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二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

更新时间:2023-07-31 浏览次数:17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8分。其中1-7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8-10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选对的给6分,选对选不全给3分,有错选
  • 1. 探究向心力的大小与小球质量、角速度和标尺半径之间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已知挡板A、B、C到转轴距离之比为。某次实验选用质量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在变速塔轮的长槽挡板A处和短槽挡板挡板C处,当塔轮匀变速转动时左右两标尺露出的格子数之比为。则传动手柄皮带所用的左右两侧塔轮圆盘半径之比为(  )

    A . B . C . D .
  • 2. (2022·湛江模拟) 2021年12月9日,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这是时隔8年之后,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空间站转一圈的时间约90分钟,保证太空授课信号通畅的功臣是中继卫星,中继卫星在地球同步静止轨道运行,空间站、中继卫星绕地球的运动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空间站的角速度小于中继卫星的角速度 B . 空间站的加速度大于中继卫星的加速度 C . 空间站的线速度小于中继卫星的线速度 D . 中继卫星的线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
  • 3. 关于两个运动的合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B . 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C . 两个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D . 两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 4. 在星球和星球的表面,以相同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小球在空中运动时的图像分别如图所示。假设两星球均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星球的半径是星球半径的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星球和星球的质量之比为 B . 星球和星球的密度之比为 C . 星球和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 D . 星球和星球的近地卫星周期之比为
  • 5. (2019高一下·福州期末) 如图所示,a点在b点的正上方,现从a、b两点分别以速度v1、v2水平抛出两个相同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它们在水平地面上方的P点相遇。假设在相遇过程中两球的运动没有受到影响,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个小球从a、b两点同时抛出 B . 两小球抛出的初速度v1>v2 C . 从a点抛出的小球着地时水平射程较大 D . 从a点抛出的小球着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较大
  • 6. 已知地球的半径为 , 万有引力常量为 , 某人造地球卫星在离地球表面高处的轨道上做周期为的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卫星的环绕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B . 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大小为 C . 地球的质量为 D .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
  • 7. 一个小物体从斜面底端冲上足够长的斜面,然后又滑回斜面底端,已知小物体的初动能为E,返回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v,克服摩擦力做功为若小物体冲上斜面的初动能为2E,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组是(    )

    ①物体返回斜面底端时的动能为E

    ②物体返回斜面底端时的动能为

    ③物体返回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2

    ④物体返回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 8. 有科学家认为,木星并非围绕太阳运转,而是围绕着木星和太阳之间的某个公转点进行公转,因此可以认为木星并非太阳的行星,它们更像是太阳系中的“双星系统”。假设太阳的质量为 , 木星的质量为 , 它们中心之间的距离为L,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太阳的轨道半径为 B . 木星的轨道半径为 C . 这个“双星系统”运行的周期为 D . 若认为木星球绕太阳中心做圆周运动,则木星的运行周期为
  • 9.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某一速度从A点冲上倾角为30°的斜面,其运动的加速度为 , 这物体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则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整个过程中( )

    A . 上升过程物体动能减少了 B . 上升过程重力势能增加了 C . 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整个过程机械能损失了 D . 物体沿斜面上升过程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小于下降过程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 10. 如图所示,长为L的长木板水平放置,在木板的A端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体.现缓慢抬高A端,使木板以左端为轴转动.当木板转到跟水平面的夹角为α时,小物体开始滑动,此时停止转动木板,小物体滑到底端的速度为v,则在整个过程中 (   )

    A . 木板对物体做功为 B . 摩擦力对小物体做功为 C . 支持力对小物体做功为零 D . 克服摩擦力做功为
二、实验题(2个小题,11题每小题8分12题10分,共18分)
  • 11.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为0.20kg的重物拖着纸带自由下落,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所示。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秒,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9. 80m/s2 , 回答以下问题。

    1. (1) 纸带的(选填“左”或“右”)端与重物相连;
    2. (2) 打点计时器应接(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实验时应先(填“释放纸带”或“接通电源”);
    3. (3) 从起点P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量J,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J;(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 12. 在“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实验中,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1. (1) 关于实验装置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 安装斜槽时应使其末端切线水平 B . 小球与斜槽之间有摩擦会增大实验误差 C . 小球必须每次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 D . 小球在斜槽上释放的位置尽可能靠近斜槽末端
    2. (2) 如果小球每次从斜槽上不同位置静止释放,离开斜槽末端后落到同一水平卡槽上,那么小球每次在空中运动的时间(选填“相同”或“不同”)。
    3. (3) 小张同学为研究平抛运动,采用如图乙所示的方式来确定平抛运动轨迹(即横档条卡住平抛小球,用铅笔标注小球最高点),那么坐标原点应选小球在斜槽末端点时的____。
      A . 球的顶端 B . 球心 C . 球的底端
    4. (4) 如图丙所示,A、B、C是小球平抛轨迹在方格纸上的三个位置。已知方格纸每一小格长L=5cm,g取10m/s2 , 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v0=m/s。
    5. (5) 小方同学用数码相机拍摄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录像(每秒25帧),他目测斜槽末端到挡板的竖直高度大约为0.2m,小方同学采用逐帧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那么他大约可以得到帧小球正在空中运动的照片。
三、计算题(3个题,共36分)
  • 13. (2020高一下·哈尔滨期末) 一宇航员在某未知星球的表面上做平抛运动实验。在离地面h高处让小球以v0的初速度水平抛出,测得小球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x,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不计星球的自转,求:
    1. (1) 未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2. (2) 未知星球的密度。
  • 14. 标准排球场总长为 , 宽为 , 设球网高度为 , 运动员站离网接近边线的A处(图中未画出)面对球网竖直跳起将球水平击出,空气阻力不计,如图所示。(

    1. (1) 若击球点的高度为 , 为使球不触网的最小速度为多少?使球不出界的最大速度为多少?
    2. (2) 当击球点的高度为何值时,无论水平击球的初速度多大,球不是触网就是越界?
  • 15. (2022高一下·无锡期末) 跳台滑雪是冬奥会的比赛项目之一,如图为一简化后的跳台滑雪的雪道示意图。助滑坡由AB和BC组成,AB是倾角为37°的斜坡,BC是半径为的圆弧面,圆弧面和斜面相切于B,与水平面相切于C,AB竖直高度差 , 竖直跳台CD高度差为 , 跳台底端与倾角为37°的斜坡DE相连。运动员连同滑雪装备总质量为80kg,从A点由静止滑下,通过C点水平飞出,飞行一段时间落到着陆坡上,测得着陆坡上落点E到D点距离(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 , sin37°=0.6,cos37°=0.8)。求:

    1. (1) 运动员到达C点的速度大小;
    2. (2) 运动员由A滑到C克服雪坡阻力做了多少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