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汕头市育能实高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3-06-29 浏览次数:29 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一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我也脱离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心习,我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我们三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我们的朋友只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颜色,感受它的那股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

    从此可知道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相随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相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相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极平常的知觉都是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

    美也是如此。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这棵古松对于我们的画画的朋友是美的,因为他去看时就抱了美感的态度。你和我如果也想见到它的美,你须得把你那种木商的实用的态度丢开,我须得把植物学家的科学的态度丢开,专持美感的态度去看它。

    这三种态度有什么分别呢?

    先说实用的态度。做人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维持生活,既要生活,就要讲究如何利用环境。“环境”包含我自己以外的一切人和物在内,这些人和物有些对于我的生活有益,有些对于我的生活有害,有些对于我不关痛痒。我们对于他们于是有爱恶的情感,有趋就或逃避的意志和活动,这就是实用的态度。实用的态度起于实用的知觉,实用的知觉起于经验。小孩子初出世,第一次遇见火就伸手去捉,他烧痛了,以后他再遇见火,便认识它是什么东西,便明了它是烧痛手指的,火对于他于是有了意义。

    科学的态度则不然,它纯粹是客观的、理论的。所谓客观的态度就是把自己的成见和情感完全丢开,专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去探求真理。理论是和实用相对的。理论本来可以见诸实用,但是科学家的直接目的却不在于实用。科学家的态度之中很少有情感和意志,它的最重要的心理活动是抽象的思考。科学家要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中寻出事物的关系和条理,纳个物于概念,从原理演个例。植物学家看古松的态度便是如此。

    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在实用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对人的利害,心理活动偏重意志;在科学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间互相关系,心理活动偏重抽象的思考;在美感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专在事物本身的形相,心理活动偏重直觉。

    人所以异于其他动物的就是于饮食男女之外还有更高尚的企求,美就是其中之一。是壶就可以贮茶,何必又求它形式、花样、颜色都要好看呢?吃饱了饭就可以睡觉,何必又呕心血去作诗、画画、奏乐呢?人的实用的活动全是有所为而为,是受环境需要限制的;人的美感的活动全是无所为而为,是环境不需要他活动而他自己愿意去活动的。在有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环境需要的奴隶;在无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自己心灵的主宰。这是单就人说,就物说呢,在实用的和科学的世界中,事物都借着和其他事物发生关系而得到意义,到了孤立绝缘时就都没有意义;但是在美感世界中它却能孤立绝缘,却能在本身现出价值。照这样看,我们可以说,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

    (摘编自朱光潜《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

    材料二

    其实,在中国美学和艺术观念中,存在着与朱光潜所说的三种态度都不同的第四种态度。它当然不是用科学、实用的眼光看待古松,但也不是以审美的眼光看待古松,发现它如何美,如何符合形式美感,在这里,审美主体和客体都没有了,古松在这里根本就不是审美对象,而是一个与自我生命相关的宇宙。

    这第四种态度可以说是一种“生命的态度”,一种用“活”的态度“看”世界的方式,或许“看”还容易引起与外在的观察混淆,称为一个“活”的“呈现”世界的方式也许更合适。之所以说它是“生命的态度”,是因为它的核心是将世界(包括“我”与外物)从对象化中解脱出来,还其生命的本然意义,在纯粹直观中创造一个独特的生命境界。这个世界,中国美学将其称为“境”。第四种态度并不是为了获得美的知识,而是为了安顿心灵。

    王维《辛夷坞》诗写道:“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如果我们把它当作“山水诗”,或者“写景诗”,其描写是如此简单,内容是如此单调,单调到只用一句话就能概括:山间有一些芙蓉花开了,又落了。而谢灵运的山水诗,如“澹潋结寒姿,团栾润霜质”等,写景显然更加细腻丰富。

    然而,王维的这些看起来内容单调的诗歌,并没有因此被人们漠视,而是传诵千古,谢灵运的诗句却少有人提及。其实,王维的这类诗歌根本就不是所谓的“山水诗”“写景诗”,它的主旨不是描写外在的景物。“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的山中芙蓉,是自在兴现,这里没有被观之景,也没有对景之心。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也将人排除,关心起深林苔痕,表面看起来是不关心人,其实正是通过这一片天地写人的心境、人的感受。诗人不是对风景感兴趣,而是对自我生命的感受感兴趣,描写一个与自我生命相关的世界,呈现自己回到世界的愉悦,为自己心灵寻找一个安顿的地方。对生命的认识、理解和慰藉,是贯穿此诗的核心。艺术家并不在意青苔和深林,而是其背后的高古和幽深。

    (摘编自朱良志《生命的态度——关于中国美学中的第四种态度的问题》)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木商、植物学家、画家感知的古松形相不同,表现出的态度也不一致,分别对应了实用、科学、美感三种态度。 B . 实用的态度只关注事物对自我的功利,人在环境中积累经验,获得实用的知觉,产生趋就或者逃避的意志和活动。 C . 科学的态度需要借助抽象的思考探寻事物的关系和条理,纯粹是客观的、理论的,与实用的态度是相对的。 D . 与其他三种态度不同,生命的态度将世界从对象化中解脱出来,创造出没有审美主体、客体的独特生命境界。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木商和植物学家不能感知古松的美感,这是因为他们原有的心习无法改变,不能以美感的态度看古松。 B . 在美感的世界中,人可以摆脱环境的制约,主宰自己的心灵,事物在孤立绝缘的情况下依然具有意义。 C . 谢灵运的山水诗更加细腻丰富,但其传诵度却比不上王维诗歌,这说明生命的态度比诗歌内容更重要。 D . 写景时排除人的情感因素的影响,才能更好地传达自我生命的感受,写出对生命的认识、理解和慰藉。
    3. (3) 下列分析,最符合材料二中对“生命的态度”阐述的一项是(   )
      A .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中,李白以马的萧萧长鸣表现自己与友人的依依不舍。 B .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以“红药”作为抒情载体,抒发其悲痛的心情。 C .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钺把“梅”和“雪”当作审美对象来评价。 D .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创造了一个能与自己彼此往来、密切相关的世界。
    4. (4) 材料一的论证深入浅出,请简要分析。
    5. (5) 词人柳永途经杭州,想谒见两浙运使孙河,写下《望海潮》投赠之作。请结合材料论述,从实用、美感、生命三种态度简要分析这首词。

      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 2. 文学类文本阅读

    送牛

    废名

    今天小林要接到一匹牛儿,紫绛色的牛儿,头上扎一个彩虹球。

    照习惯,孩子初次临门,无论是至戚或好友,都要打发一点什么,最讲究的是牛儿,名曰“送牛”。即如我,曾经有过一匹,是我的外婆打发我的,后来就卖给那替我豢养的庄家。

    刚好小林新从病愈,特地趁这日子送去贺喜他。

    送牛的自然也是三哑 , 他打扮得格外不同,一头蓬发,不知在哪里找得了一根红线,束将起来。牵牛更担一挑担子,这担子真别致,青篾圆箩盛着二十四个大桃子。然而三哑的主意却还在底下衬托着的稻草,他用了一下午的工夫从稻草堆上理出了这许多嫩黄草来,才想到去买桃子。他这样的心计,史家奶奶是明白的,见他赤着脚兜了桃子回来,说道:

    “你也该洗脚了。”

    他弯着腰,对奶奶的眼睛看,笑道:

    “牛到哥儿家,两天要停留罢,吃什么呢?我办了许多草去。”

    “是的。”

    “挑草不好看,我挑一担桃子去。”

    “是的,谢谢三哑叔。”

    牛儿进城,不消说,引起个个观望。还没有走过桥,满河的杵声冷落了下去,只见得循着河岸,妇人家,姑娘们,有的在竹篙子撑着的遮阳之下,都已经抬起身子了。是笑呢,还是对了太阳——总之拿这时的河水来比她们的面容,是很合适的罢。

    史家庄的长工,程小林的牛,知道的说,不知道的问。

    三哑——他是怎样的欢喜,一面走,一面总是笑,扁担简直是他的翅膀,飞。但他并不回看人,眼睛时而落在箩筐,时而又偏到牛儿那边去。城门两丈高,平素他最是留意,讲给那不惯上街的人听,现在他挤进去了也不觉得。

    走过了火神庙,昂头,正是那白白的门墙——

    “三哑叔!”

    “哈,哥儿。”

    小林跳出来了,立刻放炮。他早已得了信,竿子上挂了一吊炮等着。三哑喝了酒才回去,预备一两日后又来牵牛,牵到王家湾去,因为他买的时候也就代为约定了一个豢养的人家。

    小林的院子里有一棵石榴,牛儿就拴在石榴树下。邻近的孩子们三三五五地走进来看,同小林要好的小林引到屋子里去,看桃子,二十四个大桃母亲用了三个盘子盛着摆在堂屋正中悬挂的寿星面前。

    “寿星老头子手上有桃子,还要把我的桃子给他,让我们偷他一个罢。”

    小林自己这么说,别个自然没有不乐意的。然而他的姐姐躲在背后瞄着他,他刚刚爬到几上,伸手,姐姐一声:

    “吓,捉贼!”

    小林回转身来了——

    “我要偷寿星老头子手上的桃子。”

    “那个桃子你偷,你只不要动他的这个。”姐姐

    “怎么是他的这个呢?是我的!”

    “不管是你的是他的,你且偷那个桃子我看看。”

    “画的怎么偷法呢?”

    最小的一个孩子说。小林得跑来倒在姐姐怀里了。

    “我们还是去看牛儿。”孩子们说。

    牛儿站在那里,动也不动一动。他们用尽种种法子逗它。小林拿草伸到它的口边,它也不以为这是主人。有一个去拉它的尾巴,他是名叫铁牛的,用了那么大的力,牛突然抱着树碰跳碰跳了,吓得大家退后好几步,石榴的花叶也撒了一阵下来,撒到牛身上,好看极了。

    然而大家气愤——

    “真是个铁牛!”

    铁牛一溜烟跑了。

    到了天快黑了,牛儿兀的叫几声,只有小林一个人在院,他也随着叫声,起初是一惊,立刻喜得什么似的,仿佛这才放心。他午饭没有吃,虽然被母亲迫着在桌上坐了一会,一心守着看牛吃不吃草。

    姐姐提了水到院子里来浇花,他说:

    “我忘记了!三哑叔告诉我天黑的时候,把点水牛喝哩。”

    姐姐笑道:

    “你牵到河里去喝。”

    “好,我把它牵到河里去喝。”

    说着去解绳子,但母亲也已经走出来了——

    “姐姐说得玩,你就当真的了,——舀一钵水来它喝。”

    小林背着牛,就在牛的身旁,站住了。

    “这时候城外人多极了,你牵到河里去喝,要是人家问你是哪个送你的牛,你怎么答应呢?”

    “三哑叔送的。”他斩截地说。

    妈妈姐姐都笑。

    石榴树做了一个大翅膀,牛儿掩护下去了,花花叶叶终于也隐隐于模糊之中——一定又都到小林的梦里去出现罢,正如一颗颗的星出现在天上。

    (节选自长篇小说《桥》,有删改)

    ①废名:原名冯文炳,1901年11月9日出生于湖北黄梅。小说以“散文化”闻名,对沈从文、汪曾祺等作家产生过影响。②三哑:原为乞丐,被史家奶奶收留,遂为史家长工。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送牛”是乡间邻里的古老习俗,一般至亲或者好友之间平常来往多以牛相赠。 B . 三哑叔本想为牛儿准备嫩草,但“挑草不好看”,所以买桃子,足见其好面子。 C . 铁牛拉牛尾巴,大家都很气愤,就是因为孩子们都被这突如其来的转折吓懵了。 D . 牛本是史家奶奶送的,但小林以孩子视角不能明了,他认为是送牛人三哑送的。
    2.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三哑叔一出场,与平时打扮“格外不同”,用红线将“一头蓬发”束起来,可爱的形象呼之欲出。 B . 作者擅长用简练的文字状物写情,如“扁担简直是他的翅膀,飞”,一个“飞”字写出轻快喜悦。 C . 文章看似笔触平静,实则波澜起伏,主人公小林的心理随着牛儿的活动大起大落,引人入胜。 D . 一场“送牛”活动,窥见人物活动的风俗背景,小说主题及审美追求在这风俗画中得以体现。
    3. (3) 请简析“偷桃”一节中加点的“笑”字所体现的人物心理。
    4. (4) 废名的小说具有明显的诗化特点,请结合文本情节环境简要分析。

      ★小说中的诗化特点思考角度:①形象塑造上(小说的要素之一就是塑造典型而鲜明的人物形象)②情节结构上(小说往往追求情节的跌宕起伏和激烈的矛盾冲突)③主题表现上(小说注重反映社会现象、凸显人性、表现社会的美丑等)④环境氛围营造上(小说以情节取胜,而散文……)⑤语言特色上(浓郁的地方特色、语言典雅、符合人物特征、口语化等)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5分)
  • 3. 文言文阅读

    文本一:

    宣仁后临朝,用司马光、吕公著,欲革弊事。光以安石私设《诗》《书新义》考试天下士,欲改科举,别为新格。辙言:“进士来年秋试 , 日月无几,而议不时决。诗赋虽小技,比次声律,用功不浅。至于治经,诵读讲解,尤不轻易。要之,来年皆未可施行。乞来年科场,一切如旧,惟经义兼取注疏及诸家论议,或出己见,不专用王氏学。仍罢律义,令举人知有定论,一意为学,以待选试,然后徐议元祜五年以后科举格式,未为晚也。”

    (节选自《宋史·列传·卷九十八》)

    文本二:

    仁宗庆历四年三月乙亥,诏天下州县立学。时范仲淹意欲复古劝学,数言兴学校。宋祁等奏:“教不本于学校,士不察于乡里,则不能核名实。有司束以声病,学者专于记诵,则不足尽人材。参考众说,择其便于今者,莫若使士皆土著而教之于学校,然后州县察其履行,则学者修饬矣。先策论,则文词者留心于治乱矣;简程式,则阅博者得以驰骋矣;问大义,则执经者不专于记诵矣。”帝从之。至是乃诏曰:“今朕建学选才,以尊大夫之行;更制革敝,以尽学者之才。学者其务进德修业,无失其时。其令州若县皆立学,本道使者选部属官为教授,员不足,取于乡里宿学有道业者。士须在学三百日,乃听预秋试。”夏四月壬子,判国子监王拱辰等言:“汉太学千八百室,生徒三万人。唐学舍亦千二百间,今取才养士之法盛矣,而国子监才二百楹,度狭小,不足以容。”诏以锡庆院为太学,置内舍生二百人。五月壬申、帝至太学谒孔子。故事,止肃揖,帝特再拜。赐直讲孙复五品服。初,海陵人胡瑗为湖州教授,训人有法,科条纤悉备具,以身率先,虽盛暑,必公服坐上,严师弟子之礼 , 视诸生如其子弟,诸生亦信爱如其父兄,从之游者常数百人。时方尚词赋湖学独立经义治事斋以敦实学至是兴太学诏下湖州取其法著为令式瑗上书请兴武学,其略曰:“顷岁吴育已建议兴武学,但官非其人,不久而废。今国子监直讲内梅尧臣曾注《孙子》,大明深义。若使尧臣等兼莅武学,每日令讲《论语》,使知忠孝仁义之道;讲孙、吴,使知制胜御敌之术。选有智略者二三百人教习之,则一二十年之间必有成效。臣已撰成《武学规矩》一卷,进呈。”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学校科举之制》)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时方尚词赋/湖学独立经义/治事斋以敦实学/至是/兴太学/诏下湖州/取其法著/为令式/ B . 时方尚词赋/湖学独立经义治事斋/以敦实学/至是/兴太学/诏下湖州取其法/著为令式/ C . 时方尚词赋/湖学独立经义/治事斋以敦实学/至是/兴太学/诏下湖州取其法/著为令式/ D . 时方尚词赋/湖学独立经义治事斋/以敦实学/至是/兴太学/诏下湖州/取其法著/为令式/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秋试”唐宋时称“解试”,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试本地人,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 B . “名实”的意思是“名义和实际”,与《答司马谏议书》中的“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的“名实”意思相同。 C . “宿学”是指学识渊博、修养深厚的学者,与《劝学》中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君子”意思相同。 D . “制”的意思是“规模”,与《项脊轩志》中的“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的“制”意思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王安石私自设《诗经》《尚书新义》来考试天下士人,想改变科举,另立新的条例,苏辙对此持不同意见。 B . 宋祁等人提出,最便于学生修身正己的做法是使学生在乡里受到学校教育,由州县考察他们的操行。 C . 为尊师重教,仁宗下诏以锡庆院为太学,在谒拜孔子时行再拜之礼,并赐太学直讲孙复五品官服。 D . 湖州胡瑷上书仁宗请求兴办武学,并指出先前吴育已有建议,但因选用官员不当而废止。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学者其务进德修业,无失其时。

      ②以身率先,虽盛暑,必公服坐堂上,严师弟子之礼。

    5. (5) 苏辙针对“欲改科举,别为新格”一事提出了怎样的建议?请简要概括。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 4.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

    江南归附后不仕述怀

    南宋艾可叔

    舟在中流进退难,发虽种种此心丹。

    死为元亮终书晋,生是留侯本事韩。

    贫贱不忧知有道,乱离最幸是无官。

    岁寒谁似东篱菊,禁得投簪日日看。

    注①艾可叔,南宋度宗咸淳四年进士,官至御史中丞。②投簪:“簪”,固冠用的簪子;借代弃官。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写船在水中的进退两难暗示自己仕途的进退两难,虽然老迈但赤诚之心没有改变。 B . 颔联借用陶渊明和张良的典故表达自己对南宋的眷恋、忠诚之心,终究不愿入仕元朝。 C . 颈联写人身处穷困、地位低下却无忧是因能坚守道义,遭遇流离时最幸运的是没做官。 D . 诗人在江南被元占领以后便没有再做官,他借此诗表达离开官场后内心的失落与伤感。
    2. (2) 陶潜的《归去来兮辞》中的“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与本诗中的“岁寒谁似东篱菊”,都写了“菊”,试分析两句在表达意义上的异同之处。
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项脊轩志》中,描写项脊轩里面书香之味浓厚的句子是“”。
    2. (2) 《拟行路难》(其四)中,“”运用反诘语气将自己对不合理的选人制度的愤怒之情推向高潮,但最后却只能无奈将已经爆发的巨大悲慨强咽下去。
    3. (3) 李密《陈情表》中,“”委婉的说出母亲改嫁的事实;而“”则直接表现了他门庭衰微、福分浅薄的事实。
五、语言文字应用(20分)
  • 6. 语言文字运用

    作为一种古老经济现象和古老文化的贫困,是一个典型的现代性问题。

    传统社会相对现代社会来说物质匮乏、生产效率低下,但物质匮乏造成的贫困现象与贫困文化是两个_________的概念。贫困文化是贫困群体所拥有的一种亚文化,当这种文化沁入到了这个民族成员的血液和灵魂中,就具有很强的韧性。

    当前,中国消除了延续几千年的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进入了后小康时代。虽说物质条件发生了_________的变化,但嵌入到民族心理中的适应性文化却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而且还形成了巨大阻力,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大了相对贫困治理的难度。

    西方传统文化中的基督教将“贫困”作为一种“恶”的文化,希望用“慈善”的方式来消除这种“恶”。中国儒家伦理奉行的是一种“善”文化,并且通过教化渠道使“善”文化成为主流。儒家将“贫困”作为一种“善”,主张用“节欲”的方式来对付“贫困”,甚至将“贫穷”作为一种“美德”来进行歌颂。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就浸淫在对贫困的这种认识和熏陶中。“贫困”即“美德”,成为一种精神鸦片 , “安贫乐道”的“贫困文化”和“贫困观念”_________地植入了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血液中。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 7. 语言文字运用

    在中老年患者中,动脉硬化是常见病。当血管出现硬化病变后,很多人认为只要将硬化的血管变“软”就可以改善病情,并且相信通过食物和保健品可以“软化”血管。

    要想搞清楚血管是否可以“软化”,____________。这是以脂质代谢障碍为基础,动脉望增厚变硬、血管腔狭窄的一类病变。医学研究认为,动脉硬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动脉硬化血管硬化的进程只能延缓,不能逆转,也就是说血管是无法“软化”的。

    即便血管“软化”无法实现,仍有一些被认为可以“软化”血管的方法深入人心,这些方法其实我都知道。虽然它们统统没有用。

    ____________,但经口摄入的食醋无法直接进入血液,并不能改变血液的酸碱度,而且人体血液的酸碱度是相对恒定的,不会轻易改变;还有些人认为,通过吃木耳、洋葱、大蒜等食物可以使血管“软化”,这些食物虽有降血脂的功效,对新硬化斑块的形成有延缓作用,但对已经硬化的血管病变毫无用处。还有一些商家宣称诸如卵磷脂、深海鱼油等保健品可以“软化”血管,这些保健品并不能直接作用于病变,使硬化的血管“软化”。

    因此,____________是不可信的。

    1. (1) 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B . 水生坐在台阶上说:“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C . 今天在舞台上,矫若游龙,翩若惊鸿的那个人不就是你吗? D . 佩洛西的台湾之行,让你清楚地看到美国政客的丑恶嘴脸。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六、写作(60分)
  • 8. 写作

    “跟跑、并跑、领跑”是奔跑的不同姿态。“跟跑”是指跟在别人后面跑,因其代表着相对落后而往往为人所排斥;“并跑”是与别人并行着跑,代表着齐头并进;“领跑”是冲在队伍的最前面,代表着暂时超越。无论是国家的发展,还是个人的进步,都离不开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唯有跟跑,才能并跑;唯有并跑,才能领跑。

    作为青年学子,你对于“跟跑·并跑·领跑”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