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武汉市硚口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起点质量检测...

更新时间:2023-08-21 浏览次数:50 类型:开学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现代文阅读I

    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宇乡村建设稳步推进,数字基因逐渐融入乡村发展中,特别是以抖音、快手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在农民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18年以来,抖音引爆短视频,随着“山货上头条”“山里DoU是好风光”“乡村守护人”等项目的启动实施,通过短视频形式传播乡村风景文化和产品,让更多农民加入其中,成为农业农村领域创新创业的新生力量。

    在新媒体融入乡村发展的进程中,一个新兴的群体逐渐出现。他们是一群有乡土情怀、具有新思维、怀有新创意、拥有新技术的新时代追梦人,具有“四新”特征。一是利用“新载体”。该群体借助新媒体平台展示农业与农村,如运用抖音、快手等平台制作农业生产、经营、销售过程的短视频能更好地吸引消费者,提升消费者对农产品新鲜、安全的认可度。二是开创“新思维”。该群体具有互联网思维、数字思维、营销思维,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在农学、管理学、生态经济学、营销学、网络与新媒体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三是聚起“新人群”。该群体不局限于农民,而是一群从事创新农业的人,其来源非常广泛,不仅有在农村出生、成长的,即在地缘上、亲缘上与农村关系密切的农村乡土人才,还有从城市跨界的新生代,其中不乏高知、白领、海归。四是树立“新形象”。该群体的身份不再是农民,而是转化为“新农人”,新农人已成为一个充满希望的新群体,这些人的目标并不是为了温饱,而是为实现自己的价值去创造。我们把这些以新媒体为“新农具”,以数字内容为“新农资”,以网络空间为“新农田”,分布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社会组织等各个生态点位,通过进行内容生产(含内容创作、加工、改编、演绎、纠正等)持续助力乡村振兴的内容创作者,称为“数字农人”。

    数字农人不限于以农为主的生产经营者,更有来自城市里的跨界青年、乡愁群体,这些多元化的主体让数字农人行列充满生机。调查数据显示,抖音数字农人中有82.7%的人年龄在40岁以下;有85.6%的人文化程度在高中及以上,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占比62.96%,本科及硕士以上学历人数占比33.33%;有9.47%的人荣获优秀党员、劳动模范或“三八”红旗手称号;有12.35%的人是农村电商致富带头人;多人被选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或党代表。他们树立起新时代农人的良好形象。

    数字农人借助数字新媒体平台经营农业、展示农村,运用直播、短视频等手段,通过富有创造性、创新力和亲和力的表达方式,将乡村风貌、乡风文化、乡土商品迅速传递给全社会,持续吸引各类人群关注“三农”。调查数据显示,抖音万粉以上数字农人有3.3%的账号拥有千万级粉丝,剔除数字农人中粉丝人数在1000万以上的样本,其余数字农人平均拥有粉丝44.47万人。数字农人粉丝中活跃粉丝占比54.63%,展现出数字农人传播乡土文化、绽放青春力量的巨大潜力。此外,有近1/3的人接受过新闻媒体采访,乡村和乡村人正逐步被社会所熟悉和认可。

    思路决定出路,数字农人挖掘乡村中的细节“点石成金”,带上一部手机,随时随地成为乡村创业者。调查数据显示,抖音数字农人中,约有70%通过抖音、今日头条等字节跳动旗下平台销售产品,2018年以来这一比例还在快速上升。从销售内容看,包括干货、休闲食品、粮油、纺织品、手工艺品、民俗文化产品,甚至化妆品等,销售范围逐步拓展。从销售收入看,六成左右的数字农人年销售收入在5万元以下,19.28%的年销售收入在5万~20万元,20%左右的数字农人年销售收入在20万元以上。从销售质量看,数字农人对产品货源稳定性、品质可控性、标准化、品牌化影响和产品价格竞争力等总体表现出肯定态度。

    调查数据显示,抖音数字农人中,有23.87%的人曾与建档立卡户签约收购过农产品。其中,2021年平均签约农户数135户,平均额度181.5万元;有31.28%的人拥有自己的生产基地,平均带动员工数30人。经抽样调查测算,2021年抖音“三农”创作者直接带动10.6万个“三农”领域就业岗位,直接间接带动的就业岗位合计达54.84万个;带动二次创业并建立10372个农林牧渔、住宿餐饮、旅游等行业的中小型企业,保守估计,直接整合带动130万周边农户发展。而且,抖音数字农人通过电商销售、视频播放和直播打赏等渠道,直接实现了125.5亿元的收入,带动周边农户增收173.7亿元,平均每户增收1.34万元,助农增收效果明显。

    可见,数字农人利用新媒体展开的一系列活动,为有效破解乡村在产业、生态、文化、治理以及生活等方面的难题提供了新路径。习近平说,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

    (摘编自张璟等《数字农人:带动农民增收和就业的新力量》,《科技中国》2023年3月)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更多的农民跨越新媒体技术门槛成为数字农人,这与短视频形式及其传播优势有关。 B . 数字农人通过新媒体平台,以直观可见的方式展现产品质量,能更好地吸引消费者。 C . 必要且多元的知识储备是成为--名优秀数字农人的重要条件,并影响其持续竞争力。 D . 数字农人借助知识、技术、平台等,助力乡村振兴,他们与农村本土乡人截然不同。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新农具”“新农资”“新农田”等形象的比喻生动地表现了数字农人的“载体”新。 B . 材料从背景、特点、定义到抽样调查,由点及面介绍数字农人,符合事理逻辑顺序。 C . 材料用数据说明数字农人在主体、粉丝、销售、助农等方面的情况,具有科学性。 D . 材料谈到乡村振兴的话题,材料丰富,语言准确通俗,为乡村美好发展提供了新路径。
    3. (3) 根据材料调查数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数字农人主体多元,年富力强,部分成为乡村发展的“领头雁”,发挥了引领作用。 B . 数字农人活跃粉丝占比超过一半,这展现出他们较为持久的传播力、吸引力。 C . 从销售收入看,大部分数字农人收入相对较低,可见他们的新媒体技术能力较差。 D . 部分数字农人签约收购农产品,带动就业岗位,有明显的联农带农边际效应。
    4. (4)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数字农人”如何体现习总书记所说的“自找苦吃”的精神
    5. (5) 费孝通在《乡土本色》中说:“(人口的)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_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请结合这句话,简要概括数字农人给乡村社会关系可能带来的变化。
  • 2. 现代文阅读II

    大医

    马伯庸

    张竹君伸出右手,从布鞘里取出一把薄如柳叶的手术刀。

    五根修长的手指轻轻一握,便和刀柄上的波浪纹完全贴合。这个动作她已做过不知多少次了,几乎已成为一种本能。

    这把刀是她从夏葛女医学堂毕业时,院长富玛利亲自所赠,用来表彰其优异的成绩与勇气。

    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这把手术刀伴随着她从广东到上海,又从上海来了武昌,早已成为她身体的一部分。每次握紧它,富玛利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叮嘱,总会浮现在张竹君的脑海里:“Dedicationisourspecialty.”——奉献乃吾侪之任也。

    张竹君握紧了刀,看向眼前的伤员。

    这是个民军的伤兵,左肩中了一枪,子弹卡在了肩胛骨与锁骨之间,很简单的小手术。唯一的问题是,她太累了。此时已经是十一月的最后一天,汉阳失守的第三天。大量败兵拥入武昌城中,伤员数量激增,这让红.十字会与赤十字会的医护人员疲于奔命。张竹君今天已经做了九台手术,这是第十台。她握着刀,明显感觉到有些眼花。

    张竹君从口袋里掏出一小瓶嗅盐,放在鼻下深吸一口。一股强烈的氨气味道像长矛--样刺入鼻腔,刺激得整个人一激灵。趁着这股劲,张竹君迅速拿起手术刀忙活起来。

    从手术一开始,病人便不住地颤抖,没办法,止痛药物在数天之前便已用罄,医师们只能靠一点点烧酒来做麻醉。为了让手术顺利进行,张竹君不得不找来方三响,让他用一双大手死死按住对方,以确保不会干扰手术。

    手术刀巧妙地避开肩胛背动脉,游走于肌肉与神经之间,不一时便剥出了弹头位置。张竹君暗自松了一口气,正准备放下刀换镊子将弹头夹出来,却不防-声惊雷般的爆炸从外面响起。

    这是来自清军的炮击,他们自从占领汉阳之后,拉了数门大炮到龟山上,每天居高临下朝武昌城里不断轰击。那个伤员正疼得死去活来,骤闻爆炸声,吓得迸出一股绝力,竟挣脱了方三响的压制,身体向前顶去。偏偏张竹君因为过于疲惫,注意力有些涣散,一下子被伤员撞歪了身体,手术刀“当啷”一声落在了地上。

    方三响急忙松开病人,要过去搀扶张校长,却发现她的右手血流如注,从虎口到手腕内侧被刀割出一条血口子。

    方三响见状大惊,这刀身上的血污尚没清洗,极容易造成感染。张竹君却先抬起左手,强忍剧痛道:“我的手不成了,先叫孙希来给病人做完手术。”

    自从武昌变成前线之后,红十字会和赤十字会不得不联起手来,在蛇山脚下的一处英商别墅内设立了临时医院。此时孙希、峨利生和其他几位红会医师就在不远处忙碌着,与这边只隔一道布帘。

    听到方三响的召唤,孙希急忙赶过来,也被眼前的情景吓了一跳。他连忙接过手术,继续帮伤员拔弹头。

    方三响则把张竹君搀到旁边的藤椅上,抓起旁边的烧酒壶直接淋上去。红会储备的酒精一早便用尽了,只能靠当地酒坊捐的十几坛樊口春烧酒支撑。对酒徒来说,这是不可多得的佳酿,至于消毒效果只能说是聊胜于无。

    这个刀口狭长而深,边缘平直,可见刀刃之锋锐。不幸中的万幸是,总算没伤到神经与肌腱,但短时间内绝不可能再执刀了。

    张竹君全程神色淡然,任凭方三响拿开水烫过的棉布条做包扎,半点仪态不失。直到姚英子也闻讯跑过来,从地上捡起手术刀,她才有些心疼地问道:“刀口有没有损伤?”

    姚英子举起刀刃端详片刻,摇摇头。张竹君这才松了一口气,抬起手掌,自嘲道:“我小时候听阿妈讲古,干将、莫邪铸剑十年不成,他们的女儿舍身跳下炉子才铸出神器,可见名剑须用血祭。这刀跟随我这么多年,到今天我才想起血祭,真是屈就它啦。”

    姚英子心疼道:“您快别讲话了一方三响,你包扎之前,敷抗毒粉了没有?”方三响两手一摊:“没有,硼酸早用光了,只有烧酒。”姚英子大急,伤口不敷硼酸,极容易导致化脓,怎么可以不敷?

    张竹君抬手劝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别责怪三响,要骂也是骂沈敦和。讲那么多大话,怎么物资却送不上来?”

    对于这种日常嘲讽,姚英子和方三响装作没听见,好说歹说把她哄去后屋休息。从后屋出来以后,姚英子小声抱怨道:“唉,张校长真是的,这个事情怎么好怪到沈会董头上,还不是因为军政府那些人乱来?”

    从汉阳撤退之后,战时总司令官黄兴主动请辞,宣布返回上海,再图北伐云云。结果没过两天,大都督黎元洪也离开武昌,跑到下游九十里外的葛店,如今城里只剩一个蒋翊武主持大局。这一系列变动,导致武昌城内人心惶惶。

    方三响归队之后一直郁郁寡欢,此时听到抱怨,眉宇间的郁结更深了。姚英子懊悔地拍了-下脑袋,正想着怎么转移话题,方三响却主动开口道:“今天军政府的公告说,江浙沪联军已占领了南京,整个江南尽归义军所有。英子,你不必气恼,各省援军正纷纷赶来,武昌只要自己多撑一撑,便不会垮掉。”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开篇对张竹君的手术刀描写详细,让读者意识到手术刀对医生的重要性,这与后文担心手术刀受损的情节相吻合。 B . 文中直接引用了富玛利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叮嘱,英文原句真实呈现了人物忠于所学,翻译句又进行了强调。 C . 敷毒粉、硼酸等医药用品的描写,武昌、汉阳、黎元洪、黄兴等真实名字的呈现,表明本文实乃对真实历史的记录。 D . 本文情节从张竹君医生做手术到她误伤自己,接着孙希前来救急,最后张医生伤无大碍,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2. (2) 文章末尾,作者通过人物对话简述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 )
      A . 张医生责怪沈敦和只知说大话,未及时输送物资,表明战时后勤人员拖延低效。 B . 姚英子认为物资匮乏另有原因,表明医疗人员对时局的认知不尽相同。 C . 战时总司令黄兴返回上海,大都督黎元洪离开武昌,证明军政府工作较为混乱。 D . 方三响分析了义军的作战形势,开导英子不必气恼,这仿佛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3. (3) 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大医”之“大”体现在何处。
    4. (4) 干将、莫邪铸剑十年不成,他们的女儿舍身跳下炉子才铸出神器,这是-段广为流传的故事。本文将名剑需用血来祭与张医生手术中不小心划伤自己的情节联系在一起,这有着怎样的用意?谈谈你的理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文言文阅读

    材料一:

    姚崇尝有子丧,十余日,政事委积,卢怀慎不能决,惶恐入谢于上。上曰:“朕以天下事委姚崇,以卿坐镇雅俗耳。”崇既出,须臾,裁决俱尽,颇有得色,顾谓紫微舍人齐浣曰:“余为相,可比何人?,浣未对,崇曰:“何如管晏?”浣曰:“管、晏之法虽不能施于后,犹能没身。公所为法,随复更之,似不及也。”崇曰:“然则竟如何?”浣曰:“公可谓救时之相耳。”崇喜,投笔曰:“救时之相,岂易得乎!”

    怀慎与崇同为相,自以才不及崇,每事推之,时人谓之“伴食宰相”。

    臣光曰:昔鲍叔之于管仲,子皮之于子产,皆位居其上,能知其贤而下之,授以国政,孔子美之曹参自谓不及萧何一遵其法无所变更汉业以成。夫不肖用事,为其僚者,爱身保禄而从之,不顾国家之安危,是诚罪人也。贤智用事,为其僚者,愚惑以乱其治,专固以分其权,媚嫉以毁其功,愎戾以窃其名,是亦亦罪人也。崇,唐之贤相,怀慎与之同心戮力,以济明皇太平之政,夫何罪哉!

    (取材于《资治通鉴》,有改动)

    材料二:

    唐卢怀慎,清慎贞素,不营资产。器用屋室,皆极俭陋。既贵,妻孥尚不免饥寒,而于故人亲戚散施甚厚。

    后为黄门监兼吏部尚书,卧病既久,宋璟、卢从愿常相与访焉。常器重璟及从愿,见之甚喜,留连永日,命设食。有蒸豆两瓯、菜数茎而已,此外偷然无办。因持二人手谓曰:“二公当出入为藩辅,圣上求理甚切,然享国岁久,近者稍倦于勤,当有小人乘此而进,君其志之。”不数日而终。疾既笃,因手疏荐宋璟、卢从愿、李杰、李朝隐。上览其表,益加悼惜。

    (取材于《明皇杂录》)

    1. (1)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曹参自谓A不及B萧何C一D遵其法E无所变更F汉业以成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其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谒告”在文中是请假的意思,姚崇为了给儿子办丧事请了十多天假。 B . “管晏”在文中指的是管仲和晏婴的并称,两人都是历史上的名相。 C . “固”在文中的意思是“固执(保位)”,与《离骚》中“固前圣之所厚”的“固”意思不相同。 D . “相与”在文中是“共同”的意思,与《赤壁赋》里的“相与枕藉乎舟中”的“相与”意思完全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姚崇请假为儿子办丧事,假满回来,很快就把积累的政事办完了,可见其理政的才能极高,深得皇上信任。 B . 齐浣认为姚崇作为宰相,比不上古代“管晏”那样的名相,是因为姚崇制订的法度总是随时更改,所以他只能算得上是一位“救时宰相”。 C . 卢怀慎不谋求钱产资财,他的住宅和家里的陈设用具都非常简陋,妻儿还经常挨饿受冻,所以他的亲朋好友经常慷慨地接济他们。 D . 司马光与“时人”的观点不-样,认为唐明皇的盛世基业,是姚崇和卢怀慎两人齐心协力的结果,对卢怀慎给予了肯定。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能知其贤而下之,授以国政,孔子美之。

      ②然享国岁久,近者稍倦于勤,当有小人乘此而进,君其志之。

    5. (5) 世人对卢怀慎褒贬不一,综合材料,你觉得卢怀慎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 4. 古代诗歌阅读

    过方城寻七叔祖旧题

    黄庭坚

    壮气南山若可排,今为野马与尘埃。

    清谈落笔一万字,白眼举觞三百杯。

    周鼎不酬康瓠价,豫章元是栋梁材。

    眷然挥涕方城路,冠盖当年向此来。

    [注]①七叔祖:黄注,黄庭坚的叔祖父。②康瓠:破瓦壶,多喻庸才。③豫章:大木,樟类乔木。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黄注力排南山的壮气豪情。 B . “野马”“尘埃”指游动的雾气,运用典故,叹息如今黄注的功业已烟消云散。 C . 五、六两句对仗工整,语句深沉蕴藉,表达诗人对黄注的怀才不遇感到愤懑。 D . 尾联描写了黄注因当年来方城的豪情壮志落空而只能挥泪离开的落寞悲伤。
    2. (2) 黄庭坚《登快阁》中的“青眼聊因美酒横”与本诗中的“白眼举觞三百杯”,都写到了“眼”,试简要分析这两句诗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 5. 名篇名句默写
    1. (1) 古代对人的称呼大有讲究,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一句以字称人,表其德行,表达词人对英雄豪杰的赞叹之情;“”一句以小名称人,从中可以读出京口百姓对于该人物的亲切与自豪之感。
    2. (2)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两句,写自己明白了虽然过去的错误无法挽回、未来的事情却还来得及重新安排的道理。
    3. (3)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深深地刻进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语言文字运用I

    网上流传一种说法,长时间特别是夜晚玩手机,会造成眼部黄斑疾病,如同患上了眼癌似的 , 完全无药可治。其实,黄斑变性的病理机制主要为眼部黄斑区结构的衰老性改变,通常是高龄退化的自然结果。诱发黄斑变性的原因还有很多种,包括眼部炎症、高血糖、吸烟等,____。此外,将黄斑变性称为“眼癌”也不准确。所谓“眼癌”,是指生长在眼部的恶性肿瘤,一般为遗传或自身基因突变引发的。“黑暗中玩手机会得眼癌”的说法有些耸人听闻,容易对人造成误导。

    不过,____,但沉溺于玩手机确实是个坏习惯,容易损害人体健康。①根据科学研究显示,②长期睡前玩手机可能会破坏人体免疫系统,③导致视力大幅减少;④长期玩手机也会使睡眠质量下降,⑤手机屏幕的光亮会影响褪黑素的分泌,⑥使我们在放下手机入睡后更多处在浅睡眠,⑦而不能进入深睡眠。因此,大家还是要学会合理使用手机,切莫沦为“手机控”。

    1. (1)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 (2) 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 7. 语言文字运用II

    (王熙凤)从里头绕进园子的便门来。只见:黄花满地,白柳横坡。小桥通若耶之溪,曲径接天台之路。石中清流滴滴 , 篱落飘香;树头红叶翩翩 , 疏林如画。西风乍紧,犹听莺啼;暖日常喧,又添蛩语。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之:近观西北,结三间临水之轩。笙簧盈座,别有幽情;罗绮穿林,倍添韵致。

    于是凤姐儿方移步前来。将转过来了一重山坡儿,见两三个婆子慌慌张张的走来,见凤姐儿,笑道:“我们奶奶见二奶奶不来,急的了不得,叫奴才们又来请奶奶来了。”凤姐儿说:“你们奶奶就是这样急脚鬼似的。

    1. (1) 文中有三个重叠形式“滴滴、翩翩、慌慌张张”,请简要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
    2. (2) 请分析文中画横线部分使用分号的理由。
    3. (3) 语言文字运用I和II中画波浪线部分,都使用了“似的”,说说二者表意上的不同。

      如同患上了“眼癌”似的。

      你们奶奶就是这样急脚鬼似的。

四、写作(60分)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年轻人学会了闭嘴和说话,懂得了礼尚往来就是成熟;也有人说,年轻人能够冷静、忍让和低调,且不轻言放弃就是成熟;还有人说,年轻人只有懂得为他人着想,接受不公平,明白.“吃亏是福”就是成熟……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