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物理期中...

更新时间:2023-09-28 浏览次数:1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
  • 1. 骑踏板车是小朋友喜爱的一项运动,如图是小明在水平路面上匀速骑踏板车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明匀速骑踏板车时受到惯性作用 B . 小明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踏板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 小明对踏板车的压力和踏板车对小明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 小明对踏板车的压力是由于踏板车发生形变产生的
  • 2. (2022·大庆) 如图,将一瓶500mL的纯净水倒置在水平桌面上,它对桌面的压强最接近下面哪个数据(   )

    A . 1×102Pa B . 1×104Pa C . 1×106Pa D . 1×108Pa
  • 3. 下列关于压强的实例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火车轨道铺在枕木上,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B . 排水管的形“反水弯”是一个连通器 C . 自制压强计随海拔的升高玻璃管内液面会降低 D . 将玻璃管从竖直位置适当向右侧倾斜,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仍为
  • 4. 如图所示,取完全相同的长方体物体1块、2块、3块分别竖放、平放、竖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已知长方体的长 , 则( )

    A . B . C . D .
  • 5. (2017八下·齐齐哈尔期中) 如图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将处于容器底部的物块缓慢上提.在物块从开始上提到离开水面的过程中,如图能正确表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块底部离容器底部的高h的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 6. 同一支密度计分别放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中,静止后如图所示,密度计受到的浮力分别为 , 液体的密度分别为 , 则( )

    A . B . C . D .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 7. 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甲、乙,分别装有深度相同的水,将两个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小球 , 分别放在甲、乙两容器中水均未溢出 , 小球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两个小球所受浮力分别为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B . 两小球的密度 C . 甲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D . 甲容器底部对桌面的压强小于乙容器底部对桌面的压强
  • 8. 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的正方体竖直悬浮在某液体中。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 , 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正方体受到的浮力为 B . 液体的密度为 C . 液体对物体下表面的压强为 D . 正方体上表面到液面的距离等于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4.0分)
  • 9. (2022·达州) 如图所示,用手握住装有水的杯子静止在空中,杯子(选填“具有”或“不具有”)惯性,杯子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为,若喝掉杯中一部分水后,仍按如图方式保持静止,则杯子所受摩擦力(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 10.  如图所示是一款自动清洁地面机器人,它工作时内部的电动机带动风扇转动,把尘盒内的空气排出,利用 将垃圾吸入尘盒内。已知机器人的质量是 , 滚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 , 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它对地面的压强为 

  • 11.  现在的汽车为了保护司机和乘客的安全,都安装有安全带、头枕和安全气囊等装置,其中,为防止被后车追尾对人造成伤害的装置是 ;现在高铁站台均有安全标线,一般都是采用白线和黄色盲道合并铺设,提示候车的乘客应站在线后等车,是避免因 带来的安全隐患。

  • 12. (2023·铁锋) 我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万米深处多次成功坐底,标志着我国在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奋斗者”号在深水下潜过程中所受水的压强,浮力。(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潜水器的体积不变)
  • 13.  用手将一重为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 , 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 放手待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为  , 排开水的体积是 
  • 14.  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甲图所示方案中研究对象是;同学们认为图甲所示的实验方案优于图乙的,其主要原因是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0分)
  • 17.  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和科学家的研究历程来判断这个观点是否正确。

    1. (1) 使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毛巾表面上移动的距离。再分别换用棉布和木板表面进行两次实验,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每次都使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目的是  。

           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  选填“近”或“远”

    2. (2) 十六世纪末,伽利略已通过类似实验和推理得出结论:如果运动的物体没有阻力的影响,它将在水平面上一直运动下去。因此,物体运动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图是伽利略的实验和推理示意图。
    3. (3) 后来,笛卡尔进一步完善了伽利略的观点: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它将以同一速度沿直线运动。十七世纪初,牛顿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
    4. (4) 上述实验及科学家研究成果给予我们的启示是 ____ 。将正确说法前的字母填写在横线上 
      A . 科学定律都可以通过实验直接得出。 B . 科学推理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之一 C . 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就是正确的观点 D . 普通人观点可以质疑,科学家观点不可以质疑
  • 18.  物理课上,同学们利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进行了如下操作。

     

    1. (1) 实验前,用手指按压橡皮膜,发现形管中的液面升降灵活,说明该装置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小明没有按压橡皮膜时,形管两侧液面就存在高度差如图所示 , 接下来的操作是 选填字母

      A.从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

      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C.向形管内添加适量水

    2. (2) 实验时,小明将探头放入水下,形管两侧水面高度差为 , 此时形管内外的气压差为  
    3. (3) 正确操作后,分析图、图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 ;
    4. (4) 分析图、图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 越大,压强越大;
    5. (5) 小明用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在左侧加入适量的水,在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直到橡皮膜刚好变平,她测量了以下物理量:

      A.右侧待测液体到容器底的深度 

      B.右侧待测液体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 

      C.左侧水到容器底的深度 

      D.左侧水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 

      请你推导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  选择题中合适的字母和表示

  • 19.  兴趣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物块、温水杯、小桶、铁架台等器材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细线的质量和体积均忽略不计 

    1. (1) 实验中所用物块的重力为 
    2. (2) 同学们发现溢水杯中未装满水,如图甲所示,这样实验会使测得的溢出水的重力 填“偏大”或“偏小”
    3. (3) 溢水杯装满水后,将物块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物块受到的浮力为 。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它排开水所受的重力大小 。
    4. (4) 继续实验,将物块浸没在装满酒精的溢水杯中,如图丙所示,发现。说明物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 有关,换用酒精再次实验的目的是 填“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0分)
  • 20. (2023·凤阳模拟) 如图所示,将底面积为 , 重为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重 , 深的水。;取求:

    1. (1) 水对容器底的压力是多少?
    2. (2)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多大?
    3. (3) 如果容器中装的是另外一种液体,尺寸仍如图所示,若容器中点受到的压强为 , 则另外一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 21. 古时代就开始利用浮力了,据考古工作者发现,在距今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制造出了独木舟,如图所示,该独木舟外形可看成一个长方体,它长、宽、高 , 质量为。求:

    1. (1) 当独木舟底部距离水面时,底部受到的压强;
    2. (2) 独木舟空载时受到的浮力;
    3. (3) 独木舟能承载的最大货物的质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