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广元市广元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第一...

更新时间:2023-05-20 浏览次数:23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时代,新征程,呼唤诗歌创作的新高峰。现实生活给诗歌创作注入了新活力,也提出了新要求。在我看来,诗歌体裁的多样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要求。

    我国数千年的诗歌遗产十分丰厚。大量的诗歌作品不仅题材丰富多样,而且体裁方面也是非常多样,唐宋后出现诸体并行的局面。早期上古歌谣,二言体如“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载《吴越春秋》),三言者如《尚书·皋陶谟》所载:“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乃赓载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转引自鲁迅《汉文学史纲要》,鲁迅认为:“去其助字,实止三言,与后之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同式。”)《诗经》则是西周至春秋数百年四言体集大成的总汇。战国出现杂言的楚辞体,汉魏六朝有五言为主的乐府体(也有杂言体),东汉有七言的柏梁体,晋代陶渊明有五言古体和介于诗与赋之间的辞赋体,南齐有七言的永明体为格律诗的滥觞,唐代近体、古体多样并行,唐五代宋有词牌多样的词体,元曲在词的基础上独创新体,明清诗词沿用以前格律诗词为主兼及其他体裁而没有明显新体生成。近百年来则有打破既有一切旧体格律的自由诗新体,当然还有注重格律的新诗。由此看来,在格律最严的格律诗(以及词、曲)和最宽松的新体自由诗之间,还有多种诗歌体裁先后出现、后来同期并行使用,留下大量丰富多彩的诗歌遗产。也由此看出,几千年诗歌发展,体裁多姿多彩,各种体裁对于表达表现各种题材内容是各得其宜、各展其长,而不能简单地判定谁优谁劣。

    明清诗词相比唐宋之前成绩平平,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局限于唐宋以来已经成熟规范的格律之中,为狭隘的格律格局束缚。而与其相反,唐代诗歌之所以成就历代诗歌顶峰的地位,正是其海纳百川、不拘一格、纵情歌唱的结果。

    有鉴于此,我们的诗歌出版工作,特别是诗歌刊物,应多开垦广袤园地来刊登上述各代创新作品,鼓励多样化体裁或者突破常规的新体裁的创作,应当意识到当代诗坛的屈原、曹操、陶渊明、李白等诗艺参天大树,要靠我们开垦的肥沃土壤来培植和造就。

    在当前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文化艺术多元并美的新时代,我们应当一方面不要局限于格律诗(以及词、曲)和新体自由诗两个大的体裁,而是要同时广泛利用两极中间各种优秀的诗歌体裁遗产,另一方面在已有体裁基础上进行诗歌体裁的大胆创新创造。这种创造无外两个方面:创造全新的体裁,或者对既有体裁的改造,包括既有体裁的组合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有效地记录历史,歌咏时代,也才能充分发挥诗人即创作主体个性表达的多样化,以充分满足广大诗歌受众阅读趣味的多样化。只有诗歌体裁百花竞放,才能带来诗歌作品的万种风情,才能全面有效地反映新时代的新气象。

    不仅格律诗词要“求正容变”,其他体裁也必须要“求正容变”。要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让中华先贤创造的独特的汉字精灵在旧体格律诗与新体自由诗之间纵横驰骋,用丰富多样的诗歌体裁来记录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歌咏丰富多彩的新生活。天意君须会,时代要好诗,而要不拘一格纵情歌唱,一任澎湃激情自由奔放,就必须充分利用几千年积累的中华诗歌传统,广泛采用曾经创造大量优秀作品的各种体裁、体式,并大胆创造新的体裁、体式进行创作,只有这样才能迎接当代中华诗歌新高峰的到来。

    (摘编自赵安民《新时代呼唤诗歌体裁多样化》)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尚书·皋陶谟》所载“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属于早期上古歌谣的三言体。 B . 格律诗的发端在唐代,并且在这一时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唐代近体、古体多样并行,还有词牌多样的词体。 C . 近百年来出现的最为宽松的自由诗新体和注重格律的新诗,打破了明清没有明显新体裁出现的局面。 D . 要想诗歌能全面有效地记录历史、歌咏时代并充分满足广大诗歌受众阅读趣味多样化的需求,就必须有创新。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头紧扣现实,指出新的时代诗歌需要新的面貌,然后直接点明中心论点,即诗歌需要在体裁方面多样化。 B . 文章列举从上古早期到现代所出现的诗歌体裁,能证明我国诗歌成就巨大,体裁丰富,是对中心论点的有力支撑。 C . 本文在论证结构上运用了典型的纵贯式结构方式,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路比较清晰。 D . 文章末尾将诗歌体裁的“求正容变”观点推而广之,并对当代中华诗歌新高峰的美好前景进行展望。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新时代的生活给诗歌创作注入了活力,也提出了新要求。在作者看来,诗歌体裁的多样化是其中最重要的要求。 B . 中国几千年来有大量的诗歌作品流传于世。唐宋以后,诗歌作品不仅题材丰富多样,而且体裁也变得丰富起来。 C . 唐代诗歌取得的成就最高,格律诗是一种在唐代成熟的新诗体,因此,格律诗相对于其他体裁的诗歌要优秀。 D . 唐代诗歌之所以成就历代诗歌顶峰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不是拘泥于某种特定的体裁,而是百花齐放。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栾恩杰,中国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是我国月球与深空探测工程的开创者之一。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我国探月工程已实现“六战六捷”。本报特邀栾院士做了一次访谈——为我们讲述精彩的探月故事。

    记者:为什么要做月球探测?

    栾恩杰:我们从1998年开始,筹划中国航天未来发展规划时,就把当时的航天工程,扩大为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三个部分。那么,作为空间科学里面的深空探测就被提上议事日程。我们提出来,要把月球作为第一站。月球探测是国际宇航界深空探测领域的第一站,也是中国航天界深空探测领域的首选站,因为它离地球最近。2004年,我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将其命名为“嫦娥工程”。

    记者:当时月球探测面临哪些困难?

    栾恩杰:测发控体系还有差距。我们在离地球七八百公里的测控能力最强,但月球离地球三十八万公里,这样的距离给地面测控系统带来巨大挑战。另外,我们还遇到一些从未遇到过的问题,比如一些器件或者系统不适于太空环境。

    这就是全新的宇宙环境带来的挑战,坦白讲我们没有经验。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得到了教训,提高了认识,掌握了知识,这是非常重要的。在工程当中成长,在实践当中成熟,这是深空探测的一个重要特点,因为之前深空谁也没去过,所有探索都是头一次。

    记者:中国探月工程实现“六战六捷”,靠的是什么?

    栾恩杰:中国航天在高科技领域走到今天,可以和国际先进的航天国家对话,举国体制发挥了关键作用。2020年12月17日,探月工程三期嫦娥五号任务圆满完成,这充分展现了我们科学技术的成熟、组织力量的强大、举国体制的有效应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还要进一步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攻坚克难,勇攀科技高峰,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记者:航天发展对经济社会有哪些促进作用?

    栾恩杰:航天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是一个基础性问题和关键性问题。当我们认识到月球探测的技术基础、基础技术、关键核心技术,当这些技术得到突破的时候,我们的科技实力必然是强大的。航天科技的进步,一定会带动整体科技水平的持续进步。

    记者:为什么提出“大航天”概念?

    栾恩杰:中国航天事业是在基础工业比较薄弱、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和特殊的国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中国独立自主地进行航天活动,以较少的投入,在较短的时间里,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和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大航天”概念,即把原有的传统意义上的航天工业扩展为空间技术,空间技术扩展为空间应用,再扩展到空间科学,相对原来的航天工业而言,就是大航天的概念。“大航天”概念的产生是一次技术分裂,也是技术进步的表现,促进了航天技术、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空间科技的发展。

    记者:搞航天的人要有宇宙般的胸怀。

    栾恩杰:美国有位天文学家卡尔·萨根,他曾经提出一个设想,当航天器飞向木星之时,能否回过头看看地球?从那个位置看地球的时候,地球就是一个蓝色的小点。从这样一个角度理解空间和地球的关系,要看到我们人类的渺小,看到人类在宇宙当中的位置,也就是说探索浩瀚宇宙,对我们的思想观念、哲学认知都会产生影响。

    (摘编自《精彩探月 宇宙胸怀》,《人民日报》2021年3月22日)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1998年在中国航天未来发展规划中就明确将月球作为深空探索的第一站,2004年“嫦娥工程”正式启动。 B . 由于月球距离地球遥远,探月初期,我们对月球的测控能力有限,这给中国的月球探测带来了巨大挑战。 C . 基于基础工业比较薄弱、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和特殊的国情、特定的历史条件,我们提出了“大航天”概念。 D . 在浩瀚无际的宇宙中,地球也不过只是一个蓝色的小点,所谓宇宙般的胸怀,就是要意识到人类的渺小。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记者始终围绕探月主题进行提问,从最初开展探月工程的原因问起,层层深入,最后谈到航天人的宇宙胸怀。 B . 面对记者的提问,栾院士对我们在探月过程中经验不足的问题毫不避讳,展现出了中国航天人的坦诚和乐观。 C . 嫦娥五号任务圆满完成,展现出了我国成熟的科学技术,同时预示着中国航天可以和国际先进的航天国家对话。 D . 航天发展不仅给人类带来经济社会效益,还带来了观念的变化,可以说航天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
    3. (3) 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辉煌的成就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请结合材料概括这些要素。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江南可采莲

    刘丽华

    ①莲蓬,是莲子的房子。它梗直,颔首在水中。

    ②“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盛夏的江南小城,街头随处有推着三轮车卖莲蓬的莲农,走走停停地叫卖,双手麻利地剥莲蓬,抠一把,放入小笸箩里,嫩绿的莲子,粒粒饱满,莲蓬莲子一色裁,引人注目。我走近,莲蓬润润的手感,能触到莲室里的湿度,就知这位大嫂是赶早采的嫩莲蓬。我挑拣几只碗口大的,一粒粒莲子送进嘴里,“莲子房房嫩”。吃鲜莲,就吃个嫩,嫩才清脆甘香爽口。因嫩,莲心来不及苦,莲肉莲心就一起下咽了。后味清凉,心肺很受用。天是热的,莲是凉的,人是乐的。

    ③我的老家江南水乡,最宜种莲。记得在家时,只要看到荷花开得热闹,就知道莲蓬一定有个好收成。荷花是次第盛开,莲蓬也是次第成熟,两天就可一采。我家的莲蓬,是那种“寸三莲”,三粒排列即长一寸,质地细腻,营养丰富,古时为“贡莲”。

    ④每到莲蓬成熟时,我家荷塘边总会聚集着从城里来的游客,他们以荷花荷叶莲蓬当背景,用相机拍照。那一池田田荷叶,如盖如伞,风一吹,一圈荷叶边翻下来,活像一把把挤挤挨挨的绿绸伞。荷叶间,“荷花正闹莲蓬嫩”,荷花盛开,千姿百态。有新人赶来拍婚纱照,新娘一袭洁白婚纱,宛如红荷中一朵亭亭玉立的白荷,以纯洁的荷花,来寓意美满的婚姻,真是绝佳创意。

    ⑤游客一来,谁也不会空手而归,都会买点莲蓬莲子,还有菱角。我们一般撑起竹篙,启动那叶小舟载上游客去采。采摘前,每人发一根铁钩,一支支莲蓬梗带刺,不能手碰,需用铁钩钩,钩近梗,攀下莲蓬摘下。游客们左右开弓,一钩一攀一摘,一只只莲蓬归筐。他们荡着小舟,头顶荷叶,手采莲蓬,嘴吃莲子,个个喜笑颜开。当小舟驶入荷塘深处,惊起一片水鸟时,有姑娘吟诵起李清照的词:“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仿佛那个九百多年前的女词人呼之即出,真感谢那一“误”,让词人体验一把水乡乐趣,也留给我们这阕脍炙人口的宋词;上年纪的游客唱起《洪湖水浪打浪》来,还学着歌里乡亲采摘的样子,采采莲蓬,又采采菱角;此时有小伙脱口而出“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这是白居易的《采莲曲》,也是我们的采莲曲……游客们说我家湘莲越嚼越出味,水水的,脆嫩甜香,谈笑间,种莲人与吃莲人的脸上都是满满的喜悦。

    ⑥莲蓬一箩筐一箩筐的采收回家,倒在院子的坪地上。一家老小剥莲蓬的场景热闹温馨,一人一个小板凳,围坐在一大堆莲蓬边,每人双腿上放一只小笸箩,两手忙碌地掰莲室抠莲子,抠出的莲子得分拣出老嫩,老的丢进共用的大箩筐,嫩的留在怀前的笸箩里,老的煮吃,嫩的生吃。一边抠,一边谈论莲事,说张爹家今年莲蓬长势喜人,他的亲家都来帮忙酿制莲子酒卖;李伯家莲蓬熟得早,已经卖过三回了……抠着,说着,从村邻家飘来了荷叶粉蒸肉香,我们姐妹去灶屋里吃几口水蒸荷叶包饭,喝几口莲子莲藕菱角肉汤,那荷叶的清香渗透进饭粒里,沁人心脾。但性凉之食不能贪多,会伤脾胃。所以,凡吃不了的鲜莲,全晒成干莲子,等人收购,他们拿去加工成食材药材。

    ⑦干莲子,是一味健脾胃、补心肾、益精血的良药,母亲用干莲炖猪肚,加点生姜片,给我们暖胃补益身体。那时,一家人最爱的是一碗莲子枸杞粥,一般要到每年初秋才可喝到,因莲子采收了,干好了,母亲就有兴致从集市购回红枣、百合、银耳等与莲子配伍的食材,那些日子,餐桌上时不时会一人一碗那样红红白白的“神仙粥”,喝这个粥时,是我家最幸福的时光。当然,也有不好喝的,那是住在莲子里的胚芽,即莲心,味苦,它也是一味药,家里谁舌尖发红,那是心火上扬,母亲必用十根莲心煮水,尽管难以下咽,但喝上两三回,心火就压下去了。

    ⑧那些堆放一处的莲蓬壳,不会扔掉,晒干后也是一味中药,叫莲房,味苦性温,归肝经,可化瘀止血。

    ⑨莲蓬,遍身是宝,却以一种颔首谦卑的姿态示人,它从污泥里拔起,却一身鲜绿洁净。

    ⑩看到桌上的莲蓬子,我先生也想起了自家采莲蓬,他说家里荷塘太小,荷叶太密,没法弄只小莲船去采,采收时就没我家的诗情画意。他得下塘去,塘底尽是淤泥,所以,下水前得穿一套废弃的衣服,头戴斗笠,手持蛇皮袋,这样一身装束钻入荷塘,毫无美感。他一手攀莲蓬,一手攥莲蓬,摘下一个塞袋里。人家南宋诗人徐照是“莲蓬摘下留空柄,把向船前探水深”,他是转身下塘采一莲,一不小心泥过腰……一池莲蓬采下来,已是泥人一个。不过,那些水嫩干净的莲蓬子,父子俩挑到农贸市场一卖,钱袋子就鼓胀了,他的学费书杂费全有了。所以他说,采莲不道旧衫泥,挑蓬吆喝换学钱……

    ⑪原来,一个个莲蓬,盛满了乡愁,装满了人间故事。

    (摘自《人民日报》,2019年08月31日)

    1. (1) 下列对这篇文章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第④段运用了比喻、引用、通感等艺术手法描写荷叶荷花,形象地写出了荷叶的繁密嫩绿和荷花的千姿百态。 B . 文章第⑦段写母亲用干莲炖猪肚、莲子枸杞熬粥、十根莲心煮水,明写莲子的药用功效,实则凸显了母亲的能干。 C . 文章第9段承接上文总结“莲蓬,遍身是宝”;同时呼应开头,赞美莲蓬低调谦逊且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 D . 文章以“莲蓬”为线索,围绕卖莲蓬、采莲蓬、掰莲蓬、吃莲蓬等场景,寄寓了作者对莲蓬深沉的情感。
    2. (2) 文章第⑤段的语言富有美感和文采,请从形式和内容上简要赏析。
    3. (3) 文章结尾“原来,一个个莲蓬,盛满了乡愁,装满了人间故事”有何含意?
二、古代诗文阅读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导,字茂弘,光禄大夫览之孙也。父裁,镇军司马。导少有风鉴,识量清远。年十四,陈留高士张公见而奇之,谓其从兄敦曰:“此儿容貌志气,将相之器也。”初袭祖爵,后参东海王越军事。

    时元帝为琅邪王,与导素相亲善。导知天下已乱,遂倾心推奉,潜有兴复之志。帝亦雅相器重,契同友执。帝之在洛阳也,导每劝令之国。会帝出镇下邳,请导为安东司马,军谍密策,知无不为。及徒镇建康,吴人不附,居月余,士庶莫有至者,导患之。会敦来朝,导谓之曰:“琅邪王仁德虽厚,而名论犹轻。兄威风已振,宜有以匡济者。”

    会三月上巳,帝亲观 , 乘肩舆,具威仪,敦、导及诸名胜皆骑从。吴人纪瞻、顾荣,皆江南之望,窃觇之。见其如此,咸惊惧,乃相率拜于道左。导因进计曰:“古之王者莫不宾礼故老存问风俗虚己倾心以招俊义况天下丧乱九州分裂大业草创急于得人者乎!顾荣、贺循,此士之望,未若引之以结人心。二子既至,则无不来矣。”帝乃使导躬造循、荣,二人皆应命而至,由是吴会风靡,百姓归心焉。自此之后,渐相崇奉,君臣之礼始定。

    俄而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导劝帝收其贤人君子,与之图事。时荆扬晏安,户口殷实,导为政务在清静,每劝帝克己励节,匡主宁邦。于是尤见委杖,情好日隆,朝野倾心,号为“仲父”。帝尝从容谓导曰:“卿,吾之萧何也。”

    永嘉末,迁丹阳太守,加辅国将军。导上笺曰:“昔魏武 , 达政之主也;荀文若,功臣之最也,封不过亭侯。仓舒,爱子之宠,赠不过别部司马。以此格万物,得不局迹   ①   乎!导忝荷重任,谨送鼓盖加崇之物,请从导始。”帝下令曰:“导德重勋高,孤所深倚,诚宜表彰殊礼。”拜宁远将军,寻加振威将军。愍帝即位,征吏部郎,不拜。

    (选自《晋书·王导传》)

    【注】①局迹:谨慎小心的样子。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古之王者/莫不宾礼/故老存/问风俗/虚己倾心/以招俊义/况天下丧乱/九州分裂/大业草创/急于得人者乎 B . 古之王者/莫不宾礼故老/存问风俗/虚己倾心/以招俊义/况天下丧乱九州/分裂大业/草创急于得人者乎 C . 古之王者/莫不宾礼/故老存/问风俗/虚己倾心/以招俊义/况天下丧乱九州/分裂大业/草创急于得人者乎 D . 古之王者/莫不宾礼故老/存问风俗/虚己倾心/以招俊义/况天下丧乱/九州分裂/大业草创/急于得人者乎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司马:古代官名,一般指中央政府中掌管军政和军赋的长官,历代地位与职务有不同。文中指将军的属官,理军事。 B . 禊:古代风俗,一种祭祀活动。人们于三月上句的巳日(三国魏以后是三月三日)到水边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 C . 江左:即长江以东的地区。中国古代以中原为文化中心,因而地理上习惯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比如“豪右闾左”。“闾左”指富家大户。 D . 魏武即魏武帝曹操。“魏武帝”是曹操的儿子曹丕称帝后朝廷追封给曹操的谥号。谥号一般分为美谥、恶谥和平谥。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王导自小气质不凡,深受赏识。他少年时代就风度出众,被当时的社会名士张公预言有将相之才,后在东海王司马越处任参军。 B . 王导善于审时度势,直言正谏。他劝谏元帝要笼络江南人心,应先礼遇顾荣贺循这两位江南名士。意见被元帝采纳,江南归附。 C . 王导致力安抚百姓,安定国家。洛阳沦陷后,他建议收服、任用避乱的中原难民,从而使荆扬二州人民富裕,被元帝视同萧何。 D . 王导为官清廉,反对封侯过滥。王导旁征博引,指出封赏应该谨慎施行,并主动交还朝廷的赏赐和荣誉,以身作则,纠正时弊。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及徙镇建康,吴人不附,居月余,士庶莫有至者,导患之。

      ②导为政务在清静,每劝帝克己励节,匡主宁邦。

  • 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新柳

    杜牧

    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

    绿阴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

    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注:金穗,指柳丝。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前四句诗紧扣标题,摹绘特定时间背景下的景物,为之后抒发情感做铺垫。 B . 第六句将“雨”和“柳”这两个意象交汇在一起,烘托出一种清新的气氛。 C . 尾联写离别的无奈,“多”表明离别境况无法逃避,“杀”突出了离愁之深。 D . 本诗由物感怀,借助“柳”这意象及折柳送别的传统,表达了心中的情感。
    2. (2) 本诗包含了多种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氓》中写男子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诗句是:“ 。”
    2. (2) 《离骚》一诗表达诗人自己坚持高洁志行而不怕千难万险,九死不悔的忠贞情怀的诗句是:“ 。”
    3. (3) 曹操《短歌行》中用比喻手法表现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的句子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
  • 7. (2021高一下·信阳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为鲁迅笔下“改造文章的祖师”①,曹操不蹈袭前人成法,不断追求新变,其对音乐之贡献______。中国古代重要乐种清商乐,便创始于曹操。清商乐兴起于曹魏时期,此时文坛较活跃的是建安文人团体的核心人物——②“三曹”。(曹操、曹丕、曹植)③他们不仅促成乐府民歌的文人化转型,更让清商乐______。曹操于______之际,不废吟咏,他填写的乐府诗如《蒿里行》④《短歌行》等在当时就众口相传,风靡一时。曹操基于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兼以宏伟之想象,对乐府诗的体制进行了大胆革新,发壮心,抒豪情,表现出尚实精神与通达作风。通过曹操对汉乐府的改造,拓宽了乐府音乐的创作领域与艺术表现力,这对中国音乐史的走向乃至清商乐的形成,均产生了深远影响。历经1800年的岁月流转,清商乐依然______。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不容小觑  风生水起  厉兵秣马  流光溢彩 B . 不容小觑  声名鹊起  戎马倥偬  熠熠生辉 C . 非同小可  风生水起  戎马倥偬  流光溢彩 D . 非同小可  声名鹊起  厉兵秣马  熠熠生辉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通过曹操对汉乐府的改造,增强了乐府音乐的创作领域与艺术表现力,这对清商乐的形成乃至中国音乐史的走向,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B . 曹操对汉乐府的改造,拓宽了乐府音乐的创作领域与艺术表现力,这对清商乐的形成乃至中国音乐史的走向,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C . 通过曹操对汉乐府的改造,拓宽了乐府音乐的创作领域并增强了其艺术表现力,这对中国音乐史的走向乃至清商乐的形成,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D . 曹操对汉乐府的改造,拓宽了乐府音乐的创作领域并增强了其艺术表现力,这对清商乐的形成乃至中国音乐史的走向,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3. (3) 文中四处画横线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 8. (2022高一上·仁寿期末)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检查体温,一年以来逐渐成为人们出入各种公共场所的必要环节。行人缓缓经过之时,红外热成像设备瞬时捕捉到人体的红外影像,那些屏幕中花花绿绿的图案看起来颇为新奇——暖色部分代表了高温,冷色部分代表了低温。

     ,都无法逃脱热红外仪的法眼。电视机顶盒、无线路由器、照明的灯泡都闪耀着表示高温的红色。就连藏匿在角落的摄像头,也被红外热成像仪一眼识破——摄像头散发着热量,在相对低温的背景中暴露了身份。而空调冷气出风口附近的空气、餐桌上泡着冰块的可乐则呈现蓝色甚至暗紫。

    虽然图案颜色花花绿绿,,那只是仪器带给我们的“假彩色”体验,在默认的颜色标尺中,。我们可以更换各种颜色的定义,采用不同颜色的标尺,用不同色彩代表不同的温度,只要存在温差,画面就会变得绚烂无比。

  • 9. 参照下面的示例,选择合适的物象,使用博喻的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要求:不考虑句式,语言生动有表现力。

    例: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仿句:

四、写作
  •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1941年1月,毛泽东给当时在苏联学习的两个儿子写信说:“只有科学是真学问,将来用处无穷。”

    ②根据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2010)显示,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3.27%)相当于日本(1991年为3%)、加拿大(1989年为4%)和欧盟(1992年为5%)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同时也低于中国接受高等教育8.93%的人群比例。

    ③“中国有97%的人信任科学,在受访的17个国家中拥有最高的科学信任度。”媒体报道,最新发布的2021年度3M科学现状指数年度调查报告显示:自疫情暴发以来,中国民众对科学的信任度超过大多数国家。但这期间也出现了许多稀奇古怪的“对付”病毒的说法。如“高度白酒可抗新冠病毒”,“高温可抗新冠病毒,结果有人用热水泡脚把脚烫伤”“大量喝水保证喉咙湿润可以防新冠病毒”。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