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2022-2023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

更新时间:2023-06-25 浏览次数:26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运用。
  • 1. (2022五下·上思期中) 读拼音,写词语。

    美丽乡村的zhǎn xīn面貌引来不少游客。一些nián línɡ小的朋友来到这里进行duàn liàn,体验bá cǎo、ɡē mài等农活。劳动间隙,他们在田埂上xián ɡuànɡ,一会儿捕hú dié,一会儿捉蚂蚱,玩得不亦乐乎。老人看着,脸上露出cí xiánɡ的笑容。 

  • 2. 运用查字典的知识填空。

    用《新华字典》查“荣”字,按部首查字法,先查部,再查画。按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荣”字在字典里的解释:①草木茂盛。②兴盛。③光荣,受人敬重。④姓。选择下列句子中“荣”字的正确解释,把序号填在横线上。我认识你很

  • 3. 巧填歇后语。

    例: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1. (1) 外甥打灯笼——
    2. (2) 隔着门缝吹喇叭——
    3. (3) 咸菜烧豆腐——
    4. (4) 三九天穿裙子——
  • 4. 判断下列句子所使用的描写方法。(填序号)

    A.环境描写   B.外貌描写   C.语言描写    D.动作描写   E.神态描写

    1. (1) 武松就石头边寻了毡笠儿,转过乱树林边,一步步挨下冈来。         
    2. (2) 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
    3. (3) 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4. (4) 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 5. 按要求完成练习。
    1. (1) 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  (给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2. (2) 诸葛亮说:“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改为转述句)
    3. (3) 鲁肃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等诸葛亮调度。(用关联词合并成一句话)
    4. (4) 经常阅读书籍,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修改病句)
  • 6. 理解古诗填空。

    古诗中都有直接表达情感的诗句:《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写大好河山的诗句是“”;《从军行》中,“”写出了戍边将士的胸怀与壮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抒发了诗人的那份喜极而泣之情。

二、阅读理解。
  • 7. 课内阅读。

    甲骨文的发现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村民在田间劳作时,发现一些带有刻痕的龟甲、兽骨,称它们为龙骨。他们不知道这是古代的遗物,将较大的龙骨卖给了药铺,将小的龙骨丢弃了。药铺将龙骨碾成粉末用来作治疗创伤的药材。龙骨上的刻痕因无人知道是极有价值的殷商时期的刀刻文字,而常被村民打磨掉。

    1899年,一次(忽然  偶然)的机会,这些龟甲、兽骨上的刻痕,引起了清代国子监主管官员王懿荣的(注视  注意)。王懿荣平时酷爱收藏古董,精通金石之学。经过仔细研究,他认为这些龙骨上的刻痕是一种比篆书更早的文字。

    后来,人们把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作甲骨文,我国学术领域由此又多了一门新学科,叫“甲骨学”。

    1. (1) 选出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2. (2) 根据词语的意思,在文中选出相应的词语填空。
      A.非常爱好。
      B.对学问、技术或业务有透彻的了解并熟练地掌握。
    3. (3)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龙骨”就是带有刻痕的龟甲和兽骨。 B . 王懿荣是第一个发现和研究甲骨文的人。 C . 王懿荣将甲骨文研究发展成了一门新学科——甲骨学。
    4. (4) 小明不理解“载入史册”中“册”的意思,老师指着一幅甲骨文图片说:“一篇文章写在一大块竹片上,卷起来捆好,就是一‘册老师会指着哪幅图说?(    )。

       

      A . B . C . D .
  • 8. 课外阅读。

    广告滥用成语误导孩子

    “‘默默无蚊’,就是这样写的嘛,外面的广告上都这么写,就是没有声音,连蚊子叫的声音都没有。”面对读小学儿子的这种解释,长沙市芙蓉区的杜女士哭笑不得,她说现在这种广告滥用成语误导孩子的事越来越多了,让家长们担忧,让老师们头痛。

    如今迈步(dū dōu)市,打开电视,翻开报纸和杂志,随时都可能发现不少商家利用汉语成语简洁明快、琅琅上口、熟悉易记的特性,在做产品广告时打上了用谐音字改造成语的主意,如:“衣衣(依依)不舍”——某洗衣店广告,“随心所浴(欲)”——某洗浴中心广告,“万室(事)俱备”——某房产公司广告,“步步糕(高)升”——某蛋糕店广告,等等。

    这些散落在大街小巷、电视报刊的醒目广告语,很容易让缺乏识别能力的学龄期孩子产生(hùn  hǔn)淆,因为这些同音字近音字混用的成语,比书本上正确的成语频率更高地出现在他们眼前,而且广告语本身又比书本内容更有感染力和冲击力,久而久之,错误的写法就有可能被他们当成正确的。这让家长和老师们无可奈何。

    1. (1) 在括号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 (2)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含义。

      滥用:

      误导:

    3. (3) 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短文第2段内容紧扣标题中的“”两个字来写,第3段则是扣着“”这两个字来写的。

      ②广告中滥用成语,主要采用的是的方法。

      ③联系上下文理解“哭笑不得”这个成语,“哭”主要是指的现象令人气愤。“笑”意思是感到可笑。“哭笑不得”写出了老师和家长们对滥用成语现象的无可奈何。

    4. (4) 为杜绝社会上成语滥用的现象,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和建议?请写下来。
三、习作。
  • 9. 习作。

    题目:他               

    提示:生活中,谁感动、生气、伤心、兴奋……的样子让你印象深刻?把题目补充完整,如“他感动了”“他生气了”,回想一下,当时发生了什么事?事情的前因后果是什么?把这件事写下来,特别要把这个人当时的样子写具体,表现出他的内心活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