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中册 /古诗词诵读 /燕歌行并序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古诗词朗诵...

更新时间:2023-05-31 浏览次数:15 类型:同步测试
一、语言文字运用
  • 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锦瑟》一诗,堪称李商隐诗集中的压卷之作,然而,对于这首诗的旨意,千百年来,众说纷纭,不置可否

    ②李商隐的《锦瑟》一诗,境界扑朔迷离 , 感情真挚,犹如一曲哀婉凄美的歌。

    ③解读《锦瑟》,只要把握了首联的一个“思”字和尾联的一个“待”字,诗的主旨就豁然开朗了。

    ④沁阳市退休干部王锡柱先生,通过几年来晨钟暮鼓的辛勤耕作,终于在古稀之年了却了商隐故里人的夙愿——编纂成功《李商隐诗选浅释》。

    ⑤这两段景色描写,前一句壮阔、苍茫,后一句秀丽、凄迷,风格迥异,但都是浓情勃郁的好景致。连才华横溢的李商隐,都曾对这些妙曼的句子耿耿于怀

    ⑥李商隐别出心裁 , 在将《长恨歌》的故事进行了高度概括和浓缩之后,表达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A . ③⑤⑥ B . ②③⑥ C . ①④⑤ D . ①②④
  • 2. 下列对《锦瑟》中所用的典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庄生梦蝶:庄生,即春秋时的庄周。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比喻人生虚幻无常。亦作“庄周梦蝶”。 B . 望帝啼鹃:望帝,周朝末年蜀国君主的称号。传说他死后,魂魄化为鸟,名杜鹃,啼声哀凄,暮春而鸣,伤感春去,也哀痛亡国。 C . 鲛人泣泪:古代传说南海有鲛人,能织丝绸,哭泣时眼泪变成明珠。 D . 良玉生烟:相传宝玉埋在地下,上空会出现烟云,阳光下见得分明。
  • 3. 下列句中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 锦瑟(一种管弦乐器)华年(青春年华,诗中指一生)

    望帝(蜀国君王的称号,常常哀痛亡国)

    B . 宵柝(夜间巡逻时用的梆子)莫愁(没有忧愁)

    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

    C . 庄生(庄子)筹(更筹)

    春心(爱慕异性之心)

    D . 四纪(四十八年)杜鹃(子规)

    珠有泪(南海鲛人哭泣时眼泪变成明珠)

  • 4.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大漠穷秋塞草          腓:茂盛 B . 两朝开老臣心          济:扶助 C . 斗酒十千恣欢          谑:玩笑 D . 樯独夜舟              危:高的
  • 5. 下列画线处关联词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李贺与李商隐_______都是唐诸王孙,都是中唐以后的杰出诗人,_______政治上都不得志,_______有些诗歌风格也颇有相似之处,但整体上来说,这两位唐诸王孙_______是对政治,_______对诗歌创作的态度都是很不相同的。

    A . 虽然  而且  甚至  无论  还是 B . 虽然  因为  所以  不仅   而且 C . 因为  所以  因此  无论  还是 D . 因为  而且  甚至  不仅   而且
  • 6. 下列词语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芙蓉,就是荷花。荷花的别名还有菡萏、莲花、芙蕖、水芝、水华、水芙蓉。 B . “大漠穷秋塞草腓”中的“穷秋”和“辞根散作九秋蓬”中的“九秋”,都指深秋。 C . 社日,是古代农民祭祀谷神的节日,分春社和秋社。“燕子来时新社”中“新社”即春社。 D . 彩云,古代常用以比喻美丽而薄命的女子。《红楼梦》中晴雯的判词“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就隐含此意。
二、古代诗歌阅读
  • 7.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书愤》的题义是书写愤懑,诗中虽无“愤”字却以“愤”贯穿始终,从早年的壮志难酬到暮年的报国无门,都表现了理想与现实冲突在诗人心中造成的创痛。 B . 首联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这是为下文“空自许”进行铺垫。从章法上说,点出了诗题中的“愤”字。 C . “塞上长城空自许”中的“空”字写出了年华已逝,报国无门,一切成空的悲凉,又衬托出下句衰鬓已斑的无奈之情。一个“空”字,沉痛至极。 D . 结句“千载谁堪伯仲间”,既抒发了因奸臣当道,壮士报国无门而生的难言的悲哀,又可以从中看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说明了诗人屡遭挫折,意志消沉。
    2. (2) 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诗?
  • 8.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空山”句移情于物,把云写成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它和下面的“江娥”句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极力烘托箜篌声神奇美妙。 B . “紫皇”,道教传说中地位最高的神仙,诗人用“紫皇”,不仅遣词造句新奇,而且过渡巧妙,自然地将诗歌意境由人寰扩大到仙府。 C . 诗人用“老”和“瘦”这两个似乎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有着特殊的艺术效果,突出了音乐律动下的老鱼和瘦蛟的羸弱乏力,行动艰难。 D . 诗歌没有对李凭的技艺作直接的评判,也没有直接描述诗人的自我感受,然而无处不曲折而又明朗地表达了他对乐曲的感受和评价。
    2. (2) 《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篌引》,皆摹写声音至文。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本诗在摹写声音上的精妙之处。
  • 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病起书怀

    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注】①本诗于淳熙三年(1176)四月作于成都。诗人在被免去参议官之后,移居成都城西南的浣花村,一病就是二十多天,病愈后写了此诗。②和銮:同“和鸾”。古代车上的铃铛。挂在车前横木上称“和”,挂在轭首或车架上称“銮”。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叙事、点题,“病骨”“纱帽宽”“孤臣”生动地塑造出了一个病体瘦弱、客居江边的诗人形象。 B . 颔联为全篇的主旨所在,其中“位卑未敢忘忧国”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相近。 C . 颈联中“庙社”和“和銮”皆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庙社”指宗庙和社稷,喻国家,“和銮”喻南宋皇帝。 D . 本诗和《书愤》均作于陆游闲居之时,本诗从衰病起笔,《书愤》紧扣“愤”字,抒发自身感怀。
    2. (2) 本诗和《书愤》尾联都化用了《出师表》的典故,但借以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均有不同,请简要分析。
三、语言表达
  • 10. 下面是一则征稿启事,存在四处语病,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说起陆游,对同学们一定不会陌生,他一生留下大约9000多首诗歌。本小组拟将陆游诗歌作为研究重点,以学习诗歌写作,陶冶性情,放飞心灵。

    诚邀热爱诗歌并对陆游有所了解的同学加盟参加。

    请于本月15日前,将自荐信投入图书馆大厅里的“陆游研究”信箱。

    陆游研究小组

    2010年1月5日

  • 11. 在陆游890周年诞辰之际,学校文学社准备召开主题为“读陆游诗词,做爱国青年”的纪念会。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为会议拟写一段结束语。

    要求:内容扣住主题,语言要有文采,不少于80字。

  • 12. 课文题记可以是文章的内容、使用的手法与情感等。下面是一名同学为《虞美人》写的一则课文题记。请你为李贺的诗《李凭箜篌引》写一则课文题记。要求语言优美生动,60字左右。

    示例:春花开,秋月圆,人生美好的时光终有完结;小楼夜,东风起,李后主独自凭栏,难忘旧事;雕栏存,玉砌在,只是物是人非万般皆改;满腔愁,一江水,徐徐缓缓流淌至今。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