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云浮市罗定第二小学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

更新时间:2023-06-08 浏览次数:5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基础•积累(37分) 
  • 1. 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1. (1) 除夕这天,人们在门外贴上chūn lián,在屋里贴上年画,夜晚还要tōng xiāo守岁。 
    2. (2) 鲁滨逊面对困难毫不畏惧,在qī liáng、jì mò中寻找快乐和安慰。 
    3. (3) 听到这个大好消息,大家再也kòng zhì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欢呼声不断响起来,很快fèi  téng起来了。 
  • 2. 结合语境选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 

     时光总在不经意间匆匆(    ),任何人也无法(    ),我们只有(    ),才能让生命(    )光彩。 

    A . 流逝  挽留  珍惜  绽放 B . 逝去  遮挽  爱惜  绽放 C . 流淌  挽留  珍惜  盛开 D . 流逝  遮挽  爱惜  盛开
  • 3.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与其掩面叹息时间流逝,不如行动起来。 B . 一声不吭 , 埋头吃饭,掩饰着满眼泪花。 C . 为了出门,我念念叨叨地追在母亲身后。 D . 翻箱倒柜地把心里话全告诉她了。
  • 4. 下列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夸张) B .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设问) C .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比喻) D . 谁道人生无再少?(反问)
  • 5. 下列不属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诗句是(    ) 
    A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B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C .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D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6. 下面两个句子用关联词语链接,合适的是(    ) 

     有几件东西不值什么钱。对我来说很有用。 

    A . 因为……所以…… B . 虽然……但是…… C . 不是……而是…… D . 不但……而且……
  • 7. 下列对句子的描写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 “我知道小狐仙住在什么地方,”他低声说,“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我愿意告诉你。”(语言描写) B . “这大概是一场梦,一种幻觉吧!”他想,“过一会儿我肯定还会再变成一个人。”(心理描写) C . 他全身的毛都竖了起来,拱起腰,伸直了腿,四脚抓地,尾巴变得粗而短,两耳朝后,嘴里嘶叫着,瞪大的眼睛冒着火星。(外貌描写) D . 汤姆的脸立刻变得煞白。(神态描写)
  • 8. 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B . 纤纤/擢素手,札扎/弄机杼。 C .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D .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 9. 按要求写句子。 
    1. (1) 这是藏戏面具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保留的重要根据之一。(缩句) 
    2. (2) 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改为陈述句) 
    3. (3) 法官说:“两周前我就找人把山洞的洞口封上了。”(改为转述句) 
    4. (4) 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大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修改病句) 
  • 10. 按课文内容填空。 
    1. (1) 小敏同学经常以自己还小为借口不好好学习,你会用《长歌行》中的“。”来劝她。 
    2. (2) 《十五夜望月》中委婉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3. (3) 经常做练习题能够掌握答题的技巧和规律,正所谓“,近山识鸟音”。 
    4. (4)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黙黙时,。”这句话写出了的特点。 
二、快乐读书吧 
  • 11. 请为下列名著选择相应的思想内涵。(填序号) 

     《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 

     A.字里行间的怀乡情怀。 

     B.在绝境中变成自己的国王。 

     C.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社会的讽刺。 

三、阅读•理解(40分) 
  • 12.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ㅤㅤ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1. (1) 文段选自课文《》,作者是,作者原名是。 
    2. (2) 文段已用“//”分为两层,其根据是什么?恰当的一项是。 

       A.先总体写中心,再具体叙述除夕热闹的活动。 

       B.先交代时间,在具体写活动。 

       C.先说节日名称再说节日活动。 

       D.先写过除夕,再写过正月初一。 

       文中具体介绍除夕的活动分别是。 

    3. (3) 文中画线句子表明作者从 几方面细腻描写了人们欢庆除夕,充分表现了除夕的。 
  • 1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醉西湖 

     ㅤ    ①在夕阳的陪伴下,踏着暮鼓的余韵,我走近了夜色笼罩下的西湖。 

     ㅤㅤ②近处,是杨柳岸的晚风与明月。四下里很静,但在这恬静的外表下面,却仿佛有着某种躁动。果然,当远处舞榭歌台的弦乐夹着荷香晚风拂过来时,岸上杨柳便受了牵制般地轻轻舞动着枝叶儿,似乎是那弦乐在这儿荡起的涟漪。不知是否有一种奇妙的精灵,控制着这些生灵的喜怒哀乐。林间的路灯如颗颗夜明珠透出柔和的光,把柳条颤动的舞姿印在游人的双眸里。 

     ㅤㅤ③远处,是亭榭歌舞。歌舞声和着丝弦的颤音,似乎是从南宋的暖风中飘来的,飘转了千万里路程,又杂夹了太多湖水的蜜语。西子的笑声和诗人的吟唱,听来模糊朦胧,似乐曲又不似乐曲,让人费神去揣测,歌者何许人?歌词有何意?让人依着这歌声去窥视那亭榭中断续闪现的人影,不知是否有苏小小迷人的笑靥和白娘子临风的仙袂。 

     ㅤㅤ④在这远近之间,是一泓碧澄澄的西湖的水,雾并不存在,但湖水却带着西湖的醇香腾腾地升起来,如雾般罩住了一片水天、几曲回廊和郁郁葱葱的树林。看西湖,便如雾里看花般迷迷蒙蒙的了。突然间,我似乎有一种感觉,仿佛那歌是这西湖水升华来的,那舞是这西湖的微风吹拂起来的,那灯的黄晕是西湖的水纹浮出水面来的。湖水闪着神秘的光泽,似乎有无尽的秘密。 

     ㅤㅤ⑤今夜,不知是否该称西湖为浓妆,因为她有喧腾的人群与歌舞。 

     ㅤㅤ⑥今夜,又难否认西湖的淡妆,因为她有皎皎明月和淡淡水气凝成的面纱。 

     ㅤㅤ⑦但,不管她今夜是雅是艳,我都可以断定,她已经醉了。 

    1. (1) 短文第④段重点描写的景物是(    )。 
      A . 西湖的水 B . 西湖的雾 C . 西湖的树林 D . 西湖的歌舞
    2.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短文画横线的句子通过听觉、嗅觉和视觉来描写景物。 B . 第②③④段属于“分—总”结构,按照由近及远、由高及低的顺序来写。 C . 短文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的“印”字,写出了西湖景色给人留下的印象之深,侧面反映了西湖的景色之美。 D . 第③段“南宋的暖风”出自南宋诗人林升的诗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第⑤⑥段采用了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的诗句“淡妆浓抹总相宜”。
    3. (3) 下列对于短文标题“醉西湖”的作用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点明了西湖迷人特点 B . 暗含了作者的情感 C .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D . 富含哲理,引人思考
    4. (4) 有人说,短文的第⑤⑥⑦段可以合并成一个自然段,你觉得好吗?说说理由。 
    5. (5) 作者的想象让西湖的景色更加迷人。请展开合理的想象仿照文中的写法,写一写晴朗月夜下的荷塘景色。(不少于30字) 
  • 14. 课外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风雨中的菊花 

         午后的天灰蒙蒙的,没有一丝风。乌云压得很低,似乎要下雨。就像一个人想打喷嚏,可是又打不出来,憋得很难受。 

         多尔先生情绪很低落,他最烦在这样的天气出差。由于生计的关系,他要转车到休斯敦。 

         开车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他随便在站前广场上漫步,借以打发时间。 

     “太太,行行好。”声音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循着声音望去,他看见前面不远处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伸出鹰爪般的小黑手,尾随着一位贵妇人。那个妇女牵着一条毛色纯正、闪闪发亮的小狗急匆匆地赶路,生怕小黑手弄脏了她的衣服。 

         “可怜可怜吧,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给一美元也行。”考虑到甩不掉这个小乞丐,妇女转回身,怒喝一声:“滚!这么点小孩就会做生意!”小乞丐站住脚,满脸的失望。 

         真是缺一行不成世界。多尔先生想。听说专门有一种人靠乞讨为生,甚至还有发大财的呢。还有一些大人专门指使一帮孩子乞讨,利用人们的同情心。说不定这些大人就站在附近观察呢,说不定这些人就是孩子的父母。如果孩子完不成定额,回去就要挨处(fá)。不管怎么说,孩子也怪可怜的。这个年龄本来应该上学,在课堂里学习,可是……这个孩子的父母太狠心了,无论如何应该送他上学,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多尔先生正思忖着,小乞丐走到他跟前,摊着小脏手:“先生,可怜可怜吧,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给一美元也行。”不管这个乞丐是生活所迫,还是欺骗,多尔先生心中一阵难过,他掏出一美元的硬币,递到他手里。 

         “谢谢您,祝您好运!”小男孩金黄色的头发都连成了一个板块,全身上下只有牙齿和眼球是白的,估计他自己都忘记上次洗澡的时间了。 

         树上的鸣蝉在聒噪,空气又闷又热,像庞大的蒸(lóng)。多尔先生不愿意过早去候车室,就信步走进一家鲜花店。他有几次在这里买过礼物送给朋友。卖花姑娘认出了他,忙打招呼。 

         “你要看点什么?”小姐训练有素,礼貌而又有分寸。她不说“买什么”,以免强加于人。 

         这时,从外面又走进一人,多尔先生瞥见那人正是刚才的小乞丐。小乞丐很是认真地逐个端详柜台里的鲜花。“你要看点什么?”小姐这么问,因为她从来没有想小乞丐会买。 

         “一束万寿菊。”小乞丐竟然开口了。 

         “要我们送给什么人吗?” 

         “不用,你可以写上‘献给我最亲爱的人’,下面再写上‘祝妈妈生日快乐!’” 

         “一共是二十美元,”小姐一边写,一边说。 

         小乞丐从破衣服口袋里哗啦啦地掏出一大把硬币,倒在柜台上,每一枚硬币都磨得亮晶晶的,那里面可能就有多尔先生刚才给他的。他数出二十美元,然后虔诚地接过下面有纸牌的花,转身离去。 

         这个小男孩还蛮有情趣的,这是多尔先生没有想到的。 

         火车终于驶出站台,多尔先生望着窗外,外面下雨了,路上没有了行人,只剩下各式车辆。突然,他在风雨中发现了那个小男孩,只见他手捧鲜花,一步一步地缓缓地前行,他忘记了身外的一切,瘦小的身体更显单薄。多尔看到他的前方是一块公墓,他手中的菊花迎着风雨怒放着。 

         火车撞击铁轨越来越快,多尔先生的胸膛中感到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冲击。他的眼前模糊了。 

    1. (1) 注音或写汉字。       
       

       弄脏 

       
       

       单薄 

       
       

       蒸lóng 

       
       

       处fá 

       
    2. (2) 写出近义词。 

       思忖——      虔诚—— 

    3. (3) 找出一个比喻句,并体会其作用。 
    4. (4) 本文刻画的主要人物是谁?他所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5. (5) 小乞丐用来买花的“每一枚硬币都磨的亮晶晶的”表明了什么? 
    6. (6) 对小乞丐的外貌描写,突出了什么特点?可以看出他怎样的生活处境? 
    7. (7) 小乞丐从卖花姑娘手中“虔诚地接过下面有纸牌的花”,在风雨中“手捧鲜花,一步一步地缓缓前行,这表现了小乞丐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8. (8) 文章最后说“多尔先生的胸膛中感到一次又一次强烈冲击,他的眼前模糊了”。是什么强烈冲击着多尔先生?“模糊”说明了什么? 
四、习作•运用(40分) 
  • 15. 写作展示台 

     ㅤㅤ生活,是一幅迷人的画,勾勒出许多开心的故事,是一首婉转悠扬的乐曲,奏出了许多纯洁美好的幻想,是一束美丽的茉莉,爽朗的欢笑声像茉莉散发出的醉人芳香…… 

     ㅤㅤ请以“想起来就          ”为题写一篇习作。 

     ㅤㅤ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以填“开心、难过、气愤、害怕、好笑”等词语。②作文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内容具体,重点突出,注意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