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3-06-27 浏览次数:41 类型:期末考试
一、书写
  • 1. 将下面的句子抄写在横线上,要求书写正确、行款整齐。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开始掌握自己的命运,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领路人。

二、积累运用(30分)
  • 2. 我能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我喜欢阅读各类shū jí,它们排遣了我的jì mò,同时带我走向不同的lǐng yù,给我启迪,如科学家jiàn wēi zhī zhùqiè ér bù shě的故事让我佩服;李大钊视死如归、不怕xī shēng的精神让我感动。阅读,让我成长。

  • 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 月(zhēng)    旋(zhuǎn)    子(zhēng)    见(piǎo) B . ( shi)    掺(huo)    奉(gōng)    晕(xuàn) C . (chàng)    抽(yè)    时(zhàn)    沫(tuó) D . (huái)    山(yān)    黄鸡(mèn)    挑(ti)
  • 4. 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万不得    情非得    B . 于事    同舟共 C . 固若金    及其日中如探    D . 孔子不能也    一胜负
  •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他把这一大题都做错了,这完全足以说明他没有认真听老师讲课。 B . 无聊情绪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人厌倦当下的生活,对事物漠不关心。 C . 2020年上半年,国内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对54个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近571亿元人民币。 D . 中国文化的真正活力,不是刻意维护某种古老的礼仪,而是进人当今社会,力争发现、研究并且致力解决问题。
  • 6. 下列关于作品和内容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腊八粥》一文将甜蜜温馨的家庭生活场景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一并浓缩进了腊八节的风俗画面中。 B . 《迢迢牵牛星》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C . 《学弈》一文告诉我们学习应该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D . 《表里的生物》展示了一个孩子“胡思乱想”的过程,体现了他的好奇心强、爱观察思考。
  • 7. 下面的语句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另一种是随着诗歌内容与情感的变化而出现的节奏。

    ②节奏是诗歌的生命,把握好节奏会使诗歌更加具有韵律美。

    ③总之,节奏是固定的模式可遵循,具有独特性。.

    ④在现代诗歌朗读中,节奏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情感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⑤一般而言,诗歌节奏分为两种,一种是诗歌本身固有的节奏。

    ⑥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气质和特点,朗诵出来的节奏也会不尽相同。

    A . ②④⑤①⑥③ B . ②⑤①④⑥③ C . ①④②⑤①⑥③ D . ⑤④①②⑥③
  • 8. 我能按要求填空。
    1. (1) 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引用司马迁的话“人固有一死,或,或”来说明革命者要有正确的生死观。《十六年前的回忆》按照顺序回忆了李大钊被捕、被审的情形,表达了作者。《金色的鱼钩》中的老班长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这些共产党人顽强斗争、不怕牺牲,可以用于谦在《石灰吟》这句诗来赞颂他们:
    2. (2) 爷爷今年99岁了,明年就步入之年了,而爸爸今年40岁,已到了之年。我呢,正处于
    3. (3) “良药苦口利于病,”要求我们学生。(填空后选择)

      A.难以接受、理解父母和老师的批评教育。   
      B.对家长的教育全盘接受。

      C.正确对待老师、家长的批评教育。   
      D.放纵自己的言行举止。

    4. (4) 我会发挥想象,照样子写句子。

      例: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喜欢:

    5. (5) 我们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马上就要与亲爱的同学、敬爱的老师和美丽的校园道别,在即将离别之际,我祝愿我的同学!(填成语)祝愿我的老师填成语)祝愿我的母校!(填成语)同学间要分别了,我想给同学写一则赠言:
三、阅读理解(35分)
  • 9. 综合性学习。

    春兰小学一年一度的“读书节”开幕了,每个班围绕读书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

    1. (1) 每一部名著都是独一无二的花朵,六(1)班开展的是“漫步世界名著花园”的活动,他们准备完成一本“阅读卡”。请你也来选择-部名著,仿照示例,完成读书卡片。

      读书卡片

      所选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

      主要人物:汤姆

      相关情节:鬼屋寻宝、山洞迷路

      人物评价;敢于冒险追求自由

      读书卡片

      所选名著:

      主要人物:

      相关情节:

      人物评价:

    2. (2) 六(2)班举行了一场以“博览群书,涉猎广博(正方)”与“读书贵专,精益求精(反方)”为题的辩论赛。假如你是其中一个辩手,请你联系自身课外阅读体验,在正方、反方中选择一种进行阐述。

      我支持方观点,理由是

    3. (3) 六(3)班同学准备在教室的墙上布置一个读书栏目。这个栏目将为同学们推荐最具看点图书、赏析佳作片段、分享读书故事等,请你当当小编辑,为这个栏目拟写一个名称,并简要介绍这一期你要展示的内容。

      名称:

      展示内容:

  • 10.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1.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恐已矣        暮:晚上 B . 盲臣敢戏其君乎        安:怎么 C . 何不烛乎        炳:拿着 D . 孰与行乎        昧:黑暗
    2. (2) 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 臣闻之        B . 如日出之阳 C . 驱之别院        D . 学而时习之
    3. (3) 用“/”给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至少断5处)。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4. (4) 文中师旷和晋平公对于“吾年七十,欲学”分别是什么观点?师旷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5. (5) 文中的晋平公赞同师旷对学习的看法,作为小学生的你,是怎样看待学习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 11.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家徽

    余华

    ①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们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的图案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但它却有不寻常的来历。

    ②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牛高马大的男子汉。战乱时期,家庭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  保持)温饱。

    ③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个人影窜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厨房门口。不一会儿,父亲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着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搜索  搜查)着厨房的每一个 角落,那时粮食就是性命,大家决心不把这窃贼打死,也得让他残废。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父亲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还在大家(争论  争辩)时祖父来了 ,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等他们走了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只见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④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残废不可。”

    ⑤贼傻望着祖父,他不敢相信祖父就这样轻易地让他走,但祖父分明是(平淡  平静)地挥了挥手,贼便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它吧,它可帮你家度几天日子。”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钱去做点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

    ⑥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⑦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祖父先是感到奇怪,但他马上就猜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

    ⑧自此以后,我家门环上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父亲他们感到奇怪,祖父便舒缓地向父亲弟兄们讲起鱼的来历。

    ⑨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几天半夜守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个年轻渔人。这渔人是那威的儿子,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他们听得连连点头。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一条鱼,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这条刻下的鱼替代好了。祖父并叮嘱父亲弟兄们要保管好这条“鱼”,牢记这件事。于是,我家按照祖父的意思,一直都保留着这鱼的图案。

    ⑩它,自然而然地成了我家的家徽。

    1. (1) 阅读短文,画去不恰当的词语。
    2. (2) 请根据文章内容,依次概括故事主要情节。(每空限两个字)

      ——放贼——送鱼——

    3. (3) 读句子,说说作者是如何表现贼人心理的。

      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这句话运用描写,写出了贼

    4. (4) 结合全文内容,分析第②自然段“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牛高马大的男子汉。”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5. (5) 文章第⑨自然段画线句子呼应上文哪一句?请将这一句摘抄下来。
    6. (6) 祖父在你的眼里是个怎样的人?你同意祖父将人室的窃贼放走的做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7. (7) “家徽”在本文中有什么丰富的意蕴呢?(至少写2点)
    8. (8) 根据你对本文的阅读感悟,参照示例,请为“我”家作-一则“家训”。(示例:只争朝夕,奋发图强)
四、写作天地(30分)
  • 12. 培根说过:“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被分掉-半的忧愁。”在你的生活中,有过哪些快乐和忧愁?你是怎样和别人分享、对别人倾诉的?请选择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写下来,题目自定。要求:内容具体、语言通顺,情感真挚,不少于45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