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下...

更新时间:2023-06-24 浏览次数:25 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语言和生活有什么关系呢?其实,语言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可以用来传递信息、思考推理、传承文明、身份认同。人使用一种语言,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并以这种文化身份存在。

    社会生活中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需要语言。商贩用语言叫卖商品,教师用语言教授知识,医生用语言探查病情。俗语“好马出在腿上,好人出在嘴上”“三寸舌胜过百万兵”,就是指语言发挥出的极致的交际作用。当然,中国文化更重谨言慎行,言行合一。“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光说不练假把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交际生活中人们为界定社会关系也需要语言。《论语》中有“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就是提醒人们在交际生活中要了解对方。中国人素来注重说话的场合和彼此的关系,以界定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

    精神生活中人们思考推理、认知外界需要语言。“话不说不明,灯不挑不亮”,没有语言,概念没有依托,推理进程很难进行。语言是认知成果的储存场所,思维的成果也需要用语言表达出来。精神生活中人们进行情感交流也需要语言。《荀子》云:“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劝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良言价值无可比拟,千百年来语言成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使人们的精神得到慰藉。

    文化生活中人类创造、记载、传播文明更需要语言。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习得一种民族语言的同时,也就是在习得这一民族的文化,每一种语言都蕴含着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和生态。今天,保护濒危语言和方言、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已经成为弘扬中华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

    语言在加强民族身份认同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共同的语言身份将相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联结在一起,使他们即使身处他乡也能得到社会的归属感和心理的慰藉。小说《最后一课》中,面对母语教育权利被剥夺,法语教师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语言是把民族凝聚在一起的重要纽带,是使民族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源泉。

    人类既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也生活在语言的世界中。绚烂多彩的社会生活,抽象繁复的概念推理,复杂多变的喜怒哀乐,都可以用语言来书写和描述。语言把人与人联系在一起,把人类同周遭世界联结在一起,把人类的精神世界联结在一起。人类的一切生活无不跟语言相融、相连,正如英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所说:“想象一种语言就是想象一种生活形式。”生活里的语言灵动活泼,构成了世界上最美妙的音符。语言有多丰富,生活就有多精彩。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语言是一种生活方式,使用一种语言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 B . 中国文化注重谨言慎行、言行合一,注重说话的场合以及彼此的关系。 C . 人类的一切生活都跟语言相连,生活里的语言灵动活泼。语言有多丰富,生活就有多精彩。 D . 相同的文化背景将共同语言身份的人们联结在一起,使他们即使身处他乡也能得到社会的归属感和心理的慰藉。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采用“总分”的论证结构,论证了“语言就是一种生活方式”这一中心论点。 B . 文章以设问开篇,先将要议论的问题以提问的方式引出,然后再回答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引发读者注意。 C . 文章第2—5段从社会生活、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等方面展开论述,这几个分论点是并列关系,顺序是可以调换的。 D . 文章在论证语言在人们精神生活中的作用时,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对比论证。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好马出在腿上,好人出在嘴上”“三寸舌胜过百万兵”充分证明语言可发挥出极致的交际作用。 B . 弘扬中华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保护濒危语言和方言。 C . 英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想象一种语言就是想象一种生活形式。”这句话突出了想象在语言中的巨大作用。 D . 语言不仅能记录社会生活、概念推理或人的喜怒哀乐,它和人类的一切生活相融、相连。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纪录片因其生动直观,真实客观等特性,一直被视作文化折扣率最低、情感投射度最高的文化“硬通货”,是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最佳载体之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故事的内涵外延已极大地丰富扩充,不仅仅局限在展示中国自身,而是在中国与世界联系不断深化的时代潮流下,将目光投向“一带一路”等人文汇集之地,创新借鉴其他节目形态,扩展记录边界展现当代中国的生动故事。

    (摘编自2019年12月18日《光明日报》)

    材料二作为中国故事最好的载体,纪录片如何突破文化的边界,让世界“读懂中国”?

    用主旋律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著名纪录片导演闫东说:“这几年的创作经历让我最大的感悟是,主旋律纪录片已经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重大历史题材、重大革命题材的纪录片,而是能够体现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纪录片。这是中国纪录片人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中国纪录片能够大踏步走向国际舞台的底气。”

    寻找有“全球普适性”的故事。无论什么样的国际合作都必须要有一个好的故事。这个故事必须是与众不同的、非常典型的、有全球吸引力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在全球不同语境和文化背景下都有相关性。

    (摘编自2019年12月12日《羊城晚报》)

    材料三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中国的国产纪录片已经连续两年蝉联世界纪录电影票房冠军。一是 2017年的《二十二》,约为1. 7亿元人民币;另一个是2018年的《厉害了我的国》,票房约为4. 8亿元。10年来,中国纪录片年生产投入和生产总值均逐年增长。在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张同道教授看来,中国纪录片发展是政策、平台与市场合力的结果。国产纪录片的发展令人振奋,但同时也要看到,年轻一代的纪录片观看方式已然改变,网生代正在或将要成为主流受众,互联网思维将影响纪录片的未来。短视频最近两年的爆增长,令人瞩目。纪录片的文化价值与美学个性,已经受到了很大挑战,如何建设纪录片良性文化生态成为业内人士的新课题。

    (摘编自2019年11月20日《解放日报》)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纪录片是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最佳载体之一,因而具有生动直观、真实客观等特性。 B . 中国国产纪录片《二十二》和《厉害了我的国》分别获得2017年和2018年世界纪录电影票房冠军。 C . 当前,纪录片的文化生态已经恶化,其文化价值与美学个性已经受到短视频的很大挑战。 D . 主旋律纪录片就是讲述红色经典故事的、传统意义上的重大历史题材、重大革命题材的纪录片。
    2. (2) 下列最符合材料二相关内容的一项是(   )
      A . 全球首档跨国联合制作职业体验纪实真人秀《功夫学徒》将多元节目元素纳入中国故事的话语架构中,讲述异国青年的职业体验、文化碰撞,展现年轻中国的形象。 B . 《人生一串》是国内首档呈现国人烧烤情结的纪录片,涉及近30个城市的500多家烧烤摊铺,真实地展现了烧烤的江湖风味与乐天内涵。 C . 纪录片《长江之恋》以田野调查的形式,展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下长江经济带的创新发展。 D . 纪录片《我们的男孩》记叙孟宪国老人寻找六十年前救治自己的俄罗斯医护人员的故事,娓媚道出中俄两国跨越时空的友好情谊。
    3. (3) 中国纪录片应如何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姑姑李立泰姑姑很漂亮,修长身材,柳眉杏眼。如今老了,梳短发,穿着整洁,也不难看。

    姑姑离休后回家探亲,谈起当年战火纷飞、腥风血雨的革命战争岁月。

    那年,全村参战,和八路军一起打鬼子。咱村有围墙,墙外有围子壕。壕里放了水,还有葛针寨,全是枣树枝子。鬼子不好攻。

    家人都上围墙打鬼子去了。八路军得吃饭啊,娘回不来咋办?姑姑还是孩子,但姑姑要蒸窝窝给八路军吃。姑姑八岁时跟锅台差不多高,蒸窝窝够不到箅子,就站在小板凳上。头次没蒸熟,就回锅。八路军叔叔夸姑姑孩儿小,心好,机灵手巧。

    那次是八路军冀南七分区24团来解的围,把鬼子打跑了。

    姑姑八岁参加八路军,在伙房帮忙。老班长像疼亲女儿一样待姑姑。姑姑站在小凳上学做饭,生的做成熟的,凉的烧成热的,凉水烧成开水。

    姑姑九岁被卫生队要走。八路军冀南七分区卫生所在姑姑村上,家家住了伤病员,整天接触的全是受伤的男人。枪没长眼,伤哪儿的都有。分什么男女啊,该脱得脱,该铰得铰,全无顾忌。医、食、住、行,姑姑跑前跑后,发动婶子大娘姐妹们帮助卫生所拆被褥、洗衣服,帮助照顾伤员。她一口一口地给伤员喂汤、喂饭、喂药,甚至端屎端尿。

    姑姑当卫生员开始洗伤员的绷带。她说,我洗的绷带放到今天就是垃圾。在村子的水坑里洗洗,没肥皂、洗衣粉,血斑也洗不干净。有时找不到好水,小水坑里的水也凑合。人手不够时也给伤员包扎,包得歪歪扭扭的。

    再大些我就开始学扎针。起初扎不进去,吓得手哆嗦,急得哭。大姐姐们告诉我,手把肉捏住,猛一下子扎下去,别犹豫。慢慢我会扎针了。伤员都说我小手儿柔软,扎得不疼,抢着叫我扎针。遇到输液的重病号,我站在旁边看护士姐姐扎血管,我还在自己胳膊上练习过扎输液针。

    我问姑姑:您作为战地护士,一生中最骄傲的是什么?

    应该是那次躲过敌机空袭。那天狂风怒号,刮得天昏地暗,黄风把枯枝败叶都旋到天上去了。本不是敌人偷袭的天气,可就是那天敌机偏来了。我负责的两名重伤员转移不动,13 岁的我急中生智,抓了两个麻袋片儿把伤员盖上,上面撒些树叶树枝,我也趴在下面。敌机盘旋了几圈扔下炸弹,没炸着我们。躲过一劫……立了三等功。

    我到驻地就积极发动妇女做军衣、抬担架、护伤员,动员青年参军参战。14岁入党, 16岁当了护士长,成了骨干力量。当了护士长才知道,其实有职务就是责任重了,要多干活儿,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把方便留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脏活儿累活儿抢着干,加班加点冲在前……那次战地卫生员不够用,我第一个站出来上前线。就是那次为抢救伤员,我被敌人的炮弹炸伤了,至今腿上还嵌着块儿弹片,遇到阴天下雨就疼。前线非常危险,说不定去了就回不来了,就是要把生还的机会留给战友。

    我又问姑姑:您作为护士长,最厉害的是啥?

    最厉害的是那个县大队战士的大腿骨头里嵌入了子弹,我和几个护士当班,医生去前线了,一没麻醉药,二没专门器械。我们把肉剥开,子弹露了出来。把老乡打铁的老虎钳子在锅里煮煮,我一边哭一边把“钢铁战士”腿骨上的子弹拽了出来。

    我越干越进步,19岁被任命为医疗队党支部书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一边抓政治学习,一边加强医疗知识学习。越学越觉得自己知道的东西太少了。

    这年一个家伙儿闯进我心里来。他是连长,跟我平级。我给他扎针,三扎两扎有了好感。偷偷摸摸谈,俺们不够谈恋爱的级别。一次战斗,他那连人马被鬼子挡住冲不出来,回不了大部队,就跟别的八路军走了——反正都是打鬼子。我们再没见过面,说心里话还真想他,但不知他的死活,成天提溜着心挂着他。

    后来我调军分区医院任院长。解放全中国那年,那家伙受伤送到我们医院来了。我一见他浑身是血,心里一紧,疼得心哆嗦。他是个不错的人,可是我刚结了婚。急得他跺脚、拍头、捶胸。

    他急急地吼:我给你写信,怎么不回信?!我说:没收到你的信。兵荒马乱的,信不通。

    你怎么不等我?我等你好几年了,也不知道你活着没有啊?走了就没音信。

    他哭了,泪淌下来。我不敢看他。

    我说:都团长了还哭,不怕人家笑话?好好干,将来找个大学生,比我这文盲强多了。

    任她什么“生”也抵不上你!别说憨话,我帮着给你介绍。

    我照顾他个把月,也算弥补吧。他养好伤要南下,打过长江去。一次攻坚战斗中他顶着湿被子率敢死队往上冲,牺牲了。姑姑那么伤神,眼里含着泪。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写全村参战打鬼子,小孩子帮着为八路军做饭,家家住伤员,妇女帮着拆被褥、洗衣服、照顾伤员,体现了革命战争岁月的军民鱼水情。 B . “分什么男女啊,该脱得脱,该铰得铰,全无顾忌。”这句话表现了姑姑她们专注救人的情景。 C . 姑姑做护士长时,县大队战士的大腿骨头里嵌入了子弹,她用老乡的老虎钳为战士取子弹时,伤心地哭了,一方面是心疼战士,另一方面也为自己医术不精而愧疚。 D . 本文带有一股浓郁的生活气息,读来亲切自然,语言质朴,偶或插入的方言俚语,长短句的错落搭配,增强了作品的亲和力。
    2. (2) 小说以对姑姑的神态描写结尾,请结合全文谈谈这样结尾的艺术效果。
    3. (3) 李立泰的“抗战题材系列”微型小说,塑造了一大批传奇性格的抗日英雄,获得很大的成功。请结合文本,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姑姑的形象的。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项王军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项王乃分其骑以为四队,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 . 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 . 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 . 。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项王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 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减)乙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节选自《鸿门宴》)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项王军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B . 项王军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C . 项王军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D . 项王军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 . . 的一项是(   )
      A . 亭长,文中指官职,秦、汉时在乡村每十里设一亭,置亭长,掌治安,理民事。 B . 江东,是一个人文地理名词,古人叙地理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江左即江东。 C . 长者,古时既可以指年纪大或辈分高的人,也可以指德高望重的人,文中指前者。 D . 邑,文中指食邑,是古代君王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又称作采邑、采地、封地。
    3. (3) 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 . 的一项是(   )
      A . 项羽作战勇猛。在垓下时,他缺兵少粮,并被刘邦的军队包围,但他还是能凭剩下的八百多人,杀出包围圈。 B . 项羽不辨是非。当他逃到阴陵时,迷失了道路而去询问一农夫,结果被骗而失去了最佳的逃跑机会,最终因此丧命。 C . 项羽不知反省。当他被刘邦的军队包围,自知难以逃脱时,项羽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想用“三胜”敌人来证明。 D . 项羽信奉天命。当乌江亭长建议他东渡乌江时,项羽选择了放弃,并说这是上天亡他,还渡乌江有什么用呢。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②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 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游凤林寺西岭

    孟浩然

    共喜年华好,来游水石间。烟容开远树,春色满幽山。

    壶酒朋情洽,琴歌野兴闲。莫愁归路暝,招月伴人还。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 . . 的一项是(   )
      A . 首联扣题,写诗人与友人趁着良辰美景同游山水之事,笔触清新,语言轻快。 B . 颔联描写了烟雾散开、远树初露、春色满山、一派清幽的景象,景中融情。 C . 颈联对仗工稳,借景抒情,写诗人与友人饮酒酣歌,情谊款洽,逸兴遗飞。 D . 本诗叙述与友人同游之事,意境清幽,洋溢着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 (2) 简要赏析尾联中“招”字的表达效果。
  •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在《登岳阳楼》中,作者用夸张的手法不仅写出洞庭湖分割吴楚两地,还能够承载日月星辰的两句是:“”。
    2. (2) “玉”在古人心目中是个美好的字眼,也常见于古典诗词中。请分别写出李煜的《虞美人》和秦观的《鹊桥仙》中含“玉”字的名句:“”和“”。
    3. (3)    《论语·侍坐》中,子路急切地表达了自己有能力治理“千乘之国”的志向,即使遭遇夹在大国之间,同时面临“”的困境也无所畏惧。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毫无疑问,先秦诸子中,庄子最有魅力。当庄周先生对       的暴发户们——他当着梁惠王的面直指为“昏君乱相”——投以轻蔑的一哂,并把他的超人智慧转向对人的生存状态的研究时,他就魅力无穷了。

    他给我们指出了人生中的无数尴尬,“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的窘迫以及我们心智上的种种迷障。我们在他的嘲弄面前    ,却又处处豁然。他知道我们的怨怒以及求和而不能的委屈,他的魅力真正的动人肺腑。

    我总觉得,虽然《论语》中有孔子的形象,《孟子》中有孟轲的形象,但都不及《庄子》中庄子的形象来得有魅力。庄子是表情古怪的,因为我无法想象他的形象。孔子似乎是一贯严正而间或幽默的;孟子是气势汹汹、 的;韩非子是 、冷峻孤单的。但庄子呢?他的表情太丰富了:一会儿是尖锐无比的人生解剖师,一会儿又是沉湎往事的诗人,一会儿是濮水上的泛舟者、闲钓者,一会儿又是土屋前闲坐无聊的穷汉。有时他去远游,有时他又安坐家中洋洋洒洒地记录着他的思想。我们确实无法界定他的形象,他太丰富,太浪漫,太抒情,太不拘一格,或者说,有时他太出格了。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 . 的一项是(   )
      A . 炙手可热           面红耳赤            咄咄逼人            怀才不遇 B . 红极一时           勃然变色            盛气凌人            怀才不遇 C . 炙手可热           勃然变色            盛气凌人            壮志未酬 D . 红极一时           面红耳赤            咄咄逼人            壮志未酬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在古代,多数人,尤其是做官的和知识分子既有名又有字。名为实,是社会上个人的特称;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       。所以字又称“表字”。

    名与字可以意义相近,如诸葛亮字孔明,“明”与“亮”都有光线充足之意;       , 如吕蒙字子明,“蒙”为不明。古人常自称其名以表示谦称,称人之字以表示对人尊称,名字连称亦是对人尊称。

    《疏》云:“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由此可知,       , 供长辈呼唤。男子到了二十岁行冠礼,取字。

    女子长大后也要离开母家而许嫁,未许嫁的叫“待字”,亦可叫“未字”,故有

    待字闺中”之说。十五岁许嫁时,举行笄礼,也要取字,供朋友呼唤。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 (2) 通过对古人名和字的分析,可以得出哪些结论?请结合上文作简要概括。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四、写作(60分)
  •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天空中飘起了淅淅沥沥的细雨。雨天里,有人听歌沉思;有人撑伞雨中行走,与人擦肩而过;有人怀想远方……不同年龄段的人,听雨的感受也不尽相同,就像宋代词人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写的“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