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物理...

更新时间:2023-06-04 浏览次数:3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填空题
  • 1. 如图,跳伞运动员在空中沿直线匀速下降,降落伞和运动员的重力分别为200N和650N,在此过程中运动员重力的方向是,空气对降落伞的阻力大小为

  • 2. 一辆行驶的汽车车厢里挂着一个小球.当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景时,汽车在做__(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此时绳子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__(选填“是”、“不是”或“可能是”)一对平衡力.

  • 3. 如图所示,用10N的握力握住重5N的瓶子,此时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增大手对瓶子的握力,瓶子受到的静摩擦力将选填(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4. 边长为10cm,质量为10kg,密度均匀的正方体,放在面积为200cm2的水平桌面中央,桌面受到的压力为 N,桌面受到的压强为 Pa,如果将正方体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那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为 Pa.(g取10N/kg)

  • 5. 背氧气瓶的潜水员在浅海可长时间停留,若要在深海工作,由于海水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就要穿抗压服了。如图所示潜水员在深海继续下潜过程中,所浮力大小(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他穿上抗压服后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8×105 Pa,则他能下潜的最大深度为m。(海水的密度取1.0×103 kg/m3 , g取10 N/kg)

  • 6. 如图所示,通过细玻璃管向瓶中吹入一定量的气体后,玻璃管中的水柱上升至P处,将这个自制气压计从1楼移到15楼,玻璃管中的水柱将(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你判断的依据为。 

二、单选题
  • 7. 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你在体育课用的实心球重力约为 B . 一名中学生双脚站立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 C . 你所在教室的大气压强约为 D . 一个鸡蛋在盐水中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约为
  • 8.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惯性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 . 汽车驾驶员和乘客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带来的危害 C . 运动员起跑时用力蹬地,是利用惯性提高速度 D . 锤柄下端在石墩上撞击几下,松动的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这是利用了锤头的惯性力
  • 9. (2017八下·金牛期中) 同学们梳理了教材中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 . 甲图实验,装有水的瓶子竖放在海绵上,瓶中水越少,海绵凹陷越明显 B . 乙图实验,当微小压强计的探头在水中深度逐渐增大时.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不变 C . 丙图实验,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和吸盘的面积,可估测大气压强的值 D . 丁图实验,向外拉活塞,试管内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可知气压减小,水的沸点升高
  • 10. 下面是日常生活中与压强有关事例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 . 载重量大的汽车装有许多车轮,目的是增大压强 B . 固定翼飞机获得升力是因为气流快,压强大的流体性质 C . 水坝的形状做成上宽下窄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D . 用吸管吸引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强
  • 11. 如图一轻质弹簧(重力不计),上端挂在铁架台的水平横杆上,下端挂重为G的小球并保持静止,图中分别画出了该状态下小球和弹簧的受力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GF3是一对平衡力 B . GF1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 . F2F3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 F1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 12.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着一个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降高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体积为800cm3 B . 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12N C . 物体的密度是3×103 kg/m3 D . h=7cm时,物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4N
三、多选题
  • 13. 小明沿水平方向推箱子前行,推力为F , 如图甲所示。推箱子过程中,其F-tv-t的图像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0~3s,箱子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3N B . t=5s时,箱子受到地面的滑动摩擦力为9N C . t=8s时,箱子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9~12s,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6N
  • 14. 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竖直悬浮在某液体中,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1为5N,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2为13N(g取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正方体受到的浮力为8N B . 液体的密度为0.8×103kg/m3 C . 正方体上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5cm D . 液体对物体下表面的压强为1.3×104Pa
四、作图题
五、实验题
  • 17. 小明“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1. (1) 由实验可知,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金属块浸没在盐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2. (2) 分析图A、B、C可知:金属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有关;
    3. (3) 分析图C、D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有关;
    4. (4) 根据收集到的实验数据,请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为。(ρ=1.0×103 kg/m3
  • 18. 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完成下列内容:

    1. (1) 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须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这是原理;
    2. (2) 在甲、乙、丙三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最小的是(选填“甲”、“乙”或“丙”)实验;
    3. (3) 比较甲、乙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是否有关;
    4. (4) 比较甲、丁两次实验,小明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由此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5. (5) 实验结束后,小明又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实验后发现效果更好,实验中,小明(选填“需要”或“不需要”)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 19. 同学们利用压强计等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1. (1) 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中两侧液面已有高度差(如图甲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选填字母);
      A . 直接从U形管右侧中倒出适量液体 B . 拆除胶管重新安装
    2. (2) 正确操作后,分析乙、丙两图的实验现象,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因此拦河大坝要做成的形状(选填“上窄下宽”或“上宽下窄”);
    3. (3) 玲玲保持丙图中探头的位置不变,并向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浓盐水,她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又变大了,于是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她的操作不可靠,原因是加入盐水后液面位置改变了,正确操作是应将探头适当(选填“上移”或“下移”);
    4. (4) 红红用丁装置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在左侧加入适量的水,在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直到观察到橡皮膜相平,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多选);

      A.右侧待测液体到容器底的深度h1

      B.右侧待测液体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2

      C.左侧水到容器底的深度h3

      D.左侧水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4

      根据你选用的物理量推导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用题中字母和表示)。

六、计算题
  • 20. 一辆质量为的6轮载重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 , 所用时间 , 汽车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06倍。求:

    1. (1) 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2. (2) 汽车所受的重力是多少?
    3. (3) 汽车的牵引力是多少?
    4. (4) 汽车每个轮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 , 汽车对地面的压强约为多大?
  • 21. 如图实心正方体,体积1.2×10-3 m3 , 重10N。用细绳吊着浸入盛水的容器中,有三分之一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容器中水面高度为30cm。求:(ρ=1.0×103 kg/m3g取10N/kg)

    1. (1)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 (2) 物体受到的浮力;
    3. (3) 绳子的拉力;
    4. (4) 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的浮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