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同步...

更新时间:2023-10-12 浏览次数:42 类型:同步测试
一、“推恩令”的实施【重难点】
  • 1. (2022·泰安)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其著作《汉书》中称赞汉武帝雄才大略。能论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 . 创立皇帝制 B . 颁布“推恩令” C . 实行科举制 D . 废除丞相制
  • 2. (2022·宿迁) “古之贵者不乘牛车,汉武帝推恩之末,诸侯寡弱,贫者至乘牛车”。材料说明推恩令(   )
    A . 打击了豪强地主 B . 削弱了诸侯国的实力 C . 解除了封国威胁 D . 强化中央对经济控制
  • 3. (2022·怀化) 西汉初年,湖南历史上第一个诸侯国-长沙国建立。长沙国建立初期,管辖面积相当于今天湖南面积的1.5倍,到了汉平帝时,长沙国的面积不及它建国初期的五分之一。出现这种局面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 . 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 B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C . 刺史制度的建立 D . “推恩令”的推行
  • 4. (汉武帝后)那总是穿插进诸侯国土之间,郡的土地与诸侯国的土地犬牙交错,使诸侯国不能连成片,并且郡县总是占据或扼守着有利地形。这一做法的目的在于( )
    A . 使诸侯国无力与中央抗衡 B . 促进民族间的交融与交流 C . 利用诸侯国牵制那县权力 D . 使尊崇儒术政策得以推行
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重难点】
  • 5. (2022·江西) 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至汉成帝永始三年(公元前14年),梁国按朝廷命令共分出十七个侯国。朝廷的这种做法(    )
    A . 废除了郡县制度 B . 增强了地方势力 C . 导致了西汉灭亡 D . 削弱了诸侯实力
  • 6. (2022·重庆) 汉武帝设《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博士,后又将不治儒家五经的太常博士(官职名)一律罢黜。形成儒家独尊局面;还建立太学,培养儒生官僚。这些举措(   )
    A . 适应了大一统王朝的需要 B . 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 C . 解除了诸侯对朝廷的威胁 D . 延续了“无为而治”思想
  • 7. 一年一度的高考圆了莘莘学子进入国家高等学府深造的梦。汉武帝时,学生要进入全国的最高学府接受儒学教育,必须到( )
    A . 长安 B . 成都 C . 北京 D . 开封
  • 8. (2021·宿迁) 今天陕西西安和平门附近有个地方叫下马陵,传说就是因为董仲舒去世后葬在此地,一日汉武帝经过此地,为了表示对重仲舒的尊敬,特别下马步行,于是民间称这里为下马陵。汉武帝对董仲舒如此尊敬,主要因为他主张(   )
    A . “推恩令” B . 废除丞相制度 C . 抑制豪强势力 D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9. 历史作品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载体。研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


    分别说明图一、图二所反映的历史内容,并指出其发展趋势。

三、盐铁专卖
  • 10. (2022·潍坊) 汉武帝时,有大臣主张:此国家大业,所以制四夷,安边足用之本,不可废也。“国家大业”是指(    )
    A . 盐铁专卖 B . 北击匈奴 C . 推恩诸侯 D . 罢黜百家
  • 11. (2022·日照) 下图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货币。两者所起的相同历史作用是(   )

    A .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B . 继承了春秋战国货币的风格 C . 促进了货币种类的多样化 D . 适应了商业贸易繁荣的形势
  • 12. (2021·河南) 西汉前期,币制十分混乱,诸侯、达官、豪富多私造牟利,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于市场,折算困难,交易不便。面对这样的情况,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 . 兴办太学 B . 平抑物价 C . 盐铁专卖 D . 统一铸币
  • 13. (2023七上·紫金期末) 翦伯赞在《中国史十五讲》中提到:“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针对“地理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汉武帝( )
    A . 北击匈奴 B . 建立刺史制度 C . 建立郡国 D . 实行“推恩令”
  • 14. (2022·仙桃) 他武艺高强,英勇善战,第一次出征河西,率轻骑深入大漠,转战六日,消灭匈奴兵数千人。由于战功赫赫,在他24岁英年早逝后,汉武帝下令将他的坟墓修成祁连山形,以示纪念。他是(   )
    A . 蒙恬 B . 王翦 C . 霍去病 D . 张骞
四、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及作用【易错点】
  • 15. (2021·泸县) 以下是某位同学整理的部分历史学习笔记。这些措施(   )

    人物

    措施

    秦始皇

    推行皇帝制、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焚书坑儒;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汉武帝

    实施“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盐铁专卖;北击匈奴

    A . 推动了大一统格局的形成和巩固 B . 有利于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的出现 C . 不利于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 D . 彻底消除了少数民族对中原的威胁
  • 16. (2022·江西) 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至汉成帝永始三年(公元前14年),梁国按朝廷命令共分出十七个侯国。朝廷的这种做法(    )
    A . 废除了郡县制度 B . 增强了地方势力 C . 导致了西汉灭亡 D . 削弱了诸侯实力
  • 17. (2022·重庆) 汉武帝时,将京畿以外地区分为十三州部,设剌史,每年定期巡视所部郡国。汉武帝此举是为了(    )
    A . 分化王国力量 B . 提升儒学地位 C . 监察地方势力 D . 拓展统治范围
  • 18. (史记》中记载:“偃说上日:‘…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依仗)其强而合从(合众)以逆京师,?”针对这种形势,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 . 休养生息 B . 盐铁专卖 C . 实施“推恩令” D . 北击匈奴
  • 19. 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中对汉武帝设立的太学的描述:由“太常择民年十八以上、仪态端正者”充当,太学中出了这些正式弟子外,还有不受名额限制的旁听生,要求较之正式弟子低,由郡县官择“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所闻者”充当。综上可知太学的入学资格主要是( )
    A . 要出身于官宦世家 B . 只看年龄、相貌和身材 C . 对德行的要求 D . 对经济条件有严格限制
  • 20. 在陕西省兴平市,有一座西汉的“马踏匈奴”的石刻(下图),它以一匹战马将侵略者践踏在地的寓意手法,来缅怀在抗击匈奴战争中,骁勇善战、屡建奇功的 的卓越功绩,横线处应填( )

    A . 蒙恬 B . 霍去病 C . 张骞 D . 司马迁
  • 2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今师异道,人异论, 百家殊方,指意不同。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四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1. (1) 请写出材料一中A.B的名称及职能。简述秦朝行政系统的基本特点。
    2. (2) 材料二中的图片反映了秦统一后的什么措施?说出汉武帝在同一方面采取的措施及其作用。
    3. (3) 材料三中的“百家殊方,指意不同”反映了西汉初年的什么社会状况?材料四中的“孔子之术”指的是什么?
    4. (4)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对“孔子之术”采取的措施及其影响。
五、评价汉武帝
  • 22. (2021·重庆) 他一改王朝之初“无为而治”的政策,加强集权和对经济的控制,确立儒家学说的正统思想地位。他是(   )
    A . 秦始皇 B . 汉武帝 C . 隋炀帝 D . 唐太宗
  • 23.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

    A . 创立中央集权 B . 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C . 稳固大一统局面 D . 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
  • 24. (2018·沈阳) 汉武帝即位后,令各郡县保举贤良、方正、直言之士,由他亲自出题,让被举荐的人作答。通过这样的考察,大汉呈现出人才济济的盛况:大经学家、政论家董仲舒,大史学家司马迁,大文学家司马相如,大军事家卫青、霍去病,大探险家张骞都出现在这一时期。上述材料说明了汉武帝(    )
    A . 树立皇帝权威 B . 重视选拔人才 C . 削弱贵族势力 D . 推崇儒家思想
  • 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初,匈奴越过阴山、夺取河套等地,迫使汉界退至陕北、陇东一线,统治者不得不以防御姿态应对西北边疆。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增强,地方王侯势力被严重削弱,面对匈奴的强大和不断袭扰,崇尚积极有为的汉武帝实施了有力的回击,重新占据了对北方和西北方的统治权,通过修筑边塞,派兵戍守,对当地进行了有效的经营。

    ——摘编自郑承燕《汉武帝对北方地区的经营及其影响》

    材料二 通过三次大规模战争,汉武帝先后收复河南地区、河西走廊及漠南地区,解除了匈奴对汉朝长期以来的威胁。西汉加强边塞建设,构建了多层次的防御体系。与之相配合,朝廷组织屯田和徙民实边,“皆与犁牛”,调发数万人至西北挖渠引水,兴修水利灌溉工程。还设置西域都护等官职保护商旅往来和为过往使节提供食宿,由此架起了西北地区对内对外的桥梁。西汉经营西北的方针为以后历代政权开发边疆提供了基本模式。

    ——摘编自钟银梅《论汉武帝时期的西北开发》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经略西北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经略西北的影响。
六、汉朝把儒家思想居于封建社会正统地位——史料实证
  • 26. 地处江西南昌的海昏侯(海昏侯刘贺,汉武帝之孙)墓,出土了2万多件文物。其中有大量黄金制品、10余吨五铢钱、孔子屏风(描绘有孔子画像)、成堆的简牍、铜火锅和酿酒所用的蒸馏器等。这可以说明( )
    A . 当时江西经济最为发达 B . 江西盛产有色金属 C . 刘贺未受到推恩令冲击 D . 汉代儒学地位较高
七、“推恩令”的巧妙之处——时空观念
  • 27. 下图反映了西汉封国形势的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刺史制度的确立 B . “推恩令”的实施 C . 七国之乱的发生 D . 休养生息政策的推行
八、重要历史人物影响社会发展进程——唯物史观
  • 28. (2021·北京) 以下是中国古代一位历史人物年谱(部分)。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公元前141年

    公元前136年

    公元前129年

    公元前127年

    公元前118年

    公元前87年

    即皇帝位

    置五经博士

    派卫青等北击匈奴

    颁布“推恩令”

    下令铸造五铢钱

    崩,葬于茂陵

    A . 该年谱用年号纪年 B . 秦始皇开创了皇帝制度 C . 该帝王在位35年 D .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