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

更新时间:2023-07-31 浏览次数:72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题共7小题,每题3分,共21分)
  • 1. 下列有关一颗鸡蛋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一颗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 B . 托起一颗鸡蛋至少要用5N的力 C . 漂浮在盐水中时鸡蛋所受的浮力约为0.5N D . 将一颗鸡蛋匀速抬高1m对其做功约为5J
  • 2. 下列四种常见的生活小工具,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 撬钉锤 B . 船浆 C . 瓶盖起子 D . 天平
  • 3. 构建思维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小华复习力与运动关系时构建的部分思维导图,适合放在图中①处的例子是( )

    A . 竖直上抛至最高点的乒乓球 B . 缓缓进站的高铁 C . 从树上自动掉下的苹果 D . 推而未动的桌子
  • 4. 如图大熊猫紧抱住树干不掉下来,以下选项中与大熊猫增大摩擦的方法相同的是( )

    A . 做引体向上时,要把手汗擦干 B . 汽车轮胎上装有防滑链 C . 使用橡皮擦擦除字迹要用力 D . 给机械安装滚动轴承
  • 5. 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没有做功的是( )
    A . 背着物体水平匀速前进 B . 推着物体前进 C . 抽出中间物体 D . 向上堆积物体
  • 6. 两个完全相同的滑轮,分别以图示两种方式,将重为G的物体在相同时间内提至相同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甲、乙的机械效率为 , 拉力做的功分别为 , 功率分别为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7. 初中物理许多探究实验都运用了转换的思路,将不易观测的量或现象转换为容易观测的量或现象。下列探究实验没有利用此思路的是( )
    A .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B .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C .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D . 探究物体的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 8. 中国科技成就让世界瞩目,探月“嫦娥”、入海“蛟龙”、中国高铁、国产大飞机C919等标志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蛟龙”号潜水器浸没下潜过程中浮力,国产大飞机C919加速起飞时机械能(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探月“嫦娥”如果不受任何外力作用,将会做
  • 9. 如图,汽车发生“追尾”时,汽车B刹车后由于仍然撞到汽车A,此时B车撞击A车的力A车撞击B车的力(选填“>”“<”或“=”),“追尾”后,B车驾驶员受(选填“安全带”或“汽车头枕”)保护未严重受伤。

  • 10. 如图,用50N的水平推力推水平地面上重200N的箱子,箱子未动,此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为N;当水平推力增大到80N时,箱子恰好匀速运动,此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为N;撤去推力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1. 如图甲、乙所示,一个装有水的平底密闭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两次放置时,瓶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 , 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 , 则;两个高度相同的实心圆柱体丙、丁放在水平地面上,两者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圆柱体的密度。(选填“>”“<”或“=”)

  • 12. 如图是某实验小组自制的气压计和温度计,图是气压计,将这个小瓶从楼下拿到楼上,玻璃管内水柱(选填“上升”或“下降”)。回忆所学过的知识,想一想使用图甲的装置还可以(填写可以完成的实验或探究问题)。

  • 13. 在《墨经•经下》篇中有关于浮力的记载“荆之大,其沉浅也,说在举”,意思是说:荆木的体积很大,但沉入水中的部分少,原因在于受到水的托举。重为600N的荆木,漂浮在水面上,其密度水的密度(选填“>”“<”或“=”),受到的浮力为N,“沉入水中”的体积为m3
  • 14. 某中学实验室新买了40箱物理实验器材,每箱器材重为100N。小华要把这批器材搬往10m高的三楼实验室,他身体可以提供的功率P与器材重力G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他能提供的最大功率为W,要尽可能快地把这批器材搬上去,他每次搬运的箱子数应为个;已知每次下楼的时间为上楼时间的一半,若不考虑人自重和搬起箱子、放下箱子的时间,将这批器材从底楼搬到实验室并回到一楼,所需的最短时间是s。

三、作图题(本题共3小题,共7分)
四、实验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9分)
  • 18.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所用棉布比木板表面粗糙)                                                                  

    甲(木板表面)

    乙(木板表面)

    丙(棉布表面)

    丁(木板表面)

    1. (1) 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应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做运动,根据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 (2) 在这四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最小的(选填“甲”“乙”“丙”或“丁”)。
    3. (3) 比较两次实验,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4. (4) 比较甲、丁两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发现甲的示数大于丁的示数,小华由此得出结论:接触面积越小,滑动摩擦力越小。你认为他的结论(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 19. 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中,①把压强计的探头浸入水中同一深度,让探头橡皮膜分别朝下、朝上,如图乙所示;②换用盐水,把压强计探头浸入盐水中不同深度,如图丙、丁所示。图乙与图丙中探头位置在液体中深度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丙     丁

    1. (1) 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中两侧液面已有高度差(如图甲所示),接下来的操作____(选填字母):
      A . 直接从U形管右侧中倒出适量液体 B . 拆除胶管重新安装
    2. (2) U形管压强计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应一些较好(选填“薄”或“厚”),从结构上看压强计(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
    3. (3) 如果所用的压强计U形管中可选择装染色的酒精、染色的水以及水银中的一种液体,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小明应该选择装入U形管中。(
    4. (4) 比较图丙、丁两次实验可知:同种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可初步判断:液体内部压强与有关。
    5. (5) 在图乙和图丁中,探头所处深度不同,由图可知,探头处水内部的压强(选填“>”“<”或“=”)盐水内部的压强。
  • 20. 如图,小华在进行“阿基米德原理”相关实验的探究。

    1. (1) 该实验的目的是用实验数据定量研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之间的关系。
    2. (2) 如图甲所示,最合理的实验步骤是:(按图下字母填写)
    3. (3) 若图中四个测量值F1、F2、F3、F4满足关系式,该原理将得到验证
    4. (4) 以下操作不会对实验结论造成影响的是(选填编号)。

      ①步骤B中溢水杯内的水未达到溢水杯的溢水口

      ②步骤B中金属块没有完全浸没在水中

      ③步骤B中金属块浸没后碰触到溢水杯的底部

    5. (5) 根据实验过程的测量值,在横线上分别写出石块体积与密度的表达式(水的密度用表示)
五、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13分)
  • 21. 如图,平底水桶底面积为 , 质量为1kg。桶内装有30cm深的水,放在水平地面上。求:

    1. (1) 空桶所受重力;
    2. (2) 装水后水对桶底的压强;
    3. (3) 若装水后水对桶底的压强比桶对地面的压强小800Pa,求桶内水的质量。
  • 22. 为规范停车秩序,深圳交警对违停车辆进行拖移(如图甲),工作原理如图乙,当钢绳对车辆施加沿斜面的拉力F为时,在100s内可将小车A沿斜面底端匀速拉至斜面顶端,已知小车A的质量为1.5t,斜面高为1m,斜面长为5m(不计车长、钢绳重、滑轮重、钢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和滑轮与轴间的摩擦)。求:

                   图甲                                                            图乙

    1. (1) 拉上斜面时,拖绳的功率;
    2. (2) 此斜面的机械效率;
    3. (3) 小车在斜面上所受的摩擦力大小。
六、综合能力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9分)
  • 23. 如图所示,在科普节目《加油,向未来》中,有一项对抗性实验。甲、乙两人站在平衡板上,滑轮组将平衡板提升至一定高度后,两人在平衡板上挪动,并保持平衡板平衡。若甲的质量为55kg,乙的质量为45kg,平衡板质量为900kg且质量分布均匀、重心在点O。请回答:

    1. (1) 当平衡板放在水平地面上时,甲双脚站在平衡板上,当他抬起一只脚,甲对平衡板的压强,压力(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 (2) 当甲、乙两人竖直站立在图中A、B位置时,滑轮组将平衡板匀速提升至离地面5m的高度处,提升过程中平衡板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在此过程中,甲所受到的重力(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A点到O点的距离B点到O点的距离(选填“>”“<”或“=”),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 (3) 当甲、乙两人竖直站立在图中A、B位置时,平衡板在空中处于水平平衡。甲、乙两人从图中位置同时向平衡板左、右两侧沿同一直线向相反方向缓慢挪动至C、D竖直站立时,平衡板也恰好处于水平平衡,则两人挪动的距离ACBD(选填“>”“<”或“=”)。
  • 24. 为了给立方体金属工件表面均匀地涂上某种油,需要用竖直向下的力F把漂浮在油面上的工件缓缓地压入油内,如图甲所示。收集有关数据并处理获得如下数据:工件的下底面与油面的距离为h,力F与h大小关系如图乙所示,小华觉得图中CB的延长线BA段是没有意义的。老师告诉他,力F为负值时,表明它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反了。

    甲     乙

    1. (1) 分析BC段:随着h的增大,工件所受的浮力大小将,油对工件下底面的压强大小将(以上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 (2) 如图乙,A点的坐标为(-400,0),代表此时物体未浸入油中,则可知工件的重力大小是N;
    3. (3) 工件在C点所受的浮力为N,该工件的密度为kg/m3 ,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还可以计算出这种油的密度为kg/m3
  • 25. 阅读图文材料及表格左列的设计意图,完成表格右列对应的探究问题。

    斯蒂芬•库里是同学们喜欢的篮球运动员,他的个人参数如下:

    甲        乙

    库里的球迷小华同学想探究篮球从被投出到篮筐处的能量转化情况,以及下落后对地面产生的压强有多大。设计了以下的测量过程:

    1 观察:斯伯丁篮球#7——标准男子比赛用球(质量650g、半径13cm);

    2 评估:身高为188cm的库里将篮球从头顶位置(如上方右图球心与头顶齐平)将篮球投入3.05m的篮筐;

    3 实践:小华同学将篮球沾上水,让篮球下落到一张方格纸上,用笔描出水迹,如图甲所示:(方格纸每小格面积均是4cm2 , 用方格纸计算面积时,大于半格的算一格,小于半格的不算面积。)

    4 测量:将方格纸放在磅秤上,篮球压在方格纸上,慢慢压篮球,直到篮球与纸的接触部分与水迹重合,此时磅秤上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磅秤的读数规则和托盘天平的读数规则相似,也是砝码与游码所示质量之和。)

    1. (1) 该篮球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所受支持力为N.篮球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选填“是”或“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2. (2) 篮球上升的过程中,篮球的动能(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库里至少要对篮球做J的功;
    3. (3) 由甲图可知,篮球落地时的受力面积是m2
    4. (4) 由图乙可知,磅秤的读数为kg,该篮球下落时对地面产生的压强为Pa。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