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大学区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

更新时间:2023-05-30 浏览次数:25 类型:期中考试
一、 基础知识(35分)
  • 1. 用横线画出每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错误的一项。
    1. (1) 追(dào)       兵(xiàn)             油(lī)
    2. (2) 记(mín)       小(miǎo)            开(zhàn)
    3. (3) 粥(áo)        沫(tuò)              停(pō)
  • 2. 看拼音,写词语。

    zhàn  kāi

    zhàn  kāi

    xī shēng

    tài shān

    zhēng fā

    chuī yān

    chóu chàng

    pái huái

    fù gài

    yī wēi

  • 3. 辨字组词。

        迁    吹

        歼    炊

        忏    软

  • 4. 画去括号内不恰当的词语。
    1. (1) 人民给这位(劳苦   劳累)功高的英雄以最高的荣誉。
    2. (2) 在战场上,他经受了血与火的(严峻   严肃)考验。
    3. (3) 今天,我校为毕业生举行了(郑重    隆重)的毕业典礼。
  • 5. 先补全词语,再选词填空。
    1. (1) 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政       死得         头目眩

             随心        欣喜

    2. (2) “三心二意”的反义词是
    3. (3) 表示“一切都随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的意思的词语是
    4. (4) 雄鹅飞得太快,尼尔斯感到
    5. (5) 汤姆和贝琪被找回来之后,小镇上的人们
二、积累运用(21分)
  • 6. 结合课文内容填空。
    1. (1) 初学喊爸爸的,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2. (2) 《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课文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正月初一、,其余的日子则一笔带过。我明白了,主要内容要地写,次要内容则简略地写。
    3. (3) 日暮汉宫传蜡烛,
    4. (4) 盈盈一水间,
    5. (5) 中庭地白树栖鸦,
    6. (6) 少壮不努力,
    7. (7) 听君一席话,
    8. (8) 近水知鱼性,
    9. (9) 阳春布德泽,
  • 7. 按要求完成句子。
    1. (1) 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改为反问句)
    2. (2) 那两条不停顿的腿至今都在我眼前晃动。(缩句)
    3. (3) 这是一个无名的、没有人居住的荒岛,到处是乱石野草。(仿写句子)

      这是一个,到处

三、轻松阅读(19分)
  • 8. 课内阅读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 (1) 请给短文加个小标题。
    2. (2) “伟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
    3. (3) 通过选文的描述,你觉得李大钊是个怎样的人?
  • 9. 课外阅读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节选)

    毕淑敏

    在你最小最小的时候,我不曾打你。你那样幼嫩,好像一粒包在英中的青豌豆。我生怕任何一点轻微的碰撞,将你稚弱的生命擦伤。我为你无日无夜地摆劳,无怨无悔。面对你熟睡中像合欢一样静谁的额头,我向上苍发誓;我要尽一个母亲所有的力量保护你,直到我从这颗星球上离开的那一天。

    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你开始淘气,开始恶作剧……对你摔破的盆碗、拆毁的玩具、遗失的钱币、污脏的衣着……我都不曾打过你。我想这对于一个正常而活泼的儿童,都像走路会跌跤一样应该得到原谅。

    第一次打你的起因,已经记不清了。人们对于痛苦的记忆,总是趋向于忘记。总而言之那时你已渐渐懂事,初步具备童年人的智慧;它混沌天真又我行我素,它狡黠异常又漏洞百出。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放任不羁地奔向你向往中的草原,而我则要你接受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为了让你记住并终生遵守它们,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放。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以建树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这就是殴打。

    假如你去摸火,火焰灼痛你的手指,这种体验将使你一生不会再去抚摸这种橙红色的抖动如绸的精灵。孩子,我希望虚伪、懦弱、残忍、狡诈这些最肮脏的品质,当你初次与它们接触时,就感到切肤的疼痛,从此与它们永远隔绝。

    我知道打人犯法,但这个世界给了为人父母者一项特殊的赦免——打是爱。世人将这一份特权赋予母亲,当我行使它的时候臂系千钧。

    我谨慎地使用殴打,犹如一个穷人使用他最后的金钱。每当打你的时候,我的心都在轻轻颤抖。我一次又一次问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不打他我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只有当所有的努力都归于失败,孩子,我才会举起我的手……每一次打过你之后,我都要深深地自责。假如惩罚我自身可以使你汲取教训,孩子,我宁愿自罚,哪怕它将苛烈十倍。但我知道,责罚不可以替代也无法转让,它如同饥谨中的食品,只有你自己嚼碎了咽下去,才会成为你生命体验中的一部分。这道理可能有些深奥,也许要到你为人父母时,才会理解。

    打人是个重体力活儿,它使人肩酸腕痛,好像徒手将一千块蜂窝煤搬上五楼。于是人们便发明了打人的工具:戒尺、鞋底、鸡毛掸子……

    我从不用那些工具。打人的人用了多大的力,便会遭受到同样的反作用力。这是一条力学定律。我愿在打你的同时,我的手指亲自承受力的反弹,遭受与你相等的苦痛。这样我才可以精确地掌握力度,不至于失手将你打得太重。

    我几乎毫不犹豫地认为: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为久远而悠长。因为,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1. (1)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苛烈:

      放任不羁:

    2. (2) 孩子所犯的错误中,哪些是可以原谅的?请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
    3. (3) 文中的妈妈为什么要打孩子?请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
    4. (4) 中国有一句俗语:“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是祸害。”请结合这篇文章谈谈你的理解。
四、快乐习作(20分)
五、拓展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