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10校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

更新时间:2023-07-02 浏览次数:22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 1. (2018八下·崇明月考) 下列物体中物重最接近1N的是(  )

    A . 一袋方便面     B . 一张学生课桌 C . 一枚大头针     D . 一块砖
  • 2. 下列事例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A . 飞机加速起飞 B . 驾驶员系上安全带 C . 人在死海中看书 D . 洗手后用力甩干
  • 3. 如图所示,在水平课桌上放一本书.下列哪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

    A . 书对地球的吸引力和书的重力 B . 书所受的支持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C . 书所受的支持力和书的重力 D . 书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 4. 中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中,涉及许多物理知识,下列没有利用惯性的是(   )
    A . 跳远运动员助跑一段距离才起跳 B . 举重运动员把杠铃举在空中不动 C . 掷出去的铁饼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 D . 箭被弓射出后仍向前运动
  • 5. 下列情境中,没有受到浮力的物体是(   )
    A . 遨游的“嫦娥五号” B . 下潜的“核潜艇” C . 航行的航母“山东舰” D . 上升的飞艇
  • 6. 如图所示,坦克履带由一块块钢板组成,每块钢板上有两条凸起的棱,这样设计的目的是(   )

    A . 钢板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强,棱是为了减小与地面的摩擦 B . 钢板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强,棱是为了增大与地面的摩擦 C . 钢板是为了增大对地面的压强,棱是为了减小与地面的摩擦 D . 钢板是为了增大对地面的压强,棱是为了增大与地面的摩擦
  • 7.

    如图所示,一个铁球分别放在水中、盐水中和水银中,受到的浮力最大的是(  )

    A . 在水中 B . 在盐水中 C . 在水银中 D .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 8. 下列设备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A . 茶壶 B . 船闸   C . 活塞式抽水机 D . 下水道存水管
  • 9. 如图所示,一阵大风吹来,竖直方向伞面可能被“吸”,发生形变。下列有关这一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 . 伞面被向下“吸” B . 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压强小于下方 C . 伞上方的空气流速等于下方,压强大于下方 D . 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压强小于下方
  • 10. 在远洋轮船的船舷上,都漆着五条“吃水线”,又称“载重线”,如图所示.其中标有W的是北大西洋载重线,标有S的是印度洋载重线。当船从北大西洋驶向印度洋时,轮船受到的浮力以及北大西洋与印度洋的海水密度ρ1和ρ2的关系,有( )


    A . 浮力增大,ρ1=ρ2 B . 浮力减小,ρ1=ρ2 C . 浮力不变,ρ12 D . 浮力不变,ρ12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选项不全但都正确得1分,有错误选项不得分)
  • 11. 李明在运动场上看到了一些场景如图,他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王浩同学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时慢慢停下来,是因为足球受到力的作用 B . 张红同学百米冲线后没有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她具有惯性 C . 张彦同学在做引体向上,静止不动时,他对单杠的拉力和他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李宁同学正在跳高,当他腾跃到最高点时,处于静止状态
  • 12. 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规范操作过程。关于该实验,下面说法正确的(   )
    A . 玻璃管倾斜不影响实验测量结果 B . 是大气压支持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不会下落 C . 大气压的数值等于高760mm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D . 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有少量空气不影响实验结果
  • 13. 用弹簧秤挂一物块,慢慢将物块从水中提出,在此过程中弹簧秤示数F与物块上升高度H变化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块受到的最大浮力是5N B . 物块受到的重力是7N C . 物块的长度为7cm D . 物体的密度是1.4×103kg/m3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 14. (2020·雅安) A物体受到甲、乙两弹簧测力计向相反方向的拉力,当A物体时,它处于平衡状态,如图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

  • 15. 细心的同学会观察到,在卫生间的洗手池与下水管之间常常要装一段U形管,如图所示,U形管相当于,当管内的水静止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起隔离臭气作用。

  • 16. 用针将重为3N的正方体小木块按入水中浸没(如图),此木块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10N,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15N,则木块受到浮力的方向是的,大小为N。

     

  • 17. (2017·安庆模拟) 如图是自制气压计,小红拿着它从1楼乘坐电梯到20楼,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会(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说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8. 总重量为700N的人直接站立在六个鸡蛋上,鸡蛋放在泡沫板的凹槽内,如图所示。泡沫板的凹槽增大了鸡蛋的,从而减小压强来保护鸡蛋。如果脚与鸡蛋的总接触面积约为 , 此时脚对鸡蛋的压强为Pa。

  • 19. 小敏把体积为200cm3 , 质量为250g的洋芋放入水中时,最终洋芋(选填“漂浮”、“悬浮”或“下沉”)。洋芋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N。
  • 20. 如图所示是喷雾器工作时的示意图,当往B管中吹气时,A管上管口的空气速度增大,A管上管口处的压强(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A管中的液体就在的作用下被压上去,随流动的空气而喷成雾状。

  • 21. 一艘远洋轮船装上货物后,它受到的浮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船由内河驶入大海后,船身相对于水面将(选填“上浮”“下沉”)。
  • 22. 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分别盛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已知a、b、c三点处液体的压强相等,如右图所示,则容器中的液体密度最大,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最小。

  • 23. 如图甲所示,放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用方向不变的力F向右推物体,推力F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的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则在t=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N;在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

四、探究实验题(24题6分,25题8分,26题10分,共24分。)
  • 24. 实验小组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他们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①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接触面积的大小。

    通过下图所示实验操作验证这些猜想。

    1. (1) 实验中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这样做是根据的知识得出拉力等于摩擦力,从而测出木块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
    2. (2) 如果要验证猜想②,应该选择两幅图所示的实验步骤来操作,根据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得出结论: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滑动摩擦力越大。
    3. (3) 要验证猜想③,将木块切去一半,重复甲的操作过程,如图丁所示。比较甲和丁的实验结果,于是小明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理由是
  • 25. 小明利用U形管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前,他注意到U形管两边的液面已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如图甲所示。

     

    1. (1) 实验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通过反映出来。
    2. (2) 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3. (3) 通过观察图乙、两次实验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有关。
    4. (4) 小明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不变化,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各个方向的压强
    5. (5) 接着小明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该保持不变。
    6. (6) 小明保持图丙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实验情形如图丁所示,比较丙、丁两次实验,小明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可靠?,原因是
  • 26. 小华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所用液体为水,g取10N/kg)

     

    1. (1) 根据图中数据可知,实验中物块所受浮力是N,排开水的重力是N。
    2. (2) 如果实验前溢水杯未装满水,实验测得的选填“浮力”或“排开水的重力”)将会(选填“偏大”或“偏小”)。
    3. (3) 你认为更为合理的实验顺序是。通过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为了得到更普遍的结论,下列继续进行的操作中不合理的是

      A.用原来的方法和器材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B.用原来的方案将水换成酒精进行实验

      C.用原来的方案将石块换成体积与其不同的铁块进行实验

    4. (4) 根据小华在实验中获得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的体积是m3 , 通过本实验获得的数据(选填“能”或“不能”)计算物体的密度。
五、分析与交流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 27. 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状况越来越好,拥有家庭用车的人越来越多。汽车中经常会设有头枕、安全带、安全气囊等必要的安全设施。这些装置可以在汽车发生事故时有效的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请解释“头枕”“安全带”是如何起到保护作用的。

  • 28. 在火车站离站台边缘一定距离的地方标有一条安全线,请分析列车驶过时,人在安全线内为什么会很危险,并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六、综合与应用题(29题8分,30题9分,共17分)
  • 29. 平底茶壶的质量是350g,底面积是50cm2 , 内盛0.5kg的水,放置在面积为0.8m2的水平桌面中央,试求:(g取10N/kg)

    1. (1) 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强.
    2. (2) 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 30. 如图所示,质量为1kg的正方体木块静止在水面上时,露出水面的体积为总体积的1/5(ρ=1.0×103kg/m3 , g取10N/kg)求:

    1. (1) 木块受到的浮力。
    2. (2) 木块排开水的体积。
    3. (3) 木块的密度。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