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

更新时间:2023-08-22 浏览次数:17 类型: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2小题,共44.0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红楼梦》在中国小说中,是一部空前伟大的作品。它的伟大不仅仅在于它的结构的庞大严整、人物的典型生动、语言的流利传神等艺术方面的成就,更重要的,是在于它有着决定这些艺术性成功的高度思想性。它是以爱情悲剧为线索来写出封建大家庭由盛而衰的经过,从而成为反映封建社会的一面最忠实的镜子,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现实主义的巨著。 

    说它是一部空前伟大的小说固当之无愧,但读《红楼梦》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它的真假虚实,轻重隐显,变化百端,使我们不容易抓住,而且稍一疏忽,就会走入迷途,误解到作者原意的反面去。作者虽然是刻画了封建制度的罪恶,却并不曾完全背叛了他本来的阶级,虽然思想中有许多进步的成分,但也仍然保留了一些落后的东西。这种既痛恨又追怀的矛盾思想,就形成了既暴露又掩饰的曲折的笔法。如第五回明明是秦氏与宝玉有暧昧情事,前边却只用秦氏室中的陈设,后面又借宝玉梦中的呼名来点破。就是凤姐,写得可以说是相当显豁了,但也有不明写之处;如第六十九回,尤二姐被胡庸医误用药打胎,致死,写得好像与凤姐根本无干,又早在第五十一回安排下“胡庸医乱用虎狼药”的回目,好像胡君荣用药一向乱七八糟似的;其实仔细看这一回书,就可以知道胡君荣用药乃是凤姐买嘱的。凡这些地方,都是微词曲笔。 

    形成这种微词曲笔的原因,第一,作者虽然不曾完全背叛了那个阶级,却大大地开罪了那个阶级,就难免成为众矢之的,况且作者生于清雍正初年,雍正即位,大诛异己,而曹家所依附的皇族正好是雍正的冤家对头,于是弄到抄家罢职。当时曹家处境的狼狈恐怖,可想而知,作者自不能畅所欲言,只好采取了迂回的方式,说一半留一半了。 

    不仅如此,这种微词曲笔还有它本身的意义,就是艺术上的处理问题。《红楼梦》把大观园、十二钗表面上写得那么漂亮、美丽,自有它的必然的因素。他有这么写的必要。它透过封建家庭的表面的繁华和尊严的礼法来反映这腐朽淫靡行将崩溃的真实情况。这样写来才能使人了解封建家庭的本质,而不为其外象所迷惑。因此作者不愿意把这丑恶都给表面化了。 

    不过,这种迂回的写法在某些程度上未尝不是阻碍了读者对《红楼梦》的正当了解。《红楼梦》一百多年来之所以被人曲解、误解,与它本身的隐晦是有关系的。用作者自己的话,他在书中屡屡提出“真”“假”的观念。明显地写出来的是假的,相反的,含而不露的才是真的。第一回甄士隐走了,就表示“真事隐去”,第二回记贾雨村的谈话,就表示“假语村言”。话虽分在两回说,实则是一回事,所隐去的真事也就暗藏在假语村言中,并非言是言,事是事,各不相干的。但有许多人看《红楼梦》只从第三回黛玉入府看起,什么甄士隐、贾雨村,几乎不知其为何许人也,对作者强调的“正”为“假”,“反”为“真”完全不了解。 

    我们读《红楼梦》,假如能够掌握上面的这种看法,自然就不会走入迷途了。 

    (摘编自俞平伯《我们应该怎样读<红楼梦>》)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红楼梦》的伟大是因为它的高度思想性,而不是因为它的结构、人物、语言的艺术性。 B . 《红楼梦》以爱情为线索,以大观园为背景,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统治。 C . 《红楼梦》采取曲折迂回的方式,没有直接表达,这深化了作者既痛恨又追怀的矛盾思想。 D . 曹雪芹不愿意背叛封建阶级,有一些落后思想,但仍不愿意把封建丑恶都给表面化。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第三段举尤二姐被胡庸医误用药致死的例子,是为了突出凤姐阴险狠毒的形象。 B . 文章论述应该怎样读《红楼梦》,重点阐释需要理解曹雪芹微词曲笔的写法。 C . 文章从曹雪芹的现实境况和艺术创作两个方面论述了他运用微词曲笔的原因。 D . 文章通过举例来说明《红楼梦》中微词曲笔的体现和其“正”为“假”、“反”为“真”的深义。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红楼梦》写出了封建大家庭由盛而衰的经过,忠实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真实情况,此书有助于人们了解封建家庭和封建社会的本质。 B . 很多人读不懂《红楼梦》,主要是因为它的真假虚实,轻重隐显,变化百端,不易抓住,人们稍一疏忽,就会误解作者的原意。 C . 《红楼梦》用艺术的手法,把大观园、十二钗写得非常美好,通过封建家庭里表面的繁华和尊严的礼法来反映封建社会的丑恶。 D . 读《红楼梦》若从第三回黛玉入府看起,就不会知道甄士隐、贾雨村是何许人也,也就不能读懂《红楼梦》中作者的真实意图。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老子》中贯穿始终的是“道”的思想。他要求人们用“道”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首先是老子的辩证法。老子说“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于守着雌柔的地位,这样就像甘愿做天下的溪涧一样,永恒的德性就能够得以延续保存,回复到婴儿般单纯的状态。”“知道什么是荣耀,却能够安守卑贱的地位,(不强求以违反天性)这样就回到自然本初的素朴纯真状态。”老子是不赞同“急躁”“炫耀”这些强求的行为的,认为它们违反天道。他说“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自逞已见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显昭;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勋。”同样的,他认为做事不可太圆满,就像月圆则亏、水满则溢、盛极则衰。老子认为不争不抢,韬光养晦不仅不会处于弱势,反而能立于不败之地。人应该不自夸、不自以为是,这样才能长久,才能明辨是非。老子提出“收敛”的思想,他意在希望我们做事要把握一种尺度,凡事都有一个度,违反或者超过限度,就一定会受到“道”的惩罚。 

    《老子》中另一个重要的修身思想是“无欲无私”。与我们平时所说的“无欲无私”不同的是,老子从顺应自然天道的角度提出了这一主张。顺应自然,没有过多的偏执和欲望才能过得快乐。老子在这方面的观点对于我们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有着深刻的启示。他主张不可过分的沉浸于各种物质的声色的享乐之中,过多的欲望反而让人受害。人有时要懂得满足,懂得乐于现状,品味和珍视平凡生活的乐趣。就像老子所说,知道什么时候该满足了的人,永远是满足的,这样就能拥抱在平凡的生活中所有的真正的快乐。现实中,人们往往追求难以得到的东西,甚至越得不到的就越觉得珍贵。但是这样往往忽视了我们一直拥有但实际弥足珍贵的东西。老子告诫我们,做一个“无欲”的人能够拥有更多的快乐。圣人不存有占有之心,而是尽力照顾别人,给予别人,他自己反而更为充足,更为丰富。“过分的欲望往往得不偿失。在儒家极力主张追求仕途经济、齐家治国的时候,道家代表人物老子提出的这些观点无疑和他们做了调和。我们不能说哪个更积极哪个更消极,它们都有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不可太狂热偏执,也不可太消极处世。 

    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类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是天地境界。而《老子》就以“天道”来指导人们遵循“人道”。《老子》中蕴含着丰富的修身智慧,即使在今天仍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在几千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学习老子,不是为了把书中的信条作为行事的准则,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感染古人些微智慧的光芒。重读《老子》,能让我们更好的反省自我,取得属于自己的收获。 

    (摘编自王培星《浅谈<老子>中的修身智慧》)

    材料二: 

    对和谐状态的追求是中华文化的另一特色,这同样与西方文化形成鲜明的对比。西方文化注重对立与斗争,而中华文化更注重协调与统一。中华传统文化对和谐的追求总的来说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既追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又追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前者主要体现在“天人合一”的命题之中,讲求天与人之间、天的运行规则与人的行为规范之间、主观精神世界与客观世界之间的契合与沟通。而后者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则是在“中庸”理念的指导下,以“礼”为规范性要求,以“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礼记•中庸》)的理想和谐境界为追求目标。 

    中华传统文化强调效法天地之德,提倡人们学习上天健动不已的精神,即便遭遇困苦挫折,也要不屈不挠;学习大地厚重广阔的胸怀,孜孜于修身立德,这样才能承载万物。正如《周易》中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在理想人格塑造方面,中华传统文化既倡导自强不息,又注重厚德载物。明清之际的大学问家王夫之指出,“不懈于动”是社会的基本运行准则和个人的基本行动准则。颜元也说“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家动则一家强,一国动则一国强,天下动则天下强”(《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明确指出刚健进取是成就个人、强大家国的重要方式,反对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惰怠状态。值得注意的是,刚健进取并不是提倡盲动,也不是提倡行为上走极端,不偏不倚、中正之道仍然是刚健行为的基本原则。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君子以仁道精神在个人生命与社会有机体中的现实呈现为己任,持之以恒,终身以之。 

    中华传统文化强调道德人格的建构与完善,特别是儒家文化以崇德为精要。儒家对理想人格的所谓“内圣”设定,即以广义的仁爱精神为内容,具体的道德规范有很多,包括仁、义、礼、智、信、恭、宽、敏、惠、孝、悌等。这些道德规范成为为人处事的重要准则、人格评判的主要依据、政权兴衰的关键因素。中华传统文化虽然也有人性本恶或者人性不善不恶的论点,但对人性善的坚持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要求人们通过“忠恕之道”“克己复礼”等方式追求道德人格的完善。中国传统社会的价值观也主要体现在道德人本主义观念之中,这种思想认为,人的价值建立在道德境界的提升以及和谐的社会家庭关系之中。儒家认为社会家庭关系的基本方面可概括为“五伦”,指的是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兄弟关系、朋友关系、夫妻关系,《礼记•礼运》中说,“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慈、孝、良、悌、义、仁、忠等构成五伦关系的道德准则,是做人的根本。 

    (摘编自高奇《中华传统文化的精气神》)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老子认为做事不可太圆满,就像月圆则亏、水满则溢、盛极则衰。所以做事不能太用心,差不多就行了。 B . 老子告诫我们一个“无欲”的人能够拥有更多的快乐。所以我们要学习圣人不存占有之心,放弃任何追求。 C . 中华传统文化对和谐的追求总的来说包括“天人合一”思想和受“中庸”“礼”影响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D . 中国传统社会的价值观主要体现在道德人本主义观念之中,对人性善的坚持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不二之选。
    2.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儒家主张追求仕途经济、齐家治国,道家提出的观点无疑和儒家做了调和,使它们有了一致性,都值得我们借鉴。 B . 我们今天学习老子,感染古人些微智慧的光芒,能让我们更好的反省自我,取得属于自己的收获,指导我们的人生。 C . 中华传统文化强调效法天地之德,既学习上天健动不已的精神,又学习大地厚重广阔的胸怀,修身立德,承载万物。 D . 中华传统文化强调道德人格的建构与完善,特别是儒家文化以崇德为精要,以广义的仁爱精神为理想人格的内容。
    3. (3) 下列说法中,不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三个分论点的一项是( ) 
      A . 曾国藩主张“公尔忘私,国尔忘家”。 B . 唐太宗说:“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C . 魏征进《谏太宗十思疏》。 D . 苏洵曰:“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4. (4) 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 (5) 《老子》中贯穿始终的”道”对我们的日常行为可以有哪些指导?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惑奸谗抄检大观园(节选)

    曹雪芹

    又到探春院内。众人来了,探春冷笑道:“我们的丫头自然都是些贼,我就是头一个窝主。既如此,先来搜我的箱柜,他们所有偷了来的都交给我藏着呢……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说着便命丫头们把箱柜、镜奁、妆盒、衾袱、衣包,若大若小之物,一齐打开,请凤姐去抄阅。凤姐笑道:“既然丫头们的东西都在这里,就不必搜了。”探春冷笑道:“你果然倒乖。连我的包袱都打开了,还说没翻。明日敢说我护着丫头们,不许你们翻了。你趁早说明,若还要翻,不妨再翻一遍。”凤姐知道探春素日与众不同的,只得陪笑道:“我已经连你的东西都搜查明白了。”周瑞家的等都陪笑说:“都翻明白了。” 

    那王善保家的素日虽闻探春的名,那是为众人没眼色没胆量罢了,那里一个姑娘就这样起来;况且又是庶出,他敢怎么。自己又是邢夫人的陪房,连王夫人尚另眼相看,何况别个?他便要趁势作脸献好,因越众向前拉起探春的衣襟,故意一掀,嘻嘻笑道:“连姑娘身上我都翻了,果然没有什么。”一语未了,只听“拍”的一声,王家的脸上早着了探春一掌。探春登时大怒,指着王家的问道:“你是什么东西,敢来拉扯我的衣裳!你天天作耗,专管生事。如今越性了不得了。你打量我是和你们姑娘那么好性儿,由着你们欺负他,就错了主意!你搜检东西我不恼,你不该拿我取笑儿!”凤姐、平儿等忙与探春束裙整袂,口内喝着王善保家的说:“快出去,不要提起了。”又劝探春休得生气。探春冷笑道:“我但凡有气,早一头碰死了!明儿一早,我先回过老太太、太太,然后过去给大娘赔礼。该怎么,我就领!”那王善保家的讨了个没意思,在窗外只说:“罢了,罢了,这也是头一遭挨打。我明儿回了太太,仍回老娘家去罢。这个老命还要他做什么!”探春喝命丫鬟道:“你们听着他说话!还等我和他对嘴去不成?”待书听说,便出去说道:“妈妈,你知点道理儿,省一句儿罢。你果然回老娘家去,倒是我们的造化了。只怕你舍不得去。你去了,叫谁讨主子的好儿,调唆着查考姑娘,折磨我们呢?”凤姐笑道:“好丫头。真是有其主必有其仆。”探春冷笑道:“我们做贼的人,嘴里都有三言两语的。就只不会背地里调唆主子!”平儿忙也陪笑解劝,一面又拉了待书进来。周瑞家的等人劝了一番。凤姐直待服侍探春睡下,方带着人往对过暖香坞来。 

    遂到惜春房中来。因惜春年少,吓的不知当有什么事,故凤姐也少不得安慰他。谁知竟在入画箱中寻出一大包金银锞子来,又有一副玉带板子并一包男人的靴袜等物。因问是那里来的,入画只得跪下哭诉真情,说:“这是珍大爷赏我哥哥的……”惜春说:“我竟不知道。这还了得!……嫂子别饶他这次方可……嫂子若饶他,我也不依。”凤姐道:“素日我看他还好。谁没一个错,只这一次。二次犯下,二罪俱罚。” 

    来迎春房内时,迎春已经睡着了,遂往丫鬟们房里来。因司棋是王善保的外孙女儿,凤姐倒要看看王家的可藏私不藏,遂留神看他搜检。先从别人箱子搜起,皆无别物。及到了司棋箱子中搜了一回,才要盖箱时,周瑞家的伸手掣出一双男子的锦带袜并一双缎鞋来。又有一个小包袱,打开看时,里面有一个同心如意并一个字帖儿。一总递与凤姐。凤姐看那帖子是大红双喜笺帖,是司棋表弟潘又安的。这王家的一心只要拿人的错儿,不想反拿住了他外孙女儿,又气又臊,只恨没地缝儿钻进去。凤姐只瞅着他嘻嘻的笑,向周瑞家的笑道:“这倒也好。不用你们作老娘的操一点儿心,他鸦雀不闻的给你们弄了一个好女婿来,大家倒省心。”周瑞家的也笑着凑趣儿。王家的气无处泄,便自己回手打着自己的脸。凤姐带了人,拿了赃证回来,且自安歇,等待明日料理。 

    (有删改)

    【注】①选自《红楼梦》第74回。因贾母的丫鬟傻大姐在大观园内拾到了绣春囊(青年男女表示情意的一种信物,是绣有暧昧图案的香囊),被贾赦之妻邢夫人得到,交给了掌管贾家内政大权的贾政之妻王夫人。王夫人盛怒之下,责问当家人王熙凤之后,又下命令对住在大观园里的丫鬟、婆子们进行突击搜查。 

    1. (1) 下列对节选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抄检大观园时,王善保家的冲在前面,却被探春打了一个巴掌,随后又查出了自己的外孙女司棋的情事。这样的情节设置非常巧妙。 B . 贾探春打王善保家的一巴掌在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的同时,也表达出对这次抄检行为的极大愤怒。 C . 回目中“惑奸谗”三个字暗示着曹雪芹的情感倾向。文本通过人物对话和具体情节设置等,让读者体会到作者对这次抄检传达出的不赞同的态度。 D . 选文故事表现了贾探春和王善保家的之间那种势不两立的仇恨对峙,折射出当时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
    2. (2) 关于选文内容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凤姐说“好丫头。真是有其主必有其仆”这句话,其用意是说主人和仆人有着一样的个性。 B . 贾探春在婢仆前竭力维护自己的威信与尊严。“心内没有成算的”王善保家的不懂得这一点,动手动脚,所以当场挨了一巴掌。 C . 选文中贾探春与贾迎春面对凤姐等人时有不同的答话和语气,说明二者的阶级地位和性格特点是截然不同的。 D . 选文结尾写王善保家的在凤姐、周瑞家的等人的调侃中泄气打脸,这一细节说明她带人查抄大观园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3. (3) 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贾探春、贾惜春和王熙凤的形象特点。
    4. (4) 选文是怎样通过其他人物的表现来侧面烘托贾探春这一形象的?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20.0分)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张嘉贞,蒲州猗氏人也。弱冠应五经举,拜平乡尉,坐事免归乡里。长安中,侍御史张循宪为河东采访使,荐嘉贞材堪宪官,请以己之授之。则天召见,垂帘与之言,嘉贞奏曰以臣草而得入九重是千载一遇也咫尺之间如隔云竞不睹日月君臣之道有所未尽则天令卷帘与语大悦拜监察御史 , 累迁中书舍人,历秦州都督、并州长史,为政严肃,甚为人吏所畏。开元初,因奏事至京师,上闻其善政,数加赏慰。嘉贞因奏曰:“臣少孤,兄弟相依以至今。臣弟嘉祜今授鄯州别驾,与臣各在一方,同心离居,魂绝万里。乞移就臣侧近,臣兄弟尽力报国,死无所恨。”上嘉其友爱,特改嘉枯为忻州刺史。时突厥九姓新来内附,散居太原以北,嘉贞奏请置军以镇之,于是始于并州置天兵军,以嘉贞为使。六年春,嘉贞又入朝。俄有告其在军奢僭及赃贿者,御史大夫王晙因而劾奏之,按验无状,上将加告者反坐之罪。嘉贞奏曰:“昔者天子听政于上,瞍赋噱诵,百工谏,庶人谤,而后天子斟酌焉。今反坐此,是塞言者之路,则天下之事无由上达。特望免此罪,以广谤诵之道。”从之,遂令减死,自是帝以嘉贞为忠。嘉贞又尝奏曰:“今志力方壮,是效命之秋,更三数年,即衰老无能为也。惟陛下早垂任使,死且不惮。”上以其明辩,尤重之。嘉贞虽久历清要,然不立田园。及在定州,所亲有劝植田业者,嘉贞曰:“吾忝历官荣,曾任国相,未死之际,岂忧饥馁?若负谴责,虽富田庄,亦无用也。比见朝士广占良田,及身没后,皆为无赖子弟作酒色之资,甚无谓也。”闻者皆叹伏。

    (摘编自《旧唐书•列传四十九》)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嘉贞奏曰/以臣草莱而得入/谒九重是千载一遇也/咫尺之间/如隔云务/竟不睹日月/恐君臣之道有所未尽/则天遽令卷帘/与语大悦/擢拜监察御史 B . 嘉贞奏曰/以臣革莱而得入谒九重/是千载一遇也/咫尺之间如隔云务竟不睹/日月恐君/臣之道/有所未尽/则天遽令卷帘/与语大悦/擢拜监察御史 C . 嘉贞奏曰/以臣草莱而得入谒九重/是千载一遇也/咫尺之间/如隔云务/竟不睹日月/恐君臣之道有所未尽/则天遽令卷帘/与语大悦/擢拜监察御史 D . 嘉贞奏曰/以臣草莱而得入/谒九重是千载一遇也/咫尺之间如隔云务竞不睹/日月恐君/臣之道/有所未尽/则天遽令卷帘/与语大悦/摧拜监察御史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
      A . 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成人,但体还未壮。后泛指男子二十左右年纪。 B . 官秩:指官吏的职位或依品级而定的俸禄。秦汉时期,官的等级称秩,以“石”数区分。 C . 开元:唐朝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 D . 奢僭:僭,古代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义或礼仪、器物,尤指用皇家专用的。奢僭指奢侈逾礼。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张嘉贞才华出众,受到侍御史张循宪举荐,认为他的才能可以担当宪官。张循宪请求把自己的官职让给张嘉贞。 B . 张嘉贞卑恭敬上,在拜见武则天时,自称草莱;上奏玄宗时说希望能够被皇帝早点差使派遣,即便是死也不害怕。 C . 张嘉贞重视亲情,他请求唐玄宗把弟弟调到自己身边任职,玄宗把张嘉祜调到忻州为刺史,以示对他友悌的嘉奖。 D . 嘉贞为官清廉,虽长时间官居要职,却没有田产。他认为自己享受做官的福利,没有饿死冻死的忧虑,要田产没有意义。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反坐此,是塞言者之路,则天下之事无由上达。

      ②比见朝士广占良田,及身没后,皆为无赖子弟作酒色之资,甚无谓也。

    5. (5) 唐玄宗因何而越来越看重张嘉贞?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2小题,共7.0分)
  • 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 , 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①此词大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之时。②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南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演唱《玉树后庭花》。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登临送目”领起上片写景,“故国”点题,为下片的怀古伏笔;“晚秋”点明登临季节,天气初肃为写景抒怀奠定基调。 B . “似、如”二字运用比喻的手法,彩舟、星河,色彩对比鲜明;云淡、鹭起,动静相生。全片由远而近,描绘了一幅肃爽的金陵晚秋图景。 C . 作者举了陈后主和宠妃张丽华的例子,他们的奢靡生活,使得国家灭亡,而且亡国的悲恨还在不断继续着。 D . 本词立意新颖,直抒胸臆,境界开阔,风格高峻,《古今词话评价》为: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
    2. (2) 这首词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四、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子路表示,对于一个夹在大国之间又“  ,  ”的“千乘之国”,自己只要三年就可以使百姓变勇敢并守规矩。
    2. (2) 《庖丁解牛》中用音乐效果来说明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句子是“  ,  ”。
    3. (3) 《鸿门宴》中刘邦为不辞而别之事忐忑不安时,樊哙认为行事不能因小失大的名句是“  ,  ”。
五、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0分)
  • 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世界乒乓球运动因发展严重不均衡而险些被移出奥运大家庭。这也是一枝独秀的中国队面临的危机。2009年开始,中国主动为他国培养人才,比如,分享训练成果,吸引外籍选手参加乒超联赛,派教练和运动员赴海外执教、打球,等等。中外选手的对决从此变得更精彩了。但外国选手在一些国际大赛中战胜中国队,又引发了国人的担忧。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回应:“帮助对手进步,我们也会变得更强大。再说,国乒的底蕴和厚度是其他国家无法超越的。”中国乒乓球在推动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同时,也让自己始终站在世界之巅。

    中国乒乓球的发展之道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悟与思考。

六、其他(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
  • 8. 阅读下列《红楼梦》节选材料,回答问题。 

    后面又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也有四句写云: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探春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词云: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 

    (《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又到探春院内,谁知早有人报与探春了。探春遂命众丫鬟秉烛开门而待。众人来了。探春道:“我的东西倒许你们搜阅,要想搜我的丫头,这却不能。我原比众人歹毒,凡丫头所有的东西我都知道,都在我这里间收着,一针一线他们也没的收藏,要搜所以只来搜我。你们不依,只管去回太太,只说我违背了太太,该怎么处治,我去自领。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说着,不觉流下泪来。 

    (《第七十四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矢孤介杜绝宁国府》)

    1. (1) 探春在大观园的居所名称是什么?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探春的形象特点。
    2. (2) 请结合第七十四回选文简要分析探春“不觉流下泪来”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