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3-07-30 浏览次数:56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51分)
  • 1.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注音。

    两颊(A.jiá    B.xiá)

    演绎(A.zé    B.yì)

    祈祷(A.qí    B.qǐ)

    透露(A.lòu    B.lù)

    凹地(A.āo    B.wā)

    栖息(A.qī    B.xī)

  • 2. 选择与加点词语意思最接近的词语。
    1. (1) 这时猫突然一跃,径直朝他扑了过去.(    )
      A . 直径 B . 直接 C . 直线 D . 直爽
    2. (2) 可是一个人也没有来,他断定 , 他死亡的时刻到了。( )
      A . 决定 B . 评定 C . 判决 D . 判定
    3. (3) 他驾驶技术娴熟 , 从来没有发生过事故。( )
      A . 熟悉 B . 熟练 C . 熟识 D . 老练
  • 3. 成语选择。
    1. (1) 下列哪个成语用来形容鲁滨逊是不恰当的? ( )
      A . 自力更生 B . 自食其力 C . 自食其果 D . 自给自足
    2. (2) 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他在人前表现得温文尔雅、知书达理,背后却见利忘义、阴险狠毒。大家不知他这种     的做法,对他一直很欣赏。

      A . 阴谋诡计 B . 口是心非 C . 两面三刀 D . 狼狈为奸
  • 4.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一文,作者在第四自然段连用多个“怎样”“如何”“怎么”来表现汤姆是如何夸张地吹嘘历险经过的,从中你感受到汤姆是怎样的孩子( )(多选题)
    A . 鲁莽而又捣蛋 B . 顽强而又勇敢智慧 C . 有趣而又有点虚荣 D . 沉着、自信、友爱
  • 5. 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比喻) B . 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反问) C . 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比喻) D . 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拟人)
  • 6. 读拼音、写汉字。
    1. (1) 1948年5月25日,攻城的大炮zhèn hàn着整个隆化城。
    2. (2) 胜利的红旗在隆化中学上空迎风piāo yáng
    3. (3) 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xī shēng
    4. (4) 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pái huái外,又剩些什么呢?
    5. (5)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hóng máo
    6. (6) 母亲买菜回来却又fān xiāng dǎo guì忙开了。
  • 7. 选词填空(依次填写序号)。

    A.突然     B.竟然     C.果然     D.显然E.虽然

    局势越来越严峻,母亲几次催父亲离开北京,都被他拒绝了。可怕的一天来了,父亲被抽了。当我们再次看到他时。已经是在十几天后的法庭上。父亲没戴眼镜,头发乱蓬蓬的,是受到了折磨。受了折磨,但父亲看见我们,却是一贯的慈祥。我万万没想到的是,法庭相见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

  • 8. 课文内容回顾与理解。
    1. (1) 诗句“日暮汉宫传蜡烛,“与俗语“只许州官放火,”有相通之处。
    2. (2) 《匆匆》一文的作者是。文章采用的写法,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低。
    3. (3) 《石灰吟》的作者是明朝的。“”表现了诗人清白正直、坚贞不屈、不向恶势力屈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4. (4) 村子里王爷爷突然去世了,他的子女们无不沉没在悲痛之中,这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 9. 口语交际。

    近几年、“舌尖上的浪费"成为社会生活中热门的关键词之一。我国城市餐饮业一年仅餐桌上的食物浪费量巨大,让人痛心。节俭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不做"必剩客",争当"光盘族”,吃不了,“兜着走”!

    1. (1) 这三个加引号的词含义分别是什么?
    2. (2) 请你再拟写一个提倡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广告语。

      “必剩客”是指。“光盘族”是指

      “兜着走”是指。广告语:

二、阅读与理解。(19分)
  • 10. 现代文阅读

    童年的馒头

    如今的幸福时光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_____ (涩  色)。那时候,娘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叮当响。我在五里外的村小上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火做饭,背着那个比地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趁早摸黑挣工分,日子像一串串干枯的空笼花。

    有年“六一",学校说为庆祝儿童节,每个学生发三个馒头。我兴冲冲地对娘和妹妹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那天,学校真的蒸了馍。开完会,我手里多了片荷叶,荷叶里是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

    回家路上,看着手中的馒头,口水一咽再咽,肚皮也发出咕咕的叫声。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那个。三两口下去,嘴里还没品出味儿,馒头已不见了。又走了一段路,口水和肚子故技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咋办?干脆,把娘那一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娘平时不是把麦把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羹吗?娘说过,她不喜欢麦耙!

    等我回到家,手中荷叶空空的,连馒头屑都没一星了。我不知道自己怎样进了门,怎样躲开妹妹的目光。娘笑笑,没吭声。

    呆立间,同院的二丫堆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嚷:“平娃娘,平娃娘,你家平娃带馒头回来了吗?你看我们家二丫,发三个馒头,一个都舍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来了。”

    娘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全带回家来!你看嘛……”娘说着打开锅益,锅里奇迹般地蒸着五个白中带黄的大馒头!“你看,人家老师说我宰平娃学习好,还多奖_____ (厉  励)了两个呢!”

    二丫娘看着我,我慌乱地点点头……

    那天_____ (晌  向)午,娘把馒头拿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嘛!”妹妹大口大口地咬着馒头,我却哇的一声哭了。

    后来,我发现,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1. (1) 从短文括号里选择正确的汉字,3个字依次为:
    2. (2) “故技重演"这个词语的本义是,在文中的意思是
    3. (3) 文中画线句子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作者是运用什么描写手法写出这种心情的?
    4. (4) 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对号,错的打错号。

      ①“日子像一串串干枯的空笼花" ,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日子的贫穷。

      ②“我“实在忍不住,先吃掉了自己的那一个,说明“我”其实是个懂事的孩子。

      ③娘平时把麦粑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羹,是因为她不喜欢麦粑。

      ④娘对二丫娘撒谎,是她要面子,而不是因为顾及“我“的面子。

      ⑤“我的童年结束了”,含义是小小年纪的“我"一下子成熟起来,懂得要为娘分忧,要关心娘和妹妹。

    5. (5) 阅读短文后,你觉得母亲是怎样一个人?
三、作文。(30分)
  • 11. 题目:记忆中,那            的一幕

    要求:在你的记忆中,一定有令你印象深刻的某一幕情形,或许是温馨的,或许是悲伤的,或许是感动的,或许是欣喜的,或许是羞愧的……请选择其中的一幕写下来,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