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重点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语...

更新时间:2023-08-08 浏览次数:20 类型: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3.0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微观经济是整个社会经济的基础,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提高微观层次的经济发展质量。首先,生产经营者要确保产品和服务符合法律法规提出的质量要求,并且能够满足消费者的质量需求。 1993年,我国颁布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并于2000年、2009年两次进行修改,为我国产品质量控制提供了法律制度保障。生产经营者努力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微观基础。其次,生产经营者要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生产和服务的效率和效益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最后,要积极鼓励创新创业。勇于创新、自主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将微观创新创业小溪汇聚成全社会高质量发展大河的必由之路。 

    宏观经济状况体现一个国家经济的总体水平。在新时代,只有实现宏观层次的高质量发展,才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宏观层次的高质量发展,主要应抓好以下几方面:第一,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和保持总体经济的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正视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特别是发展质量和效益不够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升、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等问题,努力寻求解决之道。第二,提高总体经济的投入产出效益,把各项成本特别是各层次的管理成本切实降下来。重点是通过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和行政管理成本。第三,在宏观经济管理方面,进一步增强对可能发生的市场风险、外部风险特别是金融风险等各类经济风险的预判和识别能力,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风险形成,化解风险冲击或减缓风险影响。第四,进一步提高应对经济领域重大突发事件特别是外部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能力主要包括:物质能力如应对能源、粮食、外汇储备等方面突发事件的能力,政策反应能力如信息搜集处理能力、突发事件预案储备等。在对风险的预判、识别以及重大突发事件应对方面,宏观调控水平是国家总体经济发展质量的一个重要体现。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必须落实到社会民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上。这主要表现在:第一,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能够满足全体居民的需要。第二,能够创造较为充分的就业机会,形成基本合理的收入分配体制机制,使居民总体收入稳定提高,中等收入群体不断壮大,基本消除贫困。第三,社会风气积极向上,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人们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社会氛围公平、公正、民主、和谐。第四,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生态环境得到充分保护,居民生活环境美好宜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节选自2018年第14期《新华文摘》)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 . 要想使我国经济取得高质量的发展,不管何时,我们都要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内在要求。 B . 高质量发展是建成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基础,是一个需要不懈努力的过程。 C . 要想实现我国经济宏观层次的高质量发展,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应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D . 我们要高度重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 . 文中列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颁布、修改情况,意在证明法律法规对提高微观经济发展质量的作用。 B . 文章主要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手法,突出强调了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C . 文章论证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微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宏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社会民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D . 文章在论证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时谈到,高质量发展有若科学的理论概括和发展要求,最终目的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 . 作者在微观层次的高质量发展中谈到,提高生产和服务的效率和效益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B . 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升、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等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是我们当下要克服的重点。 C . 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可以落实到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产品,就业机会,社会风气,绿色发展理念等社会民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上。 D .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迟到

    马兰莲

    孟飞的桌子上摆放着好几个闹钟,可他上班总是迟到。 

    早上,一个闹钟响了,孟飞把头钻进被子里。又一个闹钟响了,孟飞摁掉声音。又一个闹钟响了。孟飞掀掉被子,伸了个懒腰,抬头看了看表,要迟到了。他一骨碌爬起来,随便擦了两把脸,急匆匆出门了。 

    出了小区,公交车过来了。孟飞跳上车,乘客已经坐满了,过道里也站得水泄不通。他挤过去站在后门口。 

    车走了两站停下了,孟飞准备下车。—个几岁的小男孩挤过来,冲他笑了,孟飞也笑了,两人一起跳下车。 

    孟飞突然想起昨晚打印的资料,还摆放在电脑边,他想给母亲打个电话,别给他弄乱了。一摸口袋,手机呢?忘带了吗?他明明记得装在上衣口袋里的。是不是刚才…… 

    孟飞心里一惊。回头一看,那个男孩慌里慌张地走着,还不时地朝后张望。小偷,站住。孟飞大喝一声。 

    小男孩听到喊声,撒腿就跑。孟飞紧追在后面。跑过一条街,孟飞拐进一条巷子,从前面截住了他。 

    小男孩回头见没人追来,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一抬头,发现孟飞站在前面,急忙转身又想跑。孟飞跑过去从后衣领上抓住他说:往哪儿跑? 

    小男孩气喘吁吁地蹲在地上,央求道:叔叔,手机给你。求求你,别把我送到派出所。 

    孟飞接过手机,厉声呵斥道:说,叫什么名字?做过几次案了? 

    小男孩泪眼巴巴地望着孟飞,怯怯地说:我叫小东。叔叔,我没偷过东西。我已经好几天没吃过一顿像样的饭了,我想找点饭钱。 

    你爸妈呢?孟飞盯着他的眼睛问。 

    小男孩低着头不说话,只是一个劲地抽泣着。 

    不说是吧?不说我送你去派出所。孟飞说着,拉起他就走。 

    叔叔,我说,我说。我爸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是爷爷奶奶带我长大的。小男孩哭着说。 

    那你爷爷奶奶呢?孟非紧追着问。 

    爷爷去世了一年多了,奶奶前段时间也走了。小男孩哭得更伤心了。 

    孟飞看着他楚楚可怜的样子,拉他起来说:跟我走。 

    叔叔,你要带我去哪里?不要把我送到派出所。小东擦掉眼泪,惊恐地看着孟飞。 

    想得美,派出所是你家,你想进就能进?孟飞拉着小东回到自己家。 

    母亲见他带着个孩子回来,惊奇地问:这是谁家的孩子? 

    孟飞把小东拉到母亲跟前说:妈,我同事的孩子。他爸妈出国了,您帮忙照顾一下,让他在我们家住两年。 

    母亲看着小东,兴奋地说:好呀!正好给我做个伴。 

    回到单位,正在开晨会。孟飞悄悄地溜到墙角,找了个空位坐下了。 

    经理从眼镜上面,狠狠地剜了他一眼。 

    晚上回家,孟飞把前一晚没整理完的资料补充完整,装在文件袋里。然后,打了个哈欠,一看时间,已是凌晨两点多了。 

    刚眯了一会,闹钟又依次响起来了。孟飞用被子捂住头,躺了一会,便一骨碌爬起来,洗漱完,拿着文件夹出门了。 

    出了小区门,等车的人很多,孟飞站在后面伸长脖子张望。公交车还没来,他想不如跑过去,反正离单位也不远,就当是晨练了。 

    孟飞沿着路边的花圃,朝单位一路小跑。跑了差不多一站路,街边的一棵大树下,一位老大爷正在练太极拳。老人伸展双臂,动作轻灵,如展翅的雄鹰。孟飞看得入神,竟一时走眼,一头撞在树上,差点跌倒。他再看老人,竟然蜷缩着躺在地上。孟飞赶紧跑过去问道:老人家,您怎么了? 

    老人的手哆嗦着伸向衣服口袋。孟飞一看,口袋里是一瓶药,他赶紧给老人喂了一颗,然后拨打了 120,把老人送到医院。 

    老人的病情稳定了,很快他的家人也赶来了。孟飞急匆匆回到单位,经理正在找他,见他慌慌张张的样子,说:明天你不用来了。 

    经理,您听我说。孟飞恳切地请求道。 

    经理低着头做事,没有搭理他。 

    孟飞无趣地放下资料,回到自己办公室,沮丧地收拾好东西。经理微笑着进来说:小孟,明天你去分公司掌管业务。 

    孟飞吃惊地瞪大眼睛:经理,您说什么? 

    经理说:我让你掌管分公司业务,怎么,你不愿意? 

    孟飞腼腆地挠着头说:不,不,经理,以后我再也不会迟到了。 

    (选自《山水神韵》,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 . 好几个闹钟提醒却为何总是迟到?小说开头造成悬念,引起兴趣。在叙述角度选取上,本文采用第三人称交代事情原委,使小说所述之事更具客观性。 B . 在情节处理方面,作者截取“捉小偷”和“救助老人”两个生活镜头,交代孟飞“迟到”的真正原因,展现人物精神风貌,为结尾情节的突转做铺垫。 C . 小说结尾写孟飞因屡屡“迟到”被开除,经理用让他掌管分公司业务的方式巧妙引导教育,使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坚决保证以后“再也不会迟到了”。 D . 小说紧紧围绕“迟到”事件展开情节,“捉小偷”“救助老人”“开除事件”三个镜头衔接紧密,过渡自然,水到渠成地完成情节的转变,揭示了小说主题。
    2. (2) 孟飞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小说主要情节简要分析概括。
    3. (3) 小说以“孟飞腼腆地挠着头说:不,不,经理,以后我再也不会迟到了”作结,戛然而止,含蓄隽永,耐人寻味,请简要分析其产生的艺术效果。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雪地上的天竺葵

    [俄罗斯]维克托•阿斯塔菲耶夫在简陋的农家小屋里,一个酗酒成性的庄稼汉在大吵大闹。他妻子好言相相劝,想让他安静下来。他老拳一挥把妻子打到过道上,吓得孩子们四散跑开了。醉汉开始寻找能打碎的东西,可是,屋子里的家什都已被打破砸烂了。 

    庄稼汉怒气难平。 

    忽然他看到窗台上摆放着天竺葵。天竺葵栽种在一个破铁锅里。由于常常忘记浇水,天竺葵靠根部的叶子已经发黑、萎蔫、脱落了。尽管这样,天竺葵还是使出浑身气力活下来,而且还开了花。是一花独数,开在叶子的根茎部分。夜里,近窗户的叶子冻在玻璃上了,炉火烧旺后,它们又渐渐暖和过来。 

    庄稼汉蹿到窗台前,抓起破铁锅向窗外扔出去,天竺葵连同培育它的土壤一起散落在雪地上。庄稼汉终于安静下来,香香沉沉地睡着了。 

    整整一夜,天竺葵快活地活着,它没有被冻死。拂晓时分纷纷扬扬飘落起雪花,可怜的天竺葵被白雪覆盖。 

    白天,庄稼汉找了一块胶合板,想把他昨天砸坏的玻璃挡上,这时他看见了那株天竺葵,它在雪地上黯然神伤。庄稼汉觉得花儿酷似一滴鲜血,他停下了手里的活,呆立窗外。 

    雪花随着寒风飘舞,不住地摧残着天竺葵,它渐渐消失了。庄稼汉认为天竺葵在白雪覆盖之下也许会更好些、更安静些、更温暖些,不会像在小屋里那么委屈、憋闷。 

    不久春回大地。窗外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江成一条条小溪流向四面八方。奔流的雪水把天竺葵的根茎和湿漉漉、黑乎乎的小花送到了峡谷。天竺葵的根部并没有枯死,根须扎进了土壤中,天竺葵重又复活、开始生长了。在峡谷里,天竺葵长出两片新叶,正在崭露头角,不幸的是,山羊正巧在那里觅食,两片鲜嫩的叶子被山羊一口吃掉了。 

    天竺葵的根须还残留在土里,它再次蓄足了全部力气,又萌发出嫩芽。不巧那里开始破土动工,进行工程建设。庞大的推土机开来了,推土机把土里的根连同新生的嫩芽一起铲了起来,装上了卡车,运到河畔深谷,把土和天竺葵一起卸掉了。 

    天竺葵在疏松的土堆中不住地晃动、挣扎,渴望着在新地方获得新生。怎奈倾倒在它上面的土愈来愈多,它被埋得愈来愈深。它再也无力展叶、开花了。根须也在土里被压得实实在在的,失去了活力和生机。天竺葵,还有木屑、垃圾、铲起的杂草都混合在土堆当中,逐渐发霉腐烂。 

    农家小屋主妇把那只破铁锅捡了回来,载种上西红柿秧苗。庄稼汉如同以往那样酗酒,每次拿到工钱后都会喝得酩酊大醉,啰唣不休。仍旧是东寻西找,找到可以砸碎的东西便向窗外扔出去。不过, 他再也没有碰那只栽种着西红柿的破铁锅。 

    (选自2017年第21期《微型小说选刊》)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 . 小说没有对农家小屋进行细致的描写,只用一个“简陋”就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和庄稼汉日子的贫寒与困苦。 B . 庄稼汉殴打妻子,砸碎东西,连窗台上破铁锅里的天竺葵也不能幸免,说明庄稼汉酗酒成性,没有家庭责任感。 C . 小说花了大量笔墨描写天竺葵,它在遭逢缺水受冻、散落雪地、置身峡谷、被吃叶子等厄运时依旧顽强地生长。 D . 小说中的破铁锅、大雪、峡谷、山羊、推土机等群体意象,象征着底层人们恶劣的生存环境和艰难的社会生活。
    2. (2) “雪地上的天竺葵”这个标题有着丰富的含意。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 (3) “他再也没有碰那只栽种着西红柿的破铁锅。”这个结尾耐人寻味。请简要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2.0分)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段永,字永宾,其先辽西石城人。曾祖愄,仕魏,黄龙镇将,因徙高陆之河阳焉。永幼有志操,  称之。魏正光末,六镇扰乱,遂携乡里老幼,避地中山。后赴洛阳。拜殿中将军,稍迁平东将军,封沃阳县伯,邑五百户。青州州人崔社客举兵反,永讨平之。进爵为候,除左光禄大夫时,有贼魁元伯生,率数百骑,西自崤、潼,东至巩、洛,屠陷坞壁,所在为患。魏孝武遣京畿大都督匹娄昭讨之,昭请以五千人行。永进曰:“此贼既无城栅, 唯以寇抄为资,安则蚁聚,穷则鸟散,取之在速,不在众也。若星驰电发,出其不虞,精骑五百,自足平殄。若征兵而后往,彼必远窜,虽有大众,无所用之。” 帝然其计于是命永代昭以五百骑讨之永觇知所在倍道兼进逐破平之帝西迁,永时不及从。大统初,乃结宗人,潜谋归款。密与都督赵业等袭斩西中郎将慕容显和,传首京师。以功别封昌平县子,邑三百户,除北徐州刺史,从擒窦泰,复弘农,破沙苑,并有战功,进爵为公,河桥之役,永力战先登,授南汾州刺史。累迁大都督、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驃骑大将军、开府仪三司,赐姓尔绵氏。魏  元年,授恒州刺史。于时朝贵多其部人,谒永之日,冠盖盈路。当时荣之。孝闵帝   , 进爵广城郡公。入为工部中大夫,迁军司马。保定四年,拜大将军。 永历任内外,所在颇有声称。轻财好士,朝野以此重焉。前后累增凡三千九百户。天和四年,授小司寇。寻为右二军   , 率兵北道讲武。遇疾,卒于贺葛城,年六十八。丧还,高祖亲临。赠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同华等五洲刺史,谥曰基。 

    (选自《周书•列传第二十入》)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 . 帝然其计/于是命水/代昭以五百骑讨之/永觇知所在/倍道兼进/遂破平之/ B . 帝然其计/于是命永代昭/以五百骑讨之/永觇知所在/倍道兼进/遂破平之/ C . 帝然其计/于是命永/代昭以五百骑讨之/永觇知/所在倍道兼进/遂破平之/ D . 帝然其计/于是命永代昭/以五百骑讨之/永觇知/所在倍道兼进/遂破平之/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 . “闾里”与“国宅”相对。前者者是一般平民居住的地方。后者指王公贵族和朝廷重臣居住的地方,文中的“闾里”指当地平民。 B . “废帝”是庙号。庙号有褒有贬,如古代很多昏庸的皇帝被废除,死后因要进入祖庙,于是称他为废帝,明明显带有贬义 C . 践阼,本义是指走上阼阶主位。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因此,文中的“践阼”指皇帝即位、登基。 D . “总管”是古代官名,为地方高级军政长官、军事长官或管理专门事务的行政长官的职称。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 . 段永爱护乡邻。魏正光末年,六镇发生了动乱,威胁到了乡亲们的安全,他于是携带老幼,前往山中避难 B . 段水屡立战功。他讨伐平定了青州人崔社客的反叛,灭掉以元伯生为首领的盗贼,还收复了弘农,攻破了沙苑 C . 段永忠心爱国。皇帝西迁后,他联络宗族中人,暗中谋划归附,与赵业等新杀西中郎将慕容显和,并将其首级送往京师。 D . 段永交游广泛。当时的贤士前来拜访他,车子塞满了去他家的道路,当时的人们也都认为段永很荣耀。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唯以寇抄为资,安则蚁聚,穷则鸟散,取之在速,不在众也。 

      ②永历任内外,所在颇有声称。轻财好士,朝野以此重焉。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2小题,共7.0分)
  • 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鹧鸪天•徐衡仲惠琴,不受

    辛弃疾

    千丈阴崖百丈溪,孤桐枝上凤偏宜。玉音落落虽难合,横理庚庚定自奇。

    人散后,月明诗,试弹《幽愤》泪空垂。不如却付骚人手,留和《南风》解愠诗。

    【注】①此词作于淳熙十一年,辛弃疾退居带湖赋闲的第三个年头。②舜作《五弦琴歌》曰:“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____ 
      A . 上阕“千丈”句,写凤凰栖息的梧桐孤危的生长环境,意在突出琴的不凡。 B . 上阕“玉音”“横理”两句,描写琴声高卓不合流俗,琴身断纹横理高古名贵。 C . 下阕“人散后”三句,描写作者月下试弹的琴声让退居赋闲的自己泪流不止。 D . 下阕“不如”两句,借“南风”解愠的典故,重在劝勉友人多做有益百姓的事。
    2. (2) 这首词借“琴”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四、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
  • 6. 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劝学》中,荀子认为学习贵在持之以恒,蚯蚓能够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在于用心专一;而螃蟹却只能寄身蛇鳝之穴,在于“”。
    2. (2) 李白在《蜀道难》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 “”。
    3. (3) 在《春望》中,诗人通过刻画自己形象,表达忧国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五、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13.0分)
  • 7.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心理学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①,人们往往记不清自己曾经做过的不道德或让人不愉快的事。然而奇怪的是,如果是其他人做的事,②,都不会影响回忆的清晰度。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有道德的,因此那些曾经做过的不好的事就成了否定自己的证据。③,是一种保护性的行为,让我们能保持原来的生活状态。

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0分)
  • 8. (2016高三上·重庆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郭川,“中国职业帆船第一人”。这位31岁时已任大型国企副总的青岛男子,在42岁时却毅然选择成为职业竞技帆船赛手,不停刷新自己和中国的帆船运动记录。他说帆船运动让他找到了“生命中注定属于他的东西”,“回归了真实的自我。”2016年10月郭川在单人不间断跨太平洋创纪录航行时在夏威夷附近海域失联。

        有评论认为,郭川不甘于平庸,追求有生命厚度的生活方式凸显了人的主动性和求索精神;当芸芸众生沉湎于对“已知”进行享乐性消费的时候,他却在勇敢地挑战“未知”。也有评论认为这种个人用帆船航海所面临的巨大生命危险的行为,是否值得?他的离开,是否对亲人构成一种不负责任和伤害?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七、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13.0分)
  • 9. 下面是某校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