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续资治通鉴·宋纪》

更新时间:2023-06-30 浏览次数:20 类型:复习试卷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大中祥符九年七月,辛亥,飞蝗过京城,帝诣灵感塔焚香祈祷。翼日,执政袖死蝗以奉百官贺。王旦曰:“灾弭,幸也,又何贺焉?”众力请,旦固称不可,乃止。癸亥,上封者言蝗旱由大臣子弟恣横所致。诏曰:“近以蝗蝝伤于苗稼,考前书之所记由部吏之侵渔属者郡县之官冒法不检子弟之辈怙势肆求民实怨嗟恐长弊风自今士大夫各务敦修勿贻败类之羞。”丙寅,诏:“自今群官职田并须遵守元制,无得侵扰客户,遇灾沴即蠲省之。”殿中侍御史王奇请籍纳职田以助赈贷,帝曰:“朕以此田均济官吏,欲人各足用,责其清谨耳,奇未晓此理。”降诏申敕焉。先是翰林学士李迪,召对龙图阁,命草诏书,徐谓迪曰:“曹玮在秦州屡请益兵,未及遣,遽辞州事,谁可代玮者?”对曰:“玮有谋略,诸将皆非其比,何可代?今关右兵多,可分以赴玮。”帝因问:“关右几何?”对曰:“臣向在陕西,以方寸小册书兵粮数备调发,今犹置佩囊中。”帝令自探取,目内侍取纸笔,具疏某处当留兵若干,徐悉赴塞下。未几,嘉勒斯赉果犯边,复召问曰:“玮战克乎?”对曰:“必克。”及玮捷书至,帝谓迪曰:“卿何料之审也?”迪曰:“嘉勒斯赉大举入寇,使谋者声言以某日下秦州会食,以激怒玮,玮勒兵不动,坐待其至,是以逸待劳,臣用此知其决胜也。”十一月,壬子,以礼部郎中李及为太常少卿,知秦州。玮数上章求解州事,帝问王旦:“谁当代玮者?”旦荐及可任,帝即命之。众议皆谓及非守边才,旦曰:“夫以曹玮知秦州,戎羌詟服,边境之事,玮处之已尽其宜。使他人往,必矜其聪明,多所变置,败坏玮之成绩。及厚重,必能谨守玮之规。”

    (节选自《续资治通鉴·宋纪》)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考前书之所记/由部吏之侵渔属者/郡县之官/冒法不检/子弟之辈怙势肆求/民实怨嗟/恐长弊风/自今士大夫各务/敦修勿贻败类之羞 B . 考前书之所记/由部吏之侵渔/属者郡县之官/冒法不检/子弟之辈怙势肆求民实/怨嗟/恐长弊风/自今士大夫各务/敦修勿贻败类之羞 C . 考前书之所记/由部吏之侵渔/属者郡县之官/冒法不检/子弟之辈怙势肆求/民实怨嗟/恐长弊风/自今士大夫各务敦修/勿贻败类之羞 D . 考前书之所记/由部吏之侵渔属者/郡县之官/冒法不检/子弟之辈怙势肆求民实/怨嗟/恐长弊风/自今士大夫各务敦修/勿贻败类之羞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祈祷,向神灵祈求祷告,请其帮助实现心中之愿望。文中皇帝祈祷是希望蝗灾停止。 B . 职田,古代官吏的禄米田,按官品等级分给。历代相沿,唯所给之田数目各有增减。 C . 关右,即关西。“关”在文中指潼关,“右”指西,在地理上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D . 戎羌,羌是我国古代西部的一个少数民族,戎指兵器,戎羌即全副武装以图进犯的羌人。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大中祥符九年京城蝗灾缓解之后,有执政官率领众大臣要庆贺蝗虫之死,王旦认为这种灾祸的平息不值得庆贺,最终没有同意众人的请求。 B . 皇帝询问李迪谁可以代替曹玮时,李迪认为边关众将领在谋略方面都比不上曹玮,根本没有人能够代替他,所以建议像曹玮要求的那样增兵。 C . 嘉勒斯赉进犯边境,李迪判断曹玮必能战胜敌人,他之所以预料得如此准确,是因为他对敌人的情况相当了解,并且对曹玮的战术非常认可。 D . 在曹玮请求解任,皇帝物色替代他的人选时,王旦推荐了李及,皇帝当即听从了,不过,当时很多人认为李及并不是一个能够守卫边疆的人才。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朕以此田均济官吏,欲人各足用,责其清谨耳,奇未晓此理。

      ②臣向在陕西,以方寸小册书兵粮数备调发,今犹置佩囊中。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初,既平蜀,蜀宫人有入掖庭者,帝阅其奁具,得旧鉴,其背有“乾德四年铸”字,帝大惊,出鉴以示宰相,皆不能答。乃召学士陶谷、窦仪问之,仪曰:“此必蜀物。昔伪蜀王衍有此号,当是其岁所铸也。”帝乃叹曰:“宰相须用读书人。”由是益重儒臣。赵普初以吏道闻,寡学术,帝每劝以读书,普遂手不释卷。

    开宝五年,皇女永庆公主出降。公主尝衣贴绣铺翠襦入宫,帝见之,谓主曰:“汝当以此与我,自今勿复为此饰。”又尝因侍坐,与皇后同言曰:“官家作天子日久,岂不能用黄金装肩舆,乘以出入?”帝笑曰:“我以四海之富宫殿悉饰金银力亦可办但念我为百姓守财耳岂可妄用古称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苟以自奉养为意百姓何仰哉”

    有立功当迁官者,帝素嫌其人,不与。普力请与之,帝怒曰:“朕不与迁官,将奈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刑赏者天下之刑贯,非陛下之刑赏也,岂得以喜怒专之!”帝弗听,起,普随之。帝入宫,普立于宫门,良久不去,帝竟从其请。

    帝初临御,欲周知外事,令军校史王珪博访。珪廉得数事,白于帝,按验皆实,由是信之。累迁马军都军头,渐肆威福。时德州刺史郭贵权知邢州,国子监丞梁梦升知德州。贵之族人亲吏,在德州颜为奸利,梦升以法绳之。贵素与珪善,遣亲信至都,以其事告珪,图去梦升,珪悉记于纸,将伺便言之。六年,二月甲中,帝从客言:“迩来中外所任,皆得其人。”珪曰:“今之文臣,不必皆善。”乃搜怀中所记以进,曰:“只如果梦升权知德州,欺蔑刺史郭贵,几至于死。”帝曰:“此必刺史所为不法,梦升真清强吏也。”取所记纸,召一黄门令责付中书曰:“即以梦升为赞善大夫。”既行,又召还,曰:“与左赞善大夫,仍知德州。”珪乃不敢言。

    八年春,正月乙酉,帝御长春殿,谓宰相曰:“古之为君者,鲜能无过。朕常夙夜畏惧,防非室欲,庶几以德化人。如唐太宗受人谏疏 , 直证其失,曾不愧耻;岂若不为之,而使天下无间言哉!”

    (节选自《续资治通鉴·宋纪》)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以四海之富/宫殿悉饰/金银力亦可办/但念我为百姓守财耳/岂可妄用/古称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苟以自奉养为意/百姓何仰哉 B . 我以四海之富/宫殿悉饰金银/力亦可办/但念我为百姓守财耳/岂可妄用/古称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苟以自奉养为/意百姓何仰哉 C . 我以四海之富/宫殿悉饰/金银力亦可办/但念我为百姓守财耳/岂可妄用/古称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苟以自奉养为/意百姓何仰哉 D . 我以四海之富/宫殿悉饰金银/力亦可办/但念我为百姓守财耳/岂可妄用/古称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苟以自奉养为意/百姓何仰哉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掖庭,指宫中旁舍,妃嫔居住的地方。掖为肘腋之意,故宫廷里的旁舍可称掖庭。 B . 出降,专指帝王的子女迎娶或出嫁。因为帝王位处至尊,所以皇室子女结婚称降。 C . 中书,官名,中书舍人的省称,隋、唐时为中书省的属官,掌管撰拟、缮写之事。 D . 谏疏,条陈得失的奏章。疏本是分条陈述的意思,引申为进献帝王的奏疏、奏章。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宋太祖在宫里发现一面“乾德四年铸”的旧镜子,遍访群臣,都不知所以,只有学士窦仪道破了“乾德”年号的来历,让太祖对儒臣更为器重。 B . 赵普虽然是小吏出身,但听从太祖的劝告,勤奋读书。在处理立功者升迁一事时,能够义正词严,犯颜直谏,最终太祖放弃个人嫌恶,接受了劝谏。 C . 宋太祖虽贵为天子,但对子女的要求极为严格。永庆公主穿着贴绣铺翠襦进宫,他当即命令她交回衣服,并且从今以后不要再穿这样的服饰。 D . 王珪倚仗太祖信任伺机中伤梁梦升,太祖不为所动,赞赏梁梦升的作为并擢升他至左赞善大夫,且继续担任德州知州,因而郭贵的阴谋没有得逞。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珪廉得数事,白于帝,按验皆实,由是信之。

      ②朕常夙夜畏惧,防非室欲,庶几以德化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