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汕尾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3-07-23 浏览次数:17 类型: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出现了相结合的趋势。这增强了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对话与交流。从而形成一种趋势:“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这种趋势到了20世纪初期又有所发展。列宁把这种趋势叫作“从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强大潮流”。他指出,这个潮流在马克思时代已经存在,“在20世纪,这个潮流也同样强大,甚至可以说是更强大了”。

    我们认为,两种文化的整合有两条道路:一是自发的道路。科学是人为了认识自己和生存而形成的学问。它以探究自然规律为核心内容。尽管科学不像人文那样以关注人为中心,但它还是或多或少地体现着人性。任何一门具体科学不管“与人性离得多远,它们总是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回到人性”,“即使数学、自然哲学和自然宗教,也都是在某种程度上依靠于人的科学;因为这些科学是在人类的认识范围之内,并且是根据他的能力和官能而被判断的”。这就意味着,人性有自觉追求人文与科学融通的倾向和要求。二是自为的道路。就是通过“自然科学知识分子”与“人文科学知识分子”的对话、“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倡导“新人文主义”,有步骤、有计划地实现两种文化的融合。

    通过两种教育即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来实现“两种文化”的融合。而要达到两种教育的结合,就要实施“文理融通”的教育。这种“文理融通”的教育需要在科学与人文之间创造更好的联系,其目的在于:把两者融合成一种以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为基础而又不削弱任何一方的广泛的人文主义,从而能从现代社会的各种问题所形成的障碍中找出一条道路来。通过这样的教育,造就既有科学知识又有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以社会科学为“中介”,倡导“新人文主义”,实现“两种文化”的融合。在现实科学研究中,在学科、研究对象和方法上,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有许多交叉之处。因此,在特定的语境中,社会科学既可能靠近科学,也可能靠近人文,也可能把科学和人文结合起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实现科学与人文的对话。从总体上看,社会科学带有中间和交叉的性质,是科学与人文之间的联结纽带,是实现科学与人文对话和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I·华勒斯坦指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三分法已经不像它一度显示的那样不证自明了。同样,各门社会科学也不再是站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这两个对立的家族之间、不知道该投靠哪一方的穷亲戚,恰恰相反,它们业已成为自身的潜在调和的场所。”

    目前,尽管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已是大势所趋,但是,人们还没有清除科学与人文之间的沟壑,自然科学家与人文科学家也还没有消除各自的偏见,民众的整体素质还有待于提高。因此,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路还很长,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切实地推动二者的融合。

    (摘编自张志顺、王鹤岩《文化哲学视域下科学与人文的整合》)

    材料二:

    当前,令人感到欣慰的是,一些人文学者在经历了与科学的冲突和对话之后,终于认识到这二者实际上并非是天然对立的,新文化运动中科学与人文合力推进中国现代性大计的成功经验足以借鉴。因此,他们便试图提出一种可在其间进行沟通和协调的东西——“数字人文”(Digital Humanities)。

    数字人文的诞生使得传统的人文学科研究带有科学的方法论和科学的精神,同时它也可以促使科学研究变得更人性化,因而标志着另一场新的革命性变革。它表明,使用科学的手段和计算机技术,人文学科的研究将变得越来越便利、精准和高效。它可以排除一些主观的人为的因素,加进一些客观的科学的因素,当今时代的文学生产就先行了一步。按照中国作家协会的一项权威性报告所称,网络文学已经日渐成为文学生产的主流,一些优秀的作家不仅不排斥网络的媒介,而且充分利用这一平台使自己的作品面向更广大的读者大众。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可否认,数字人文确实给我们带来了诸多便利。就在我们为纸质出版物的萎缩和实体书店的关闭而感到担忧的同时,我们却见证了互联网写作的繁荣和网上书店的兴旺。今天,我们的学者和作家无须像过去那样伏案写作,只需要在电脑上修改和编辑书稿,最后不留痕迹地将终稿发给出版者,而出版者则会尽快地将付梓,有时只是将其在线出版而无须印制成纸质书刊。诚如凯瑟琳·菲茨帕却克(Kathleen Fitz-patrick)在谈到数字人文现象时所总结的,“在我看来,它所做的就是介于数字媒介和传统人文研究相交叉的工作。它以两种方式运行。一方面,它运用数字媒介的工具和技术来解决传统的人文学科问题,但同时又使得人性化的研究模式通过数字媒介来承担”。这样便使得科学与人文有机地配合甚至结合在一起了,它所能达到的高效和精准无疑是过去单一的人文学科研究方法和手段难以企及的。

    (摘编自王宁《科学与人文的冲突与共融——兼论后人文主义语境下的数字人文》)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出现了相结合的趋势,这增强了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对话与交流,说明自然科学是包括关于人的科学。 B . 由于科学或多或少地体现着人性,所以任何一门具体科学不管“与人性离得多远”它们总是会通过一些途径回到人性。 C . 数学和自然宗教是在人类的认识范围之内,并根据人类的能力和官能而被判断的,所以它们也都是依靠于人的科学。 D . 清除科学与人文之间的沟壑,消除自然科学家与人文科学家的偏见,提高民众的整体素质,就可以实现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理融通”的教育需要在科学与人文之间创造更好的联系,这有利于造就既有科学知识又有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B . I·华勒斯坦认为,社会科学不再投靠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这两个对立的家族,它们已经成为自身的潜在调和的场所。 C . “数字人文”(Digital Humanities)可以沟通和协调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关系,它的出现标志着另一场新的革命性变革。 D . 材料二作者认为,数字人文既能运用数字媒介工具和技术解决传统的人文学科问题,又能让人性化的研究模式通过数字媒介来承担。
    3.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不属于“数字人文”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
      A . 由国内某工作室研发的某App,运用三维建模创造动态接触实感,用户能够任意变换观察角度、缩放模型。 B . 华中师范大学胡亚敏教授及其团队的“云上中文”平台,既是开放共享的服务平台,又是具有生成性的教研平台。 C . 人们借用计算机工具,对一个地区的方言进行发音生理、声学表现等方面研究,揭示出语言变化的动因和机制。 D . 某校图书馆将影印的不同版本的《三国演义》原作图片发布到网站,供语言、历史、社会学者研究,发现新成果。
    4. (4) 请简要说明两则材料的联系与区别。
    5. (5)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这样讲道:“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请结合上述言论与材料内容,简要阐述如何提高我国的发展水平。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草鞋

    张品成

    来宽满周的那天,被爷娘放在床上任由他爬,只是在板床上放了些东西。都是平常人期望伢长大后成就个什么人物的寄望,摆放在那的物件就很特别。如笔,期望小小人儿将来读书中举平步青云,成状元当宰相高官;如毫子票子,抓了能成生意人发大财;……还有纸折的令旗和兵器,抓了能有戎马生涯做大将军……

    反正就那些东西,周岁时候让细伢抓,叫抓周。

    一屋人就盯着那细伢,眼都老大,目不转睛,齐齐拴在来宽的那两只手上。

    来宽爬着抓着,眼见是那只笔了,可却从屋顶上坠落根禾草。

    草落手到。

    来宽的那只小手,抓住的是根草,老纠就无奈了,老纠是来宽他爷。他娘当然也看到那场面,啊呀了一声。屋里人脸都白了,大惊失色。

    抓周抓到根禾草,这又意味着伢将来什么“前景”?

    是什么?来宽他爷他娘当然可以猜得到,抓周抓到禾草,注定了将来是个种禾人,那就信命了吧。

    来宽第一次上街是在娘背上,来宽娘在来宽满周后带上儿子去赶了场集。来宽在娘的背上脑壳左左右右地望,他很亢奋,身子不安分,时而颤动那么几下,那是细伢兴奋的本能。

    娘说:“伢呀,你就不能安分点?”

    看看,那有座戏台。戏台边有座石礅。就把来宽放了下来,坐在那歇息。

    就那会儿,来宽目光拴住了那几串东西。来宽眼里一大片的金黄。其实那没什么,是几串草鞋。根普老倌是个孤寡,一生未娶,一生也只做一样事,打草鞋。

    老倌在那已经好多年了,在众人看来习以为常,没什么稀奇处。没想到这一天,有个细伢却对这一切目不转睛,然后往老倌身边爬。

    娘说:“伢呀,你别乱动!”

    来宽还是爬。

    来宽被那一串串金黄吸引,执拗地往那边爬。娘就惊了。“莫动,这街上人多。”

    来宽依然故我地爬。

    娘把他扯住了,来宽“哇”一声号哭起来。

    那声哭,让根普老倌抬起了头,朝那个细伢望了一眼。就那一眼,来宽的哭声瞬间止息。

    来宽不仅停止了哭号,就那一闪间,手里居然抓握着几根禾草。

    来宽娘对她男人说:“抓周抓那根禾草,不是种田的事了,看样子和那老倌营生有关……”

    男人嗯了一声,抛出句轻描淡写的话:“打草鞋?那也是门手艺,要真像根普老倌那样也是一方好佬,也算是出息哟。”

    “放屁!”女人恼怒了,嘴里迸出这两个字。

    “你看你?”

    “你说我家伢将来打草鞋!”

    “打草鞋有什么不好?”

    “呸!你做什么不干那营生?”

    ……

    回到家已经日落了,门槛上抹了黑。来宽才进门,脸上重重地挨了一掌。是娘用力扇的。娘从来没打过儿子,但这回下手很重。那一巴掌,把天上的星星全抛在了来宽的眼前。

    来宽没哭,娘却哭了,号啕大哭。

    儿是娘身上掉下的肉,娘不想打儿子,她只想那一巴掌把儿子打醒。

    但没丝毫作用,来宽依然故我,逢集就往戏台那去。

    没人知道那老倌什么时候收了个小徒弟。

    渐渐地,来宽那双手也成了两只翻飞的蝴蝶,在禾秆里飞旋起来,一只草鞋就成形了。

    这一年,根普老倌过世了,谁都以为来宽要继承师傅的草鞋生涯,但没有。这一年红军来了。来宽没打草鞋,跟了一帮伢站岗放哨收查路条。

    那天,乡苏维埃主席老纠把儿子从角岭上叫了下来,十万火急那样。来宽那时正在角岭山顶的那棵树上,那儿望得远,能看到十几里外那片旷野的动静。

    但来人风风火火,扯大了喉咙喊,气喘得急:“来宽……哎,你爷……不是,是老纠主席喊你去……有急事!哎!”

    来宽也那么火烧眉毛般急赶到他爷跟前,气也喘得急:“爷……不是,主席你叫我!”

    老纠说:“有你出息的机会了!”

    这话让来宽云里雾里,他愣着看着他爷。

    “什么事?”

    “打草鞋!”

    “鬼哟!”

    “我没哄你,爷哄你,乡苏维埃也不会哄你的吧?”

    来宽瞪大了眼睛看他爷老纠,老纠也那么瞪大了眼睛看他,两个人眉不动眼不眨对视了好一会。

    来宽很快知道真相。队伍里首长下了命令,两个月内,八万将士,每人要有两双草鞋。要十几万双草鞋哩。

    来宽抓过一把禾草,一脸亢奋,身上像注入了什么,一阵阵狂喜的涛在涌。

    很快那双手就成了两只蝴蝶,在那翻飞了起来。很快那些禾草就成了鞋,端在来宽掌心里了。

    “呀!”

    “呀呀!”

    “呀呀呀!”

    戏台下坐满了人,人们“呀”着赞叹不已。

    来宽很威风,来宽很神气。戏台下满是人,队伍上的人,村人乡民,男男女女。就看见脑壳和脸,脸上眼都睁大了,齐齐注目来宽那双手。来宽那两只手不是蝴蝶了,他缓慢地演示着编织,那些男女也慢慢地跟样学了。

    十五天后,来宽娘看到了那个现实,十几万双草鞋都成了现实。来宽伢很认真地教,那些女人很认真地学。首长看到了那个现实,屋檐下,挂了无数双草鞋。

    十天后,那些草鞋分发到了那些士兵的手里。那一天,就都穿在了士兵的脚上。天黑下来,八万将士从田埂和河堤上涌向十几个渡口,看不清人,可听得见细软的草鞋躁在细软的秋草上的声音……

    来宽那天趴在离浮桥不远的树墩上,他看着那些脚,从田埂和河堤上迈向那些浮桥,天和地黑成一大团的墨,但来宽却看到了那两团金黄,无数的金黄组成一条金色的长龙,往远方游走蔓延。

    来宽掏出怀里那双草鞋,穿在了自己的脚上,追赶着那条长龙……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来宽抓周抓到“草”,“屋里人脸都白了,大惊失色”,这属于人物的神态描写,告诉我们来宽家人的寄望落了空,信命的他们相信这预示着来宽未来没有好前景。 B . 老倌抬起头,朝哭泣的来宽望了一眼,“就那一眼,来宽的哭声瞬间止息”,这一画面增加了小说的神奇色彩,也为下文来宽铁了心跟着老学打草鞋埋下伏笔。 C . 根普老馆过世后,来宽并未继承他的草鞋生涯,而是跟别人站岗放哨收查路条。这表明来宽对编织草鞋已经失去兴趣,认为跟着红军才能变得有出息。 D . “无数的金黄组成一条金色的长龙”“追赶着那条长龙”,两处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既形象生动,又表意明确,表现出来宽参加革命的信心和决心。
    2. (2) 关于老纠给来宽传达任务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老纠和来宽传达了编织草鞋的任务,他心里很希望来宽能够抓住这次机会,好好表现。 B . 来宽以为父亲是在开玩笑,一开始并不相信,这是由于父亲一直都不看好他编织草鞋。 C . 这一部分使得许久未编织草鞋的来宽再一次编织草鞋变得顺理成章,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D . 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红军在他们心中的地位,他们以完成任务为荣,照应了红色主题。
    3. (3) 作为父亲,来宽爷目睹了儿子在不同阶段和草(鞋)之间的故事,且每一阶段来宽爷都有自己的认识和想法。请结合文本依次梳理并简要分析。
    4. (4) 结尾两段描写的是十几万双草鞋被打好后来宽的所见、所思、所为,场景包含着主人公的个人追求和美好设想。作者这样的设计具有怎样的文学效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辙生年十有九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节选自《栾城集》卷二十二)

    【注】①太尉:指枢密韩太尉,名韩琦。这封信是苏辙在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后写给韩琦的,是一篇干谒(求见大官)文章。②执事:常用作敬称,表示不敢直指其人,而将已意告知他左右供役使的人,请其转达。③汩:读gǔ。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 B . 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 C . 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 D . 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见乎其文”与“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石钟山记》)两句中的“见”字含义不同。 B . 邻里乡党,泛称一乡的人。其中,里是古代的行政区划单位,即户口编制单位。唐以一百家为里,里置里正。 C . 宫阙,帝王所居之处,用来指“京城、国都”。此外,京华、京阙、京国等都可以用来指“京城、国都”。 D . “辙也未之见焉”与“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两句中的“焉”字含义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苏辙强调阅历对写作的重要性。他认为司马迁遍游天下,知多见广,所以他的文章风格疏放不羁,有奇伟之气。 B . 苏辙住在家里时,交游不广,见闻不博,只学习古人陈旧过时的东西,因此苏辙决定外出求学。 C . 苏辙游览秦汉朝的故都,观赏山水之壮美,到京城,知道了天地的广阔富丽,拜见了欧阳公,知道天下的文章都汇集在这里。 D . 苏辙明确表达自己的志向宏大,入京师并不是为了谋取微薄的俸禄,并表示会进一步钻研学习治理政事,再次表明求见之意。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

      ②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5. (5) 苏辙写这篇文章的本意是求见韩太尉,为什么要大谈“养气”?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 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小题。

    虞美人

    陈与义

    余甲寅岁自春官出守湖州,秋杪,道中荷花无复存者。乙卯岁,自琐闼以病得请奉祠 , 卜居青墩镇。立秋后三日行,舟之前后如朝霞相映,望之不断也。以长短句记之。

    扁舟三日秋塘路,平度荷花去。病夫因病得来游,更值满川微雨洗新秋。

    去年长恨拏舟晚,空见残荷满。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繁花相送到青墩。

    【注】①陈与义,南宋词人。宋高宗绍兴五年六月,因与尚书左仆射赵鼎政见有分歧,论事不合,托病请辞。本词写于辞官后前往青墩镇的途中。②琐闼:宫门。奉祠:祠禄之官,老病废职之官任之,以示优礼。③拏(ná)舟:撑舟,这里指乘船。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该词采用赋体,上阕写词人前往青墩镇时沿途的所见所感,内容与小序后段完全一致。 B . 该词语言质朴委婉,如“病夫因病得来游”明是暗自庆幸,实则聊以自嘲、内心痛苦。 C . 该词运用虚实结合手法,通过去年的残荷满塘来对比反衬眼前的繁花一路的景物之美。 D . 该词讲究匀整对称、情景搭配,下阕词情一扬一跌,将词人的情感变化表现得更加形象。
    2. (2) 有人评价这首词“语意超绝”,“于豪放中透露出微蕴沉郁之旨”,认为词中虽有感恩之句,却怀不满之意,含有一种“微而婉”的讽喻。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 5. 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李密的《陈情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示之以忠,字字真诚,感动世人,解决了忠孝难以两全的矛盾,也达成了愿乞终养的请求。其中运用典故表明忠心的句子是“

      。”

    2. (2) 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最能体现国运盛衰的作品。盛唐时的王昌龄在《出塞》中云:“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反映了人民渴望良将、渴望和平的愿望。高适《燕歌行》中发出同样呼告的句子是“。”
    3. (3) 《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可以是至情至性的,也可以是至善至美的,更可以是至理至明的。请写出你学习过的包含“水”这一意象的诗句:“。”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近两年,文化节目持续火热,尤其是以《典籍里的中国》《中国考古大会》等为代表的文博类分支创新题材内容和表达方式,令观众____,还在业界形成了一股不可小觑的创作风潮。这类节目把文物藏品和博物馆为主视点①,把历史学、文物学、博物馆学和考古学来结合文艺、社会和科技②,适合多种节目形式③,能使文博领域相关知识及其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润物细无声地传输到观者心中④ , 具有较高的现实价值和社会意义。

    历史与当代的精神趣味对接,不仅依靠考古阐释和科技赋能,更是一个艺术创作过程。作为历史的浓缩,文物和古迹悠远的神秘感为综艺提供了____,《赢在博物馆》里的“镶金兽首玛瑙杯”和《国家宝藏》里的“绢衣彩绘木俑”作为中外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证物,呼应着当前共建“一带一路'的愿景和行动;《典籍里的中国》对《尚书》的场景搬演,让我们领会到中华民族从“九州四海”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一直秉承的天下观;《如果国宝会说话》里的“曾侯乙尊盘”为执着敬业、____的当代工匠精神做出了历史注脚。新文博节目对历史文物的当代阐释是在跌宕起伏的剧情和美轮美奂的视听盛宴里,让观众与历史之间的生命触碰,弹奏出一首首命运交响曲。它是一种科普,更是一种美育。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请进行修改。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文本分析其表达效果。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采,上部是“爪”的变形,下部是“木”,会意字,表示用手从树上摘取果实,其本义是“采摘”。引申指“选用”“搜集”“挖掘”等。

    ____。《尚书·益稷》:“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蔡沈集传:“采者,青、黄、赤、白、黑也。”引申指“彩色的丝织品”“光彩”“纹饰”“彩头"等等。由于人的心情、精神状态的变化常会引起面部“色彩”的变化,比如害羞脸上会泛红、生气面上会发青等,____,即人的精神状态,如“神采”“风采”等。

    这样一来,____,负担过重。为了“减负”,后来另造“彩”字分担“采”的“色彩”及其引申义。这个意图非常好,表示“采摘”及其引申义时用“采”,表示“色彩”及其引申义时则用“彩”。遗憾的是,实际运用中,表示“色彩”及其引申义时既有人用“采”,也有人用“彩”,比较混乱。

    1. (1) 下列各句中的双引号,和文中第一段中“爪”的双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 B . 《尚书·益稷》:“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 C . 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D . 荷兰有“风车之国”的美誉。
    2. (2)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四、写作(60分)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2022年11月30日,美国某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发布一款聊天机器人ChatGPT。这款机器人能帮助人完成文字处理、代码开发、智能客服等任务,大大提高了人类的生产效率和生活丰富度。同时,人们也在担忧:未来人工智能的普及是否会将人类大部分工作自动化,甚至淘汰人类自身?

    材料二:

    毕淑敏说:“对于现代文明进程而言,科学及其技术应用的快速发展是文明进步的明显标志。知识和控制自然能力的增长、新工具和工艺的增加,这种种一切都使得人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舒适。但相比古代人可谓简陋的科技水平,现代人的幸福感真的保持了与科技同比例的增长吗?”

    以上两则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