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调考化...

更新时间:2023-09-25 浏览次数:18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科学与技术推动社会进步。下列有关最近科学成果的化学解读错误的是

    选项

    成果

    叙述

    A

    我国自主研发68Ge和68Ga发生器的制备技术

    68Ge和68Ga互为同位素

    B

    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宇宙富含2H元素。

    1个2H原子含1个中子

    C

    WMO《温室气体公报》中2022 年空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创新高,其中CH4含量增幅最大

    CH4是清洁能源,也是温室气体

    D

    嫦娥五号公布:月壤富含Ca5 (OH)(PO4)3

    Ca5(OH)(PO4)3是强电解质

    A . A B . B C . C D . D
  • 2. 最近,我国自主开发120吨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完成试车。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 液氧和煤油反应是放热反应 B . 液氧气化时焓变(ΔH)大于0 C . 在上述反应中煤油作还原剂 D . 上述燃烧反应对环境友好
  • 3. 近日,北京大学马丁团队报道了Pt/NiAl2O4界面催化剂上甲醇重整制氢反应的性质。化学反应原理:CH3OH(g) CO(g) +2H2(g)  ΔH >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上述反应,平衡后充入氩气,反应速率增大 B . 恒温恒压条件下,发生上述反应,平衡后充入CH3OH(g),平衡不移动 C . 其他条件不变,加入Pt/NiAl2O4 ,能提高单位时间内H2的产率 D . 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和反应热(ΔH)都增大
  • 4. 常温下,乙醇乙酸(HOCH2COOH)的电离常数Ka≈2.0×10-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0.01mol·L-1 HOCH2COOH溶液pH=2 B . 常温下,加水稀释乙醇乙酸溶液时所有粒子浓度都减小 C . 乙醇乙酸钠溶液中c(Na+ )>c( HOCH2COO- )>c( HOCH2COOH)>c(OH- ) D . 0.2 mol·L-1乙醇乙酸溶液和0.1 mol· 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液呈酸性
  • 5. 据《科学网》报道,德国科学家发现P3N5、PN2、PN6 ,首次证明PN6为正八面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氮的电负性大于磷是因为N原子半径小于P B . N、P的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右邻元素 C . 基态P原子未成对电子数大于基态N原子 D . 在元素周期表中,N、P元素都位于p区
  • 6.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正确结论的是

    选项

    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分别做LiCl和NaCl的焰色试验,前者呈红色,后者呈黄色

    二者都发生了化学变化

    B

    将金属M棒和铜丝在稀硫酸中构成原电池,发现铜极有气泡产生,M棒不断变细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M排在铜之前

    C

    在含有KI和NaCl的混合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先产生黄色沉淀

    Ksp (AgI)< Ksp( AgCl)

    D

    无锈铁片分别插入浓硫酸、稀硫酸中,前者无现象,后者产生气泡

    其他条件相同,浓度越小,反应越快

    A . A B . B C . C D . D
  • 7. 最近,我国科学家开发新型固体催化剂高效实现CO2催化加氢制甲醇,如图所示。

    已知几种共价键的键能数据如下:

    共价键

    C= O

    H-C

    C- O

    H-O

    H- H

    键能/(kJ·mol-1)

    799

    413

    358

    467

    436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上述固体催化剂能提高甲醇的选择性 B . 上述固体催化剂能提高CO2的平衡转化率 C . 催化剂中基态Zn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104s2 D . CO2(g)+3H2(g) CH3OH(g)+ H2O(g) ΔH =-92 kJ·mol-1
  • 8. 在某催化剂作用下,乙炔选择性加成反应C2H2(g)+ H2(g) C2H4(g) ΔH <0速率方程为v=kc(C2H2)·c(H2),v=kc(C2H4)(k、k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催化剂有关)。一定温度下,在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2H2(g)和1 mol H2(g),只发生上述反应。测得C2H4的物质的量如表所示。

    t/ min

    0

    5

    10

    15

    20

    n/ mol

    0

    0.3

    0.5

    0.6

    0.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0~10 min内,v(H2)=0.05 mol·L-1·min- 1 B . 升高温度,k增大的倍数大于k增大的倍数 C . 净反应速率(v-v)由大到小最终等于0 D . 在上述条件下,15min时2k=15k
  • 9. 加入组成不同的易溶盐使难溶物质溶解度增加或使弱电解质电离度增大的效应叫盐效应。常温下,AgBr在下列溶液中溶解度大小排序正确的是

    ①0.1 mol· L-1AgNO3溶液   ②0.1 mol·L-1NaNO3溶液   ③蒸馏水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① C . ②>①>③ D . ③>①>②
  • 10.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李箐教授团队设计了一种新颖的三金属Pt- Fe- Co锯齿状的纳米结构(Pt3 FeCo NSs/C),并在燃料电池的实际应用中表现出了突出的催化活性与稳定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铁和钴位于周期表第四周期第VIII族 B . 基态C原子核外每个能级上电子数相等 C . 基态Fe原子最外层电子云轮廓图为球形 D . 第四电离能(I4):Co > Fe
  • 11. 中科院化学所李玉良团队报道了石墨烯纳米阵列直接生长集成智能固体镁水电池。图中VB表示电池两极电压,CB表示“普通电池”。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放电时镁发生氧化反应 B . 放电时石墨纳米阵列作正极 C . 放电时电子由镁极流向石墨极 D . 消耗12gMg理论上转移2mol电子
  • 12. 黄鹤楼世称“天下江山第一楼”。 黄鹤楼主楼为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飞檐五层,攒尖楼顶,顶覆金色琉璃瓦;楼外有铸铜黄鹤造型,正面悬书法家舒同题“黄鹤楼”三字金匾。下列有关化学视角解读错误的是
    A . 铜在湿空气中易发生析氢腐蚀 B . 钢筋在湿空气中主要发生吸氧腐蚀 C . 金色琉璃瓦被腐蚀速率比铸铜的小 D . 铸铜黄鹤在冬天电化学腐蚀速率比夏天慢
  • 13. 某温度下,在金(Au)表面N2O发生分解反应速率方程式为v=kcn(N2O)(k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催化剂有关,与浓度无关;n为反应级数,可以为正数或负数,也可以为整数、分数或0),N2O的浓度与催化剂表面积及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反应物消耗一半所用的时间称为半衰期(T1/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该反应级数为2, I条件下k=0.075 mol· L-1 B . 在II条件下,O2反应速率为0.075 mol·L-1·min- 1 C . 其他条件相同,c(N2O)增大,反应速率不变 D . 在III条件下,N2O起始浓度为3.0 mol·L-1时,T1/2为20 min 。
  • 14. 近时,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刘彬教授探究电解水过程取得进展。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石墨1都是阳极,石墨2上都发生还原反应 B . 相同条件下,气体1、气体2体积比为2 :1 C . 图2中石墨1电极反应式为4OH- - 4e- =2H2O+O2 D . 图1中转移1mol电子理论上有1molH+向石墨2极迁移
  • 15. 已知室温下,0. 1 mol·L-1CH2= CHCH2COOH溶液pH=3。向20 mL 0.1 mol·L-1CH2= CHCH2COOH溶液中滴加同浓度的NaOH溶液,测得溶液温度(T)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点溶液中:c(CH2 =CHCH2COOH)>c(CH2 = CHCH2COO- ) B . b点溶液中:c(Na+ )>c(CH2=CHCH2COO- )>c(H+)>c(OH- ) C . 图像中b→c段温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CH2=CHCH2COO-水解吸热 D . 室温下,CH2=CHCH2COO- 水解常数Kh约为1.0×10- 9
二、非选择题
  • 16. 银器、银质首饰等是生活中常见物品。某小组以废定影液[主要成分为Na3[Ag(S2O3)2]制备A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银位于周期表第5周期第I B族,基态银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2. (2) 提高“焙烧”中反应速率,宜采取的措施有(答两条)。
    3. (3) “酸溶”中可以适当加热,提高反应速率,但是温度过高,反应速率会降低,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4. (4) 25℃,滤液2的pH7(填“>”“<”或“=”)。
    5. (5) “沉银1”发生的反应为2[Ag(S2O3)2]3- (aq)+S2-(aq) Ag2S(s)+4 (aq),平衡常数K=

      已知:Ksp(Ag2S)≈1.0×10-50 , Ag+ (aq)+ 2(aq)  [ Ag(S2O3)2]3- (aq),K≈1.0×1013(K表示配离子的稳定常数)。

    6. (6) 采用电化学原理提纯银和处理银首饰(粗银含铜、锌和金等杂质)。

      ①工业上,用电解法提纯银,装置如图。一段时间后,U形管中c(AgNO3)会(填“ 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生活中银器、银首饰变暗的原因是银与空气接触时硫化氢和氧气参与反应,生成黑色Ag2S。恢复方法是:将变暗的银首饰等浸入盛装饱和食盐水的铝盆一段时间,银首饰“光亮如初”,其原理是: 2Al+3Ag2S+6H2O=2Al(OH)3 +6Ag+3H2S↑,正极的反应式为

  • 17. 硫代硫酸钠(Na2S2O3)是中学常用试剂。某小组针对硫代硫酸钠展开探究:
    1. (1) 实验(一)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甲设计如下实验方案:Na2S2O3+H2SO4=Na2SO4+S↓+SO2↑+ H2O

      实验

      0.1 mol·L-1

      Na2 S2O3 (aq)/mL

      0.1 mol·L-1

      H2SO4 (aq)/mL

      蒸馏水/mL

      温度/℃

      出现浑浊

      时间/s

      I

      10.0

      10.0

      0

      25

      a

      II

      10.0

      5.0

      V

      25

      b

      III

      10.0

      10.0

      0

      35

      c

      实验结果:b>a>c。

      V=

    2. (2) 上述实验方案可以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有
    3. (3) 对照实验I、III得出实验结论是
    4. (4) 实验(二)测定 Na2S2O3 样品纯度。

      乙设计实验测定硫代硫酸钠样品纯度:

      步骤1:称取10.0g样品溶于水配制成250mL溶液。

      步骤2:用碱式滴定管准确量取20. 00 mL配制溶液于仪器A中,滴几滴溶液B。

      步骤3:用仪器C盛装标准0.1 mol·L-1 I2溶液并滴定步骤2中溶液至终点,做三次平行实验,测得消耗滴定液平均体积为25. 00 mL。已知:滴定反应为2 Na2S2O3+I2=2NaI+ Na2S4O6

      仪器A是(填名称,下同),溶液B是。仪器C是

    5. (5) 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6. (6) 该样品中Na2S2O3的纯度为%(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如果其他操作都正确,仪器C没有用待装液润洗,测得结果会(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 18. 氢气是清洁能源和化工原料。工业上,制备氢气有三种方法:用天然气制备的氢气叫蓝氢;用水煤气制备的氢气叫灰氢;电解水制得氢气叫绿氢。
    1. (1) 有人提出利用太阳能制备绿氢的反应历程如下:

      反应2的离子方程式为。上述转化中能量转化形式是太阳能→电能→能。

    2. (2) 制备蓝氢的原理:CH4(g) + H2O(g) CO(g) + 3H2(g),CH4(g)+ CO2(g)  2CO(g)+2H2(g)。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CH4(g)、CO2(g)、H2O(g)进行上述反应。下列不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填字母)。
      A . 气体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B . 体系中H2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变 C . 气体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D . 含碳粒子总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3. (3) 制备灰氢原理:

      反应1:C(s)+ H2O(g) CO(g)+H2(g) ΔH1=+131.4 kJ·mol-1

      反应2:CO(g)+ H2O(g) CO2(g)+H2(g) ΔH2=-41.1 kJ·mol-1

      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足量炭粉和1 mol H2O(g)发生上述反应,起始压强为0.2 MPa。测得H2O(g)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C(s) +2H2O(g) CO2(g)+ 2H2(g) ΔH=kJ·mol-1

      ②T1T2(填“>”“<”或“=”)。

      ③T2K下,达到平衡时CO为0.1mol,此时,反应体系中(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为kJ。

      ④T2K下,反应1的平衡常数Kp=MPa。(提示:用分压计算的平衡常数为Kp , 分压=总压 ×物质的量分数)

      ⑤T2K下,0~20min内H2的分压变化率为 MPa· min- 1

  • 19. 丙酮酸(CH3COCOOH)、硫氰酸( HSCN)和氨硼烷(NH3BH3)是化学中一些热点物质。
    1. (1) 氨硼烷的结构式如图所示:

      已知:H-N键的共用电子对偏离H,H-B键的共用电子对偏向H。H、B、N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排序为(填元素符号)。

    2. (2) 常温下加入蒸馏水分别稀释V0 mL硫氰酸溶液、丙酮酸溶液,得到溶液体积均为VmL。溶液pH与之间关系如图所示。

      ①起始时c( HSCN)c(CH3CO-COOH)(填“>”“<”或“=”),判断的依据是

      ②c(OH-) :ab(填“>”“<”或“=”),判断的依据是

      =3时,加热上述两种溶液,(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不考虑酸挥发等损失)。

      ④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KSCN溶液(X)、CH3COCOOK溶液(Y)中,离子总浓度:XY(填“>”“<”或“=”)。

    3. (3) 已知:缓冲溶液指的是由弱酸及其盐、弱碱及其盐组成的混合溶液,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减轻外加少量强酸或强碱对溶液酸碱度的影响,从而保持溶液的pH相对稳定。当缓冲溶液中弱酸(或弱碱)与弱酸根离子(或弱碱的阳离子)浓度相等时缓冲能力最大。CH3COCOONa和CH3COCOOH组成的缓冲溶液中,缓冲能力最大时pH=3。

      ①室温下,CH3COCOOH的电离常数Ka

      ②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缓冲原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