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江门市陈白沙小学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

更新时间:2023-06-27 浏览次数:45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运用(37分)
  • 1. 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战争爆发后,全世界的新闻媒体都为之fèi téng,争相报道.战地记者们更是一刻都不敢D.ān wù,把最真实的战争局势告知天下。

  • 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 涂   B . 下   C . 子   D . 样  
  • 3. “翻箱倒柜”四个字,在《新华字典》正文的先后顺序是( ).
    A . 翻 箱 倒 柜 B . 倒 翻 箱 柜 C . 箱 柜 倒 翻 D . 倒 翻 柜 箱
  • 4.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的一组是( );
    A . 执行  浪漫  重见天日 B . 避免  魔鬼  不可思议 C . 粉碎  阶段  一拥而入 D . 解释  柒缸  五湖四海
  • 5.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组是( )
    A . 马观花(奔跑) B . 不以为(正确) C . 蹈火(热水) D . 过犹不(及格)
  • 6. 下列词语不是形容人物品质的是( )。
    A . 锲而不舍 B . 持之以恒 C . 心有余悸 D . 鞠躬尽瘁
  • 7. 下列成语全部正确无误的一组是( )。
    A . 焉知飞祸    司空见贯    青面獠牙    心平气和 B . 灯火通霄    师传身投    头晕目炫    跃跃欲试 C . 一声不吭    翻箱倒柜    无独有偶    忐忑不安 D . 行善积得    别出心裁    垂头丧气    截然不同
  • 8. 下列与“司空见惯"意思不相近的一项是( ).
    A . 不足为奇 B . 熟视无睹 C . 屡见不鲜 D . 见所未见
  • 9. 下面词语中,按词语的感情色彩相同的一组是( )。
    A . 贪生怕死    和蔼可亲 B . 心善积德    挑拨离间 C . 能歌善舞    舍己为人 D . 锲而不舍    两面三刀
  • 10. 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小敏每天放学后      到图书馆看书,      参加科技小组的活动。

    A . 不但……而且…… B . 不是……就是…… C . 虽然……但是…… D . 既然……就……
  • 11.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只要你见微知著 , 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就有可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B .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 , 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C . 下课铃声一响,云云就抓紧时间不耻下问地去请教老师。 D . 听了老师在早读时间的讲话,文文忐忑不安地度过了一个上午。
  • 12. 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 . 松鼠像粒子弹似的从里头蹿了出来,跳到了大柜顶上。 B . 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 C . 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 D . 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
  • 13. 下面句子转换有误的一项是( )。
    A . 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不会忘记。

    改为反问句: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

    B . 狗熊有趣的动作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

    改为“被”字句:孩子们被狗熊有趣的动作逗得哈哈大笑.

    C . 小力告诉他妈妈,他在书店买了一本他最喜欢的《三体》。

    改为直述句:小力告诉妈妈,小力在书店买了一本我最喜欢的《三体》.

    D . 钢琴家说:“我是来弹奏一首曲子送给我的爱人听的。

    改为转述句:钢琴家说,他是来弹奏一首曲子送给 他的爱人听的。

  • 14. 把分句依次填入句子中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       “的牵挂;幸福就是”      ”的闲适: 幸福就是“       “的收获;幸福就是“       “的祝愿。

    ①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②春种一粒栗,秋收万颗子

    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A . ④②③① B . ①④②③ C . ④③②① D . ①③②④
  • 15. 把“‘老班长,你吃啊!我们抬也要把你抬出去I'我几乎要哭出来了。”这句话改为转述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几乎要哭出来了,叫老班长吃,我们抬也要把我抬出去。 B . 我几乎要哭出来了,叫老班长吃,我们抬也要把他抬出去。 C . 我几乎要哭出来了,叫老班长吃,他们抬也要把我抬出去。 D . 我几乎要哭出来了,老班长叫我吃,他们抬也要把我抬出去。
  • 16. 请完成以下句子练习。
    1. (1) 在原句上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清明时节,我们怀着崇高的心情去给烈士扫墓。

    2. (2) 我现在开始郑重其事地考虑我目前的情形和环境。(缩句)
    3. (3) 鲁肃说:“都是你自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改为间接引语)
  • 17. 回忆课文,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对应的横线上。
    1. (1) 我们常用《春夜喜雨》中:来表达老师对我们循循善诱的教导。
    2. (2) 王建的诗句让人想起合家团圆的元宵节。
    3. (3) 韩翊在《寒食》中写出了春天的长安城美好景象的句子是:春城无处不飞花,
    4. (4) 我在欣赏良溪古镇的古老建筑群时,发现房梁上、门框上都雕刻了荷花、莲子、鱼、蝙蝠等图案,其中蝙蝠的寓意是:
  • 18. 语言运用。

    有的人说:“善意的谎言是可取的。”也有的人说:“谎言就是谎言,是不可取的。”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需要“谎言”吗?为什么?

二、阅读理解(33 分)
  • 19.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无忧是重庆人民小学四年级的一名男生,他写了一篇作文,在妈妈的朋友圈里引起了轰动,特别是作文的最后一句“所以妈妈有我一个,就顶俩了!”让人印象深刻。这篇作文的题目叫“假如妈妈生二胎”。

    材料二2015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1. (1) 对材料一的评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无优不想妈妈生二胎,这个想法是正确的,因为他可以“一个顶俩”。 B . 无忧高估了自己的实际能力,他并不能“一个顶俩”。 C . 无忧不想让妈妈生二胎。虽然这个想法是不对的,但是“一个顶俩”的勇气与担当还是非常值得钦佩的。
    2. (2) 国家全而实施二孩政策,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联系以上材料,以及你家里的具体情况,谈谈自己的看法。
  • 20. 阅读《为人民服务》片段,按要求做题。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死得其所。不过,我们应当尽量的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1. (1) 结合全文说说,选段第一句中“共同的革命目标”指的是:;选段第二句中“这一条路”指的是:
    2. (2) 毛泽东同志在讲牺牲这个问题时,讲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一方面:

      ②另一方面:

    3. (3) 用横线画出选段中体现革命队伍中的同志情谊的句子。(把答案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
    4. (4) 对选段中划横线句子,你是怎样理解的?
    5. (5) 在建设新中国的道路上,革命志士们抱着坚定的信念,抛头颅、洒热血。在当今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年代,我们还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吗?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 21. 阅读课外短文,回答下面问题。

    一碗馄饨

    那天,她又跟母亲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小吃摊,她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小吃摊的主人是一个很和蔼的老婆婆。看到她站在那边,老婆婆就问:“孩五,你是不是要吃饭?”“可是……可是我没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老婆婆很热情地招呼她,“来,你坐下,我下碗馄饨给你。”很快,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忽然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感激。”她忙擦去泪水继续说,“我们又不认识,而您就对我这么好。可是我自己的妈妈怎么对我的?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自己的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不去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呢?”

    女孩愣住了。

    女孩匆匆吃完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眼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喜色说:“你这个淘气包,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凉了!”这时,她的眼泪又掉了下来。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1. (1) 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空。

      ①非常疲乏,忍受不了。

      ②尽管睁着眼睛看,却什么也没看见,指不重视或不注意。

    2. (2) 根据短文内容把你的理解写下来。

      女孩第一次流泪是因为:

      女孩第二次流泪是因为:

    3. (3) 用虚线画出短文的中心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
    4. (4) 听了老婆婆的话,女孩“愣住了”。此时女孩会怎么想呢?请写出女孩的心理活动。
    5. (5) 读了这篇短文,我懂得了今后应该这样做:
三、习作(30分)
  • 22. 写作

    一粒刚刚发芽的种子,种在心的土壤里,尽管渺小,却能够在或荆棘密布,或长风破浪的成长道路上变得勇敢、坚强……最终遇见天边的那道彩虹。请你选择一件你印象最深的事情,回忆当时的心情,把真情实感自然地表达出来吧。以“那时,我真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⒈将题目补充完整。⒉表达真情实感。⒊要求书写工整、规范,不少于500字。不得出现真实校名和姓名。

四、发展题(10分)
  • 23. 《老子》的“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的下半句是( )
    A . 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B . 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C . 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D . 长有内外,宜法肃辞严
  • 24. 《骑鹅旅行记》中,莫顿跟随的那群大雁的领头雁叫( )。(单选)
    A . 阿卡尔 B . 维姆 C . 拉普兰 D . 阿卡
  • 25. 在《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等人遇难时,船上一共有( )个人。
    A . 13 B . 14 C . 15 D . 23
  • 26. 尼尔斯变成小精灵后,雄鹅给他取了一个新的名字叫( )。
    A . 大拇指 B . 小矮人 C . 小不点 D . 小精灵
  • 27. 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塑造的汤姆·索亚是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姨妈眼里,他是个( )
    A . 调皮捣蛋的顽童 B . 足智多谋的人 C . 一心要冲出桎梏的绿林好汉 D . 有理想有抱负的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