阅读名著的方法常常因人而异,但也有基本的方法,下面可以借鉴的是 

     ①先大致了解名著的写作背景,能帮助我们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价值。 

     ②评价人物时,注意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评价人物的角度不能太单一。 

     ③遇到人物关系比较复杂的情况,可以画一个人物图谱。 

     ④读完整本书,可以写一写全书的结构以及作者在书中要表达的一些想法。 

  • 6. 下面诗句描写的事物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的有  

     ①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 郑燮《竹石》) 

     ②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元 王冕《墨梅》) 

     ③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汉乐府《长歌行》) 

     ⑤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宋 苏轼《赠刘景文》) 

  • 7. “之”在文言文中意思不同。在下列语句中,“之”指弈秋的“教诲”的是( ) 
    A .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B . 惟弈秋之为听 C . 一人虽听之 D . 虽与之俱学
  • 8. 下列古诗词中,赞美春天万物具有蓬勃生命力的有( ) 
    A . 《春夜喜雨》(唐 杜甫) B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 韩愈) C .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 王观) D . 《游园不值》(宋 叶绍翁)
  • 9. 补充下列名言或诗句。 
    1. (1)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 。(《淮南子》) 
    2. (2) 我们可以借用杜甫《春夜喜雨》中的“”来赞美老师对我们的教育。 
    3. (3) 明月常常被世人赋予思乡的情怀。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看见明月当空,不禁感慨:;王建在《十五夜望月》中望月吟诵:。 
二、阅读 
  • 10. 阅读。 

     《北京的春节》选段 

     ㅤㅤ元宵(或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ㅤㅤ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色的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 (1) 第一段的第一句是本段的 。从文中我们能得知,北京的春节有三个高潮,分别是 。 
    2. (2) 选段略写元宵节 的节日习俗,详写 的场面。这样写的好处是 。 
    3. (3) 划线句子作者从 两方面介绍元宵节的花灯。其中“一律”“清一色”“都”的意思虽然不同,但都表达了“都、全部”的意思,语言表达丰富生动。请你仿写句子 
    4. (4) 店铺主人独出心裁制作各式灯盏的目的是什么? 
  • 11. 阅读。 

     《一记耳光》 

     ㅤㅤ我永远忘不了那一记耳光,忘不了那个月色如水的夜晚。 

     ㅤㅤ那一年我九岁,一向反对棍棒教育、文弱且极少发怒的父亲。第一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在我的脸颊上落下了重重的一掌。 

     ㅤㅤ起因非常简单我去游泳,回来时饥肠辘辘,便用准备坐车的钱买了两碗小米粥。车仍然坐了,下车时,我藏在大人的身后,躲过了售票员的眼睛。到家后,当我眉飞色舞地把逃票的经历讲给父亲听时,我本来期待一两句褒奖,不想却挨了一记耳光,猝不及防,没有任何铺垫。我很委屈,那一晚我没有吃饭。我甚至在内心发誓,一旦有能力自立,便离家出走。即便父亲病了,也不再回来看他一眼。我要让他为自己的这一记耳光付出十倍、百倍乃至更多的代价。 

     ㅤㅤ父亲似乎看透了我的心事,沉默许久,他靠在窗边,点燃了一支看文就是在那个月色如水的夜晚,我第一次听到一个曾经流传久远、震撼人心的故事。 

     ㅤㅤ在很久以前,有一对母子相依为命。母亲很疼爱自己的儿子,一直对他百般呵护、万般纵容。有一次。儿子偷了邻居的东西拿回来,母亲不但不责备,还夸奖他聪明能干。于是儿子一发不可收拾,最后竟然发展成了江洋大盗。后来他被捕归案,判了死刑。临行前,痛不欲生的母亲来看儿子,没想到儿子疯狂的咬伤了母亲,并指责她说:“你生养了我,却不教育我。如果当初我偷邻居家东西时,你不是夸奖我,而是批评我,让我明辨是非,我怎么会有今天的下场?我好恨你呀。” 

     ㅤㅤ讲完这个故事,父亲拿了一块湿毛巾擦去我脸上的泪痕,说:“我当财会主任几十年了,经手的钱财很多,但我从没有拿过一分一厘。我虽清贫,却问心无愧。我今天之所以打你,就是因为坐车不买票和偷拿人家的东西在本质上没什么两样,都是一个字一一贪!蚁穴虽小,可溃千里长堤呀!”说着,父亲站起身,从衣架的西装口袋里取出钱包,掏出一些钱放在桌子上,严肃地叮嘱我:“你再去游泳,还坐原来的那辆公交车,再多买一张票,向售票员说明情况,能做到吗?”我点点头,泪水再一次溢出眼眶。虽然还不能完完全全地懂得父亲话中蕴含的深奥道理,但是凭直觉,我感觉到了父亲的舐犊之情。 

     ㅤㅤ从那以后,每逢生活中遇到金钱的诱惑,我总会想起那一记耳光,想起那个月色如水的夜晚…… 

    1. (1)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①猝不及防: 

       ②眉飞色舞: 

    2. (2) 按要求简要概括。 

       ①“我”挨打的原因是  

       ②文中第四段中“我的心事”是指  

    3. (3) “月色如水”在文中多次出现,是 描写。反复出现的“月色如水”蕴含的深意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4. (4) 在结构上,文章首段和尾段既 ,又照应 。 
    5. (5)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蚁穴虽小,可溃千里长堤”的理解。 
三、习作。 
  • 12. ㅤ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中,是否有人曾经误解、冤枉、委屈、伤害……了你,让你的心结到现在还未解开;是否有人曾经开导、鼓励、鞭策……了你,让你在学习生活中得到了很大的启发与收获。回想一下,然后选择一件印象深刻的事写下来。题目:《他(她)            了我》。 

     ㅤㅤ提示和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以填写“误解、冤枉、委屈、开导、鼓励、鞭策”等词语。2.回忆这件事发生时你的具体感受和心情,理清思路写下来,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注意书写规范,行文整洁,不出现真实校名、姓名等。4.不少于5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