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三明市等5地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7月月...

更新时间:2023-08-22 浏览次数:29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strong>(</strong><strong>3</strong><strong>5</strong><strong>分</strong><strong>)</strong>
  • 1. 现代文阅读I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中历久弥新的璀璨瑰宝,也是中华民族完成国家想象与民族认同的重要脉络,更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体现在很多方面,如综合性、包容性、天下情怀等。综合性是指它产生于辽阔的中华大地,综合了水利农耕文明、草原游牧文明、商业文明等多种文化因素和特质,中华文明是世界古老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且常新的文明。包容性是指它具有博大的包容精神和包容能力,善于吸纳其他文明的有益成分,并进行融合创新发展。天下情怀是指以“天下”论人论事论理,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因此,我们有必要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

    扎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工作。适应媒体深度融合趋势,充分发挥社交平台、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的作用,培育一批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网红”品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应着中华民族形成的文化心理结构,具有易于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的天然优势,对人们良好道德品行、审美情怀的养成能够产生“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赋予它时代内涵,让它展现出时代风采,使其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统一。

    (摘编自陈秉公《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分》)

    材料二

    近日,由北方昆曲剧院创演的新编昆剧《曹雪芹》上演,该剧展现了别具一格、不同寻常的艺术样态,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在全剧的情节安排上,我们可见作者独具的艺术匠心:围绕曹雪芹的生命行旅与心态历程选取《红楼梦》中相关主要人物的命运轨迹,与之巧妙地相勾连叠合,在着力张扬曹雪芹的贫贱不移、不阿权贵、磊落襟怀、济世为民的精神追求与高尚人格的同时,表征了作家与作品间的生命肌理。

    另外,该剧试图寻求一种现代昆腔歌舞诗画的艺术样态。就全剧的艺术呈现而言,这显然与人们通常对昆曲的审美定式有别。该剧以“破圈”“跨界融合”之思维出发,强化了舞蹈、交响乐等艺术元素的融入。在力求凸显写意、传神、诗化特点的艺术中,大量运用古典舞的群舞形态,造境、抒情、过桥、联结、衔接贯通。与群舞相伴的是幕间唱、伴唱、合唱、群唱。交响乐队营造的厚重音境,也给人们一种强劲的现代歌舞剧的审美快感。

    半个多世纪以来,北方昆曲剧院始终坚持传承与创新,打磨了南、北昆之优秀折子戏二百余出,力求细致入微。精心打磨、上演《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西厢记》等经典。近年来,老、中两代艺术家相继谢世或退出舞台,一大批青年才俊接续而来,他们向南、北昆诸多名家拜师求艺,南北相融,才艺益隆。剧院在新创剧目的选择上,始终坚持与时代共振,与人们的审美需求相交汇。审美不仅包含着对艺术的认知,还包括对社会发展、时代精神的判断,这样才能不断推进艺术创新。创新首先得分清楚哪些是观众喜欢的、哪些是观众反感的。同其他剧种相较,昆剧最难于表现现实生活,而北昆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排演了《红霞》《飞夺泸定桥》《师生之情》;近年又排演了《陶然情》《林徽因》,以及外国民间故事剧《夕鹤》、现代寓言剧《偶人记》等,这些剧目在艺术样式和舞台呈现上与传统有很大差异,但都谨慎保持在剧种范式中。获得国内外广泛声誉的上下本昆曲《红楼梦》的成功,可以说是积淀了几十年守正创新经验之艺术结晶。

    《曹雪芹》可谓《红楼梦》的承续与延伸。这个创作团队,大都是风华正茂的青年。总导演兼编剧吴蓓、编剧王焱、导演罗静文,很了解中外戏剧、舞剧、音乐等多种艺术品类,总导演吴蓓在对全剧总体风格的把控与各类元素的交融、大框架与各局部的交织等方面也颇费苦心。他们将剧中曹雪芹与芳卿、贾宝玉与林黛玉两对恋人的悲欢离合,铺陈得浑然天成。

    此前曾担任过昆剧《续琵琶》《红楼梦》唱腔设计的著名昆曲作曲家王大元,在昆剧《曹雪芹》中设计运用了多种曲牌形式,南曲、北曲、南套、北套、南北合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剧中有一段[金钗十二行],这一设计参考了传统[十二红],让主人公曹雪芹和他笔下的宝玉联唱,取得了极佳的演出效果,受到观众的称赞。中规中矩的昆曲特色唱腔和以现代吟唱为主的念白相结合,是传统与现代的相得益彰,也是该剧在创新上的别出心裁。

    饰演曹雪芹的袁国良是昆剧名家计镇华的弟子,他对人物性格心态的体验与表现,悲悯而又旷达,演唱既保留其师韵致,更强化了刚劲挺拔、激越苍凉的北昆声腔特色。饰演芳卿的马靖、饰演贾宝玉的翁佳慧、饰演林黛玉的朱冰贞、饰演于叔度的张欢、饰演贾政的杨帆、饰演薛宝钗的王丽媛、饰演序曲女的张媛媛等,都是北方昆曲剧院的当家生、旦,可谓群星灿烂。舞美、灯光、音响、服饰、造型等各称其职,陪衬合体。

    昆曲之美的核心是“有声必歌,无动不舞”。现代昆曲怎样歌?如何舞?这只能通过艺术实践来回答。总体来看,北昆新创演的《曹雪芹》,是一次成功的艺术创新实践,尽管非完美无缺,有待继续加工提升,但体现了北昆人的一种担当、一种精神。

    (摘编自王蕴明《从“破圈”到“跨界融合”》)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以“天下”论人论事论理,并善于吸纳其他文明的有益成分;中华文明是世界古老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且常新的文明。 B . 扎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赋予它时代内涵,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时代风采,使其与当下的时代精神相契合。 C . 相对而言,昆剧最难于表现现实生活,但北昆几十年守正创新,排演了大量中外新创剧目,不过还是都谨慎保持在剧种范式中。 D . 昆剧《曹雪芹》取得极佳的效果,受到观众的称赞,都是因为王大元从传统[十二红]中获得灵感,在剧中设计了[金钗十二行]。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提出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命题,材料二以《曹雪芹》和《红楼梦》为例重点强调昆剧要强化舞蹈、交响乐队的融入。 B . 新编昆剧《曹雪芹》大量运用古典舞的群舞形态;而交响乐队所营造的厚重音境,能够给人们带来-种强劲的现代歌舞剧的审美快感。 C . 谱曲不落俗套,演员可谓群星灿烂,舞美、灯光、音响、服饰、造型等各称其职,陪衬合体,这些都有利于昆剧《曹雪芹》的成功上演。 D . 整体上说,北昆新创演的《曹雪芹》,是一次成功的艺术创新实践,虽然还有待继续加工提升,但体现了北昆人的一种担当、一种精神。
    3. (3) 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 “方圆之境——湖南博物院藏铜镜展”甄选两百多面形态各异、风格精绝的院藏铜镜,展示出铜镜延续数千年的旺盛生命力。 B . “山东手造·崂山非遗体验中心”展示了崂山剪纸、掐丝珐琅、活字印刷、杯子泥塑、王哥庄手工大馒头等传统技艺。 C . 在正定古城的花会上,古老技术传承人郭建兵多次表演正定高照,但正定高照技艺性强,危险大,导致了正定高照后继乏人。 D . 大型歌舞集锦《云南映象》将云南原创乡土歌舞与民族舞重新整合,并加些现代服饰等,充满古朴与新意,再创了神话般浓郁的云南民族风情。
    4. (4) 请结合材料一第二段、第三段内容对下面的文化现象加以分析。

      某短视频平台民乐主播李佳佳本是传统乐器长笛的表演者,拥有二十余年表演经验。她在从事直播的两年中,带着竹笛走遍了大江南北做户外直播。在故宫太和殿前的广场上吹《江山无限》,在长江三峡人家风景区的竹筏上吹《山歌好比春江水》,在玉龙雪山的观景台上吹《雪落下的声音》,获得了230粉丝的打赏。事实上,在她从事直播前,很多人都不了解竹笛。

    5. (5) 新编昆剧《曹雪芹》是--次成功的艺术创新实践,我们能从中得到关于现代戏曲创新的哪些启发?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 2. 现代文阅读II

     贾芸谋差【注】

    ①那天已是掌灯时候,贾芸吃了饭收拾歇息,一宿无话。次日一早起来,洗了脸,便出南门,大香铺里买了冰麝,便往荣国府来。打听贾琏出了门,贾芸便往后面来。到贾琏院门前,只见几个小厮拿着大高笤帚在那里扫院子呢。忽见周瑞家的从门里出来叫小厮们:“先别扫,奶奶出来了。”贾芸忙上前笑问:“二婶婶那去?”周瑞家的道:“老太太叫,想必是裁什么尺头。”

    ②正说着,只见一群人簇着凤姐出来了。贾芸深知凤姐是喜奉承尚排场的,忙把手逼着,恭恭敬敬抢上来请安。凤姐连正眼也不看,仍往前走着,只问他母亲好,“怎么不来我们这里逛逛?”贾芸道:“只是身上不大好,倒时常记挂着婶子,要来瞧瞧,又不能来。”凤姐笑道:“可是会撒谎,不是我提起他来,你就不说他想我了。”贾芸笑道:“侄儿不怕雷打了,就敢在长辈前撒谎。昨儿晚上还提起婶子来,说婶子身子生的单弱,事情又多,亏婶子好大精神,竟料理的周周全全;要是差一点儿的,早累的不知怎么样呢。”

    ③凤姐听了满脸是笑,不由的便止了步,问道:“怎么好好的你娘儿们在背地里嚼起我来?”贾芸道:“有个原故,只因我有个朋友,家里有几个钱,现开香铺。只因他身上捐着个通判,前儿选了云南不知那一处,连家眷一齐去,把这香铺也不在这里开了。便把帐物攒了一攒,该给人的给人,该贱发的贱发了,像这细贵的货,都分着送与亲朋。他就一共送了我些冰片、麝香。我就和我母亲商量,若要转卖,不但卖不出原价来,而且谁家拿这些银子买这个作什么,便是很有钱的大家子,也不过使个几分几钱就挺折腰了;若说送人,也没个人配使这些,倒叫他一文不值半文转卖了。因此我就想起婶子来。往年间我还见婶子大包的银子买这些东西呢,别说今年贵妃宫中,就是这个端阳节下,不用说这些香料自然是比往常加上十倍去的。因此想来想去,只孝顺婶子一个人才合式,方不算糟蹋这东西。”一边说,一边将一个锦匣举起来。

    ④凤姐正是要办端阳的节礼,采买香料药饵的时节,忽见贾芸如此一来,听这一篇话,心下又是得意又是欢喜,便命丰儿:“接过芸哥儿的来,送了家去,交给平儿。”因又说道:“看着你这样知好歹,怪道你叔叔常提你,说你说话儿也明白,心里有见识。”贾芸听这话入了港,便打进一步来,故意问道:“原来叔叔也曾提我的?”凤姐见问,才要告诉他与他管事情的那话,便忙又止住,心下想道:“我如今要告诉他那话,倒叫他看着我见不得东西似的,为得了这点子香,就混许他管事了。今儿先别提起这事。”想毕,便把派他监种花木工程的事都隐瞒的一字不提,随口说了两句淡话,便往贾母那里去了。贾芸也不好提的,只得回来。

    ⑤那贾芸一径回家。至次日来至大门前,可巧遇见凤姐往那边去请安,才上了车,见贾芸来,便命人唤住,隔窗子笑道:“芸儿,你竟有胆子在我的跟前弄鬼。怪道你送东西给我,原来你有事求我。昨儿你叔叔才告诉我说你求他。”贾芸笑道:“求叔叔这事,婶子休提,我昨儿正后悔呢。早知这样,我竟一起头求婶子,这会子也早完了。谁承望叔叔竟不能的。”凤姐笑道:“怪道你那里没成儿,昨儿又来寻我。”贾芸道:“婶子辜负了我的孝心,我并没有这个意思。若有这个意思,昨儿还不求婶子。如今婶子既知道了,我倒要把叔叔丢下,少不得求婶子好歹疼我一点儿。”

    ⑥凤姐冷笑道:“你们要拣远路儿走,叫我也难说。早告诉我一声儿,有什么不成的,多大点子事,耽误到这会子。那园子里还要种花,我只想不出一个人来,你早来不早完了。”贾芸笑道:“既这样,婶子明儿就派我罢。”凤姐半晌道:“这个我看着不大好。等明年正月里烟火灯烛那个大宗儿下来,再派你罢。”贾芸道:“好婶子,先把这个派了我罢。果然这个办的好,再派我那个。”凤姐笑道:“你倒会拉长线儿。罢了,要不是你叔叔说,我不管你的事。我也不过吃了饭就过来,你到午错的时候来领银子,后儿就进去种树。”说毕,令人驾起香车,一径去了。

    ⑦贾芸喜不自禁,来至绮霰斋打听宝玉,谁知宝玉一早便往北静王府里去了。贾芸便呆呆的坐到晌午,打听凤姐回来,便写个领票来领对牌。至院外,命人通报了,彩明走了出来,单要了领票进去,批了银数年月,一并连对牌交与了贾芸。贾芸接了,看那批上银数批了二百两,心中喜不自禁,翻身走到银库上,交与收牌票的,领了银子。回家告诉母亲,自是母子俱各欢喜。次日一个五鼓,贾芸先找了倪二,将前银按数还他。那倪二见贾芸有了银子,他便按数收回,不在话下。这里贾芸又拿了五十两,出西门找到花儿匠方椿家里去买树,不在话下。

    【注】本文节选自《红楼梦》第二十四回《醉金刚轻财尚义侠 痴女儿遗帕惹相思》,题目为编者所加。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贾芸谋差,起初求的是贾琏,以至最后受到凤姐的嘲笑“你们要拣远路儿走,叫我也难说。早告诉我一声儿,有什么不成的,多大点子事,耽误到这会子。”而贾芸的回答,不仅反映了其为人处世的经验,而且也体现了人生经历的艰涩。 B . 贾芸上前请安,凤姐“连正眼也不看,仍往前走着”,是因为她急着去贾母处,加上身边簇拥的人太多,根本无暇顾及贾芸。 C . 贾芸特意花钱买冰麝,却声称是朋友所送,这样说既可以适度掩饰送礼谋差的强烈意图,更容易让凤姐接受,也使自己避免尴尬。 D . 凤姐“心下又是得意又是欢喜”,得意的是贾芸的奉承之词彰显了自己的尊崇身份,欢喜的是贾芸所送礼品恰是自己所需之物。
    2.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开篇写小厮洒扫被叫停和周瑞家的关于“裁尺头”的对话,看似闲笔,实则为凤姐的出场做铺垫,彰显她在府中非同一般的地位。 B . 凤姐接受了冰麝,却只字不提派贾芸监种花木工程之事,这一细节在有力表现凤姐性格特点的同时,也大大增强了故事情节的曲折性。 C . 选文语言描写颇有兴味,贾芸与凤姐对话中的表层意思与他们真实内心巧妙错位,展现了人物丰富的心理活动,使人物形象更具张力。 D . 选文部分贾琏虽未出场,却在贾芸谋事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缓冲作用,无论是凤姐还是贾芸,都在借贾琏来遮掩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3. (3) 请根据选文内容,简要概括凤姐的形象特点。
    4. (4) 贾芸是如何与凤姐沟通并最终谋差成功的?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strong><strong>(</strong><strong>3</strong><strong>5</strong><strong>分</strong><strong>)</strong><strong> </strong>
  • 3. /strong>.文言文阅读

    元年,太宗谓侍臣曰:“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谏议大夫王珪对曰:“臣闻木从绳则正,君从谏则圣。是故古者圣主必有争臣七人,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陛下开圣 , 纳刍荛,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其狂瞽。”宗称善,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有所开说,必虚己纳之。

    贞观三年,太宗谓司空裴寂曰:“有上书奏事,条数甚多,朕总黏之屋壁,出入观省。所以孜孜不倦者,欲尽臣下之情。每一思政理,或三更方寝。亦望公辈用心不倦,以副朕怀也。”

    贞观十五年,太宗问魏征曰:“比来朝臣都不论事,何也?”征对曰:“陛下虚心采纳,诚宜有言者。然古人云:‘未信而谏,则以为谤己;信而不谏,则谓之尸禄。’但人之才器,各有不同:懦弱之人,怀忠直而不能言;疏远之人,恐不信而不得言;怀禄之人,虑不便身而不敢言。所以相与缄默,俯仰过日。”太宗曰:“诚如卿言。朕每思之,人臣欲谏,辄惧死亡之祸。与夫赴鼎镬,冒白刃,亦何异哉!故忠贞之臣,非不欲竭诚,竭诚者乃是极难,所以禹拜昌言,岂不为此也?朕今开怀抱,纳谏诤,卿等无劳怖惧,遂不极言。

    贞观十七年,太宗问议大夫褚遂良曰:“昔舜造漆器,禹雕其俎,当时谏者十有余人。食器之间,何须苦谏?”遂良对曰:“雕琢害农事,纂组伤女工。首创奢淫,危亡之渐。漆器不已,必金为之。金器不已,必玉为之。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太宗曰:“卿言是矣。朕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比见前史,或有人臣谏事,遂答云‘业已为之’,或道‘业已许之’,竟不为停改。此则危亡之祸,可反手而待也。”

    (节选自《贞观政要·求谏》)

    1. (1)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朕虽不明 A 幸诸公 B 数相匡救 C 冀凭直言 D 鲠议 E 致天下 F 太平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贞观,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以作为表示年份)。 B . “陛下开圣虑”与《谏太宗十思疏》中“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中的“虑”意思不同 C . “比有上书奏事”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比及三年”的“比”意思相同。 D . 谏议大夫,秦时为郎中令之属官,掌论议谏,旧时称规劝君主、尊长,使之改正错误。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唐太宗认为只有君主正直,大臣忠直相处共事,才能将国家治理好。他希望臣下刚直,协助自己治理国家。 B . 唐太宗接受谏议大夫王珪的建议,让谏官跟着宰相入宫商量处理国家大事,对臣下的意见他一定虚心采纳。 C . 魏征为唐太宗分析了大臣们因为存在不能进谏、不敢进谏、无法进谏的情况,因此导致大臣们都不议论政事。 D . 褚遂良认为谏诤之臣一定要在事情的开端就进行劝谏,如果事情做完了,劝谏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了。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太宗称善,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

      ②朕今开怀抱,纳谏诤,卿等无劳怖惧,遂不极言。

    5. (5) 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原文简要概括。
  • 4. 古代诗歌阅读

    崇徽公主手痕

    (宋)欧阳修

    故乡飞鸟尚啁啾,

    何况悲笳出塞愁。

    青冢埋魂知不返,

    翠崖遗迹为谁留?

    玉颜自古为身累,

    肉食何人与国谋?

    行路至今空叹息,

    岩花涧草自春秋。

    【注】传说唐崇徽公主远嫁回鹘时,路经今山西灵石,以手掌托石壁,遂有手痕。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远嫁时便知一去难返,故托壁留痕让国人记住自己,“手痕”突出公主对故国的眷恋。 B . “玉颜”一联对仗工整,议论深切,诗人从政治的角度揭示崇徽公主远嫁悲剧的原因。 C . 诗末以景作结,描写岩花野草年复一年,花开花落的景象,以无情衬有情,意味深长。 D . 本诗善用对比手法,如“玉颜”身累与“肉食”不谋,“行路”空叹息与花草自春秋。
    2. (2) 结合全诗,概括诗人思想情感的变化过程。
  • 5. 名篇名句默写
    1. (1) 姚鼐在《登泰山记》中正面描写日出时的色彩与动态的句子是“”。
    2. (2)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借景抒情,抒发物是人非的悲叹之情的诗句是“”。
    3. (3) 古人常用“舟”抒发情怀,或怀才不遇,或兴致悠远,或孤独漂泊等,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strong><strong>20</strong><strong>分)</strong>
  • 6. 语言文字运用Ⅰ

    “昼器已云极,宵漏自此长。”夏至是一年中的第十个节气,每年从6月21日(或22日)开始,至7月7日(或8日)结束。夏至是天地之间阳极转阴之时,阳气强盛到极点,____,阴气也从这一天开始滋长。夏至过后就开启了盛夏模式,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来到。

    夏至节气自古就有多种民俗。夏至时正值麦收,①因为自古便有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②以祈求消灾年丰。③比如有的地方举办隆重的“过夏麦”,④就是古代“夏祭”活动的遗存。在民间,⑤夏至日妇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物品,⑥例如包含生风、散体热、防痱子的意思。在古时宫廷,⑦皇家还会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⑧民间也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风俗,⑨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⑩甚至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夏季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饮食宜清淡,要多吃杂粮,多吃苦味和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西红柿,苦瓜等。另外,夏季炎热,容易使人心烦气躁,还要____ ,保持神清气和、心胸开阔、精神饱满。

    1. (1)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 (2) 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 7. 语言文字运用Ⅱ

    在“植树娘子军纪念馆”徜徉,我心疼于陶凤娇们二十多年肩挑手提超乎常人的辛苦。每年七月到九月,是她们最为忙碌的时候。她们必须在早上四五点钟开始起床,戴上斗笠,蒙着面纱,挑着四十棵每棵三斤多重营养袋的树苗共一百三十斤左右的担子,再带上十多斤的淡水和白天的口粮走向沙地。

    她们的仇敌是沙子。她们要制服这个敌人。可是敌人哪有那么容易束手就擒的?趁着她们不停地在沙地上行走,沙子就会与她们的汗水混在一起,进入衣服内,攻击皮肤。要不了多久,她们的身体就会因沙子的摩擦破皮,继而引起红肿、发炎……为了对付沙子,她们经常在无人的地方集体赤身裸体,直到快回到近人烟处才再把衣服穿上。

    我无端地想起了鲁迅先生的言辞: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这样的言辞,带有明显的启蒙气质革命意味,似乎并不适合她们。可是,没有什么言辞,比这两句话更适合她们的了。

    1. (1) 文中“四十棵”“三斤多”、“一百三十斤”、“十多斤”、“蒙、挑、带、走”语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2. (2) 对文学作品来说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有很好的表达效果。在文中找出,分析其中修辞手法的作用。
    3. (3) 文章最后说鲁迅先生的言辞“似乎并不适合她们”,又说“没有什么言辞,比这两句话更适合她们的了”,如何理解这种矛盾?
四、写作(</strong><strong>60</strong><strong>分)</strong>&nbsp;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某同学认为林黛玉多愁善感,他找到了“黛玉葬花”等情节作为证据;

    某人认为《红楼梦》是乾隆组织文人写作的,她提供的理由之一是“大观园”的名称来自乾隆所写的“燕台大观”;

    某人讨厌薛宝钗,他设想宝钗的结局是嫁给贾雨村,他找到的证据是贾雨村曾吟诵过“钗于奁内待时飞”的句子

    (注:贾雨村字时飞)。

    以上“提出观点,寻找证据”的做法在社会生活中也很常见,请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认识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