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4月...

更新时间:2023-05-16 浏览次数:47 类型:期中考试
一、读拼音,结合语境写词语。
  • 1. 读拼音,结合语境写词语。

    美丽的乡村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感受它zhǎn xǐn 的面貌,小朋友们来列这里duàn liàn 、体验bá cǎo 、gē mài等农活,默了就在朵园想xián guàng ,一会儿捕hú dié。一会儿捉mò zhó,玩得可开心了。

二、选择正确符案的序号填空。
  • 2. 下列词语中每组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 动    眼    摇    明 B .     给    养    不应求 C .     停    漂    水梁山 D . 唬    恐    威    杀鸡
  • 3. 下面是古人较早创造的"酌”字。根据古字“酌”的字形特点联系“酌"的本义,可以分析出这个字的右边表示,左边表示

    “酌“的本义为舀取,又指斟源、饮酒,引申为洒的代称。后还引申为度量、考虑之义。

    A.酒杯    B.酒坛

    C.木棍    D.舀酒的工具——勺子

  • 4.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相印成趣    乐此不疲 B . 碧波万顷    风光旑旎 C . 神计妙算    心怀妒嫉 D . 抓耳挠腮    暝目蹲身
  • 5.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的注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人而无(信用)    拖男女(带,领) B . 能书画(擅长)    拱无违(弯下) C . 自误(耽误)    喜不自(与“败”相反) D . 平生气力(一生)    乐不可(受得住)
  • 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他那种不言放弃的均顽强意志让人不由肃然起敬 B . 护士阿姨扎针的手法真熟练,一针见血 C . 听了李明的解释,王宁才恍然大悟 D . 这场百年不遇的大水灾,迫使人们不得不离乡背井
  • 7. 下列诗句没有表达爱国情怀的一项是(    )
    A .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B .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C .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D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8. 下列名著人物、特点及出处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 . 诸葛亮——足智多谋——《三国演义》    B . 武松——英勇机智——《水浒传》 C . 贾宝玉——豪放豁达一一《红楼梦》    D . 孙悟空——神通广大——《西游记》
  • 9. “状状性格毫克,快言快语,做什么事情都是。”填入句子中的歇后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B .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C . 徐庶进曹营一一一言不发    D . 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 10. 五年级(3)班第四小组的同学正在交流抗日英雄和他们的事迹,下列介绍有误的一项是(    )
    A . 王二小:机智勇敢地把敌人引进我军的埋伏圈,不敢被敌人杀害。 B . 杨靖华:肠胃中无一粒粮食,只有野菜、树皮和棉絮,依然跟敌人拼死决战。 C . 张嘎:日军扫荡晋察翼边区时,为了掩护八路军通讯员李大叔,被敌人抓住。面对敌人的威迫利诱,他宁死不屈,勇敢地和敌人作斗争。 D . 狼牙山五壮士:英勇阻击敌人,掩护主力部队和人民安全转移,最后相继跳崖
  • 11. 下列选项中最能传神地表现人物性格的一项是(    )

    从前,有个财主非常吝啬。从来不请别人吃饭。有一天,他的仆人提着一篮子碗去河边洗。有人问:“莫非你家主人今天要请客?"仆人备遁:“他请客?等下辈子吧!”此话正好被财主听到了,他对着仆人破口大骂:“你这个混蛋!"

    A . 你怎么知道我不会请名?    B . 我偏要请一次! C . 下辈子我也不会请。    D . 谁让你替我许下请字的日子的?
三、根据要求写句子。
  • 12. 根据要求写句子。
    1. (1) 深夜,真的太安静了。(围绕“静”这一特点进行具体描述)
    2. (2) 一个个序齿操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3. (3) 手术台上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有些辰抖。(运用对比手法,写出同一人物前后不同的表现,突出沃克医生的紧张)
    4. (4) 一位老人在车站焦急地等待亲人。(运用多种人物描写方法把这话写具体)
四、积累与运用。
  • 13. 积累与运用。
    1. (1) 古诗中的儿童有地:有““的种瓜儿童;有“”的弄冰儿童;有““的吹笛儿童。
    2. (2) 课文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景阳冈》中,武松打虎的壮举表现了他的特点;《草船借箭》中,诸葛亮凭借自己的智慧打击了的周瑜、《青山处处埋忠骨》中,毛主席作出了将爱子葬在朝鲜的次定,展现了的伟人胸怀;《军神》中,刘伯承手术时拒绝使用麻醉剂,还能数出医生的刀数,表现出了他的
五、阅读理解
  • 14. 阅读下列材料,光成练习。

    材科一:某小学学生使用网络新词的调查统计表

    调查年级及人数

    经常使用

    偶尔使用

    从不使用

    一、二年级(100人)

    10人

    25人

    65人

    三、四年级(100人)

    65人

    19人

    16人

    五、六年级(100人)

    89人

    11人

    0人

    材料二:由于时代的不同,人类的语言也日渐丰富,网络新词也快速席卷校园,它正如一场新的“文化大爆炸”一般,在校园中“炸”开了。像“锦鲤”“官宣”“逆袭”等网络新词,许多学生口中时常说着,作文里偶尔用着,俨然成为校园里的又一“时尚”。

    1. (1) 阅读材料一,请用简洁的语言全面地总结一下你的发现:
    2. (2) 关于材料二中网络新词的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只要与勤奋相伴,每个人都能收获生活的锦鲤。 B . 《福建日报》官宣了:“第十五届湖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开幕。" C . 夺冠呼声最高的足球队果然逆袭成功,获得了冠军。 D . 欢迎同学们参加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献出一份爱,传递正能量。
    3. (3) 有人说:如果你不说几句网络新词,别人会说你“老土”;如果你老说网络新词,别人会说你“忘本”,丢了自己作为中国人的一些东西。面对层出不穷的网络新词,作为小学生的你应该怎样看待?请你写写自己的看法。
  • 15. 课外阅读。

    系在风筝线上....

    周岩璧

    ①时令正是仲春。大地挣脱了冬的纠缠,不觉之中已泛出几分淡淡的鹅黄的绿意。仰望晴空,偶见数点风筝,袅娜娜地飘挂在天际,使我蓦地忆起”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瞩望那长长的轻轻抖动的风筝线,竟丝丝缕缕牵出了我的童年。

    ②在乡下,三月的剪剪轻风还残留着冬的料峭。因为常把嬉笑系在风筝线上,即便有些寒意,也早被如火的童心熔化掉,让野气的笑声赶跑了。

    ③我们偷偷找来竹篾,且要绿皮的有韧性的,犹如女孩子绣花挑线一般仔细。把竹篾放到火堆架烤了,再弯成弓似的和轱辘似的等几何形状,拼在一起,悉心系好,就变成了形态各异的崩架,然后几颗小脑袋抵在一起,叽叽喳喳商量一阵,就各出心裁地用彩笔在糊好的桑皮纸上勾勒一通,便给它们穿上了斑斓的衣衫。这完全可以与女孩子织成的锦绣相媲美。然后用大团大团的线做放线,一头系在风筝上,一头缠在一个线拐子上。这些线来得可不易呢,是我们这些“男子汉”低三下四,求爷告奶,才弄到手的。

    ④好了!抬起你因做风筝而勾得酸了的头,开始放吧。咳!风筝!风筝!全是风筝!这些大大小小造型生动的风筝,从辽阔的麦田里,迤逦的大道旁,潋滟的堤塘边冉冉升起——被底下幼稚的欢声笑语吹着,腾腾热气捧着,悠悠飞向空中,去亲吻白云。好似争艳的奇葩,挂彩的气球。我们的心醉了。

    ⑤更叫绝的要数晚上。皓月高悬中天,大地一片静谧。夜色朦胧。我们几个小伙伴溜出来一叽咕,便带了心爱的风筝到村头田边。风筝纸是涂了闪金光的东西,还要想法把一段蜡头或一捻蘸了油的棉絮系在尾巴上,放飞时一点燃便像飞机尾翼上的信号灯。“信号灯”明灭闪烁,随风筝飘飘洒洒,也把一颗颗童心送上神秘的高空,如醉如痴。

    ⑥风筝也有赌气的时候,任你如何摆布,它总要往地上栽。这时的小伙伴决不会张飞似的环眼圆睁,一脚踏翻它的,而总是小心翼翼地检查一番,找出毛病,对症下药。随着欢呼声,风筝重又飘然升起。当放到得意处,猛不防风筝也会断线,摇头晃脑地越飘越远。我们拉着断了的风筝线,不胜惋惜……

    ⑦韶光如流。虽说童年已悄然离去,可风筝这根若有若无的线,却每每牵着我的童年。我常想捡回那逝去的童年。

    啊,我的鹅黄色的童年!

    (有删改)

    1. (1) 第①段描写仲春的景色,下面对其作用现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点明正是放风等的好时光。 B . 让人浮想联翩,不禁吟诵起关于春天的诗句。 C . 显示春天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D . 触景生情,自然引出下文对童年的回忆。
    2. (2) 第③段写“我们”做风筝的过程:找来竹篾→→糊纸涂色→

      A.绣花挑线    B.制作骨架    C.穿上彩衣    D.系缠放线

    3. (3) 第④~⑥段写的都是放风筝,其内容不同在哪里?从语段中找出表现“我们”心情变化的四字词语,根据提示将表格填写完整。
      放风筝的情况 表现情感的词语
      第④段 白天放风筝
      第⑤段 夜晚放有“信号灯”的风筝
      第⑥段 放风筝失败

       

    4. (4) 读下面的句子,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咳!风筝!风筝!全是风筝!(关注语气词和标点)

      ②放到得意处,猛不防风筝也会断线,摇头晃脑地越飘越远。(关注修辞手法)

    5. (5) 找出结尾照应开头的语句,想一想:为什么说“我”的童年是“鹅黄色”的?
六、作文天地(30分)
  • 16. 习作。

    题目:我得到了               

    要求: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如“表扬”“教育”“关心”“教训”等,把题目补充完整后再作文:通过一件事来表达一个中心,注意围绕中心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表达出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