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华师大版 /八年级下册 /第3章 人体的感觉 /2 耳与听觉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3章2 耳与听觉

更新时间:2023-06-13 浏览次数:21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3七下·龙湾期中) 下表选项中与图示表示的根据相符的是(    )

    A

    玉米种子

    子叶

    B

    外耳

    中耳

    内耳

    C

    无性生殖

    营养繁殖

    嫁接

    D

    雌蕊

    子房

    柱头

    A . A B . B C . C D . D
  • 2. (2023七下·嵊州期中) 成语“闻鸡起舞”原意为早上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人体对公鸡鸣叫产生听觉的位置是在( )
    A . 大脑 B . 鼓膜 C . 耳蜗 D . 前庭
  • 3. 如图所示是眼球和耳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4的调节,在7上形成视觉 B . 近视眼的形成是由于4过度变凸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 C . 结构9能探测头部运动的方向 D . 结构10能够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 4. 当悦耳的上课铃声响起时,你会迅速进入教室做好上课准备。产生听觉的部位是( )
    A . 大脑 B . 耳蜗    C . 听小骨 D . 鼓膜
  • 5. 老年人“耳背”,只有大声说话时,才勉强听清,其病变部位可能是在( )
    A . 鼓膜或听小骨    B . 听小骨或耳蜗 C . 耳蜗或听神经    D . 听神经或半规管
  • 6. 人耳失聪后就没有听觉。引起耳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是听神经或听觉中枢受到损害,听觉就很难恢复;如果不是神经性损害,通过医学手段或物理方法也能恢复听力或提高听力,如助听器可帮助提高听力。贝多芬耳聋后用牙齿咬住木棒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B . 贝多芬可能是传导性耳聋 C . 贝多芬应该是神经性耳聋 D . 贝多芬的听觉中枢是正常的
  • 7. 人听到声音需要以下结构的参与,请选出正确的顺序( )

    ①听小骨 ②鼓膜 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④外耳道 ⑤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④②①③⑤ C . ④①②③⑤ D . ④③①②⑤
  • 8. 下列关于耳的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耳是形成听觉的器官 B . 耳是形成位觉的器官 C . 耳是听觉和位觉的感受器官 D . 耳是形成听觉和位觉的器官
  • 9. 当自己在嚼饼干时,会感到声音大得惊人,但是在你身边的人却感觉不到很大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 )
    A . 嚼饼干的位置离自己耳朵近 B . 旁边的人离你太远了 C . 自己听到的嚼饼干的声音是通过头部的骨骼传导过来的 D . 饼干太干了
  • 10. (2022七下·南浔期末) 下列各组中,能表示听觉形成的正常途径是( )

    ①声波  ②听神经 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④鼓膜 ⑤听小骨  ⑥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A . ①→⑥→⑤→②→③→④ B . ①一②一④→⑤一③→⑥ C . ①→④→⑤→③→②→⑥ D . ①→③→④→⑤一②一⑥
  • 11. (2022七下·龙湾期中) 长期使用耳机可能会损伤对声波敏感的细胞,使听力下降,这些细胞位于(   )
    A . 外耳道 B . 鼓膜 C . 耳蜗 D . 半规管
  • 12. (2022七下·诸暨期中) 手机培养了许多“低头族",长期看手机会损伤对光敏感的细胞,使视力下降;长期用蓝牙耳机则会损伤对声波敏感的细胞,使听力下降。上述两类细胞分别位于(   ) 
    A . 虹膜        外耳道 B . 视网膜      耳蜗 C . 瞳孔        鼓膜 D . 巩膜        耳蜗
  • 13. (2022八下·余姚期中) 当悦耳的上课铃声响起时,你会迅速进入教室做好上课准备。接受铃声刺激并产生听觉的部位是(   )
    A . 耳蜗、大脑 B . 鼓膜、耳蜗 C . 听小骨、大脑 D . 鼓膜、大脑
  • 14. 小明在坐过山车时,因为害怕把眼睛闭上了,但仍旧感觉到了过山车的翻滚、左右转动以及加速或减速,与此有关的结构是 ( )
    A . 耳蜗和前庭 B . 前庭和半规管 C . 半规管和鼓膜 D . 鼓膜和听小骨
  • 15. 人体能通过感觉器官感知外界刺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声波引起振动,在内耳中传导顺序为:前庭→耳蜗→半规管 B . 皮肤是我们人体最大的组织,具有感受冷热、压力等功能 C . 当人从明亮处到暗处时瞳孔会缩小 D . 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二、填空题
  • 16. (2023七下·金华期中) 如图是人的耳和脑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 (1) 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听到铃声后陆续走进教室,请写出听觉形成的过程。(用图中字母及箭头表示)
    2. (2) 一位战士的耳被枪炮声震聋。损伤部位最可能的是(用字母表示),卫生员告诉其他军人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开嘴巴,以避免耳被震聋。
  • 17. (2023七下·富阳期中) 如图为耳朵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外界的声波传至内耳的过程是①→②→(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
    2. (2) 外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经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其振动,再由三块听传到内耳,刺激内的听觉感受器,声音信息沿听神经传到形成听觉(填中文名称)。
    3. (3) 遇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开嘴,使张开,从而使[   ]内外的气压平衡,以免震破。
  • 18. 耳是人体的重要感觉器官,听觉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下图是耳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 (1) 能够产生振动、传导振动的结构分别是[]和[]。 
    2. (2) 人晕车是由于位于耳中的感受器[]和[],对头部位置变化过于敏感所致。 
    3. (3) 人的听觉感受器位于[],而听觉是在形成的。 
    4. (4) 幼儿的咽鼓管短且直,当有病毒感染时容易引起(填“外”“中”或“内”) 耳发炎。 
  • 19. 每年的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如图所示是人耳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 (1) 图中[1]有的作用;[3][4][5]共同组成
    2. (2) 按声波在耳内的传导,依次写出耳的结构序号:
    3. (3) 能够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细胞在[] 内。 
    4. (4) 挖“耳屎”是不良的习惯,易造成图中的[] 或[] 损伤。 
  • 20. (2022七下·义乌期中) 如图为耳的结构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某同学乘船不久就感到头晕、目眩、恶心,这是因为内耳中的受到刺激而

      导致的。(填结构名称)

    2. (2) 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捂紧双耳或张嘴,目的是使鼓膜的
  • 21. (2021八上·余杭月考) 每年的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如图是人耳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 (1) 写出下列结构的序号或名称:外耳道,E
    2. (2) 铃声进入人耳并形成听觉,听觉形成的部位是
    3. (3) 某人得了中耳炎使D受损时,造成的耳聋能否治愈?(填“能”或“不能”)。
  • 22. (2021七下·台州期中) 如图是耳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接受声波信息的听觉感受器位于图中②内;
    2. (2) 听神经将信息传到人的形成听觉;
    3. (3) 人耳能分辨出钢琴声和小提琴声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填字母)。
      A . 响度 B . 音调 C . 音色
  • 23. 小明做了下面的探究实验:第一次他把铅笔放在离嘴不远处,敲击铅笔,耳朵听到了声音;第二次他用牙齿把铅笔咬住,用同样大小的力去敲击铅笔,这时他也听到了声音。
    1. (1) 两次听到的声音不同的是
    2. (2) 两次听到的声音不同的原因是
  • 24. (2020七下·杭州期中) 如图是人耳朵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声音经外耳道传入,引起[3] 的振动。
    2. (2) 接着[4]听小骨把声音放大后,传入[7]里面充满了液体和听觉感受器。
    3. (3) 然后,信号由[8]听神经传到,在那儿形成听觉。
    4. (4) [6]连通鼓室和咽部,使耳内外气压保持平衡。
  • 25. (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 填图中字母。注意I表示小脑,B表示脑干。 

    1. (1) 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听到铃声后陆续走进教室。请用图中字母及箭头写出听觉形成过程的途径
    2. (2) 在听觉形成过程中,听觉神经传导的神经冲动是在[]产生的。
    3. (3) 一位战士的耳朵被炮声震聋,损伤部位最可能是[],卫生员告诉其他军人遇到巨大声响时要把嘴张开,以免耳被震聋。
    4. (4) 如果鼻咽喉感染,应及时治疗,否则病菌有可能通过[]进入中耳引起发炎。
三、实验探究题
  • 26. 某班学探究小组就为什么要用两只耳朵听声音建立了如下猜想:

    ①用两只耳朵听到的声音响度大,可以听得更清楚;

    ②用两只耳朵听声音可以辨别声源的方向。

    1. (1) 为了验证其猜想①的正确与否,同学们设计并做了如下实验:

         在离同一声源同样远近的条件下,同一人用两只耳听声音,然后再用一只耳听声音(另一只耳用耳塞塞住)。若猜测①是正确的,则实验结果应该是,实验中同学们应用了科学探究中的方法。

    2. (2) 为了验证其猜测②的正确与否,同学们又做了实验且实验结果如下:

        让一同学蒙上眼睛,用两只耳朵听某一声源发出的声音,结果该同学对声源的方位判断正确,然后改用一只耳听(声源换了方位),结果该同学对声源的方位判断错误。根据以上实验的结果,可以判断猜测②是的。

四、解答题
  • 27. 下图为人耳的结构模式图,请根据图示和你所了解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耳的听力是由耳的结构和功能决定的,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由和外耳道组成。 
    2. (2) 中耳主要由[]、鼓室、咽鼓管组成。鼓膜位于外耳和中耳之间,可以随声波振动,咽鼓管连通[]和咽部。鼓室内听小骨的功能是把声音后传到内耳。 
    3. (3) 当吞咽、打哈欠时,咽鼓管开放,外界空气就可由咽部进入鼓室,以保持鼓膜内外空气压力的,使鼓膜能正常振动。 
    4. (4) 内耳的耳蜗内有液体和,能够感受声波信息。内耳中的[]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能感觉头部位置的变化。 
  • 28. (2019七下·衢州期中) 小明看见妈妈在往热水瓶里倒入开水,他一听声音,告诉妈妈,热水瓶里的水快满了,果然过一会儿水真满了,妈妈表扬道:“小明真厉害!”
    1. (1) 产生听觉的部位在(选填“耳”“听神经”或“大脑”);
    2. (2) 请你用所学过的科学知识来解释小明的厉害。
  • 29. 请看下面耳的基本结构图回答:

    1. (1) 具有收集声波功能的是
    2. (2) 有些人晕车,与耳的有关。
    3. (3) “为救护车让道”是交通文明的基本准则。当你听到远处急救车的鸣笛声时,尽管是绿灯也会在等到救护车过后方能择机行走。在这一过程中,耳朵通过耳廓收集声波,声波进入之后,请写出之后声波到达大脑形成听觉的过程(用图中序号和箭头表示)。
    4. (4) 感冒以后,病菌可以沿进入中耳,引起人的中耳炎。
    5. (5) 当飞机降落时,乘务员要求旅客咀嚼食物,其目的是张开,使内外的气压保持平衡,防止胀痛。
  • 30. 邻居张爷爷的耳朵听不见声音,医院检查结果是,耳的各部分结构没有问题。明明百思不得其解,既然耳朵本身没有问题,怎么就会听不见声音了呢?根据本节你掌握的知识,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