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小升初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21年小升初语文毕业质量检测试卷

更新时间:2023-06-13 浏览次数:45 类型:小升初真题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1. 下列四组词语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钢琴(qín)     笨拙(zhuō)    豪迈(màn)     暴露(lù)无遗 B . 苔藓(xiǎn)    骤(zòu)然     目睹(dǔ)      汹涌澎(péng)湃 C . 分(fèn)外     剥削(xuē)     吞没(mò)      翻箱倒(dǎo)柜 D . 徘徊(huái)    苦刑(xíng)    衣柜(gìu)     见微知著(zhù)
  • 2. 小丽在学“走马观花” 这个成语时,不知道“走”的意思。通过查字典,她找到了“走”字的七个意思。在这个词中,“走”应该是第个意思。

  • 3. “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一个在当时看来遥不可及的梦,让袁隆平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追逐。哪怕病重,双脚无法再踏入稻田中,他的心仍时刻扎在广袤(mào)的田野中。袁老为国家的粮仓丰盈奉献了一生,真可谓“__________”。(    )
    A .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B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C .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 .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 4. 下列古诗词中,写传统节日习俗的一项是(    )。
    A .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B .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C .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D .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 5.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句诗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的不舍之情,下面诗句中,表达了相同情感的一项是(    )。
    A . 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B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C .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D .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 6. (2023·丰泽模拟) 诗人笔下不同时节的雨各具特色,下列哪一项所写的雨不同于其他项?(  )
    A .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B .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C .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D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7. 与例句在写法上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旗帜飘拂的声音。

    A . 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 B . 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 C . 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D .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 8. 《童年》中的许多人物都对阿廖沙的成长产生过影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慈祥善良的外祖母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内心。 B . 乐观有同情心的小茨冈教会了阿廖沙真正学会去做一个正直的人。 C . 献身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儿”告诫阿廖沙蛮力不算真正的力量。 D . 忠厚老实的老工人格里高利用自己的行动教会阿廖沙包容与坚韧。
二、按要求填空。
  • 9. 按要求填空。
    1. (1) 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这是当时苦难shēn zhòng的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一百年披荆斩棘的征程,艰苦卓绝的奋斗,创造了多少jīng tiān dòng dì的伟业。如今国家富强,民族兴盛,社会ān dìng,是党带领人民pǔ xiě了气壮山河的恢宏乐章。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再是陌生的期待和遥远的梦想!

    2. (2) 按课文内容填空。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3. (3) 根据语段意思,在括号中填入和带点词意思相近的词语。

      “祝融号”火星车传回遥测信号,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内猛然响起动情的高呼声“火星,你好”!许多人热泪盈眶,所有的煎熬与忐忑烟消云散。从嫦娥探月之旅,到“天问一号”着陆火星,中国航天之梦永不停息!

    4. (4) 理解诗句的意思填空。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句诗中,被赋予了人的品格:

    5. (5) 结合《骑鹅旅行记》的课文内容,写下尼尔斯当时的心理活动。

      尼尔斯变成了小狐仙,从前被他欺负的鹅、鸡、猫、牛都讨厌他,不愿意帮他,还要向他报仇。好不容易逃脱的尼尔斯后悔、难过极了,他想:

  • 10. 将《匆匆》中最打动你的1-2个句子,默写在方框内。

    要求:语句正确,标注作者,行款规范,布局合理。

三、阅读与作文
  • 11. 阅读下列一组关于鲁迅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____________________

    就在伯父去世那一年的正月里,一个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轮流跟随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去团聚。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

    ——节选自《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材料二:鲁迅谈读书

    ①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

    ②我想,凡喜爱读的书,能够手不释卷的原因,也就是在每一页每一页里,都有着深厚的趣味。可以扩大精神涵养,增加智慧和学识。

    ③不过我并非要大家不看批评,不过说看了之后,仍要看看本书,自己思索,自己做主。

    ④要看别人的作品,但不可专看一个人的作品,以防被他束缚住,必须博采众家,取其所长,这后来才能够独立。

    材料三:鲁迅部分作品

    1. (1) 材料中写到的“伯父去世那一年”是年。
    2. (2) 伯父笑着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是因为
    3. (3) 给“材料一”拟一个小标题。
    4. (4) 材料二中,摘录了鲁迅先生关于读书的心得,根据内容分成两类,填写下表。

      类别

      句子(填写序号)

      分类理由

      ⒈   

      ⒉   

    5. (5) 鲁迅先生的一生著作达600万字,光杂文集就有20余本。阅读思考:材料三为什么只选择了这6部作品及其主要内容罗列在时间轴上?(    )
      A . 体现了鲁迅创作的作品数量之多。 B . 表明了鲁迅的创作持续时间之长。 C . 凸显了鲁迅创作题材丰富,形式多样。 D . 说明了鲁迅的文学作品影响遍及海外。
    6. (6) 根据三则材料,评价鲁迅是个怎样的人。至少写出两条,并说明理由。

      评价一:,理由:

      评价二:,理由:

  • 12. 读文章回答问题。

    一朵栀子花

    ①从没留意过那个女孩子,是因为她太过平常了,甚至有些丑陋——皮肤黝黑,脸庞阔大,小眼睛老像睁不开似的。

    ②成绩也平平得很,字写得东扭西歪,像被狂风吹过的小草。所有老师都极少关注到她,她自己也寡言少语着。以至于有一次,班里搞集体活动,老师数来数去,还差一个人。问同学们缺谁了。大家你瞪我我瞪你,就是想不起来缺了她。其实,她正一个人伏在课桌上睡觉。

    ③她的位置,也是安排在教室最后一桌,靠近角落。她守着那个位置,仿佛守住一小片天,孤独而萧索。

    ④某一日课堂上,我让学生们自习,而我,则在课桌间不断来回走动,以解答学生们的疑问。当我走到最后一排时,稍一低头,我突然闻到一阵花香,浓稠的,蜜甜的。窗外风正轻拂,是初夏的一段和煦(xù)时光。教室门前,一排广玉兰花,花都开好了,一朵一朵硕大的花,栖在枝头,像展翅的白鸽。我以为,是那种花香。再低头闻闻,不对啊,分明是我身边的,一阵一阵的,固执地绕鼻不息。

    ⑤我的眼睛搜寻了去,就发现了,一朵凝脂样的小白花,白蝶似的,落在她的发里面。是栀子花呀,我最喜欢的一种花。我忍不住向她低了头去,笑道,好香的花!她当时正在纸上信笔涂鸦,一道试题,被她支解得七零八落。闻听我的话,她显然一愣,抬了头怔怔看我。当看到我眼中的一汪笑意,她的脸色迅速潮红,不好意思地抿一抿嘴。那一刻,她笑得美极了。

    ⑥余下的时间里,我发现她坐得端端正正,认真地做着试题。中间居然还主动举手问我一个她不懂的问题,我稍一点拨,她便懂了。我在心里叹,原来,她也是个聪明的孩子呀。

    ⑦隔天,我发现我的教科书里,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朵栀子花。花尚含苞,但香气却裹也裹不住地漫溢出来。我猜是她送的,往她座位看去,便承接住了她含笑的眼。我对她笑着一颔首,表示感谢了。她脸一红,再笑,竟有着羞涩的妩媚。其他学生不知情,也跟着笑。而我不说,只对她眨眨眼,就像守着一段秘密,她知道,我知道。

    ⑧在这样的秘密守候下,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活泼多了,爱唱爱跳,同学们都喜欢上了她,成绩也大幅度提高,让所有教她的老师,再不能忽视。老师们都惊讶地说,呀,看不出这孩子,挺有潜力的呢。

    ⑨几年后,她出人意料地考上一所名牌大学。在一次寄我的明信片上,她写了这样一段话:老师,我有个愿望,想种一棵栀子树,让它开许多许多可爱的栀子花。然后,一朵一朵,送给喜欢它的人。那么这个世界,便会变得无比芳香。

    ⑩是啊,有时,无须整座花园,只要一朵栀子花。一朵,就足以美丽其一生。

    1. (1) 联系上下文,理解“出人意料”的意思:
    2. (2) 读全文,找一找女孩儿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照样子对应地填写下表。

      变化

      之前

      之后

      成绩平平

      考上一所名牌大学

    3. (3) 文中女孩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因为“我”和她之间曾发生了一段不为人所知的秘密。如果想要了解这一段秘密,你建议要重点阅读哪几个自然段的内容呢?(     )
      A . 第④—⑥自然段 B . 第④—⑦自然段 C . 第④—⑧自然段 D . 第①—⑦自然段
    4. (4) 阅读文章的开头,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
      A .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B . 开篇点题,统领全文。 C . 欲扬先抑,形成对比。 D . 交代背景,渲染气氛。
    5. (5) 选文第⑤和⑦自然段画线部分描写了“我”和女孩儿之间的相视而笑,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6. (6) 一朵栀子花引发了作者对人生怎样的思考?摘录文中的关键句,并结合生活实际想开去,谈谈你的理解。

      句子摘录:

      我的理解:

四、习作与表达。
  • 13. 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

        结合日常生活,选择其中一个观点,用具体事例说明。(不少于100字)

    观点①:不可以说谎

    观点②:可以讲善意的谎言

  • 14. 作文。

        题目:真是一个好主意

    提示:在遇到问题束手无策时,在想方设法犹豫不决时,在组织策划茫无头绪时……一个好的主意就如一把钥匙、一道亮光、一条通途,使得我们茅塞顿开、豁然开朗。选择一个你印象深刻的好主意,回顾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理清思路写下来。

    要求:书写端正,用词准确;语句通顺,分段表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叙述具体,感情真挚。(不少于35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