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名著阅读——《西游记》知识点强化...

更新时间:2023-05-23 浏览次数:337 类型:三轮冲刺
一、单选题
  • 1. (2016九下·无锡期中) 下列对《西游记》有关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孙悟空大闹天宫,打败天兵天将,与如来佛祖斗法,结果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 B . 唐僧师徒四人被火焰山阻挡,是孙悟空变作牛魔王借来芭蕉扇灭了火才得以通行。 C . “黑脸短毛,长喙大耳。穿一领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直裰,系一条花布手巾。”此段外貌描写的是猪八戒。 D . 在三打白骨精中,白骨精先后变成美少妇,老婆婆,老公公,但都被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识破。
二、填空题
  • 2. (2015七下·敦煌期末) 名著阅读。结合《西游记》,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根据诗句判断人物。

          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眼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 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

    上段文字描写的人物是 

     ——法号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会 变、腾云驾雾。后来被如来佛封为 佛。

    ③写出这部小说中你最熟悉的两个故事 、 

  • 3. (2016八上·修水月考) 读完名著《西游记》,同学们一致认为,完成西天取经的任务,他们师徒四人缺了谁都不成。请仿照对唐僧和沙和尚的评价,将对孙悟空和猪八戒的评价补充完整。

    唐僧,虽然软弱无能手无缚鸡之力,但他品行端正有坚定的信念;

    孙悟空,虽然,但他

    猪八戒,虽然,但他

    沙和尚,虽然没有什么大本事,但他任劳任怨甘心当好后勤。

  • 4. (2016九下·津南期中)       《西游记》中“”的故事最能表现孙悟空桀骜不驯的性格和追求自由、追求平等、敢于斗争的精神。

  • 5. 名著导读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填朝代)代小说家。石猴曾经拜为师,师傅给他起了法名“孙悟空”,学得了长生之道、(填本领)及“筋斗云”。又向东海龙王讨得如意金箍棒,后因大闹天宫,引得玉皇大帝令托塔李天王率天兵天将前来镇压,于是孙悟空与二郎神斗得难解难分。

三、语言表达
  • 6. (2017九上·南郑月考) 从下面四部名著中任选一部,仿照示例另写一段话,写出你阅读该名著的收获。

    ①《水浒》②《骆驼祥子》③《安徒生童话》④《名人传》

    示例:吴承恩的《西游记》滋养了我:从孙悟空的身上我看到了爱憎分明,从沙和尚的身上我看到了吃苦耐劳,从猪八戒身上我体悟到了憨厚的可爱。

四、名著导读
  • 7. (2017七下·常熟期末) 下面这段文字出自古典名著《西游记》,请结合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那大圣护了唐僧,牵着马,守定行李,见八戒与那怪交战,就恨得咬牙切齿,擦掌磨拳,忍不住要去打他,掣出棒来道:“师父,你坐着,莫怕。等老孙和他耍耍儿来。”那师父苦留不住。他打个唿哨,跳到前边。原来那怪与八戒正战到好处,难解难分,被行者轮起铁棒,望那怪着头一下,那怪急转身,慌忙躲过,径钻入流沙河里。气得个八戒乱跳道:“哥啊!谁着你来的!那怪渐渐手慢,难架我钯,再不上三五合,我就擒住他了!他见你凶险,败阵而逃,怎生是好!”行者笑道:“兄弟,实不瞒你说,自从降了黄风怪,下山来,这个把月不曾耍棍,我见你和他战的甜美,我就忍不住脚痒,故就跳将来耍耍的。那知那怪不识耍,就走了。”他两个搀着手,说说笑笑,转回见了唐僧。唐僧道:“可曾捉得妖怪?”行者道:“那妖怪不奈战,败回钻入水去也。”

    1. (1) 上段文字中的“那怪”指的是谁?他本是天庭卷帘大将,因何原因遭贬流沙河畔?
    2. (2) “那怪”熟悉水性,呆在河中不肯上岸,孙悟空、猪八戒奈何不得,后来是怎么听命于唐僧,成为取经者的?取经成功后,“那怪”被封为什么佛号?
  • 8. (2017七下·苏州期末) 名著阅读《西游记》。

    1. (1) 唐僧师徒遇到的妖怪有些和天上的菩萨、神仙有关,根据小说内容选择填空

      ①黄眉怪        A太上老君

      ②金角大王      B弥勒佛

      ③青毛狮怪      C文殊菩萨

    2. (2) 下面是关于《西游记》的相关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悟空被授以“弼马温”之职,他得知此官为末等职,回花果山。玉帝命托塔李天王与其子哪吒擒悟空,被悟空打败。 B . 唐僧师徒经过宝象国,黄袍怪变为一美男子,前往宝象国探望岳丈国王,他把唐僧变为狮子。 C . 车迟国斗法时,虎力大仙先登坛作法,召来风、云、雾诸神和四海龙王,被悟空使法力阻住,无雨降下。 D . 经过火焰山时,悟空向牛魔王妻罗刹女借扇,罗刹女因其子红孩儿被观音收伏,把悟空扇到五万里外的灵吉菩萨处。
  • 9. (2017七下·泗阳期末)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的①。《西游记》以丰富想象描绘奇异的神魔世界的同时,也借唐僧师徒在西天取经途中斩妖除魔的故事,表现了②的古老主题。其中“三打白骨精”、“计盗紫金铃”、“③”等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

  • 10. 根据《西游记》中的相关内容填空。

           在“孙悟空三借芭蕉扇”中,孙悟空第一次去借扇,罗刹女因一事而记恨孙悟空不借扇;第二次孙悟空受骗借到一把假扇;第三次孙悟空采取的方式骗得宝扇,却又失手。孙悟空大怒,与牛魔王大战。最后借助的力量,把牛魔王打回原形,罗刹女被迫交出宝扇。

  • 11. 名著阅读学习小组在阅读《西游记》后,有位同学对书中主要人物这样评价:“悟空可颂,悟净可敬,悟能可气,唐僧可憎。”针对这一评价,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假设你也参加了讨论,请你在“悟能”和“唐僧”中任选一人,结合原著内容,以“我同意……”或“我不同意……”开头,谈谈你的看法。

  • 12.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古典名著的回目多对仗工整、内容丰富,且不同名著之间也可对仗。如:以《西游记》中的“黄狮精虚设钉钯宴”为上联,可用《红楼梦》中的“白玉钏亲尝莲叶羹”作下联。

        现有一个上联:猛张飞智取瓦口隘。故事情节:说的是张飞饮酒,假作贪杯轻敌,引张邰来战,又暗派兵将断张邰后路,并反劫三寨的故事。请你从下列词语中选择相关内容,对出下联,并简述其故事情节。

    唐三藏火焰山   大闹   败走   路阻

    下联:

    故事情节:

  • 13. 下列一段话节选自《西游记》第五十九回,读后回答问题。

    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罗刹无知轮剑砍,猴王有意说亲由。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刚压女流。这个金箍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休。

    1. (1) “裙钗”指的是。猴王对裙钗“虽然生狠怒”,但还是“有意说亲由”,是因为

    2. (2) “裙钗”因何“为子怀仇恨泼猴”?

  • 14. 从下列《西游记》人物中任选一个,写一则近200字的人物简介。

    孙悟空   猪八戒   白骨精   红孩儿

  • 15. 根据你对《西游记》这部名著的阅读,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请简述美猴王炼成“火眼金睛”的故事情节。

    2. (2) 从《西游记》中选取一个人物及其相关故事,根据下列的例句仿写句子。

      例句: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 16. (2017九上·诸城月考) 名著阅读。

    从下面四部名著中任选一部,仿照示例另写一段话,写出你阅读该名著的收获。

    ①《水浒》②《骆驼祥子》③《安徒生童话》④《名人传》

    参考示例:吴承恩的《西游记》滋养了我:从孙悟空身上我看到了爱憎分明,从沙和尚身上我看到了吃苦耐劳,从猪八戒身上我体悟到了憨厚的可爱。

  • 17. (2016七上·余姚期中) 下面是一首新浪网某论坛上一网友的《西游记》人物评价诗,请你从“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个人物中任选一个人物,模仿示例,运用书中情节进行反驳。

    《西游记》人物评价诗:

    唐三藏,懦夫一个;行者孙,野猴一只;

    猪八戒,蠢猪一头;沙和尚,忍者一位。

    示例:唐三藏带领徒弟,吃尽千辛万苦,遇难白骨洞,受阻火焰山,历尽八十一难,始终痴心不改,最终取回了真经。何为懦夫!

  • 18. (2016七上·宁河期中) 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作者对“大闹天宫”这一段精彩的描写,其象征意味是很浓的。“天宫”象征了,“玉帝”象征的是,“孙悟空”则是的化身和的代表。

五、问答题
  • 19.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美国教育机构仅为高中学生求学期间列出的必读的经典书目就有20部之多。这个书目包括: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弥尔顿的《失乐园》,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惠特曼的《草叶集》等。这是美国高中在校生的必读书目,而且教育部门规定,这些书目数十年不变,且要参加相关内容的考试。

    材料二:我们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向中学生推荐了几十本经典“必读书目”,仅初中三年就有吴承恩的《西游记》,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等。以江苏常州市的中考为例,自2004年每年的中考都把名著题作为必考的题型。现实的情况是:我们常常看到现在许多中小学生的经典阅读只停留在对“绘画中国古典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同时,肆意改编经典的现象也十分普遍,《西游记》被‘大话’,《三国》被。水煮。”

    从两则材料中你得出的共同结论是什么?

六、综合题
  • 20. (2016九下·荣成期中) 走进《西游记》、《海底两万里》。

    1. (1) 唐僧西天取经,历经十四个寒暑,横跨十万八千里之遥,途径不少奇异的国度,其中你印象深刻的两个国家是

    2. (2)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却说那师父驾着白鼋,那消一日,行过了八百里通天河界,干手干脚的登岸。三藏上岸,合手称谢道:“老鼋累你,无物可赠,待我取经回谢你罢。”老鼋道:“不劳师父赐谢。我闻得西天佛祖无灭无生,能知过去未来之事。我在此间,修行了一千三百余年;虽然延寿身轻,会说人话,只是难脱本壳。万望老师父到西天与我问佛祖一声,看我几时得脱本壳,可得一个人身。”三藏响允道:“我问,我问。”那老鼋才淬入水中去了。

      上文描写的是唐僧前往西天路上的一段经历。后来,取经归途中他们重逢,老鼋驮着唐僧行快到通天河东岸时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请你简要概述。

    3. (3) 《海底两万里》描绘了美丽迷人的珊瑚王国,在这里发生的事件是(    )

      A . 森林打猎 B . 章鱼来袭 C . 安葬船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