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华师大版 /八年级上册 /第6章 物质的构成 /本章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初中科学试卷华师大版 八年级上册 第六章 物质的构成单元提...

更新时间:2023-06-11 浏览次数:72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0八上·秀洲月考) 原子论开辟了从微观世界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新纪元。下列哪位科学家最早提出了原子的概念(    )
    A . 牛顿 B . 爱因斯坦 C . 道尔顿 D . 阿基米德
  • 2.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是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 氧气、碳酸钙、空气 B . 氢气、硫酸钠、水 C . 甲烷、食盐、冰水 D . 金刚石、熟石灰、干冰
  • 3. (2017八上·乐清期中) 下列选项中的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
    A . H、S、C B . Ca、F、Cl C . O、Br、Al D . P、K、N
  • 4. 原子中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是(     )

    A . 质子数和中子数 B . 质子数和电子数 C . 中子数和电子数 D . 核电荷数和电子数
  • 5. 元素在自然界里分布不均匀,如智利富藏铜矿、澳大利亚多铁矿、我国山东富含黄金,但从整个地壳中元素的含量来看,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  )

    A . O B . Si C . Al D . Fe
  • 6. (2023八上·宁波期末) 下列各图中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不能表示纯净物的是(  )
    A . B . C . D .
  • 7. (2023八上·宁波期末) 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了铷原子钟。如图是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关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铷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 . 铷原子的质量是85.47g C . 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Rb D . 铷原子核内有37个中子
  • 8. (2023八上·宁海期末) 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硝酸铵的化学式:(NH42NO3   B . NO2:表示二氧化氮里有2个氧原子   C . :表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D . H:既可以表示一个氢元素,又可以表示一个氢原子
  • 9. (2022八上·余姚期末) 碳单质除了金刚石、石墨、C60外,科学家们还合成了C70、C90、C240等,由此做出如下推测:①同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单质:②单质可能存在复杂的分子结构:③单质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②③
  • 10. (2020八上·浙江期末) 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 B . 原子的质量集中在a和c上 C . 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D . 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 11. (2020八上·温州期中) 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如图是某同学学习物质结构层次后以氧气为例进行的梳理,下列选项中与a、b、c相对应的是( )

    A . 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 B . 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 C . 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 D . 核外电子、原子核、原子
  • 12. (2020八上·浙江期中) 下面是4位同学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构成物质的微粒在不停地运动 B . 构成物质的微粒只有分子和原子 C . 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在原子中不存在带电荷的粒子 D . 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因为组成元素和分子构成不同
  • 14. 芬太奴是一种强有力的麻醉剂,在军事上作为“非致命武器” ,曾被用作解救人质,其化学式为C20H24N2O。下列关于芬太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芬太奴含有47个原子 B . 芬太奴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C . 芬太奴分子是由20个碳原子、24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D . 芬太奴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0:12:7:8
  • 15. 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从固态开始加热,它们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加热时间都为6min,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在3~6min内是液态 B . 甲是晶体,乙是非晶体 C . 在4~6min内,甲不吸收热量,所以温度不变 D . 在固态时,甲的吸热本领小于乙
  • 16. 2015年5月26日印度出现高温天气,首都新德里的一条道路上的沥青被烤化,斑马线变得扭曲模糊。如图所示,关于这个情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沥青被烤化属于熔化现象 B . 沥青属于晶体 C . 沥青被烤化过程放热 D . 沥青被烤化后其温度保持不变
  • 1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 B . 海波、冰、各种金属都是晶体 C . 晶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 . 同一晶体的熔化温度比它的凝固温度要高
  • 18.

    如图形象说明了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从图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 碳12原子象西瓜一样大 B . 氧原子质量是碳12原子的1.4倍 C . 氧原子的质量与碳12原子质量的 的比值是16 D . 碳12原子质量比氧原子质量大
二、填空题
  • 19. (2022八上·余姚期末)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图片信息可以知道:

    1. (1) 氧元素在图乙中的位置 (填图乙中的序号)。
    2. (2) 氧元素可以与图乙中的元素⑥组成多种物质,请写出其中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 20. (2021八上·宁波期末) 如图所示,下列容器中分别盛有不同的物质,回答下列问题(填数字):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属于化合物的是.

  • 21. (2021八上·余姚期末) 如图是碳的几种单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小圆圈均代表碳原子。

    1. (1) 甲、乙两种物质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的原因是
    2. (2) 物质甲的名称是,利用它硬度大的性质可以制作钻头。
    3. (3) 物质丙的化学式为C60,它的一个分子是由60个碳构成的。
  • 22. (2021八上·嘉兴期末) 水与生命息息相关,在研究水的组成时某兴趣小组开展了水电解的实验(甲),并绘制了水电解的微观过程示意图(乙)。

    1. (1) 在水电解的过程中,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气体,其中(选填“A"或“B" )玻璃管内的气体可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火焰。
    2. (2) 微观探析是我们研究物质组成的重要方法,如采用微观模型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水的组成。在图乙中表示水分子的是(填字母)。
  • 23. (2021八上·拱墅开学考) 物体内有两种不同的带电粒子,一种是质子,带电,另一种是电子,带电。因为通常情况下带正电的质子的数量与带负电的电子的数量,正负电荷能相互抵消,所以整个物体没有体现带电性。
  • 24. 将相应的序号填入下列空格:①原子;②分子;③元素。
    1. (1) 蒸馏水不宜养鱼,因为蒸馏水中几乎不含氧
    2. (2) 市场上销售的食盐种类有加钙盐、加锌盐、加碘盐等,这里的“钙”“锌”“碘”是指
    3. (3) 多吃海带可预防“大脖子病”,是因为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
    4. (4) 碳元素是所有质子数为6的碳的总称。
  • 25. (2019八上·温州开学考) 用符号或化学式表示:
    1. (1) n个硫原子
    2. (2) 4个硝酸根离子
    3. (3) 氦气
    4. (4) 氯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
  • 26. (2019八上·温州开学考) 下列物质中:①空气②酱油③食醋④汞⑤水⑥矿泉水⑦氧气⑧氢气⑨二氧化碳⑩铁。纯净物的是,混合物的是。 
三、实验探究题
  • 27. (2021八上·苍南竞赛) 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

    (情景提供)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原子是不可分的,直到188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后,才引起人们对原子结构模型的探索。

    (提出问题)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部分,它们是均匀分布还是集中分布的呢?

    (进行实验)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实验做法如图所示:

    ⑴放射源——放射性物质放出α粒子(带正电荷),质量是电子质量的7 000倍;

    ⑵金箔——作为靶子,厚度1 μm,重叠了3 000层左右的原子;

    ⑶荧光屏——α粒子打在上面发出闪光;

    ⑷显微镜——通过显微镜观察闪光,且通过360度转动可观察不同角度α粒子的到达情况。

    (收集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1. (1) 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α粒子就(填“会”或“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2. (2) 1 μm金箔包含了3 000层左右的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______________。
      A . 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 B . 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3. (3) 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为以下的

  • 28. 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甲的温度/℃

    70

    72

    74

    76

    78

    67

    78

    78

    81

    84

    87

    乙的温度/℃

    70

    71

    73

    74

    76

    77

    79

    82

    84

    86

    89

    1. (1) 该组同学在某一次观察中记录明显错误的数据是
    2. (2) 在甲和乙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选填“甲”或“乙”);
    3. (3) 该晶体的熔点是℃;
    4. (4) 该晶体在76℃时,处于(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状态;
    5. (5) 固体在熔化过程中需要(选填“吸收”或“放出”) 热量。
四、解答题
  • 29. (2016八上·金华期中) 用如图1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
    2. (2) 除图1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3. (3) 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       (填序号).
      A . 水蒸汽 B . 小水珠
    4. (4) 图2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分钟.
  • 30. (2019八上·萧山月考) 今年湄公河流域遭遇百年干旱,中国克服困难伸援手开闸放水,使湄公河沿岸的旱情得到极大缓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湄公河的水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填字母序号)。

      A.分子种类    B.分子大小    C.分子间的间隔

    2. (2) 为缓解旱情,各国呼吁民众节约用水,下列不符合节约用水的做法是      (填字母序号)。
      A . 洗菜水浇花 B . 工业上循环用水 C . 及时关闭水龙头 D . 农业上用大水漫灌
  • 31. (2017八上·乐清期中) 元素周期律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1  H

    2  He

    3  Li

    4  Be

    ……

    5  B

    6  C

    7  N

    8  O

    10 Ne

    11  Na

    12 Mg

    13  Al

    X  Si

    15  P

    16  S

    17  Cl

    18 Ar

    19  K

    20 Ca

    ……

    认真分析信息,回答:

    1. (1) 原子序数为6的碳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为 ;
    2. (2) 分析上表规律,可推知,表中X =
    3. (3) 同一族元素特征是相似。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