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

更新时间:2023-09-11 浏览次数:19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 1. 下列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 . 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 C . 花香袭人,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D . 杨絮漫天飞舞,是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 2. 如题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海绵的形变显示了压力的作用效果 B . 用微小压强计可以研究液体压强 C . 托里拆利实验可以测出大气压值 D . 船闸不是连通器
  • 3. 下列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不受力的情况下也能运动 B .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力也可能是平衡力 C . 自行车从斜坡冲下来时不容易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D . 只受一对平衡力匀速运动的物体,若去掉其中一个力,则物体的运动速度一定增大
  • 4. (2017·长沙) 班级大扫除时,小天发现许多现象与摩擦有关,其中减少摩擦的措施是(   )
    A . 擦玻璃时把抹布压紧在玻璃上去擦 B . 书柜下装有滚轮便于移动位置 C . 黑板刷的刷面使用更粗糙的材料制成 D . 水桶的手柄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 5. 如题图所示的现象中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解释的是( )

    A . 图甲:向两张纸中间吹气,纸张向中间靠拢 B . 图乙:装有液体的玻璃管,底部和侧壁的橡皮膜往外凸起 C . 图丙:高铁站台边,人必须站在黄色安全线以外的区域候车 D . 图丁: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
  • 6. 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向东运动,运动图象如题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做匀速运动,乙做变速运动 B . 甲运动比乙慢 C . 出发5s后,甲、乙之间距离为5m D . 出发10s后,乙通过的路程是15m
  • 7. 如题图所示,有一个重力为G的长方体浸没在液体中,其受到的浮力为 , 液体对长方体向下和向上的压力分别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长方体只有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压力 B . 的大小关系是 C . 的大小关系是 D . 若物体浸没于更深的位置,长方体上下表面压力差不变,压强差变大
二、填空题(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 8. 如题图,小明在家做西红柿炒鸡蛋等家常菜。他把鸡蛋往案板上一磕,蛋壳就破了,这是利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小明在炒菜时闻到了菜的香味,这是现象,这个现象表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做

  • 9. 如题图所示,在一起交通事故中,车头受到所载水泥管的冲击,严重挤压变形,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选填“形状”或“运动状态”)。这起事故发生在汽车突然(选填“加速”或“刹车”),而水泥管由于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导致的。

  • 10. 如题图所示,是某医院医务工作者为患者注射的情景。注射前需要用酒精棉球给注射部位消毒,消毒部位会感觉有点凉是因为酒精吸热的缘故;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其目的是为了压强,注射器能将药液吸入针筒是利用了的作用。

  • 11. 如题图所示,质量2kg的无人机悬停在空中,无人机所受重力的方向是,受到的升力为N,升力的施力物体是。(g取10N/kg)

  • 12. 如题图是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要选择较(选填“光滑”或“粗糙”)的水平桌面做实验。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时,可以通过调整改变力的大小。实验中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中的两个力是否

  • 13. 小明探究怎样使物体上浮或下沉,用手将质量为150g,体积为的苹果浸没水中,苹果受到的浮力为N。松手后苹果将(填“上浮”“下沉”或“悬浮”),最后静止时,苹果受到的浮力为N。(g取10N/kg)
  • 14. 如题图甲所示,AB为轻质杠杆,AC为轻质硬棒且与力传感器相连。已知OA的长度为30cm,OB足够长,A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大小为15N。题图乙是物体M从A点开始向右匀速运动过程中力传感器读数大小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则物体M的质量大小为g,物体M运动的速度为cm/s,若要杆不断,物体从A点开始运动时间最长为s。(g取10N/kg)

三、作图题(7分)
  • 15.   
    1. (1) 如题图所示,人站在地面上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绳子,画出滑轮组的绕法。

    2. (2) 如题图所示,轻质杠杆AB在水平位置静止,在图中作出拉力F的力臂L和C物体的重力示意图。

    3. (3) 天花板下用细线系着一个小球,其来回摆动时的轨迹如题图中虚线所示,当小球从细线竖直的位置运动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不计空气阻力,且细线始终保持自由长度。请画出:

      ①此时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②假设小球此时受到的所有力都消失,请你用实线画出它之后的运动轨迹。

四、实验探究题(3小题,共19分)
  • 16.   
    1. (1) 如题图所示,为行驶中汽车仪表盘上的车速表,此时汽车行驶中的速度为km/h,合m/s(保留一位小数)。

    2. (2) 小海进行“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

      ①实验前,弹簧测力计应在方向调零。

      ②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题图甲所示,此时滑动摩擦力为N。

      ③通过改变木块上钩码数量改变压力,多次实验,根据实验数据描点画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图象,如题图乙所示。分析该图象可得实验结论:其他条件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

      ④将实验装置改成如题图丙所示,拉动下方长木板可测出木块的滑动摩擦力,这样改进的优点是(写出一点即可)。

  • 17. 如题图所示,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1. (1) 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通过____(填写选项前的字母)方法可以进行调节。
      A . 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 B . 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C . 向U形管内添加适量水
    2. (2) 比较两图,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同种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
    3. (3) 图乙中U形管左侧水面的高度为4cm,右侧水柱高度为10cm,则U形管左侧气体的压强比外界大气压大Pa。
    4. (4) 在图乙中,若只将探头向水的深处放,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 (5) 把压强计的探头分别放入盐水和水两种液体中,得到图象如戊图所示,则表示在水中压强随深度变化关系的是图线(选填“a”或“b”)。
  • 18. 某实验小组按照如题图所示的步骤,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 (1) 先用分别测出空桶和石块的重力,所用石块的质量约为g。
    2. (2) 把石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N。石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可由(填字母代号)两个步骤测出。
    3. (3) 由以上步骤可初步得出结论: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
    4. (4) 若溢水杯的水没有装满,则会导致本实验测量的(选填“大于”或“小于”)。
    5. (5) 另一实验小组在步骤C的操作中,只将石块的一部分没在水中,其他步骤操作正确,则(选填“能”或“不能”)得到与(3)相同的结论。
五、计算题(19题6分,20题7分,共13分)
  • 19. 为了节能与环保,许多旅游景点都使用了电动观光车(如题图所示),某电动观光车的技术参数列表如下。求:(g取10N/kg)                                                                                                                                                

    空车质量

    560kg

    满载人员数

    4人

    满载时轮胎与地面的接触总面积

             

    车身长度

    3.0m

    最大时速

    36km/h

    1. (1) 该车空车所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2. (2) 若在某次载客过程中,该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8min通过的路程为4km,则这段时间内观光车有没有超速行驶?
    3. (3) 观光车满载时,该车中乘客质量平均每人为60kg,该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为多少?
  • 20. 如题图甲,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全部既定任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为了出舱一刻,航天员们都要在地面上经历“魔鬼式训练”。其中模拟失重水槽训练是其中的一项必修课,模拟失重训练水槽的原理是:通过增减配重和漂浮器,使宇航员悬浮在水中,模拟失重环境的操作效应。如题图乙所示,质量为75kg的宇航员,若所带配重及所着模拟宇航服质量为25kg。求:(

    1. (1) 宇航员悬浮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
    2. (2) 宇航员服手腕处有一面小镜子,航天员可以通过它随时察看自己身上的各种开关。当小镜子处于水面以下5m处受到的压强为多大?
    3. (3) 宇航员在地面上能举起136N的物体,宇航员在水中能举起质量多大的实心铁球(铁球不露出水面)?
六、综合能力题(3小题,共19分)
  • 21. 如题图甲所示是卢瑟福进行的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发现,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的粒子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1. (1) 根据实验现象,卢瑟福提出:“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这个“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2. (2) 1μm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下列有关该现象的解释中合理的是____。
      A . 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 B . 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3. (3) 由题图乙分析可得粒子带(选填“正电”或“负电”),粒子穿过金箔(选填“属于”或“不属于”)扩散现象。
    4. (4) 卢瑟福根据实验现象,经过想象、类比建立了类似行星绕日的核式结构模型,在此模型中,太阳系中的地球相当于原子中的____。
      A . 质子 B . 中子 C . 电子
  • 2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如题图甲是我国首艘“海上飞船”——“翔州1”。它的最大起飞质量为2.5t,巡航速度140~160km/h,最大航速可达210km/h,最高能爬升至150m,可乘坐7人。它既可以在水中航行,又可以贴近水面飞行。该设计利用了“翼地效应”,即当运动的飞行器距离地面(或水面)很近时,气流流过机翼后会向后下方流动,这时地面(或水面)将产生一股向上的反推力,使整个机体的上下压力差增大,升力会陡然增加,阻力减小。

    1. (1) “翔州1”在水面上飞行时,机翼(选填“上”或“下”)表面受到的空气压强较大。“翼地效应”是气流经过机翼后机体和地面(或水面)间形成气压(选填“增大”或“减小”)的区域,使升力增加的流体力学效应。
    2. (2) “翔州1”在平静的水面上由静止开始运动,若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不变,水平方向获得的动力F随运动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题图乙所示。后,“翔州1”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在0~50s内,“翔州1”的运动状态是(选填“减速”“先加速后减速”或“加速”)运动。
    3. (3) “翔州1”在空中飞行时,流过机翼上方的气流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机翼下方的气流速度。“翔州1”以最大航速匀速飞行1.5h,通过的路程是km。“翔州1”船身设计成“流线型”是为了(选填“增大”或“减小”)阻力。
    4. (4) “翔州1”靠岸后,有5名乘客登岸,则船排开海水的体积约减少。(设乘客的平均质量为70kg, , g取10N/kg)
  • 23.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珠峰测高8848.86米再次见证中国高度,珠峰高程测量综合运用了北斗卫星测量、雪深雷达测量、重力测量、卫星遥感等多种传统和现代测绘技术,精确测定珠峰高程。这是中国的自豪,中国给出“世界高度”新答案。请完成下列问题:

    1. (1) 高程测量队在珠峰顶首次开展重力测量,g值与海拔高度h的关系如图所示,测量工作人员抵达峰过程中所受重力。(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2. (2) 如图所示,十九世纪人类首次采用三角形测量法测量珠峰峰顶到3000米观测点的高度,测量结果大,是因为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选填“反射”、“直线传播”或“折射”)。

    3. (3) 登山队员利用随身携带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线、刻度尺等相关用品测量山顶的大气压,测量方案如下。

      ①把容积为V的注射器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

      ②如题图所示,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③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有刻度的部分长度为L,则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④利用以上数据可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为

    4. (4) 若同学们用题图中B注射器测量时,弹簧测力计被拉到5N,活塞仍没有滑动,可改用图中的(填“A”或“C”)注射器。

    5. (5) 若在实验过程中没有排尽筒内空气,将导致测得的大气压值。(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6. (6) 测量前,有同学建议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活塞的密封性好;二是可以,从而提高实验的精确程度。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