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广州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试...

更新时间:2023-07-01 浏览次数:25 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35.0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材料一:

    中国人的最高信仰,乃是天、地、人三者之合一。借用耶教术语来说,便是天、地、人之“三位一体”。在中国,天地可合称为天,人与天地合一,便是所谓“天人合一”。

    中国的社会风俗里面也有“三位一体”的信仰之存在。如言时令,有二十四个节气,但同时有人造的节日。中国人把此二项混合看待,不加区别,如清明、冬至是自然节,端午、中秋、重阳是人造节。中国人在节日中,又多增添一些神话故事,使得人文自然益加亲密配合,社会礼俗随着天时节气而多彩多姿。这亦是一种天人相应,把我们的日常生活推衍到大自然变化中而与之呼应。这就是那人文参加进自然里面而演化成为一体了。此中有信仰、有希望、有娱乐,极富礼乐意义,极富艺术性,亦极富传统性,极富有关于民族文化信仰之启示性与教育性。但到最近,大家对自己文化无了解、无信心,因此对此种节日亦觉无趣味、无意义。中国社会上之新年节日不废而渐废,耶诞节日代之而兴。中国社会并非一耶教社会,中国文化亦非一耶教文化,而中国人则追步西方,来过耶诞节日。这里面自不免夹杂着许多无情无理之盲目效颦。

    再讲中国的艺术,一幅山水画,就是天、地、人三位一体的一种结构。一幅画上定有空白,有春、夏、秋、冬四季分别,那都是天。一座山、一溪水、一栋房子、一座亭榭,那都是地。中间画着一渔翁,或是赶着骡子做生意的,或是读书弹琴的,或是倚着一杖在那里看天看地的,这都是人。这是画中之主。天有气象,地有境界,人有风格。在此气象境界之中有此风格,配合起来,这是一个艺术的世界。中国画便要此“气象”“境界”与“风格”之三者合一。中国画也不愿酷肖自然,而要把人文意境融入,另成一天地。如画梅、兰、竹、菊,只是自然,但有生命,而且有人文理想作衬托,故称“四君子”。天地大自然,一切是景,里面有了主人,有了生意,便有了“情”。中国画要求在画中见性情。再来讲中国文化的终极理想,究竟人类理想最后要达到一个怎样的境界?耶稣教说,世界末日到来,能上天堂的就上天堂,不能上天堂的就下地狱,上帝不能天天老在爱着这世界。佛教讲最后的清静寂灭,一个无余涅槃的世界,到此便超脱了轮回众生界。中国人则只讲“世界大同”“天下太平”,其终极理想还是在这个世界上。

    《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性本善”三字,即是中国人的最高信仰。中国古人说,人性禀赋自天,人人可以善,“人皆可以为舜尧”,每一个人的人格德性都可做得一理想至高的善人。人人做一善人,才是世界大同,才是天下太平。不是说大家有饭吃,大家在法律之下有平等,永远不打仗,便是天下大同了。还要有更高的“文化融和”,还要“天、地、人三位一体”,那才能真到达大同太平的境界。我们全世界人类,都能到达一最高人格的话,那世界就自然会大同。这是最民主、最平等、最独立、最自由的。这是我们中国人的最高信仰,同时亦是我们中国人的最后理想。

    (摘编自钱穆《中国文化中的最高信仰与终极理想》)

    材料二:

    中华文化的当代意义不仅在于对中华民族发展及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性,从人类生活面临的矛盾冲突中也可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的价值所在和当代意义。当代人类生活面临着五大冲突急需解决,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心灵)、文明与文明的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有史以来一直不同程度地存在,但现代性的展开加剧了这些矛盾,冲突日趋紧张,已经成为世界的难题。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仅靠西方现代性的价值是不可能解决这些矛盾、化解这些冲突的。有识之士把眼光转向包括中华文明在内的其他文明。中华文化的“天人合一”,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利于化解人与自然的紧张;“忠恕之道”秉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有利于处理人与人的矛盾冲突;“和而不同”的态度有利于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群己合一”之道有利于解决个人与社会的矛盾。中华文化中有许多思想理念对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冲突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因此,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围绕当今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让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一起为人类提供所需要的精神指引。什么是体现“中国”的方案?就是用中华文化的理念智慧,结合中国的实践,提出既合乎中国的具体实际又具有普遍意义的理念。像孔子在 2500年前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而不同”,不仅是人类处理相互关系的普遍原理,也深刻体现了中华文明处理人类难题的智慧。

    (摘编自陈来《中华文化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清明节民俗包括踏青赏春、祭拜祖先等,故其虽属自然节气,也蕴含着人文精神,也是一种天人相应。 B . 中国山水画讲究天地人三位一体,除画中之主“人”外,画上定有代表天的天空,代表地的山水亭屋等。 C . 中国文化的终极理想是天下大同太平,这也是最民主、最平等、最独立、最自由的人类理想的境界。 D . 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既能助力中华民族发展及中国社会建设,也有助于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难题。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对中西方文化进行了比较,在论述中都采用立论与驳论相结合的方式,破立并重。 B . 传统的新年节日不废而废,国人盲目效颦过耶诞节日,原因是国人不了解自己文化,缺乏文化自信。 C . 中国人信仰“性本善”,这并非意味着人生而至善,而是说人人均可以为善,都能到达一最高人格。 D . 法律和战争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社会的纷争,要实现世界大同,修养至高的人格德性才是关键。
    3.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不属于处理人类生活五大冲突的思想理念的一项是(    )
      A . 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礼记•大学》) B . 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兼爱》) C .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老子》) D .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
    4. (4) 国画大师傅抱石说:“中国绘画是中国民族精神的最大表白。”请结合材料一简析中国画是如何体现中国人的精神特点的。
    5. (5) 如何传承与发展中华文化,实现其当代价值与意义?请综合材料信息简要回答。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石碣[1]

    茅盾

    玉臂匠金大坚还没刻完半个字,忽地又是扑嗤一声的笑起来,抬头望他的秘密工作中的伙伴。

    “金二哥,又笑,怎的?”

    靠在太师椅上慢慢地摸胡子的圣手书生萧让轻声说。胡子,原来只有稀落落的几根,又很短,然而只要左手空闲着,萧让就总得去摸。

    “萧大哥,你真是活像智多星吴用了!再过几天,我就管你叫智多星罢!”

    玉臂匠金大坚简直的放下了刻字刀,双手按在石碣上呵呵大笑起来。

    萧让得意地摇着头,随即把脸色放得更庄严:

    “我说,金二哥,怨不得,吴军师,那样叮嘱我来。你只是心直口快!”

    玉臂匠呆了一下,他收起了笑容,拿过刻字刀,低着头便又干他的一点一画的工作。

    “慢着,金二哥,刚才,你又笑,到底为的甚么?”

    “想到你和我躲在这里干这个,就要笑。”

    “你真是!”萧让顿一顿。“呵,金二哥,不应该笑。我们这,是非同小可的大事,是水泊里的机密呀:全伙儿,一百单八位弟兄,就只有,你,我,吴军师,参预这机密。”

    从工作中再抬起头来的金大坚本已有一句话冲到口边:正因为恁地,更加逗的人要笑呵!可是望见萧让的那样庄重的脸色,便不好说出来,只撮起嘴唇做了一个怪相,算是百分之几的抗议。

    这也瞒不过精明的萧让。料到这玉臂匠还有几分不了解吴军师的“策略”的奥妙,他萧让便觉得很有再切实叮嘱一番的必要。

    然而要把吴用的“策略”解释明白也颇困难,他偷眼看他的伙伴,刀尖落在石头上发出“滋拉,滋拉”的声音,仿佛是金大坚的暗笑;然而金大坚当真并没笑,他在那里认真地工作。

    这使得萧让心里略略安定一点。毕竟这位老朋友还可靠。摸着稀落落的几根短胡子,萧让再把军师吴用嘱咐过的话语想了一遍,然后轻声儿慢慢儿说:

    “金二哥,你看,玉麒麟比宋大哥如何?”

    “都是江湖上闻名的好汉呵!”

    玉臂匠头也不抬的回答了。

    “哦——金二哥;好歹,总有个,高下罢?”

    只有急促的刀尖落在石面上的剥落剥落的声音代替了回答。

    “众多兄弟,都说,玉麒麟,仗义疏财,一身好武艺,心地又直爽;宋大哥兀自佩服。金二哥,看来遮莫是玉麒麟强些罢。”

    金大坚深觉得诧异,自己不是屡次承蒙他告诫莫要臧否水泊内的大头领么?今儿他自己亦犯了规么?和他的刻字技术同样地古朴的金大坚的心,忍不住暗笑;老没有机会发泄的几句话便脱口冲出来了:

    “人总是成群打伙的。和卢员外亲近的一伙儿自然说卢员外好哪。”

    “不,不,不!金二哥,是和卢员外出身相仿佛的人,才都说卢员外好。”

    玉臂匠不很了解似的定睛瞅着萧让。

    “金二哥,你总知道,我们一百单八人,不是一样的出身呀。如像白胜兄弟,他原是破落户泼皮;阮氏三兄弟,石碣村的渔民;孙二娘开黑店,公孙军师是游方道士,李俊、张横,做水面上的勾当:这算是一伙儿。五虎将的关胜、呼延绰,他们,原是朝廷命官,派来打梁山的;便是卢员外自己,先前何尝不是跟我们作对的?所以这是又一伙了。金二哥,现在,你该明白吴军师的妙计了罢?”

    有这石碣,两伙人便会合成一伙儿么?这样的意思也曾在金大坚心中一动。但是不失自知之明的他素来知道自己的嘴巴不济事,所以还是不出声,只睒着眼睛,用半个脸笑。

    突然萧让站起来,踅到房门口,在门缝里张望了一会儿,然后又回到金大坚身边,满脸庄重气象,凑着金大坚的耳朵急促地轻轻地说:

    “二哥,俺水泊里这两伙人,心思也不一样。二哥,依你说,该是谁来做山寨之主?”

    “哦!原来却是恁地!何不依了黑旋风的说法,爽爽快快排定了座位,却又来这套把戏,这石碣,害得俺像是做了私事,当着众兄弟面前,心里怪难受!”

    玉臂匠再也忍不住了,当的一下,把刻字刀掷在石碣上,大声叫将起来。这一爆发,真是圣手书生萧让所不料的。他往后退了一步,学着军师吴用的神气,只管摸胡子。

    “二哥,话虽如此说;事情,却不能如此办。也须叫人人心服呀。总得再找出些‘天意’来。这便是吴军师的神算妙计!”

    “天意!天意渺茫,就叫我们来替‘天’行意?”

    萧让沉吟着踱方步。他时时把眼光往金大坚身上溜,没有什么异样。滋拉滋拉地又在那里刻字,一条好臂膊上的肌肉突起来像是些榾柮儿。

    总算放下一半心,萧让再回到太师椅上时,猛听得金大坚又掷过来一个怪问题:

    “旁的不管,只是,萧大哥,我们算是哪一伙?”

    萧让愕然了。军师吴用从来不曾和他谈到这个。仓卒间他搬不出吴用的话语来应付。很想说是属于宋大哥那一伙,可是又觉得碍口。

    看见萧让也有对答不来的时候,金大坚却呵呵笑了。这笑像是一瓢冷水,浇得圣手书生毛发直竖。

    “我们,——我,既不是赵官儿的什么将军,教练,教头,也不曾偷鸡摸狗,开黑店,大江心里请客官吃板刀面。我们是靠手艺过活的。我刻东岳庙的神碑,也刻这替天行道的石碣。就是这们一回事。提起什么天呀道呀地呀,倒是怪羞人呢!”

    仿佛抖落了一口袋子的金钱似的,金大坚自己也不很相信竟会这样地滔滔发议论。他的拿着刻字刀的右手突在空中划一个圆圈,又兴奋地加了几句:

    “看来我们水泊里最厉害的家伙还是各人的私情——你称之为各人的出身;我们替‘天’行的就是这个‘道’呢!”

    萧让楞着眼睛,只能摸胡子。直到金大坚的刀尖和石头相触的声音再鼓动他的耳膜时,他这才醒过来似的率然问:

    “是机密呢!金二哥?”

    “我当作从前给人家私刻关防[2]一样,决不走漏半个字!”(有删改)

    [注1]本文是茅盾对《水浒传》的再创作,1930年发表在《小说月报》上。《水浒传》在七十一回“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中描述,梁山泊英雄聚义后举办醮事,突然天门中开降下石碣,石碣上有“替天行道”字样及一百零八位好汉的座次。[注2]关防:旧时政府机关或军队用的印信。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撮起嘴唇做了一个怪相”,表现了金大坚对刻石碣这件事的抵触心态,他在内心深处不认同萧让所说的策略。 B . 萧让对金大坚的说辞,归根结底来自吴用,吴用虽然没有出现在现场,却在实际上主导着刻石碣这一件大事。 C . 萧让解释吴用的策略时,从说话“慢慢儿”到“急促地”,后来“沉吟着踱方步”,显现出萧让内心的矛盾纠结。 D . 金大坚认为人总是习惯认同与自己出身相同的人,因而对刻石碣就能使两伙人“合成一伙儿”的做法深感怀疑。
    2.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截取玉臂匠金大坚和圣手书生萧让秘刻石碣这一场景,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故事。 B . 反复出现“刀尖落在石面上的声音”,刻画出金大坚对问题有所认识且明哲保身的形象。 C . 小说以萧让的视角进行叙述,通过萧让的所见所思所感完成对“石碣”作用和意义的揭示。 D . 小说叙事简洁,情节貌似简单,但在人物交谈中呈现了复杂错综的内容,引发读者思考。
    3. (3) 金大坚的“笑”贯穿整个谈话过程,但“笑”这个表情所蕴含的感情却随着谈话不断发生变化,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
    4. (4) 对于历史小说创作,茅盾认为“应当是那个特定时代的历史条件下所可能产生的人和事”“应当符合于这个历史人物的性格发展的逻辑”,但同时又应“不为古事所拘,驰骋其想像吹进些现代的气息”。请结合文本对茅盾这一创作理念阐述自己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20.0分)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妇人幽闭深宫,情实可愍。隋氏末年,求采无 , 至于离宫别馆,非幸御之所,多聚宫人。 此皆竭人财力朕所不取且洒扫之余更何所用今将出之任求伉俪非独以省费兼以息人亦各得遂其情”于是后宫及掖庭前后所出三千余人。贞观二年,关中旱,大饥。太宗谓侍臣曰:“水旱不调,皆为人君失德。朕德之不修,天当责朕。百姓何罪,而多遭困穷!闻有鬻男女者,朕甚愍焉。”乃遣御史大夫杜淹巡检,出御府金宝赎之,还其父母。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人言作天子则得自尊崇,无所畏惧,朕则以为正合自守谦恭,常怀畏惧。昔舜诫禹曰:‘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又《易》曰:‘人道恶盈而好谦。’凡为天子,若惟自尊崇,不守谦恭者,在身傥有不是之事,谁肯犯颜谏奏?朕每思出一言,行一事,必上畏皇天,下惧群臣。天高听卑,何得不畏?群公卿士,皆见瞻仰,何得不惧?以此思之,但知常谦常惧,犹恐不称天心及百姓意也。”魏徵曰:“古人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愿陛下守此常谦常惧之道,日慎一日,则宗社永固,无倾覆矣。唐、虞所以太平,实用此法。”贞观七年,襄州都督张公谨卒。太宗闻而嗟悼,出发哀。有司奏言:“准《阴阳书》云:日在辰,不可哭泣。此亦流俗所忌。”太宗曰:“君臣之义,同于父子,情发于中,安避辰日?”遂哭之。贞观十九年,太宗征高丽,次定州。有兵士到者,帝御州城北门楼抚慰之。有从卒一人病,不能进,诏至床前,问其所苦,仍敕州县医疗之。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及大军回次柳城,诏集前后战亡人骸骨,设太牢致祭,亲临,哭之尽哀,军人无不洒泣。

    (节选自《贞观政要》)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此皆竭人/财力朕所不取/且洒扫之余/更何所用/今将出之任求/伉俪非独/以省费/兼以息人/亦各得遂其情/ B . 此皆竭人/财力朕所不取/且洒扫之余/更何所用/今将出之/任求伉俪/非独以省费/兼以息人/亦各得遂其情/ C . 此皆竭人财力/朕所不取/且洒扫之余/更何所用/今将出之任求/伉俪非独/以省费/兼以息人/亦各得遂其情/ D . 此皆竭人财力/朕所不取/且洒扫之余/更何所用/今将出之/任求伉俪/非独以省费/兼以息人/亦各得遂其情/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一项是(    )
      A . “求采无已”的“已”与《劝学》中的“学不可以已”的“已”词义相同。 B . 掖庭,亦作“掖廷”,文中“掖庭”指宫中旁舍,妃嫔居住的地方。 C . “出次发哀”的“次”指处所,与《兰亭集序》中“列坐其次”的“次”词义相同。 D . 太牢,古代帝王或诸侯祭祀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贞观七年,襄州都督张公谨去世,唐太宗知道后悲极而泣,要前去悼唁。有关部门上书说要避讳辰日,太宗反对,不予理会。 B . 昔日舜帝告诫禹,不夸耀不骄傲,天下就没有人敢和你争能争功。太宗向大臣提及此言,是认为天子应该保持谦逊恭谨,心怀畏惧。 C . 魏徵认为,尧舜时代之所以太平,是因为国君谦逊恭谨。他希望君王坚守这种态度,那么国家社稷就会永远巩固。 D . 贞观十九年,唐太宗征战高丽,在定州经常抚慰士兵。有一士兵生病,太宗亲自去到他的床前探望,还命令县官给他治病。
    4. (4) 仁恻者,仁爱怜悯之意也。请简要概括三件能表现唐太宗仁恻之心的事情。
    5. (5) 把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褥,臣侍汤药,未曾废离。(《陈情表》)

      ②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种树郭橐驼传》)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2小题,共9.0分)
  •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田家元日

    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注】此诗作于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春节,写出诗人去长安应试时的切身感受。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写斗转星移,岁月不居,显示时间的推移和节序的更替,暗点诗题中“元日”。 B . “无禄尚忧农”句既表达诗人壮而未仕的伤感,又表现诗人对农民生存状态的忧虑。 C . 颈联描绘出一幅典型的田园牧歌图,烘托了田园风光的美好和田园生活的闲适。 D . 这首诗风格恬静淡雅,语言通俗平易,将田家生活描写得淋漓尽致,令人神往。
    2. (2) 有人认为尾联中“年丰”具有双关义,请结合诗的相关内容简要说明。
四、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要谈中国的酒文化,一定绕不开传统的酒器。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写到酒器的句子有“ ”。
    2. (2) 《陈情表》中“ ”两句,作者陈述自己身份虽低却得到重用。
    3. (3) 《项脊轩志》中“ ”描写了在明月之下项脊轩周围桂树的可爱景象。
    4. (4) 《种树郭橐驼传》中的郭橐驼患了脊背弯曲的病,这导致他“ ”,因此被乡里人称为“驼”。
    5. (5) 古典诗词常以“水”这一意象来表达文人家国情怀、生活况味、人生态度,这样的诗句不胜枚举,如“ ”。
五、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0分)
  • 6.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中华武术中,进与退都是策略。但人们看到的更多的是进攻的招式,其实武术中的退即躲闪避让,是极其重要的基本功,也是难以掌握的上乘功夫。不仅在武术中,在生活中我们亦常处在进退之间,对进与退的认识与把握,亦是我们的生活之道。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并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六、其他(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是选择奔赴人生的理想,还是选择优厚的待遇?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这是一个_______的问题。陈冬读高中时就已做了选择,那就是奔赴“我要成为飞行员,飞上祖国的蓝天”的理想。1997年8月,陈冬如愿成为一名飞行学员。为了实现飞天梦想,陈冬在远离繁华的航天城里全身心地投入训练。整整6年,几乎_______,直到执行神舟十一号任务时,才被媒体公布于大众视野。加入航天员队伍后,迎接陈冬的是更加严酷的训练,尤其是离心机训练。 像一只巨大的铁钳的离心机在圆形的超重实验室里紧紧夹住旋转舱飞速旋转。超重值逐渐加大到自身重量的5倍、6倍,直至8.5倍,在这泰山压顶一般的“人造重力”压迫下,一般人会感觉眼前发灰、发黑,意识逐渐丧失,甚至危及生命。“战胜不了自己,怎能征服太空?”抱定这个信念,陈冬毅然闯过重重难关。经过一场场_______的考验,陈冬终于登上天梯,拿到前往“天宫”的入场券。2022年6月4日,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名单公布,作为指令长的陈冬,更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他终于实现了自己遨游苍穹的理想。任何一种崇高的人生选择,都是以牺牲某些方面的个人利益为代价的。在面临人生选择的时候,陈冬选择了什么?他选择了奔赴太空,选择了远离亲人,选择了风险和奉献,选择了随时都要听从党和国家的召唤。

    1. (1) 请在文中三道横线处分别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改成几个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是茶的故乡,________。中国人发现并利用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 品茶之风仍然盛行 , 汉族还有以茶代礼、以茶会友的习俗,潮州工夫茶作为中国茶文化的古典流派,集中了中国茶道文化的精粹,作为中国茶道的代表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本的煎茶道、中国台湾地区的泡茶道都来源于中国广东潮州的工夫茶。

    中国的饮茶文化尤为注重________,当客人来访,可在征求客人意见后选用合适的茶叶和最佳茶具待客,泡茶前要认真清洗茶具。以茶敬客时,要注意茶叶的适当拼配。主人在陪客人饮茶时,要注意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随喝随添,使茶水水温适宜,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一杯茶水,凝聚了中国饮茶文化的待客之道。

    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可以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也可以细啜慢饮,达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升华到高尚的艺术境界。因而,中国人热衷于茶艺,不仅是喜爱茶的味道,________。

    1. (1) 下列子中的“风”和文中画横线的“风”含义相的一项是 (    )
      A . 中央号召向孔繁森学习后,全国各地闻风而动。 B .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 C . 作家水运宪在长沙雨花区采风,用独特视角探寻雨花创新发展的文化价值。 D .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