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嵊州市三界片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

更新时间:2023-05-30 浏览次数:72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请不要在孕妇身旁吸烟”,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通过孕妇影响胎儿。孕妇和胎儿之间联系的“纽带”是(     )
    A . 卵巢 B . 胎盘 C . 子宫 D . 输卵管
  • 2. 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 . 反射阳光的镜子 B . 月亮   C . 放电影时所看到的银幕 D . 正常工作的电脑显示器
  • 3. 由于海涂地呈碱性,许多柑橘的优良品种不能很好的成长,而枸橘却能适应这样的土质。因此为使柑橘的优良品种能栽培在海涂地上,可采用(    )
    A . 扦插 B . 嫁接 C . 分根 D . 压条
  • 4. (2020七下·椒江期末) 如图所示,把持续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铃声变弱,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铃声逐渐变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实验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 . 该实验现象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是物体振动 C . 听不见铃声,是由于玻璃罩反射了声波 D . 听到铃声逐渐变响,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强
  • 5. 运动会上,同学们大声呼喊,为运动员加油。这里的“大”是指声音的( )
    A . 响度 B . 音调 C . 音色 D . 传播速度
  • 6. (2022七下·杭州月考) 为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将3粒蚕豆种子分别放到盛水烧杯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对该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 该装置探究了水分和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B . 该实验的对照组是②号种子 C . 该实验存在两个变量,不能保证单一变量 D . 该实验不严谨,实验的偶然性太大
  • 7. 下列光路图所示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8. “辽宁号”航母上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目的是(    )
    A .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B . 防止次声波对人耳的伤害 C . 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传播 D . 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产生
  • 9. 成语“闻鸡起舞”原意为早上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人体对公鸡鸣叫产生听觉的位置是在( )
    A . 大脑 B . 鼓膜 C . 耳蜗 D . 前庭
  • 10. (2022七下·杭州月考) 乡村美景美不胜收:池塘正中长着千年古柏,水边白鹭悠走,水下鱼儿畅游……游客用手机拍下了这些场景。下列相关“影”的形成原理中正确的是( )
    A . 妈妈手机的“摄影”——光的折射 B . 水下鱼儿的“鱼影”——光的反射 C . 岸边白鹭的“黑影”——光的色散 D . 水中古柏的“倒影”——光的直线传播
  • 11. 小明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换,则 ( )
    A . 光屏上有倒立、缩小的实像 B . 光屏上有倒立、放大的实像 C . 光屏上有正立、等大的虚像 D . 光屏上没有像
  • 12. (2022七下·乐清月考) 我们周围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你也许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物体为什么会五颜六色? 下列针对物体颜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隔着蓝玻璃片看红布,红布是黑色的 B . 能把各种色光全部吸收的不透明体是黑色的 C . 呈红色的物体是因为它只吸收了红色光,反射了其它颜色的光 D . 如果不透明体能使各种色光几乎全部反射,那么这个物体是白色
  • 13. 在光具座上自左向右依次竖直放置一个凹透镜、凸透镜和平面镜,两个透镜的主光轴重合,凸透镜的焦距为f,此时两个透镜之间的距离为L。在凹透镜的左侧有一水平平行光束通过两个透镜后入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恰能沿原来的光路返回,据此可判断凹透镜的焦距为 ( )

    A . f B . L    C . f+L D . f-L
  • 14. (2019七下·诸暨期中) 如图所示,有一个圆柱体PQ,放在凸透镜前图示位置,它所成的像的形状是( )

    A . B . C . D .
  • 15. 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相关操作并得到了相关数据,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物距/cm

    50

    40

    35

    x

    25

    20

    15

    像距/cm

    12.5

    13.3

    14

    15

    16.7

    20

    30

    A . 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B . 表格中x=30 C . 第7次实验得到的是倒立的像 D . 实验中,随着物距的减小,所得的像先变小后变大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 每空1分,共18分)
  • 16. 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春天,在树林中常常可以看到蘑菇,蘑菇属于(选填“动物”、“细菌”、“真菌”、“植物”);夏天,易发生痢疾,这大多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痢疾杆菌属于(选填“动物”、“细菌”、“真菌”、“植物”)。
  • 17. 如图所示,用激光笔向容器底部投射光斑O之后,保持入射光线的位置不变,沿着容器内壁缓慢地向容器中注入清水。

    1. (1) 随着水位的逐渐上升,光斑会逐渐向O点的边移动(选填“左”或“右”)。
    2. (2) 水中的光斑与无水时相比较亮度(填“变暗”、“变亮”或“不变”)。
  • 18.            
    1. (1) 小朋友看不到被镜子遮住的物品,是因为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传播。
    2. (2) 小朋友通过镜面所成的像在(填“镜面前”“镜面上”或“镜面后”)。     
  • 19. 如图是胚胎在母体内发育的某一时期。

    1. (1) 胚胎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受精的场所是
    2. (2) 判断刚出生婴儿性别的最直接方法是根据(选填“第一性征”或“第二性征”)。
  • 20. 如图甲是某植物种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乙是该植物的种子萌发及生长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写出结构名称。


                      甲                                                乙

    1. (1) 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②最先突破种皮。
    2. (2) 在从A~D的过程中,萌发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⑤
    3. (3) R结构是由A当中的④ 发育而来。
  • 21. 菜粉蝶是一种危害蔬菜的害虫,根据它发育过程中的四个时期的形态,回答下列问题。


           ①                                    ②                                      ③                                 ④

    1. (1) 菜粉蝶的发育顺序(用序号和箭头)。
    2. (2) 与菜粉蝶相比,蝗虫不经过的发育时期是
    3. (3) 消灭菜粉蝶的最佳时期是
  • 22. 由于新冠疫情影响,学生在家上网课,部分同学由于手机管控不力,长时间过度使用手机玩游戏,导致眼睛近视,患者主要表现为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如图所示,这种疾病的形成原理与下面(填“甲”或“乙”)图相符,应配戴(填“凹” 或“凸”)透镜,予以矫正。

               

  • 23. 如图,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

    1. (1) 下列应用中:①遥控器;②验钞机;③防晒伞。属于紫光外侧光线应用的是(填序号)。
    2. (2) 光线经过三棱镜后是向它的底边偏折,可以用来类比说明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对于同一凸透镜,(选填 “红光”或“紫光”)的焦距更大。                             
三、实验探究题(共3题,每空2分;共24分)
  • 24. 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种子结构及萌发后,用颗粒饱满的玉米种子为实验材料对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某些条件进行探究,实验设计与实验结果如下表.请你分析回答问题:

    实验组

    温度(℃)

    湿度

    空气

    种子数

    发芽率(%)

    A

    26

    潮湿

    充足

    50

    96

    B

    5

    潮湿

    充足

    50

    2

    C

    26

    干燥

    充足

    5

    0

    1. (1) 请你指出该同学在实验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修改
    2. (2) 修改后进行实验,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组进行对照实验。
    3. (3) 用A、B两组作对照时,该同学所探究的问题是
    4. (4) 玉米种子在萌发时,胚发育所需的营养来自于玉米种子的。 
  • 25. 下图是小芳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

    1. (1) 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N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M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2. (2) 实验时,小芳同学应在(填“M”或“N”)侧观察蜡烛M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3. (3) 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M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
    4. (4) 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A′、B′、C′与物A、B、C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26. 为了探究“肉汤变质的原因”,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将甲、乙、丙三套装置分别连接好且用酒精灯加热至肉汤沸腾15min,然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室温为25℃的环境中,丙装置放入冰箱中。三天后,甲装置中的肉汤变质了,乙、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请据此分析:

    1. (1) 实验中将肉汤煮沸的目的是
    2. (2) 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的原因是       。  
      A . 室温保持在25℃ B . 弯管阻挡了细菌进入肉汤中 C . 选用的肉比甲的好 D . 没有空气进入乙试管内
    3. (3) 这个实验说明了肉汤变质的原因是
    4. (4) 甲、丙组对照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
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 每空2分,共28分)
  • 27.          

    1. (1) 在图中,F1为凸透镜焦点,F2为凹透镜焦点。完成光线从左边射向凸透镜经折射后,再由凹透镜射出的完整光路。
    2. (2) 如图是经过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请标出光源S的位置及对应的两条入射光线(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 28. 在探究光斑的形状与孔的大小关系时,小华在地面上铺一张白纸,将刻有边长为3cm等边三角形的纸板正对着太阳,保持纸板与地面距离为1m不变,用另一张卡片覆盖在三角形孔上,遮住孔的一部分,如图所示。让太阳光透过小孔,移动覆盖的卡片,改变通光孔的大小。当小孔足够小时,此时光斑形状是形,继续移动覆盖的卡片,减小通光孔的大小,白纸上光斑大小将(“变大”、“不变”或“变小”),光斑亮度。(“增强”、“不变”或“减弱”)

  • 29. 雨后天晴的夜晚,人在月光下行走,如图所示,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甲同学迎着月光走,应走 (选填“亮”或“暗”)处,因为若迎着月光走,月光射到水面上时,在水面发生的是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乙同学背着月光走,应走 (选填“亮”或“暗”)处。

  • 30. 某日,一轮“超级月亮”冉冉升起时,某人拍下了一架飞机轻轻拂过月亮的面庞留下了短暂的暗影的精彩照片(如图所示)。“超级月亮”是指月亮距离地球近距离的状态。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明月松间照”,皎洁的月亮照耀松林,有人说此时的明月是光源。请分析说明该说法是否正确
    2. (2) 大气层不是均一物质,离地面越高,大气越稀薄。“超级月亮”冉冉升起时月光进入大气层后沿着(填“直线”、“曲线”或“折线”)运动。“一架飞机轻轻拂过月亮的面庞留下了短暂的暗影”,是因为
  • 31. 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光的全反射

    如图所示,一束激光从某种玻璃中射向空气,保持入射点不动,改变入射角 (每次增加0.2°),当入射角增大到41.8°时,折射光消失,只存在入射光与反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全反射,发生这种现象时的入射角叫作这种物质的临界角。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只发生反射,不发生折射。

    1. (1) 上述玻璃的临界角是
    2. (2) 折射光消失后反射光的亮度会增强,其原因是折射光消失后,入射光几乎全部变为
    3. (3) 当光从空气射向玻璃(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光的全反射现象。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